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_养生学堂>疾病大全>五官科>眼科>眼部疾病>

远视的症状表现 远视的防治方法

春娜分享

  如果我们出现了眼酸胀痛的感觉的话就要警惕了,因为这很有可能是患了一些严重的眼科疾病了,甚至是出现了远视了,今天小编带给大家的是远视的症状和防治方法,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远视眼是什么

  处在休息状态的眼使平行光的视网膜的后面形成焦点,称为远视眼(hypermetropia,hyperopia)。这种眼的光学焦点在视网膜之后,因而在视网膜上所形成的像是模糊不清的。为了看清远处物体,要利用调节力量把视网膜后面的焦点移到视网膜上,故远视眼经常处在调节状态,易发生眼疲劳。人在出生时绝大多数是远视眼,随着年龄的增长,眼球逐渐变长,远视度数会逐渐降低,因此小儿如有轻度远视,而视力良好就不用担心,这是正常现象。但如果远视度数偏高,矫正视力不良,或有视疲劳症状,则需在验光师指导下,配戴适当度数的远视眼镜,必要时还要做弱视治疗。

  远视症状

  1、眼底改变。轻度远视眼的眼底是正常的。中度以上的远视眼,眼底可表现视乳头较小,色泽潮红,边缘模糊稍有隆起,颇似视乳头炎,但眼底可矫正,眼底长期无变化,故称为假性视乳头炎。

  2、内斜视。远视程度较大的学龄前儿童由于过度调节和过多的集合,使视近反射失调而诱发内斜视或内隐斜。

  3、视力疲劳。远视眼患者无论是看远或看近都较正常人使用更多的调节力,且集合作用量也很大,这就破坏了视近反射的平衡协调,使之长时问处于近距离用眼状态。天长日久就会出现视力模糊、眉弓部发胀、头痛、思睡、失眠、记忆力减退等调节性疲劳体征。

  4、视力减退。轻度远视具有调节代偿能力,其远、近视力都正常,犹如正视眼。但远视程度较高者,其远、近视力均不正常,且年龄越大,调节力越弱,在视网膜上形成的环状光圈越大,物像越模糊,因而近视力比远视力更差。为此,远视眼的视力,减退是取决于远视程度和调节力的强弱的。

  远视眼患者要怎么治疗比较好

  一、对于特定远视眼人群要采取特定的处方原则:

  1、刚出生到6岁:除非患儿表现出视力和双眼视功能的异常,抑制或学习成绩较差,否则显性远视眼即使达2D,3D都不需要矫正。

  2、6~20岁的远视眼患儿:如果症状确实,可给予正镜片矫正,但一般主张保守观察。如果都给予全矫,会由于习惯性的调节而出现视物模糊。由于年龄轻,调节相对较强,正镜度数应做较大减量以利于适应。

  3、20~40岁的成人远视眼患者,屈光状态已经比较稳定。随年龄增长调节幅度逐渐下降,隐性远视眼逐渐转换为显性远视眼。如果出现症状,远距离可给予正镜片矫正,度数可做适度减量;近距离则需全矫。

  4、40岁后,患者逐渐开始老视,随着显性远视的增加,看近,看远都需要正镜片矫正。远距离可做少许减量,近距离应予以全矫。此年龄段可采用双光镜矫正。

  二、睫状肌麻痹验光:

  当雾视(fogging)或其他方法都不能控制调节时,可以进行睫状肌麻痹。与近视不同,远视眼患者可以通过自己的调节来部分代偿屈光不正,睫状肌麻痹验光常用于处理有配合困难的远视患者,智障患者,注意力不能集中的儿童,年轻的远视眼患者以及癔症患者。

  如何预防远视眼

  1、入静养目法预防远视眼。端坐,全身放松,眼微闭,双手放在膝头,手心向上(有心脑血管病者手心向下),心中反变意想:我在气中,气在我中,天人合一,气为我用,静养15分钟,然后慢慢睁开眼睛,深吸三口气,气沉下丹田。每天早晚各做一次可以有效的预防远视眼。

  2、转动眼球法预防远视眼。坐在床边或椅上,双目向左转5圈,平视前方片刻。每日早晚各做一次,不要间断,日久必见远视眼的预防成效。

  3、远眺按摩法预防远视眼。每日晨起,在空气新鲜处,闭目,眼球从右到左,再从左到右各转5次,然后突然睁眼,极目远眺、平静端立或坐定,用眼依次注视左、右、右上角、左上角、右下角、左下角,反复5次,可以达到预防远视眼的目的。

  4、闭目放松法。静心闭目片刻,以两掌轻捂双眼,两肘支撑在桌子边沿,全身肌肉尽量放松,30秒钟后,睁眼闪眨多次。每日做3-5次。此法能明显改善视力,特别适用于经常阅读和写作的中老年人。

看了远视的症状表现的还看了:

1.小儿远视是咋形成的

2.为什么会远视

3.防治儿童远视眼饮食疗法有哪些

4.轻度糖尿病有什么症状

5.关于糖尿病的早期表现介绍

6.糖尿病的危害及早期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