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_养生学堂>中医知识>中医疗法>中医拔罐>

拔罐的功效有哪些_拔罐可以治疗哪些病

启明分享

  拔罐中医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由于方法简单,很多人在家都自己操作,那么拔罐的功效有哪些呢?接下来学习啦小编就为大家介绍这种传统的中医疗法

  拔罐疗法的简介

  拔罐疗法是传统中医常用的一种治疗疾病的方法,这种疗法可以逐寒祛湿、疏通经络、祛除瘀滞、行气活血、消肿止痛、拔毒泻热,具有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解除疲劳、增强体质的功能,从而达到扶正祛邪,治愈疾病的目的。所以,许多疾病都可以采用拔罐进行治疗。

  拔罐疗法采用的工具——罐,有许多种,有玻璃罐、陶瓷罐、竹罐、橡胶罐等,甚至家中的罐头瓶也可以用于拔罐。临床中用得较多的是玻璃罐、陶瓷罐、竹罐。而橡胶罐在家庭中用的较多,因为它使用方便,用手一捏,即可嘬住,不管你是否懂医,非常容易掌握,只要明白哪里痛就拔哪里即可。但它没有用火,少了一个重要的环节,效果就要差一些,所以医院一般不用这种。玻璃罐光滑透明,可以透过玻璃观察罐内皮肤充血、瘀血、起泡及放血时的出血情况等,所以临床中用得最多。

  拔罐疗法使用中的另一个工具——就是探子,或叫火把。可用一截较粗的铅丝,一头弯成圆圈状,易于用手握住,另一头缠上棉花及纱布,用来蘸酒精、点火。

  拔罐的方法很多,主要有四种:拔罐、闪罐、走罐、放血拔罐

  拔罐是最简单最基本的方法。一般用一只手持罐,另一只手拿已点着火的探子,将着火的探子在罐中晃上几晃后,撤出,将罐迅速放在要治疗的部位,然后用手轻轻拔一拔罐子,看是否嘬上了。拔罐时应注意:不要将探子上的酒精抹在罐子口上,也不要将探子上的酒精滴落在病人的皮肤上,否则,将会烫伤病人。

  闪罐就是将已拔上的罐子,迅速取下,然后再拔、再取下,反复多次。闪罐法多用于虚寒证,或肌肉萎缩,或需重点刺激的穴位。闪罐时应注意:罐子在反复闪拔中,罐子本身的温度也在迅速升高,故应备有多个罐子,交替使用,防止烫伤皮肤。

  走罐是指在罐子拔上以后,用一只手,或两只手抓住罐子,微微上提,推拉罐体在患者的皮肤上移动。可以向一个方向移动,也可以来回移动。所以说,走罐不是作用于一个穴位,而是作用了数个穴位,一部分或一段经络。如后背的膀胱经,就是经常走罐的部位。走罐时应注意:走罐前要在欲走罐的部位或罐子口涂抹一些润滑剂,如甘油、石蜡油、刮痧油等,以防止走罐时拉伤皮肤。走罐,常用于后背酸痛、发凉,头晕感冒等。

  放血拔罐是指在选定的穴位上或脓肿处,用三棱针扎上几针,再在上面拔罐。体内的瘀血、脓血会沿着针眼流出。放血拔罐时应注意:起罐后应做好消毒工作。本法一般用于发热、热毒引起的疾病。

  拔罐时经常采取的体位:仰卧位、俯卧位、坐位等。

  拔罐疗法的禁忌症:心脏病血液病、皮肤病及皮肤损伤者、精神病神经质的人、肺结核及各种传染病、各种骨折、极度衰弱、过度疲劳、孕妇、妇女月经期、过饱、过饥、过渴、醉酒等,均应慎用或禁用拔罐疗法。

  拔火罐包治百病是真的吗

  经常听朋友说,最近感觉有点湿热,去拔个火罐吧!感冒头晕了,去拔个火罐吧!感觉腰酸背疼有点累,还是去拔个火罐吧!我表示惊呆了,怎么拔火罐那么神奇?什么病痛都能治?我为此咨询了专家。

  专家表示,拔罐是中国的“土办法”,是中国医学遗产之一,自周朝起便在民间盛行,深受许多人的喜爱,许多人一些小病痛都不去医院治疗,反而选择拔罐这个传统的方法。它是借助热力排除罐中空气,利用负压使其吸着于皮肤,造成瘀血现象的一种治病方法。拔火罐疗法,对人体好处虽然大,但一不小心也有可能造成不良后果!

  拔罐时应注意

  1.保暖。拔罐时均要在脱衣服后,才能治疗,所以治疗时应避免有风直吹,防止受凉,保持室内的温度。

  2.避免烫伤。不要将燃烧的酒精落在病人的身上,过热的罐子勤更换。

  3.不宜拔的部位:心前区、皮肤细嫩处、皮肤破损处、皮肤瘢痕处、乳头、骨突出处均不宜拔罐。

  4.同一部位不能天天拔。在拔罐的旧痕未消退前,不可再拔罐。

  5.在给患者拔罐时,应密切观察病人的情况,如有晕罐等情况,应及时处理。

  拔火罐功效有哪些

  1.改善血液循环。拔火罐时火罐中的空气跟皮肤表面紧紧地粘连在一起,牵拉了神经、肌肉、血管等组织,引起一些神经内分泌反应,对内分泌系统以及神经系统起到调节功能。火罐的温热作用还能使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舒筋活络,对人体保健功能有帮助。

  2.排出身体的废物。火罐的强大吸力能帮助毛孔扩张,汗腺和皮脂腺受刺激后功能增强,体内毒素、废物加速排出。拔火罐还能拔除身体之中的寒气以及湿气,驱逐体内的邪气。


猜你喜欢:

1.背部拔罐有什么好处

2.中医拔罐

3.拔罐有哪些适应症和禁忌症?

4.中医拔罐的十大注意事项

5.拔罐打通经络的好处

6.中医拔罐的种类及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