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_养生学堂>医学常识>身体检查>检查项目>

0-1岁婴儿52项神经运动发育检查

文渊分享

  0-1岁婴儿52项神经运动发育检查,其主要目的是以预防为主做好围生期保健,优生优育,减少出生因素引起的脑损伤,通过52项检查可对脑损伤婴儿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早干预。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52项神经运动发育检查,希望大家喜欢!

  1.头围:不管是足月儿或早产儿,头围生长在头三个月是主要的资料,头生长达到正常范围或婴儿有发展为脑积水或小头畸形均可在每月检查结果的表格中显示。头颅检查法略。 以下几项是从询问母亲病史中获得,会见母亲或护理者是极其重要的,能获得更贴切的第一手资料,使检查更完全。

  2.清醒和睡眠的一般形式:(1)正常,(2)激惹、哭闹多,(3)嗜睡、不哭。 能出现三种睡眠的异常情况:(1)婴儿在白天只睡很短时间,表现不安,只要醒来就哭,婴儿从不处在安静觉醒状态,而表现激动不安和不舒服的持续状态,此型最常见在生后头几个月。(2)婴儿在白天是安静的,晚上很难入睡,睡眠前先有一段瞌睡的延长期,此型更常见于9-12个月。(3)婴儿睡眠过多,持续在瞌睡状态,难于唤醒婴儿,仅能维持很短的觉醒时间。

  3.检查期间觉醒程度的估计:记录(1)令人满意的,(2)持续激惹,(3)嗜睡。

  4.哭:分别记录正常哭声或异常哭声,后者包括高调、虚弱、单调或其他。

  5.吸吮行为:应记录吸吮和吞咽协调及正常与否,应注明是否需要鼻饲,或是否需要部分鼻饲,喂饲时是否经常咳呛,伴有或不伴有青紫。表格记录(1)正常,(2)部分奶瓶喂养,(3)非奶瓶喂养,(4)咳呛(即乞哽)。

  6.前一个月内的惊厥情况:记录有无惊厥,惊厥的性质,全身性或局部性,发热或非发热性惊厥,此项表格有五项:(1)无惊厥,(2) 泛化,(3)局灶,(4)发热,(5)婴儿痉挛。

  7.显著的斜视:明显斜视可能是对眼或双外斜,单侧或双侧,5 个月后持续眼斜视需要由专科医师检查,表格上检查有或无。

  8.持续的眼球震颤:水平眼球震颤可能提示或为中心性或为周围性视觉缺陷,眼球不能注视物体而是持续的水平摆动,这种感觉缺陷使之不能注视物体,应做特殊的检查,表格上记录有或无。 以下两项是感觉发育,认识的发育估价包括视和听功能的评价,两个简单的方法在新生儿期可作为神经检查一部分,一旦已证明有适当的反应,不需要重复作检查。

  9.视觉追踪,对光的追踪:婴儿在安静觉醒状态,吸吮和睁眼之间的协同作用有利于这种观察,可用手电筒的光、物体如红球或检查者的脸,婴儿眼和头追踪注视物体,表格中记录有或无。

  10.听、眨眼反射:距婴儿耳30cm,鼓掌引起反射,如眨眼为阳性反应。表格上记录有或无。0-1岁52项神经运动发育检查(三) 导读: 0-1岁婴儿52项神经运动发育检查,其主要目的是以预防为主做好围生期保健,优生优育,减少出生因素引起的脑损伤,通过52项检查可对脑损伤婴儿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早干预。接下来检查姿势和自然运动活动。

  11、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ATNR):婴儿仰卧位,头转向一侧,表现射剑样姿态,即面向的上肢伸直,枕部(背向)的上肢屈曲。下肢的位置正好相反,即面向侧上肢伸直,下肢屈曲,背向侧上肢屈曲,下肢却伸直。因此不对称张力颈反射包括上下肢,无论上肢或下肢表现均考虑为阳性。此反射头三个月可观察到,3~6个月间断存在,正常儿6个月后不应存在。表格中应记录:(1)正常,(2)无,(3)有。

  12、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引出):婴儿仰卧位,检查者扶婴儿头转向一侧,表现射剑样姿态,即面向的上肢伸直,枕部(背向)的上肢屈曲。下肢的位置正好相反,即面向侧上肢伸直,下肢屈曲,背向侧上肢屈曲,下肢却伸直;当扶婴儿头转向另一侧,肢体姿势正相反。任何月龄可引出此反应均为异常。

