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_养生学堂>医学常识>用药指导>药物副作用>

减少避孕药的副作用方法有哪些

崇基分享

  除了少数女性在服避孕药时,有类似早孕反应外,还有的女性在服避孕药后会出现忧郁、悲观、易激动、脾气暴躁等反应,那么减少避孕药的副作用方法有哪些呢?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减少避孕药的副作用方法有哪些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用!

  减少避孕药的副作用方法

  补充维生素减少避孕药副作用

  除了少数女性在服避孕药时,有类似早孕反应外,还有的女性在服避孕药后会出现忧郁、悲观、易激动、脾气暴躁等反应。以下食物可以缓解服避孕药引起的不适症状及补充因服药而缺乏的营养素。

  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长期服用避孕药的女性,容易发生血栓栓塞性疾病,这与雌激素有关,也与血液中维生素C浓度下降有关。应多吃新鲜蔬菜、水果。

  富含叶酸和维生素B12的食物:避孕药可以抑制十二指肠黏膜的叶酸结合酶,这种酶是肠道吸收叶酸所必需的,酶少了,可引起叶酸缺乏。避孕药还会引起体内维生素B12的相对缺乏,容易造成贫血

  所以服用避孕药的女性应多吃含叶酸和维生素B12丰富的食物,如动物内脏、贝壳类、奶粉、鱼、蟹、蛋黄、绿叶蔬菜、肉类、豆类、水果等。茶叶中含有丰富的叶酸和维生素B12,可经常泡饮。

  富含铁的食物:有的女性在服用避孕药后会出现阴道流血,久之会造成贫血。应多吃黑木耳、海带、发菜、紫菜、香菇、动物肝脏、猪血、牛肉、蛋黄、黄豆等含铁食物。

  富含维生素B2的食物:服避孕药时间长了,少数女性会出现口角炎、舌炎或结膜炎、脂溢性皮炎等,这与缺乏维生素B2有关。含维生素B2的食物有动物内脏、豆类、蔬菜、硬壳类(花生、葵花子等)、蛋类、乳类等。

  另外,有的女性服用避孕药后偶有奶胀现象,哺乳期女性有乳汁减少的现象,这时可食用橘子、葵花子、金橘饼、丝瓜等有理气通络作用的食物。

  避孕药的副作用

  1、呕吐:不同的药物发生率不同,左炔诺孕酮约5%,米非司酮约1%。通常认为,与食物同时服用或睡觉前服药可以减少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但无确切的临床资料。

  2、恶心:不同的药物发生率不同,其中米非司酮最低,为6%~7%。恶心一般持续不超过24小时。

  3、白带增多、稀薄

  4、不规则子宫出血:有些妇女用药后会有阴道点滴出血,一般无需处理。

  5、月经改变,甚至闭经:多数妇女月经会按时来潮,也有一部分妇女月经提前或延迟。如果月经延迟1周,应该做尿妊娠试验,以明确是否是紧急避孕失败。

  6、体重增加和色素沉着

  国外专家还发现,少数患病妇女在长期服用避孕药时,还会出现腹泻便秘、腹部痉挛、皮肤斑点,血压升高、阴道炎(尤其是念珠菌性阴道炎),水肿,皮肤黄斑或黑变病,药疹、体重增加或降低、乳房病变(增大、溢乳、触痛)等副作用.

  禁吃避孕药的女性

  一般而言,凡是身体健康的已婚育龄妇女均可使用避孕药,但是由于避孕药物以上的可能会产生的副作用,处于下列情况的妇女不宜使用口服避孕药:

  1、患有急、慢性肝炎和肾炎的妇女。由于激素类药物要在肝脏代谢,从肾脏排出,用药会加重肝肾功能负担,如果患有急、慢性肝炎和肾炎的妇女使用,将会增加肝、肾负担。

  2、血液病及内分泌疾病患者。避孕药会使凝血功能亢进,并增加血栓形成的危险,可使血糖升高,影响甲状腺功能,所以各种血液病、血栓性疾病、内分泌疾病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患者均应避免应用。

  3、患有心脏病或心功能不良的人。避孕药中的雌激素能使体内水、钠等物质滞留,会加重心脏负担。

  4、有高血压的妇女。少数妇女用药后会使血压升高。

  5、有糖尿病及糖尿病家族史者。由于服用避孕药后,可能会使血糖轻度升高,使隐性糖尿病变为显性,故对患有糖尿病的女性会产生不良影响。

  6、乳房良性肿瘤子宫肌瘤以及各种恶性肿瘤患者。由于妇科肿瘤、乳房疾病大多为激素依赖的疾病,服用含有雌孕激素的避孕药可加重病情,应禁用。

  7、年龄在45岁以上者。该时期激素水平波动较大,一般不宜用避孕药避孕。

  8、年龄在35岁以上但是吸烟的妇女。不宜长期服用,以免卵巢功能早衰。

  9、患慢性头痛特别是偏头痛和血管性头痛的妇女,否则会加重症状。

  10、过去月经过少者,最好不用。长期使用避孕药可使子宫内膜呈萎缩状态,更会减少月经量。

  11、哺乳期妇女不宜使用。避孕药可使乳汁分泌减少,并降低乳汁的质量,还能进入乳汁,对哺乳儿产生不良影响,所以哺乳期妇女不宜使用。

  12、精神病患者。生活不能自理的精神病患者,可能会发生误服错服等情况,产生不良后果。

  无论选用何种避孕措施,最关心的还应是自己的身体的健康。


猜你喜欢:

1.哪种避孕药副作用最小及怎样怎样缓解避

2.事后简单避孕的方法

3.长效避孕药的副作用

4.避孕药的副作用具体有哪些

5.人人必知的十个错误的用药方法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