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_养生学堂>养生知识>老年人养生>

为什么会得老年痴呆症

飞鸿分享

  你知道老年痴呆症的原因是什么吗?老年痴呆症日常生活工作能力持续下降,并严重到影响患者日常工作和社会活动的程度。这种退行性脑功能障碍持续发展,最终出现痴呆。下面就让学习啦小编告诉你为什么会得老年痴呆症,欢迎参阅

  老年痴呆症发病机制

  β淀粉样蛋白级联学说

  该学说认为AD患者可能是由于淀粉样蛋白前体基因和早老素基因等的突变,导致Aβ异常分泌和产生过多,在脑组织内沉积,对周围的突触和神经元具有毒性作用,可破坏突触膜,最终引起神经细胞死亡。Aβ沉积导致AD的其他病理变化,是AD发病的核心环节。减少Aβ的形成,抑制Aβ的沉积,是预防和治疗AD的根本途径。

  中枢胆碱能损伤

  胆碱能神经递质是脑组织中的重要化学物质,发生阿尔茨海默病时脑内的胆碱能神经元减少,导致乙酰胆碱(ACh)合成、储存和释放减少,进而引起以记忆和识别功能障碍为主要症状的一系列临床表现。在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机制中,此学说是目前较为公认的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机制。这也是目前阿尔茨海默病治疗获得有限疗效的重要基础。

  兴奋性氨基酸毒性学说

  兴奋性氨基酸,尤其是谷氨酸(Glu)的兴奋性神经毒性作用越来越受到关注。谷氨酸及谷氨酸受体参与了神经元的兴奋性突触传递,调节多种形式的学习和记忆过程等。谷氨酸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主要兴奋性神经递质,具有重要生理功能,如大量释放可以造成组织损伤。现有研究提示,AD脑内谷氨酸功能亢进,造成神经元损伤,从而产生认知功能缺陷。

  Tau蛋白学说

  微管系统是神经细胞的骨架成分,参与多种细胞功能。微管是由微管蛋白和微管相关蛋白组成,Tau蛋白是一种含量最高的微管相关蛋白。在AD患者脑内,Tau蛋白异常过度磷酸化,并聚集成双螺旋丝形式,与微管蛋白的结合力降低,失去了促进微管形成和维持微管稳定的作用。

  异常磷酸化Tau蛋白的病理性沉积,导致了神经原纤维缠结(NFTs)的形成,而NFT可作为大脑早老化的标志。AD患者较正常老年人脑内NFT数目更多、分布更广。NFTs随AD的发展而增多,并与临床痴呆的程度相关。

  其他

  也有报道认为其他因素如炎症和免疫功能异常、自由基和氧化应激作用、胰岛素相关糖代谢异常、钙稳态失调、脂质代谢异常等与AD的发生有关,但这些病理生理机制尚待进一步阐明。老年痴呆症的治疗: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支持性治疗。

  常用的测量表有: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Blessed行为量表(BBS)、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DR)等。CT和核磁共振(MRI)是老年痴呆临床鉴别诊断最主要的工具。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原则,改善认知功能和行为障碍,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延缓疾病进展。目前用于治疗老年痴呆的药物主要有:作用于神经递质的药物,胆碱酯酶抑制剂(如多奈哌齐);其他作用于神经递质的药物,谷氨酸受体拮抗剂(如盐酸美金刚);抗氧化剂、脑血管扩张剂、脑代谢激活剂等。

  非药物治疗:营养、鸡尾酒、生活习惯。

  支持性治疗:改善和提高躯体功能;积极用脑,预防脑力衰退;参加适当活动,保持能力和环境的协调;心理关心。

  缺少不饱和脂肪酸

  其实,过去也有一些研究显示,老年女性的早老性痴呆发病率高于男性,可能与老年女性的雌激素下降有关。过去有研究人员认为,大豆异黄酮可能对早老性痴呆症的发生有预防作用。他们在切除了卵巢的老年雌猴身上,分别研究大豆异黄酮和真正雌激素对大脑的作用。结果发现,在食用大豆异黄酮的雌猴脑中,与老年痴呆症有关的淀粉状蛋白斑块变化很少;而食用雌激素的雌猴脑中,淀粉状蛋白斑块未见变化。这说明大豆异黄酮能延缓脑老化的过程。

  护理老年痴呆的方法

  1、创造舒适环境

  要为病人创造一个和睦、舒适和清洁的家庭环境,保持一种恒定的、宽容大度的、关心体贴的气氛。

  2、关心尊重老人

  注意尊重老人的生活习惯和自尊心,不要过多指责,而要给予鼓励。

  3、观察病情变化

  因病人感觉迟钝,又缺乏主动能力,要加强观察躯体变化,及早诊断、及早治疗。

  4、加强能力训练

  鼓励病人多参加力所能及的体育锻炼和训练日常生活能力。

  5、仔细照料生活

  了解患者的睡眠方式,合理安排患者的作息时刻表,要充分考虑既往的兴趣爱好。加强病人的营养,给予营养丰富又易于消化的食物,进食时要慢,防止噎食。同时还考虑患者辨识、处理、理解盘中食物的能力及饮食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