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_养生学堂>医学常识>用药指导>用药咨询>

引起药物热的药物有哪些

崇基分享

  药物热由药物过敏所致的发热称为药物热。它常常是药物过敏的最早表现,那么引起药物热的药物你知道吗?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引起药物热的药物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用!

  引起药物热的药物

  在临床工作中,“药物热”并非罕见。那么,药物为什么会引起发热呢?虽说法有多种,但多数专家认为是药物过敏,是药物引起的特异反应。“药物热”通常在服药6~10天后发生,最短者为1小时,最长为25天。能引起“药物热”的药物有多种,近年来,尤其是使用抗生素引起的“药物热”时有发生。有人统计,其中常见的有鲁米那、解热镇痛药、磺胺类、奎宁,抗生素有青霉素、氨苄青霉素、链霉素、氯霉素、先锋霉素、万古霉素、灰黄霉素等。

  药物热的诊断

  1.对待发热一定要进行全面细致的体检,并通过各种辅助诊断进行综合分析,如为“药物热”,则缺乏明显的感染病灶。

  2.虽然体温超出正常(多表现为持续高热),但中毒现象并不显著,精神状态一般良好,也无慢性病容。

  3.除发热以外,常同时伴有皮疹,这更有助于药物过敏反应的判断。抗生素引起的药物热往往不伴皮疹或仅有轻度的皮疹。体温多于停药后两天内恢复正常。

  4.平时若有对食物或药物过敏的现象,尤应警惕药物热的可能。

  5.在应用抗生素的疗程中,如病情已改善,体温下降或已趋正常之后再度上升或热度重现者,应考虑药物热的可能。如果发热出现在使用抗生素之后,由于输液大多在白天,所以到了夜间患者体温会有下降趋势,这是药物热的一个特点。这与感染性疾病所致的发热正好相反。此时如患者原有感染已获控制,且无新感染或二重感染的证据,而白细胞总数不高,无明显的左移与中毒性颗粒,或有嗜酸粒细胞增多,停药而热度下降、皮疹消退者,则“药物热”的诊断即可肯定。

  药物热的治疗

  出现药物热时,治疗原则首先是停用致热药。然后,作好以下几点:

  1、按医嘱用药,不滥用药物,明确“是药三分毒”,掌握“能不用则不用”的用药原则;

  2、特异体质者就诊时,应主动告诉医师,使医师选择药物时对药物热有所警惕;

  3、严把药品质量关,禁止使用过期、污染药品。

  药物热的临床表现

  药物热常伴药疹,也有不伴药疹的单纯性药热。表现有恶寒(或寒战)发热,热型有弛张热、稽留热、间歇热或微热。还可伴有周身不适、头痛、肌肉疼痛、关节痛、淋巴结肿痛和消化系症状等,继而部分患者还可出现皮疹、血管神经性水肿等。皮疹呈多形性对称性分布,并往往伴有瘙痒或烧灼感;皮疹类型有猩红热样红斑、荨麻疹及麻疹样红斑、固定性红斑等;严重的药疹可表现为剥脱性皮炎。皮疹严重者,停药后热度可持续较长时间。


猜你喜欢:

1.哪些药物容易过敏

2.除湿热药物有哪些

3.药物热的症状

4.什么药物引起肾衰竭

5.服用解热镇痛药需要注意什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