  13、持续颈伸肌张力增高,当婴儿在卧位休息时,颈部正常地屈曲,肌肉是放松的,在颈椎和检查台之间几乎无空隙,1岁以内均是如此,当有颈伸肌张力增高时,婴儿仰卧位时不能完全放平,在颈和检查台间有空隙。如婴儿采取侧卧位,头向后伸展。但要注意在典型的头畸形或早产儿枕部突出的婴儿有类似表现,应重复试头部腹侧屈曲以免误认为颈伸肌张力增高,此项检查在表格中记录无或有。

  14、角弓反张:表现如上,表格中记录无或表。

  15、持续手握拳:虽然新生儿的手通常是握拳,当安静休息时,经常张开和握拳。2个月后大部分时间手张开,如拇指内收屈曲横过手掌并紧掐拳内,就应特别注意,表格上记录:(1)正常形式,(2) 无,(3)有,(4)拇指交叉到手掌。

  16、肢体姿势不对称:为了确定上肢是否对称,头和躯干应保持在一个轴线上,持久姿势不对称在被动肌张力方面可显示不对称,应注明是右或左,表格中记录:(1)无,(2)有,(3)不正常的肢体。

  17、面肌麻痹:当婴儿哭时麻痹表现最明显,受累一侧表现松弛或假面样,嘴歪向对侧,受累一侧眼部分张开,而在正常侧眼睑闭合。表格记录无或有。

  18、自然活动:观察躺在检查台上的婴儿,注意自然运动的频率和强度。检查者的观察只代表运动活动的粗略估计,记录明显地偏离正常情况。自然运动活动以减少特征为缓慢的少频率和低强度的运动,过多自然运动活动表现为频繁的、快速的、很高强度的运动。正常活动是指运动的频率、强度和速度为中等范围。注意运动的不对称如一侧肢体自然活动缺少或无,而对侧则不然。 自然运动活动在正常情况下差别是很大的。运动刻板式、重复的和相同的应考虑为异常,如腿作踏板动作和手臂作风车动作。在表格中自然活动记录分五级:(1)低,(2)中等=正常,(3)高,(4)不对称,(5)重复。

  19、异常运动:可表现为持久的或一时性方式。(1)持续震颤:可一时性或持久性持续震颤在足月儿生后头几天是常见。表现为高频、低振幅。在婴儿饥饿和哭时震颤增加,肢体和上颌最明显,如果震颤持久或在休息时出现,可能是有意义的。(2)阵发性阵挛性运动:当婴儿生后头几小时阵发性阵挛性运动(低频、高振幅)伴随拥抱(moro)反射或伴随自然运动活动,如果在检查时频发阵挛性运动可能是有意义。(3)其他异常运动如连续的咀嚼运动、频发抖动、肢体异常位置特征为肘伸展和腕部旋向内(pronation)。表格中异常运动记录:(1)无,(2)有,(3)不正常肢体。

  20、跟耳征:婴儿平卧,双腿并在一起,尽可能向耳的方向推压.骨盆应固定在台面上,角度由婴儿下肢和台面形成。当一边抵抗力增强提示不对称,如屈肌张力过大,胭窝角完全伸开有困难,角度则由足跟和骨盆连线和台面的交角。表格中有正常形式一行内已表明不同月龄的跟耳征角度,1~3月80 ~1000,4~5月90-130。,7-9月120~1500,10~12月140~1700。表格中分别记录:(1)正常形式,(2)右侧(角度大小、过小、过大),(3)左侧(角度大小、过小或过大),(4)过度髋部屈曲。

  21、内收肌角:婴儿平卧、腿伸直,轻轻尽可能拉开双腿,注意角度,左右腿不对称应注明,在表格中已表明不同月龄的内收肌角度大小,1N3个月40-800,4-6月70-1100,7~9月100-1400,10~12 130-1500。 表格中记录:(1)正常形式,(2)角度(左+右),(3)过小,(4)过大,(5) 右侧过小,(6)左侧过小。

  22、胭窝角:平卧位,骨盆不能抬起,屈曲下肢胸膝位,固定膝关节在腹部两侧,然后举起小腿测量胭窝的角度。此检查受胎儿在宫内位置的影响。如果这些操作显示下肢极端过度伸展持续生后头几个月,可能为臀位产甚至于经过外倒转或自然倒转后。表格也显示不同月龄的胭窝角角度的不同,l~3月80-1000,4~6月90-1200 ,7~9月110-1600,10-12月150-1700。表格中要记录的项目: (1)正常形式,(2)右侧(包括角度大小、过小及过大),(3)左侧同右侧。

