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_养生学堂>中医知识>中医概念>湿热>

吃什么排湿热

谢君分享

  湿热体质或是气虚体质都是比较常见,你知道有哪些食物能排湿热吗?以下是由学习啦小编整理关于排湿热的食物,希望大家喜欢!

  排湿热的食物

  1、洋葱

  具有和胃下气、化湿祛痰、解毒杀虫等功效,适用于胸闷脘痞、咳嗽痰多、小便不利等病症。

  2、冬瓜

  有清热利水、消肿解毒、生津除烦等功效,适用于暑热烦渴、水肿、小便不利、消渴引饮以及水气浮肿喘满等病症。

  3、水芹

  有清热利水的功效,适用于小便淋痛、小便出血、带下等病证。

  4、玉米

  具有调中开胃、降浊利尿等功效,适用于尿路结石或慢性肾炎水肿、高血压、食欲不振等症。

  5、马齿苋

  具有清热祛湿、散血消肿等功效,适用于急性肠炎、痢疾、尿血、小便热淋、黄疸、牙龈炎等病症。

  6、扁豆

  具有健脾和中,消暑化湿等功效,适用于暑湿吐泻,脾虚呕吐、食少便溏、泄泻水肿、赤白带下等病症。

  7、绿豆

  绿豆具清热解毒、除湿利尿、消暑解渴的功效,多喝绿豆汤有利于排毒、消肿,不过煮的时间不宜过长,以免有机酸、维生素受到破坏而降低作用。

  8、鲫鱼

  有健脾利湿的功效,适用于脾虚食少、虚弱乏力、消渴引饮、浮肿、小便不利等病症。

  祛湿的养生

  1、鸡骨草汤

  材料:鸡骨草5克、猪横鶪80克,姜1片、蜜枣半粒。

  做法:先把鸡骨草、猪横脷清洗干净,然后把全部材料一起放进炖盅内,猛火炖够3小时,待炖好后加入食盐调味即可。

  温馨提示:鸡骨草先用清水浸泡一段时间,冲洗掉鸡骨草上的泥沙和杂质。

  评点:汤清甘甜,倒没有一点中药味,是广东传统的清热去湿汤水,据说可以清肝火、健肠胃。

  2、水蛇茯苓汤

  材料:土茯苓10克、水蛇仔50克、红枣两粒、姜1片。

  做法:水蛇当刂好切段,洗干净,飞水(用热水稍微煮一下)待用。然后把土茯苓刮皮、切片。再把红枣、姜片、水蛇段和土茯苓片全部放入炖盅,猛火炖3小时,饮用时再加入食盐调味。

  温馨提示:买时要区分“水蛇”和“泥蛇”,泥蛇皮色较黑。它们外貌非常相似,但炖汤效果有很大区别,水蛇汤色清澈鲜甜。炖汤水蛇最好选几两重的小蛇,更易出味。

  评点:汤水较滋补,蛇肉鲜甜,味道比很多炖汤要饱和。

  3、板蓝根猪腱汤

  材料:板蓝根8克、猪腱60克、姜1片、蜜枣半粒。

  做法:清洗猪腱(即猪前小腿的肉),切成大片。用水冲洗一下板蓝根片,然后把所有材料放入炖盅内,猛火炖3小时,保温至饮用时再加入食盐调味。

  温馨提示:猪腱肉质嫩滑,经过炖煮以后稍带肉质纤维,颇有咬头,蘸点豉油来吃是不少男士的至爱。

  评点:汤色深沉,中药味道也比较浓,怕喝中药的人可能相当抗拒,但喝了以后喉咙很舒服。

  4、乳鸽枸杞汤

  材料:乳鸽、山药、茯苓、枸杞、桂圆、莲子、红枣、薏苡仁。

  做法:老火炖3个小时。

  温馨提示:山药、茯苓不要在药店买,做好菜市场新鲜的,鸽子用老鸽子都很好。

  5、斑鱼汤

  材料:淡菜50克(洗净),淮山药100克,肇芡实50克,山斑鱼约250克(用隔渣袋包好)。

  制法:清水适量,煲约3小时,调味食用。

  功效:清肺热,除痰火,利尿去湿。

  适应症:肺脏燥热,口淡舌白,喉痒,小便色黄,大便不畅等。

  6、沙丁鱼汤

  材料:大豆芽菜200克,节瓜1个,沙丁鱼(或大眼鸡鱼)约250克,生姜4片。

  制法:清水适量,煲约1小时,调味饮用。

  功效:清热解湿,预防喉炎

  适应症:身体烦热,咽喉痛,小便赤热等。

  7、鸭肾陈皮粥

  材料:老黄瓜约750克(去核囊)陈皮25克,粳米25克,鲜鸭肾2个(先出水)。

  制法:清水适量,煲约3小时,调味饮用。

  8、节瓜薏米淡菜汤

  功效:清暑利湿,健脾开胃。

  适应症:精神困倦,小便不畅等。

  9、节瓜薏米汤

  材料:节瓜约500克,生薏米75克,淡菜100克(洗净),陈皮25克。

  制法:适量清水,煲约1小时半,调味饮用。

  去湿热的药物

  龙胆泻肝丸

  成份:龙胆、柴胡、黄芩、栀子(炒)、泽泻、木通、车前子(盐炒)、当归(酒炒)、地黄、炙甘草。

  功能:清肝胆,利湿热。用于肝胆湿热,头晕目赤,耳鸣耳聋,胁痛口苦,尿赤,湿热带下。

  人参健脾丸

  组成:由人参、白术、甘草、山药、莲子、白扁豆、木香、草豆蔻、陈皮、青皮、六神曲;谷芽、山楂、芡实、薏苡仁、当归、枳壳等药物组成。

  功能:健脾养胃,消补兼施。口服每次6-12 克,每日2次。

  附子理中丸

  组成:含附子、党参、白术、干姜、甘草等中药。

  功能:口服每次6— 9克,每日3次。孕妇慎用。

  加味香连丸

  主要功效:清热祛湿,化滞止痛。

  适用病症:大肠湿热所致的痢疾,症见大便脓血、腹痛下坠、里急后重。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6g,一日3次。

  药性分析:方中黄连,清热燥湿,止泻痢,为君药。黄芩、黄柏加强黄连清热燥湿之功,共为臣药。白芍、当归和血止痛;延胡索理气止痛;厚朴、枳壳、槟榔、木香行气和中,行滞止痛;吴茱萸温中燥湿止泻,也制苦寒之品,为佐药。甘草健脾和中,调和药性,为使药。诸药合用,共奏清热祛湿,化滞止痛之功。


看过“吃什么排湿热”的人还看了:

1.什么原因导致湿热体质

2.湿热体质有什么表现

3.体内湿气重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4.去湿热菜谱大全

5.体内湿气重什么原因怎么办

6.湿热体质吃什么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