生活故事随笔:岁月,在指尖流淌
最近总是在回忆一些旧的时光。有人说这样的表现是衰老的征兆,而我在惧怕衰老的同时还在担心这一路走来是否会把那些流淌着的时光渐渐遗落在人生轮回的四季里;担心我的大脑连同我的思维再也载不动岁月悠悠的离情别绪;那么此刻让我来把它写下来,愿记忆的芬芳伴随风尘仆仆的日子让心灵小憩……
我的家乡坐落在虹霁寺脚下的一个乡镇,听母亲说我出生那天父亲骑自行车去五六十里以外的山村里接来我的妗妗伺候母亲做月子,母亲在十三岁那年便失去了妈妈,妗妗作为“长嫂如母”的娘家人,自然是被“邀请”的对象……幼年的记忆中我们家一直是住在临街的两间出租房里,它又老又破,房顶上的瓦片破落不堪,以至于每逢下雨,雨水会渗透屋顶滴落到家里,母亲把凡是可以盛放雨水的器皿都拿了出来放在地上,叮叮当当的声响充斥着不足二十平米的屋子……隔壁的另一间屋子大概还不到十平方,屋顶破了个洞,堆放着一些“弃之可惜”也许有一天会派上用场的杂物。这两间简陋的房子里,相继迎来了比我小两岁的二妹和小我六岁的三妹。冬天的时候,呼呼的西北风吹着,家里的炉火也许是因为烟囱被堵,也许是因为风向不对,屋内经常是“狼烟四起”,到了晚上睡觉时,母亲从外面取一些土厚厚地盖在火圈上,然而那丝丝缕缕的烟还会从土里冒出来滋扰我们的每一根神经……所幸的是我们对这有害的一氧化碳有了一定的免疫力,使我们安然地度过了一个又一个冬天。
我的记忆里,母亲一直是忙碌而疲惫的,除了上班,忙家务,还要照料年纪尚小的我们,我们穿的衣服大部分是她利用晚上睡觉的时间赶做的;母亲还养了五六只鸡,也并不是出于喜欢,只是为了让正在长身体的我们能吃到鸡蛋,为了让鸡吃饱多下蛋,母亲经常用我们吃过饭后剩下的面汤拌着糠谷还有我们在菜摊上拾来的烂菜叶剁碎了混合起来当作鸡食……她经常超负荷劳作以至于腰酸背痛成为家常便饭,我和二妹便是她的“左膀右臂”给她揉肩捶背,帮她力所能及做一点家务……母亲是一个尽职尽责的好老师,在学校几乎把全部的精力用在了她的学生身上,每天放学她都坚持辅导完最后一个差生才回家,也因此博得许多家长的称赞。而作为她的孩子们,却是经常处于“饥寒交迫”的境地,偶尔有好心的邻居送给我们一个馒头,都会让我们欣喜若狂和感激涕零,而当看到那些一回家就能吃到香喷喷饭菜的孩子们我是多么地羡慕和嫉妒……
记得我五岁那年,二妹三岁,母亲把我和妹妹锁在家里去学校上课了,因为担心妹妹走动,母亲用绳子把妹妹栓在炕头,我小心翼翼地照看着妹妹,令我措手不及的是她竟然没有跟我说要大便,弄脏了裤子,急得我大哭,妹妹也跟着我哭起来,我的奶奶正好经过,听到哭声,从而解救了处于“水深火热”中的我们……说到奶奶,妈妈总是慷慨激昂地气愤不满,因为忙碌不堪的她很想让奶奶来照顾年幼的我们,而奶奶一再地拒绝,想来母亲怨怼不满也是很正常的。三岁以前的我们母亲拜托邻居奶奶照看,母亲为人热情,善良,有好心邻居的帮助,我们姊妹三个也算是平平安安长大……
那是一个冬天的下午,我和妹妹放学回家已经做完作业了还等不到母亲回来,饥肠辘辘的我们眼巴巴地看着门外,期盼着母亲的出现。天黑了,看着无精打采的妹妹,我萌生了做饭的念头……我先燃着火,往锅里舀了半锅水,想想母亲平时做的“煮窝窝”最简单,于是我笨手笨脚地学着母亲做饭的样子,踩着板凳,费尽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做好了可以填饱肚子的“煮窝窝”,那一年我九岁……
午后的一天,母亲满脸愁容地说:“房东要把这旧房子拆了重建新房,我们得搬家了。”当时母亲有个本家亲戚在“市管会”工作,在他的帮助下我们终于租到了“新家”,我记得当时的租金一间房是五毛,两间一块。我跟母亲去看房子的时候,才知道这个大院里住着好多父亲单位的同事,以前这里是职工医院,医院搬走以后变成了单位宿舍,我们即将居住的这两间房子原先是医院的太平间,紧挨房子的另一边是公共厕所……即使是这样,我们还是毫不犹豫地搬迁到这里,因为我们别无选择!而住在这里以后几年的时间里,最让我们担忧的是夏天,苍蝇之多和厕所的臭味暂且不说,让我们望而却步的是雨水的侵扰。记得有一年我们放暑假的时候,连续下了好几天大雨,由于我们住的房屋地势低,屋后又有个大水沟积聚了很多的雨水,水沟四周被许多的渣石围得密不透风,由于雨水一涨再涨,我们眼睁睁地看着雨水全部涌向我家的后窗口……那个假期,我们只能把全部的家当寄放在别处,然后等着单位来人给处理……
