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_养生学堂>中医知识>中医概念>解毒>

鸦胆子中毒怎么解毒

苑如分享

  鸦胆子是中草药的一种。有清热解毒的功效,但使用不当会中毒。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知识,欢迎阅读!
鸦胆子为苦木科植物鸦胆子 Brucea javanica (L.)Merr. 的干燥成熟果实。味苦,性寒;有毒。入大肠、肝经。功能:清热解毒、截疟、止痢、腐蚀赘疣。主治:痢疾、久泻、疟疾、痔疮、疔毒、赘疣、鸡眼。内服:每次10~15粒(治疟疾)或10~30粒(治痢疾),1日3次。味极苦,不宜入汤剂,可装胶囊或用龙眼肉包裹,饭后吞服。外用:捣敷。

  鸦胆子运用的注意事项

  宜忌:有脾胃虚弱呕吐症者忌用。胃肠出血及肝肾疾病患者忌用或慎用。

  注意掌握用量,不可长期服用,以免过量和蓄积中毒;口服时勿直接吞服或嚼服,以免刺激胃肠黏膜,引起胃肠道反应。

  毒副作用:鸦胆子有明显的毒性。其有毒成分是溶于水的苦味部分;挥发油有局部刺激作用;而固形油无显著毒性。其毒性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便血、胃肠道充血出血、肝脏充血和脂肪变,肾脏亦充血和变性。严重时出现昏睡和惊厥,甚至死亡。以水浸液给动物大量静脉注射可致严重反应,除上述消化道症状外,还呈现尿少、便血、呼吸急促、体温下降、肌肉无力、昏迷和死亡。长程给药,有累积性毒性。鸦胆子对猫灌胃的最小致死量为 0.1g/kg;鸦胆子仁的水煎液给小鸡口服的半数致死量为 0.4g/kg。

  临床应用本品,毒性反应的发生率较高,如较少剂量连续给药亦会出现慢性中毒,成人服12粒即有中毒危险。口服给药的主要毒性为胃肠道的刺激反应,如腹部不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一般较轻,不需停药。个别可出现严重呕吐,有时发生血压降低。直肠给药,可有肛门灼热和腹痛等轻微反应。局部外用,对皮肤和黏膜有强烈的刺激性。亦有鸦胆子仁外敷引起过敏性休克的报道。

  鸦胆子中毒解毒救治:

  1. 催吐、洗胃(用温水或1:5000的高锰酸钾溶液),酌用泻剂,并给予牛乳、蛋清等。

  2. 酌情补液,给予维生素C,口服或注射维生素B1、B6、K4,并给予肾上腺皮质激素。

  3. 其他处理:腹痛剧烈者,皮下注射阿托品0.5mg;呼吸抑制者,吸氧,酌情选用中枢兴奋剂(如苯甲酸咖啡因、尼可刹米、山梗菜碱等),必要时行人工呼吸。

  4. 中草药治疗:甘草30g,远志、焦地榆、血余炭各9g,沙参15g,三七(冲服)1.5g。水煎,胃肠道出血时内服。

鸦胆子中毒相关文章:

1.鸦胆子的功效与作用

2.带状疱疹的治疗妙方

3.中药抗肿瘤药物

4.防癌抗癌中药

5.脚垫是怎么形成的 脚垫的防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