  23、足背屈角:检查者扶住婴儿腿伸直,使足背屈向小腿,用手掌压足底,足背和小腿前侧形成的角度为背侧屈角,左右分开做同样操作。操作时首先用慢的中度压力形成最小的背侧屈角,称“慢角”,然后快的突然背屈形成“快角”,正常情况下,两种角度是相等的。如快慢角之间差>10°,揭示有异常加剧的伸展反射。表格中记录:(1)正常形式,(2)右侧包括慢角,快角。“慢’'>60-7°及,“快一慢”>10°,(3)左侧同右侧,(4)左右不对称。

  24、围巾征:使婴儿颈部和头保持在正中位以免上肢肌张力不对称。将婴儿手拉向对侧肩部,观察肘关节和中线关系。肘和中线关系有三种位置:(1)肘未达中线,(2)肘超过中线,(3)运动过度即臂围颈部像围巾,揭示肩部肌肉几乎无抵抗,为被动肌张力差的表现。表格中应记录:(1)正常形式,(2)右侧(位置,过小,过大),(3)左侧同右侧,(4)不对称。

  25、双足的摆动:同时在踝部摇动双足估价运动的幅度,检查者应注意在左右足之间运动有何不同,表格记录右侧活动度大或左侧活动度大。

  26、方窗:屈曲手尽可能向前臂以确定手掌和前臂屈侧最小角,重点观察左右是否对称,而不是角度大小,表格记录右侧角度较小或左侧角度较小。

  27、双手的摆动:在腕部同样地摆动双手,注意运动的振幅是否明显不对称,表格记录右侧活动度大或左侧活动度大。

  28、头向侧面转动:通过头转向一侧肩部估价对侧肌肉的抵抗,重点记录明显不对称,运动的幅度不是主要的。表格要表明右侧更受限或左侧更受限。 以下是对于脊柱轴的检查:

  29、头部腹侧屈曲:正常头部屈曲不引起对抗肌抵抗的变化,如伸肌张力增高表现为重复头屈曲4-5次后抵抗力增加。表格记录(1)相同,(2)强直增加。

  30、躯干部腹侧屈曲:腿和髋部被推向头部以取得躯干的最大弯曲,躯干的一定程度被动屈曲是正常的。在躯干强直的病例,躯干不可能屈曲,表现上提而无屈曲。表格记录:(1)正常,(2)过度,(3) 不可能。

  31、躯干背侧伸展:婴儿侧卧位,检查者用一手握住腰部脊椎,用另一手推双腿向后,伸展在正常时是很有限的,伸展弯曲缺乏不是病理状态。表格记录:(1)正常的(不可能的),(2)过度。

  32、躯干侧面弯曲:婴儿仰卧位,用手扶住胁腹,检查者推双腿尽可能向一侧,产生躯干的弯曲,此手法向另一方向重复一次,正常状态是有限的,明显弯曲或不对称均为重要发现。表格记录:(1) 正常,(2)过度,(3)右侧受限,(4)左侧受限。

  33、颈部屈肌主动收缩:婴儿平卧拉到座位,运动不宜太。陕或太慢,可引出颈屈肌反应,颈屈肌主动收缩,使座位时头和躯干在一轴线上。

  34、颈部伸肌主动收缩:从座位放到仰卧位,婴儿在座位头倒在胸前,抓住婴儿肩部向后移动,运动不能太快或太慢,躯干的运动应能引出颈伸肌的收缩,使头竖立。 正常时在足月儿颈屈、伸肌的主动收缩是平衡的,可使头竖立,如颈伸肌主动收缩超过颈屈肌就出现图表示的姿态。

  35、头部的控制:当生后头几个月,婴儿放在座位,头和躯干在一轴线上不能超过数秒,随年龄头控制改善,2-4个月头竖立能维持:或>15秒,5个月后就具有头控制能力,如头不能控制或颈伸肌持续高张或颈屈肌明显低张,是严重征象。表格记录头竖立有或无。

  36、拉起到座位姿势:当仰卧时婴儿被鼓励抓住检查者的手指,婴儿企图自己拉成座位,表格揭示1-4个月婴儿无此能力,5~7 个月可能会出现但不持续,8个月婴儿已具有此能力。表格记录:(1) 正常形式,(2)有,(3)无。