回头再说奶奶,她生了十个孩子,其中一个男孩夭折,三个女儿送给别人抚养,我的爷爷受旧社会男尊女卑的影响,每天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而家务和地里的活几乎是奶奶一个人在操劳,好在奶奶勤快能干,把这个家操持的井井有条。只是对于这样人口众多的穷苦人家来说,填饱肚子也成了一种可望而不可即的奢望……于是,父亲作为长子,义不容辞地承担起了挣钱养家的责任;于是,我的父亲在十四五岁的时候开始了他在煤矿井下工作的艰辛历程……
我的父亲是一个正直善良的老实人,他不爱说话,在儿时的记忆里,他一直是任劳任怨埋头苦干的孺子牛,寒来暑往骑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行走在家与单位之间,上班三十多年,不管刮风下雨还是冰天雪地,他从来不肯休息一天,甚至在感冒咳嗽的情况下仍支撑着去上夜班……因父亲过早地品尝到了日子的艰难和苦涩,他总是很严厉地要求我们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记得上小学时,我们的作业本必须正反两面写满字才可以跟他领一本新的作业本;被我们扔掉的铅笔头经常被他捡回来套上塑料管继续使用,当时我和妹妹对此是敢怒而不敢言的,如今想想父亲的教育是对的,只是当时我们不理解他吃过的苦和受过的罪;更不理解他为了让我们吃饱穿暖,自己省吃俭用……单位发的班中餐馒头榨菜他一口也舍不得吃,而是全部拿回家让我们吃;有一次学校要收一块钱,妈妈不在家,父亲正准备上班走,我看着他从口袋里掏出仅有的一块钱,那张钱已经被折的皱皱巴巴,千疮百孔了……
我比二妹大两岁,身高却和二妹相差无几,在大街上走着,别人误以为我们是双胞胎姐妹,因为我们发型一样,穿的衣服一样,儿时的她对我一向是百般依赖,言听计从的,我“出谋划策”,她不折不扣地执行。为了攒零花钱,我和二妹经常在放学后去附近的垃圾堆捡些废旧物品,牙膏袋一分钱一个,当攒到十个的时候就会有一毛钱的收入,然后我们去买十块糖每人五块,吃到嘴里甜甜的……每年的三月和九月是我们那里赶集的日子,在下午快收摊的时候,我和二妹便出去拾一些废旧纸片,偶尔运气好会拾到一个大纸箱,让我们如获珍宝般喜出望外……
房子已是父母多年的心病,而自己盖房子这样的事对于我们家当时的经济条件来说真的是天方夜谭。可是,母亲实在不愿就这么租房子住,在我十二岁那年,母亲“求爷爷告奶奶”终于在村口的桥头买了一块地皮计划第二年春天先打地基然后把房子盖起来……但我们家的日子总是捉襟见肘,母亲忧愁满腹地度过了一天又一天……两年后的一天母亲的一个同学听说了我们家因为没钱盖不起房子的事,为我们垫付了一千多元的砖钱,母亲同学的老公当时已是著名的企业家,一千元钱对于她来说不算什么,但是她的这份恩情,直到现在我们全家也是没齿难忘的!接下来开始了盖房子的“大战”,真可谓是全家总动员,我的姑姑叔叔们帮忙备料;母亲在娘家排行最小,她的哥哥姐姐外甥们听说盖房子的事都纷纷前来帮着搬砖拉土,我的二姨当时已是五十多岁了,硬是要帮忙做饭送水;我二姨的大儿子赶着马车“跑运输”,劳累一天晚上却只能睡在马车上……我的五姨和姨夫平时工作很忙,为了能顺顺利利把房子盖好而又节约成本,也是绞尽脑汁地劳心劳力,在房子要“合龙口”的时候五姨和姨夫一人骑一辆自行车赶来做饭,到了晚上,一口饭也没吃又骑车返回了城里……到了屋顶要“勾缝缝”时候,母亲顾不上吃饭连续两三天爬上屋顶亲历亲为,因为她实在怕极了屋顶再出现漏雨的情况……经过将近两个月的奋战,在亲戚朋友的鼎力相助下,我们家的四间盖板房终于盖好了,这也算得上是这么多年来我们家的第一件可喜可贺的事!从此以后我们家结束了租房的生涯,我们的心也落了地,再也不用为夏天雨水的侵扰而感到岌岌可危了!那一年我十五岁……
本文作者:韩红霞(微信公众号:草根叙事)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