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_养生学堂>中医知识>中医食疗>

血虚的药膳食谱_血虚吃什么调理

淑贤分享

  血虚会导致全身性的虚弱,面色无华、头晕目眩、健忘失眠、女子月经不调等。血虚吃什么?那么药膳有效调理血虚?下面就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整理的血虚的药膳食谱,希望对你有用!

  血虚的药膳食谱推荐

  百合粥

  材料:百合20克、粳米50克、白糖少许。

  做法:将百合洗净与米同煮,待熟时加入白糖再煮10分钟,即可食用,吃饱。

  功效:百合,味甘,微寒。润肺止咳,宁心安神。润肺止汗、适用於肺热汗多。

  黄蓍粥

  材料:黄蓍20克、粳米50克、白糖适量。

  做法:将黄蓍煎汁,用汁煮米为粥,放入白糖调味温服。

  功效:黄蓍,味甘,微温。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固表止汗,用於表虚自汗。

  浮小麦饮

  材料:浮小麦15克,红糖适量。

  做法:熬浮小麦汁100毫升,加红糖调味。

  功效:浮小麦,味甘,凉,入心经,止汗。益气固表止汗。适用于小儿夜间盗汗或白天睡著出汗等症。

  小麦山药汤

  材料:浮小麦15克,山药15克,白糖少许。

  做法:二药同煎取汁150毫升,加糖调味,每服50毫升,早晚各服1次。

  功效:补气敛汗。

  参归腰子

  材料:人参10克,当归8克,猪腰子1个,姜、葱、盐适量。

  做法:将参、归切薄片,腰子去肾盂切碎,与姜、葱、盐同放于盆内,加水适量,煮烂食之。

  功效:补虚敛汗。主治病后虚弱而致的自汗或盗汗。

  导致血虚的原因

  ①失血过多。外伤失血过多,月经过多,或其他慢性失血证皆可造成血虚证。

  ②脾胃虚弱。脾胃功能不好,长期腹泻营养不足导致生化不足,久则出现血虚。现如今,减肥成为一种时尚,节食的女孩儿越来越多,每顿饭她们只吃一点儿蔬菜,很少吃肉,虽然像林黛玉一样拂风若柳、飘飘欲仙,保持了好身材,却成了病美人,这就人为地造成了血虚。

  ③思虑劳神太过。大病、久病消耗精气;强力劳作耗伤气血;劳心太过,暗耗阴血,均可导致血虚。

  中医认为女子以血为本,女性的月经、怀孕、生产、哺乳,处处考验血气的虚实平衡。除了健康之外,对女性来说,血液影响肌肤、影响毛发、影响五官,更是美丽之本。

  血虚是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的,并没有非常明显的症状。血虚者,身体易感到疲劳,工作和学习的时候很难集中精神,在进行体育活动时耐力变差,在平常的生活中稍有不慎就会感冒,抵抗力明显下降。除了容易生病外,情绪也不稳定,容易烦躁。

  贫血与血虚区别

  一、贫血与血虚的概念:

  100毫升血液中的血红蛋白量男性低于12克,女性低于10.5克;红细胞计数男性低于400万/立方毫米,女性低于350万/立方毫米,就可以诊断为贫血。

  中医的血虚是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把收集到的症状加以辨证分析所得出的结论。如见到面色萎黄或苍白,嘴唇淡无血色,头昏眼花,心慌失眠,手足麻木,妇女月经量少色淡,经期延后或闭经,舌淡,脉细无力的病人,中医辨证便是血虚。这些症状并非只有贫血才会出现,其他疾病也可出现,所以验血不一定是贫血。

  反过来,贫血病人在中医辨证也不一定就是血虚,不少病人属于气血两虚、心脾两虚、脾气虚弱、肝肾阴虚、脾肾阳虚。个别贫血病人还属于血热或血瘀。但也有一部分贫血病人辨证就是属于血虚。通过以上分析不难看出,贫血与血虚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二、贫血与血虚的区别:

  1、贫血:

  贫血是指血液中红血球数量太少,血红素不足,它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可能是其他疾病的重要临床表现,一旦发现贫血,必须查明其发生原因。贫血一般表现为身体软弱乏力、皮肤苍白、气急或呼吸困难,伴有头晕、头痛、耳鸣、眼花、注意力不集中、嗜睡等症状,甚至发生晕厥。

  然而,贫血的症状是由于贫血会影响人体内各器官的生理功能,所以病人常表现出精神不振,疲劳,头晕,面色苍白等症状。其中缺铁性贫血,是世界范围贫血的主要形式,当体内没有贮存足够的铁,原发性血红蛋白不成熟,就可发生贫血.缺铁通常是由于饮食不当。

  2、血虚:

  血虚是指体内阴血亏损的病理现象。可由失血过多,或久病阴血虚耗,或脾胃功能失常,水谷精微不能化生血液等所致。由于气与血有密切关系,故血虚每易引起气虚,而气虚不能化生血液,又为形成血虚的一个因素。血虚主症为面色萎黄.眩晕.心悸.失眠.脉虚细等。由于女性月经失血的缘故,血虚体质多在女性身上出现。

  然而,血虚的症状是一般表现为面色苍白,唇色爪甲淡白无华,头晕目眩,肢体麻木,筋脉拘挛,心悸怔忡,失眠多梦,皮肤干燥,头发枯焦,以及大便燥结,小便不利等。


猜你喜欢:

1.血虚吃什么

2.女人补气血的药膳食谱大全

3.补气血煲汤食谱大全

4.四季养生药膳食谱

5.常用补气血的中成药

6.气血双补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