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水仙中毒怎么解毒急救
秋水仙别名山慈菇。有毒。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知识,欢迎阅读!
秋水仙(ColchicumautumataL)是百合科秋水仙属植物,多年生草本球根花卉。8~10月开花。花蕾呈纺缍形,开放时似漏斗,淡粉红色(或紫红色),端庄秀丽,受人喜爱。秋水仙原产于欧洲和地中海沿岸,中国自七十年代起从国外引进种子和球茎。园林中常用作岩石园或花坛种植。鳞茎含秋水仙碱,可供药用,尤其适用于多倍体育种,同属植物约60余种,其中大部分是秋天只开花不长叶,花朵粉红色或深红色,直接从地下茎抽邮花1-4朵,有着“地下花”之美誉。
秋水仙的性质
性味甘、微辛,凉。
归经归肝、脾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化痰散结。用于痈肿疔毒,瘰疬痰核,淋巴结结核,蛇虫咬伤。
秋水仙的性状特征
在秋水仙花及球茎内有多种毒性极强的生物碱,主要有石蒜碱秋水仙、雪花莲胺碱及秋水仙碱(又称秋水仙素)等,口服6毫克秋水仙碱即可致人死亡。目前,秋水仙碱在临床上主要用于乳腺癌、肺癌、胃癌、皮肤癌及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治疗,此外还可用于缓解痛风的急性发作。秋水仙碱的毒副作用较大,急性中毒后常见症状为剧烈腹痛、腹泻、恶心、呕吐,严重者可致呼吸中枢麻痹而死亡。慢性毒性反应主要表现为对骨髓造血的直接抑制作用,易引起粒细胞缺乏、再生障碍性贫血等。我国民间常用秋水仙的花及球茎治疗坐骨神经痛和关节炎等,但因剂量难以掌握,故服用此药中毒者屡见不鲜,故应加强宣传教育,预防误食、滥用。秋水仙碱在人体内由于水解作用代谢很快,排泄也很快,因此只要急救措施得当,急性中毒症状可迅速缓解。
各家论述1.《本草新编》:山慈姑,玉枢丹中为君,可治怪病。大约怪病多起于痰,山慈姑正消痰之药,治痰而怪病自除也。或疑山慈姑非消痰之药,乃散毒之药也。不知毒之未成者为痰,而痰之已结者为毒,是痰与毒,正未可二视也。2.《本草正义》:山慈姑之名,始见于《嘉佑本草》,然陈藏器《拾遗》已有之,则名金灯,即其花也。能散坚消结,化痰解毒,其力颇峻,故诸家以为有小毒,并不以为内服之药。至王谬《百一选方》,乃有太乙紫金丹,亦名玉枢丹,即今通行之紫金锭也,外证可敷,内证可服,其效最捷。则以合大戟、千金子霜、麝香,皆通利迅疾之品,所以行驶极速,取效眉睫。而病重者连服之,则必利下,是以攻逐恶物为专职,药力之猛烈可知。此皆用以荡涤肠胃,驱除积垢,以减邪毒凭陵之势,亦非能通行百脉,消除皮里膜外之坚积也。且气味俱淡,以质为用,所以古来未入煎剂,近人有用入煎方,以为消积攻坚之法,如瘰疬痞积之类皆喜用之,而不能取效者,则以此物止能直下,而不能旁行,其力虽峻,而无宣络通经之性,何能行于肢体脉络。肠胃之病,如食积气滞,胸脘不舒,服玉枢丹少许,则顷刻即效。此中微义,亦可深长思矣。3.《本草拾遗》:主痈肿疮瘘,瘰疬结核等,醋磨敷之,亦除皯。4.《滇南本草》:消阴分之痰,止咳嗽,治喉痹,止咽喉痛。治毒疮,攻痈疽,敷诸疮肿毒,有脓者溃,无脓者消。5.《纲目》:主疔肿,攻毒破皮。解诸毒,蛇虫、狂犬伤。6.《本草再新》:治烦热痰火,疮疔痧痘,瘰疬结核。杀诸虫毒。7.《国药的药理学》:为粘滑药。用于呕吐下痢等。
秋水仙的毒副作用的解毒急救方式
【不良反应机制】秋水仙中主要含秋水仙碱,其在人体内被氧化为有剧毒的氧化二秋水仙碱,能抑制呼吸中枢,通过对神经细胞的兴奋作用加强肠胃活动,当排泄经过胃肠道及肾脏时,可发生严重刺激症状。
【不良反应】中毒主要表现为:食后1~3小时出现咽喉及胃烧灼感、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呕吐物为血性大便似霍乱的米汤样,脱水、电解质紊乱、血尿、尿闭、脉细弱、血压下降、呼吸浅弱、肌肉无力、关节疼痛、高热、肝肾衰竭,中毒后期出现神经病、多发性神经炎、中毒性脑炎、谵妄、惊厥,最后因呼吸中枢麻痹而死亡。
【治疗与解救】
(1)用5%碳酸氢钠和0.5%药用炭混合液洗胃,而后服鞣酸蛋白。禁用氧化剂类的药洗胃,避免氧化成氧化二秋水仙碱。
(2)对症治疗:大量输液,加入维生素C,减轻毛细血管损害。
1)呼吸困难时,给氧及人工呼吸,及时应用呼吸兴奋剂,如尼可刹米等。
2)血压下降可用去甲肾上腺素及阿拉明。
3)剧烈疼痛可用止痛剂。
4)腹泻时可服用鞣酸蛋白1~2g,后期以应用促细胞生长药物为主,肌内注射维生
素B12,口服铁剂、维生素等,以及其他对症治疗和支持疗法。
秋水仙相关文章:
1.秋水仙碱片副作用
4.环磷酰胺的副作用
上一篇:解毒中草药之青木香
下一篇:人参中毒怎么解毒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