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_养生学堂>疾病大全>内科>消化内科>胃炎>

胃炎怎么治疗_胃炎的治疗方法

王燕2分享

  哪些偏方能治疗胃炎?治疗胃炎的治疗方法有哪些?下面学习啦小编分享了胃炎的治疗方法,一起来了解吧。

  胃炎的治疗方法

  肝胃气滞型

  多见于慢性浅表性胃炎、糜烂性胃炎或萎缩性胃炎之初期,多因情志不畅而诱发。

  胃部饱胀以进食后为甚,或胃部胀痛连胁,嗳气频作,得矢气稍适,或恶心欲呕,口苦泛酸,大便排出不畅等症,舌边尖稍红,苔薄白,脉弦。

  治宜疏肝和胃、理气消胀。方用柴胡疏肝散。

  脾虚胃热型

  多见于慢性浅表性胃炎、糜烂性胃炎反复发作,或萎缩性胃炎活动期,表现为本虚挟有胃热,呈虚实寒热错杂之象。

  证见胃部嘈杂,或胃部灼痛,痛无定时,饥时觉痛,饱时觉胀,口苦干而不多饮,纳食量减,大便时稀时秘等,舌质淡或淡红,舌苔薄黄,脉细弦。

  治宜健脾补气,和中清胃。方用半夏泻心汤。

  脾胃虚弱型

  多见于萎缩性胃炎,或浅表性胃炎久病实证已消除仍余脾虚证。证见胃部虚痞,或隐隐作痛,按之较舒适,喜进热食,食后腹胀,或呕吐清涎,面色萎黄,神疲乏力,大便溏薄等,舌质淡、体胖,苔白润,脉细弱。

  治宜健脾补气,温中和胃。

  方用香砂六君子汤。

  胃阴不足型

  多见于慢性萎缩性胃炎,或其他证型胃炎久病久治伤阴所致,证见胃痛日久,胃部微灼痛,或嘈杂不适,口干纳呆,或食后饱胀,大便干结,舌质红少津,苔薄白稍于,脉细数。

  治宜养阴益胃、缓急止痛。

  方用益胃汤。

  家庭简易治疗胃炎方法

  一、家庭按摩治疗胃炎

  按穴法:病人取仰卧位。家属用拇指或中指掌面用力,紧贴皮肤,按压中脘、气海、天枢穴以及足三里穴。每天按压约半分钟,要逐渐用力,以病人略感酸胀、沉麻为宜。

  摩额法:病人取仰卧位。家属用两手拇指掌面置于额正中,自内向外反复轻快摩动约2分钟。然后两手掌根相对合力,分别置于眉梢与外眼角之间向后一寸凹陷处太阳穴和额部,反复运摩约2分钟。

  提拿法:病人取仰卧位。家属两手拇指和其余四指置于病人腹下跌,对应钳形用力,一拿一放,要求连贯柔和,劲力适度,一般以拿提时病人感觉酸胀、微痛,放松后感觉舒服的强度为宜,反复提拿5-7次。

  按穴法:病人取仰卧位。家属用拇指或中指掌面用力,紧贴皮肤,按压中脘、气海、天枢穴以及足三里穴。每天按压约半分钟,要逐渐用力,以病人略感酸胀、沉麻为宜。

  捏脊法:病人取俯卧位,裸露脊背,放松肌肉。其家属两手自然屈曲成虚拳状,拇指伸张在拳眼上,食指和中指横抵在病人尾骨上,双手交替沿督脉循行线向病人颈部方向推进,随推随捏,推至第7颈椎为止,如此反复3遍。在推捏中,每推捏三下就向后上方提一下,若听到“得啦”的清脆响声,证明提捏得法。该法有助于调节肮脏功能。

  足部按摩:在双脚大脚趾下方第一骨头下方的凹陷处。请注意左脚按摩方向是由外往内,右脚按摩方向是由内往外。

  二、拔罐疗法

  1、胃气壅滞

  病状:胃脘胀痛,食后加重,嗳气,有酸腐气味,或有明显伤食病史,或有感受外邪病史,或有怕冷、怕热、肢体困重等感觉。

  疗法:

  (1)选上脘、中脘、下脘、天枢、内关、足三里穴。

  (2)定位 上脘: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

  中脘: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仰卧位,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中与胸剑联合部(心窝上边)的中点为取穴部位。

  下脘: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2寸。

  天枢:在腹中部,距脐中2寸。

  内关:在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肌腱之间。

  足三里: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1横指(中指)(站位,用同侧手张开虎口围住髌骨上外缘,余4指向下,中指尖处为取穴部位。

  (3)拔罐方法 单纯拔罐法,各穴留罐十分钟到一刻钟。

  2、肝胃气滞

  病状:胃脘胀痛,连及两胁,疼痛攻撑走窜,可因情志变化而加重,伴有善太息,不思饮食,精神抑郁,夜寐不安。

  疗法:

