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_养生学堂>中医知识>中医概念>阴阳五行>

怎么调理宝宝的脾胃阴虚

韵仟分享
  脾胃阴虚主要表现在食欲不振,那应该如何治疗呢?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带来关于脾胃阴虚的调理方法及其相关知识,希望对大家有用处!

  脾胃阴虚的调理方法

  先天的脾胃虚弱要及早进行调理

  孩子处于生长发育的过程中,有些孩子在小时候脾胃虚弱,长大是会有明显好转的。另外先天脾胃虚弱的情况确实存在,胎儿在母体内由于母亲生病的原因发育不好,有些孩子生下来,先天脾胃有点虚弱,这种孩子要及早进行调理。

  调理脾胃的关键是合理喂养,药物等外力只是辅助

  脾胃虚弱最关键的问题是要合理喂养,注意良好合理的饮食卫生和习惯。有些孩子不爱吃饭家长就要找原因,可能是喂养不当导致的,有些家长整天端着饭碗追着孩子满屋子跑,这是一种非常不好的喂养方式。另一部分的确与脾胃虚弱有关,但不管哪一种方式,作为脾胃虚弱的恢复药物应该是辅助,主要是要在整个营养搭配方面注意,包括注意良好的生活习惯。

  咳嗽期间肉和鱼都要少吃

  孩子在咳嗽期间要饮食清淡,肉、鱼等要少吃,中医认为肉是生火,鱼是生痰的。另外咳嗽不要吃太冰的食物,中医认为咳嗽大部分是肺感寒,与肺受寒有关系。

  日常护理中千万别着凉

  一方面,中医认为太凉的事物入胃后是会伤阳气的;另一个方面,脾胃虚弱的孩子容易外感,这种情况下如果一着凉,也很容易感冒,所以这种孩子在护理方面要注意一些。

  推拿对孩子的保健非常好

  推拿是物理疗法,没有副作用,操作也很简单,家庭里完全可以实施,我觉得这对孩子的保健是非常好的措施

  什么是“脾胃虚弱”?

  从中医角度讲,脾胃虚弱有两个方面,一个是脾虚,一个是胃虚,一般我们都是把脾胃虚弱连在一起讲,因为两个功能是连在一起的。中医认为脾是后天之本,后天的营养物质是来源于脾的运化,如果脾胃虚弱,整个肌体的营养状况就会差,会导致很多常见问题,比如经常感冒、咳嗽、厌食、汗多、大便干燥或腹泻

  区分气虚和阴虚——气虚容易出汗,阴虚容易便秘

  从中医的角度讲,脾胃是气虚、阴虚、阳虚都有,但从儿科来讲,因为作为儿童的特点,阳虚的不是很多见,最常见的是气虚和阴虚。脾胃虚弱大部分都是指气虚,孩子偏向于乏力、出汗多等。如果说偏于阴虚,经常出现便秘、口干,或者是唇红,有部分内热的孩子手脚心容易热,出汗比较多

  气虚阴虚的等多方面症状

  长时间的厌食与脾胃不足有关

  尽管厌食是脾胃虚弱的一个表现,但厌食有好多原因导致,有的孩子短期内不爱吃饭,可能是食积或消化不良,感冒期间肯定会吃得少一些,这也是人体的自我保护。如果长时间的饮食问题,一般来讲与脾胃不足有关,但这种脾胃不足也应该辩证地去看,中医在厌食方面也分好几个症形的,要辩证地看问题,有一些可能就是脾胃气虚,也有些是肝瘀脾虚,还有一部分属于阴虚,这个需要专业的大夫来辨别。

  孩子光吃不长是“脾弱胃强”的表现

  有些孩子特别能吃,但家长反映孩子吃什么拉什么,不吸收,长得很瘦还特能吃,中医认为这是“脾弱胃强”,小马拉大车。这种情况日常注意吃一些健脾的食物,薏米、茯苓等。也可以到医院开一些补脾的药物,同时注意不要让孩子吃得太多,千万不要暴饮暴食。

  孩子睡觉时“盗汗”是阴虚的表现

  每一个孩子睡着后的20到40分钟身上都会微微出汗,过一会儿就没有了这是正常现象。但是有些孩子躺下之后能看到头上是汗珠,或者把枕巾都打湿一块,这种就属于异常了,睡眠中的出汗异常在中医里属于“盗汗”,大部分来讲与阴虚有关,我们刚才讲脾虚的出汗是抑汗或滋汗,一活动孩子出汗比较多,这属于脾胃虚弱,而睡眠中出汗大部分与阴虚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