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_养生学堂>医学常识>用药指导>用药咨询>

药物性皮炎怎么办

崇基分享

  几乎所有的药物都有可能引起皮炎,所以大家平时用药要注意了,那么你知道药物性皮炎怎么办呢?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药物性皮炎怎么办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用!

  药物性皮炎的应对

  (1)抗组织胺类药物 组织胺是变态反应中的一种重要的化学递质,是通过激动H1受体。H2受体、H3受体产生效应。H1受体使支气管及胃肠平滑肌收缩、血管平滑肌舒张、心房肌收缩加强、房室传导减慢、胃壁细胞胃酸分泌增加。H2受体使胃壁细胞胃酸分泌增加、血管平滑肌收缩、心室收缩力加强及窦性心率增怜惜。而抗组织胺药物主要是在受体部位上竞争性地拮抗组织胺作用的药物。有一点需要说明,肥大细胞释放介质主要是组织胺(I级介质)但同时在释放的过程中要重新合成介质而释放(Ⅱ级介质),因此能够稳住肥大细胞,也是抗过敏的重要一环。常用药物:脑益嗪、赛庚定、多虑平、息斯敏、特非那丁。

  (2)介质的阻滞剂 稳定肥大细胞膜的药物,哌哔嗪类,海群生能阻断SPS的释放,但不能阻断组胺的释放(和其他药物合用)。

  色甘酸二钠抑制组织胺的释放,但对SPS释放无影响,哃替酚可稳定肥大细胞膜。

  (3)钙剂的应用 增加毛细血管的密度,降低通透性,减少渗出。

  1)阻断嗜中性白细胞在血管壁上的粘附性,稳定溶酶体膜、阻止溶酶的释放。

  2)抑制单核细胞杀菌力、降低单核细胞对T细胞释放MIF反应,减少介质释放(淋巴因子)而减少细胞向炎症移动。

  3)使循环中的T细胞重新分布而使T细胞减少。

  4)对嗜中性白细胞和肥大细胞有稳定作用。

  药物的选择要结合病情而决定,尤其对于严重的药疹要争分夺秒的适量而应用皮质类固醇药物,待体温降至正常,皮疹的水疱及糜烂渐干燥可渐减量。在抢救中要注意水和电介质的紊乱情况,控制感染、注意心、肝、肾、造血系统的功能,注意血糖,防止脑溢血的出现。如发现异常反应及时给予处理。

  对于较轻型的药疹,给予抗组织胺药,皮质类固醇药物、维生素C、钙剂时要给予足量防止Ⅱ级介质的再次释放,尤其对于在门诊观察室治疗的患者,一定要待病情十分稳定方可让患者回家。

  药物性皮炎的病因

  引起药疹的药物种类很多,常见的药物有以下几类:

  1.解热镇痛药

  其中以吡唑酮类和水杨酸盐最常见。

  2.磺胺类

  其中以长效磺胺为多见。

  3.安眠镇静类

  其中以巴比妥类较多。

  4.抗生素类

  其中以青霉素为多见,其他的如呋喃类、吩噻嗪类等引起的药疹也不少见。

  5.中草药

  这几年,中草药引起的药疹报道逐渐增多,引起过敏的药物有单株中草药,也有复方制剂。

  药物性皮炎的诊断

  药疹的诊断主要是根据病史和临床表现,除固定型药疹具有特征性表现外,多数药疹不易于其他原因引起的同样症状相区别,必须根据病史及发展过程加以综合分析而做出判断。

  在临床上,对骤然发生于治疗过程中的全身性、对称型分布的皮疹要有警觉,询问用药史,特别注意药物的交叉过敏以及隐蔽形式出现的药物过敏。熟知各种类型的药物过敏特点,排除类似的内科和皮肤科疾病。一般药疹的颜色较鲜艳,痒感重。通常药疹在停用致敏药物后很快好转和消退。

  在临床上用药后发生药疹,停药后消失及再用时复发的药物史很有诊断意义。现代的免疫试验法如淋巴细胞转化试验,放射变应原吸附试验(RAST),嗜碱性粒细胞脱粒试验,巨噬细胞游走抑制试验、白细胞组胺试验等,能协助我们了解药物和机体之间的免疫关系,并无实用的诊断价值。


猜你喜欢:

1.什么是药物性皮炎

2.药物过敏反应急救流程

3.过敏性皮炎吃什么药

4.9种体质养生妙法

5.过敏性皮炎中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