  (1)选穴于肝俞、期门、中脘、足三里。

  (2)定位

  肝俞:在背部,当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由平双肩胛骨下角之椎骨(第7胸椎),往下推2个椎骨,即第9胸椎棘突下缘,旁开约2横指(食、中指)处为取穴部位。

  期门:在胸部,当乳头直下,第6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男性可取任意体位,女性取卧位,乳头直下,往下数两根肋骨处为取穴部位。

  中脘:见前。

  足三里:见前。

  (3)拔罐方法:单纯拔罐法,留罐10分钟,隔日1次。

  中医治疗胃炎偏方

  潞党参白术治胃炎

  【功能主治】健脾化湿,清热活血。主治慢性浅表性胃炎多并症。

  【偏方组成】潞党参10克,炒白术10克,白茯苓10克,甘草10克,制半夏10克,陈皮6克,砂仁6克,木香6克,旋覆花10克,川楝子10克,蒲公英15克,徐长卿10克,神曲10克,莪术10克,乳香6克,佛手15克,冬瓜皮30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3次,分3次服。连服3周为1个疗程。

  【病例验证】施某,女,45 岁,农民。上腹部隐痛、闷胀、嗳气时轻时重5年,经反复治疗效不显,近1周来,疼痛加重而就诊。经诊:脉涩,苔薄芪,舌淡红,边有齿印及瘀点,上腹隐隐作痛,食后尤甚,并伴饱胀、嗳气,胃脘有压痛。胃镜示弥漫性胃粘膜表面呈红白相间和部分斑状改变,线胃片示胃下缘在髂嵴间线下1.5cm,B超查胆壁稍粗欠光。诊断为慢性浅表性胃炎多并症。先后服此方21剂,诸症消除,并以积实每日20克泡茶频服1个月以善后。1年后经胃镜及x线复查,均未见明显异常,胃疼未发。

  龙胆草蒲公英治胃炎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敛阴生津。主治幽门弯曲菌相关性胃炎。

  【偏方组成】龙胆草3克,白花蛇舌草、蒲公英各10~15克,乌梅、甘草各6~10克,全当归、杭白芍各10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服。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疗31例,治疗3月后,治愈(胃镜复查有改善,活检标本示幽门弯曲菌阴性,临床症状基本缓解)22例,好转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6%。

  柴胡枳实治胃炎

  【功能主治】疏肝理气,行气消积。主治萎缩性胃炎。

  【偏方组成】柴胡、枳实、炙甘草、厚朴各10克,白芍、乌梅各30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服。

  【病例验证】治疗1例萎缩性胃炎患者,其3年中西药治疗不能缓解。后服此方5剂,诸症减轻。前方加丹参、红花各15克,服药后症状悉减。前方继服3个月巩固疗效。半年后复查胃镜为轻度浅表性胃炎。

  马齿苋蒲公英治胃炎

  【功能主治】主治急性胃肠炎。

  【偏方组成】马齿苋30克,黄岑15克,蒲公英20克,藿香、川连各10克,木香、生甘草各6克。

  【用法用量】将上药加水煎3次后合并药液,分2~3次口服,每日1剂。

  【病例验证】用本方治疗急性胃肠炎患者87例,均获治愈。其中,服药2~3剂痊愈者32例;4~5剂痊愈者28例;6~7剂痊愈者20例;8~10剂痊愈者7例。

  五味子治胃炎

  【功能主治】主治萎缩性胃炎。

  【偏方组成】五味子适量。

  【用法用量】研末冲服,每次3克,每日3次。20天为1个疗程。

  【病例验证】王某,女,35岁。经胃镜检查,确诊为萎缩性胃炎。经服吗叮林、胃复安,仍感胃脘胀满不适。遂给予五味子3克研末冲服,每日3次。服药10余天后,症状明显减轻;继服20余天,症状消失。为巩固疗效再服用1个疗程。胃镜检查,病变显著减轻。

  车前子治胃炎

  【功能主治】主治急性胃炎、慢性胃炎。

  【偏方组成】炒车前子适量。

  【用法用量】研末装瓶,每顿饭前服4.5克。

  【宜忌】服药期间,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病例验证】用上药治疗急性胃炎患者35例,其中痊愈21例,显效2例,有效2例;慢性胃炎患者45例,其中痊愈14例,显效18例,有效13例,溃疡病患者33例,显效20例,有效12例,无效1例。

猜你喜欢:

1.胃窦炎的最佳治疗方法

2.快速治疗肠胃炎的方法

3.胃病的症状及治疗方法

4.胃病的最佳治疗方法

5.治疗胃病简单方法有哪些

6.胃病怎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