  37、瞬间独坐姿势,单独坐,手臂支持,婴儿放在座位,髋部外展至900,下肢伸展,身体稍稍斜向前,用手臂支靠,可维持几秒钟。所观察到两种异常位置:(1)婴儿可能向前倒在他的两腿之间,躯干处于低张状态。(2)婴儿可以向后倒,因屈肌肌张力不足,伸肌张力过高。 独坐≥30秒,5个月前婴儿无此能力,5.个月婴儿座位时,身体前倾,手臂前面支撑。6~8个月可能会坐不持续,9个月婴儿完全可独立坐。表格记录有或无。

  38、手主动抓物:3-4个月的婴儿开始有主动抓物,但不持续,6 个月时能主动抓物。表格记录有或无。

  39、翻身:翻身是指从仰卧翻到俯卧位,4-5个月时可翻身,但不持续,6个月时能翻身。表格记录有或无。

  40、主动爬:婴儿会爬是指身体向前移动20厘米以上。7~9个月能爬,但不持续,10个月会爬。个别婴儿不会爬而先会走。表格记录有或无。

  41、下肢和躯干直立(支撑反应);表格内显示婴儿在1-2个月有支撑反应,即使膝由于屈肌张力过高而保持半屈曲位,随后几个月支撑反应消失,5个月站立时下肢屈曲,如站立时过分下肢伸直应为异常,到7-8个月时有一个“跳跃阶段”,即下肢连续伸展然后屈曲,接近8-9个月婴儿能在站位支持自身的重量。表格记录:(1)正常形式,(2)有,(3)无,(4)剪刀样,(5)躯体拱形。

  42、自动踏步:表格中提示生后1-3月有此原始反射,4-5月不持续存在.5个月后无此反射,操作时扶住婴儿躯干,当足底接触检查台面时,婴儿就会迈步自动踏步走。表格记录有或无。

  43、手握持反射:检查者放食指在婴儿手掌内,手掌受刺激后引起手指屈曲,抓住检查者手指。随月龄增加而减弱,3-4个月时消失,表格记录:(1)有,(2)无,(3)不对称右/左。

  44、牵拉反应:引出手掌抓握反应后,检查者拉婴儿向前向上,引起婴儿上肢整个屈肌收缩,婴儿可全部牵拉起来,表现出惊人的能力,第4个月开始此种反应被主动随意抓握代替。表格记录:(1) 有,(2)无,(3)不对称右/左。

  45、拥抱反射:婴儿仰卧位,轻拉婴儿双手,提起婴儿颈部,使之离开检查台数公分,上肢在伸展状态,然后突然放松,引起此反射。(1)反射开始上臂外展和前臂伸展,(2)接着前臂内收和屈曲似拥抱状,手在此时完全张开。(3)哭。表格中提示正常形式1~3月有此反射.4-5月不持续,5个月后消失。因此3个月内无此反射应警惕,也应注意反应不对称、低阈(很轻刺激引出反射)、低阈伴有阵挛性收缩。表格记录:(1)有,(2)无,(3)不对称右/左,(4)阵挛运动+低阈。

  46、紧张性迷路反射(俯卧位):俯卧位,四肢屈曲,双下肢屈于腹下,保持臀高头低特殊姿势。正常婴儿阳性反射持续到3个月左右,4个月仍有为异常。

  47、踝阵挛:婴儿仰卧位,腿部肌肉放松后进行检查,膝关节屈曲时容易引出。背曲踝部表现足在踝部一系列交替的收缩和部分放松,阵挛持续超过10次为异常。表格记录:(1)无,(2)右侧存在,(3) 左侧存在。

  48、膝反射:检查两侧,记录正常、无或过度。也记录不对称。检查方法略。

  49、侧面支撑反应:为正常发育的标志。此反应通常在6-8月期间出现,在婴儿能独立坐不需要扶助时,检查者突然猛推婴儿的肩部使婴儿倒向一边。有反应时,婴儿应伸展适当的手臂防止跌倒,应注意是否缺乏反应或不对称。

  50、降落伞反应:它也为正常发育的标志。婴儿面向前站立,检查者两手放置于婴儿腋下举起婴儿,然后从婴儿头先向检查台面猛冲,在正常防御反应下,婴儿伸展手臂以防止跌下。这种反应在7-9个月出现。然而,有中枢神经系统病变所致运动困难的患儿延迟出现。应记录无反应或不对称。以上两种手法发现不对称,在诊断轻微偏瘫中是重要的。

  51、立位悬垂反应:操作者双手扶着婴儿腋下直立位悬空抱起婴儿,观察婴儿的姿势。

  52、俯卧位悬垂反应:操作者双手托着婴儿腹部俯卧位悬空抱起婴儿,观察婴儿的姿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