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_养生学堂>养生知识>健康饮食>功效作用>

艾草的作用与功效

锐浩分享

  艾草主要分部于亚洲东部,如朝鲜半岛、日本、蒙古。我国的东北、华北、华东、华南、西南以及陕西及甘肃等均有分布。下面学习啦小编告诉大家其艾的作用与功效,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哦!

  艾草的作用

  1、散寒止痛,温经止血。醋艾炭温经止血。用于虚寒出血。

  2、艾草治肠炎、尿道感染膀胱炎:艾草10克,辣蓼10克,车前80克。水煎服,每天一剂,早晚各服一次。

  3、艾草治气痢腹痛,睡卧不安:艾草(炒)、陈橘皮(汤浸去白,焙)等分。上二味捣罗为末,酒煮烂饭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

  4、艾草治卒心痛:白艾成熟者三升,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顿服之。若为客气所中者,当吐出虫物。

  5、艾草治脾胃冷痛:白艾末煎汤服10克。

  7、艾草治忽吐血一、二口:熟艾三鸡子许,水五升,煮二升服。

  10、艾草治鼻血不止:艾灰吹之,亦可以艾草煎服。

  11、艾草治粪后下血:艾草、生姜。煎浓汁,服三合。

  12、艾草治妇人:艾草(杵如绵,扬去尘末并梗,酒煮一周时)300克,白术、苍术各150克(俱米泔水浸,晒干炒),当归身(酒炒)100克,砂仁50克。共为末,每早服15克,白汤调下。

  13、艾草治产后腹痛,因感寒起者:陈蕲艾二斤,焙干,捣铺脐上,以绢覆住,熨斗熨之,待口中艾气出,则痛自止。

  14、艾草治头风面疮:艾100克,醋一升,砂锅煎取汁,每薄纸上贴之,一日二、三上。

  15、艾草治湿疹:艾草炭、枯矾、黄柏等分。共研细末,用香油调膏,外敷。

  16、艾草治盗汗不止:熟艾10克,白茯神15克,乌梅三个。水一钟,煎八分,临卧温服。(《纲目》)

  17、艾草治痈疽不合,疮口冷滞:以北艾煎汤洗后,白胶熏之。(《仁斋直指方》)

  艾草的营养价值

  现代药理发现,艾草挥发油含量多,1.8-桉叶素(占50%以上),其他有α-侧柏酮、倍半萜烯醇及其酯。风干叶含矿物质10.13%,脂肪2.59%,蛋白质 25.85%,以及维生素A、B1、B2、C等。灸用艾草,一般以越陈越好,故有“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孟子》)的说法。

  艾草性味苦、辛、温,入脾、肝、肾。《本草纲目》记载:艾以叶入药,性温、味苦、无毒、纯阳之性、通十二经、具回阳、理气血、逐湿寒、止血安胎等功效,亦常用于针灸。故又被称为“医草”,台湾正流行的“药草浴”,大多就是选用艾草。

  艾草的功效

  艾草苦燥辛散,能理气血、温经脉、逐寒湿、止冷痛,为妇科要药。用治脘腹冷痛,经寒不调,宫冷不孕等证,如艾附暖宫丸。炒炭止血,可用治虚寒性月经过多,崩漏带下,妊娠胎漏,如胶艾汤。本品捣绒,制成艾条、艾柱,外灸能散寒止痛,温煦气血。煎汤外洗可治湿疮疥癣,祛湿止痒。

  关于艾草的性能,《本草》载:“艾草能灸百病。”《本草从新》说:“艾草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暖子宫,……以之灸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说明用艾草作施灸材料,有通经活络,祛除阴寒,消肿散结,回阳救逆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