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治与反治_什么是正治与反治
正治和反治,出自《素问。至真要大论》的“逆者正治,从者反治”。在临床实践中,可以看到多数的疾病临床表现与其本质是一致的,下面学习啦小编给大家说说正治与反治,供大家阅读!
什么是正治与反治
我们都知道,事物的现象和本质是一对很难说清楚的范畴,大部分的现象和本质是一致的,但是现象和本质不一致的情况也是时有发生,对待疾病也是如此。大部分疾病的表现是准确反映了本质,但是有时候,表现可能是本质的歪曲。但是,无论如何,疾病的治疗总是对其本质做出的,所以中医在治疗疾病时注重区分表现和本质是否一致。
正治和反治是针对疾病的临床表现和本质是否一致而采取的治疗原则,主要是针对疾病的表象而言。如果疾病的表现和本质一致的话,就采用正治,反之,则采用反治。下面对这两种治疗原则做些说明:
(1)正治。这种治疗原则用于疾病的临床表现与本质一致的情况,多采用的是一些传统的治疗方法,同时,这些治疗方法也是比较容易理解的。比如“热者寒之”、“寒者热之、“实者泻之”、“虚者补之"等。
(2)反治。反治原则主要用于疾病的临床表现和本质不一致的情况,是与正治相反的一个治疗原则。根据不同的病症而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但是大部分在人们看起来都是反其道而行之。热因热用。这种原则是针对表面看起来是热病的患者使用的,这种面红、发热的症状其实是因为内寒太甚而格阳于外,这仍旧是一种寒证。
塞因塞用。对闭塞不通使用的方法是补,而不是泻,就是因为临床表现“塞”和其本质并不相同。比如中医运用补中益气的方法来治疗脾虚引起的腹胀,用补养气血来治疗气虚血枯引起的闭经。寒因寒用。这种“寒”其实是由于体内热盛、热极而产生出寒证的表象,其实还是需要用寒药来治疗的。
通因通用。有时食物积聚在体内也会引起腹泻,需要用泻下法治疗,所以通利的药物同样可以治疗某些腹泻的病症。
正治和反治的应用
适用于疾病的征象与本质不完全一致的病证。用于临床,一般具有以下几种:
①热因热用:指用热性药物治疗具有假热症状的病证之法。适用于真寒假热证,即阴寒内盛,格阳于外,形成里真寒外假热的症候。治疗时针对疾病的本质,用热性药物治其真寒,真寒一去,假热也就随之消失了。这种方法对其假象来说就是以热治热的“热因热用”。
如阴盛格阳证,由于阴寒内盛,阳气被格拒于外,临床既有下利清谷、四肢厥逆、脉微欲绝等真寒之征,又反见身热、面赤等假热之象。因其本质是寒,热象是假,所以就不能用“热
者寒之”的方法,而应用温热药治其真寒,里寒一散,阳气得复,而表现于外的假热,亦随之消失,这就是“以热治热”的具体运用。
②寒因寒用:是指用寒性药物治疗具有假寒症状的病证之法。适用于里热炽盛,阳盛格阴的真热假寒证。如热厥证,因阳盛于内,格阴于外,只现四肢厥冷的外假寒症状,但壮热、口渴、便燥、尿赤等热证是疾病的本质,故用寒凉药治其真热,假寒自然就消失了。这种治法,对其假寒的症状来说,就是“以寒治寒”的反治法。
③塞因塞用:是用补益的药物治疗具有闭塞不通症状的病证之法。适用于因虚而致闭塞不通的真虚假实证。如脾胃虚弱,气机升降失司所致的脘腹胀满等症,治疗时应采取补脾益胃的方法,恢复脾升胃降之职,气机升降正常,脘腹胀满自除。这种以补开塞之法,就是塞因塞用。
④通因通用:是用通利的药物治疗具有实性通泄症状的病证之法。适用于真实假虚之候,如食积腹泻,治以消导泻下;瘀血所致的崩漏,治以活血化瘀等,这种以通治通的方法,就是通因通用。
正治与反治,都是针对疾病的本质而治的,同属于治病求本的范畴。但是,正治与反治的概念有别,并且,就各自采用的方药的性质、效用与疾病的本质、现象间的关系而言,方法上有逆从之分。此外,它们的适用病证有别:病变本质与临床表现相符者,采用正治;病变本质与临床表现的属性不完全一致者,则适于用反治。由于在临床上,大多数疾病的本质与其征象的属性是相一致的,因而,正治是最常用的一种治疗法则。
正治与反治相关文章:
上一篇:扶正祛邪_什么是扶正祛邪
下一篇:痛风吃什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