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各学科学习方法>政治学习方法>

高中政治必修三同步练习文化创新含解析

於宝2分享

  创新是一个具有科学严谨性质的问题,也是人们一直在探索的目标,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中政治必修三同步练习文化创新含解析,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中政治必修三同步练习文化创新含解析

  一、选择题

  1.(2017·陕西汉中模拟)巴陵戏新编历史剧《远在江湖》通过滕子京当政岳州府后除弊兴利的一系列举措,以现代人思想感情为观照,着力塑造了一个有“家国情怀”“天下担当”的勤政爱民的“公仆”形象。剧中所塑造的人物滕子京受到观众的一致好评,也让更多的观众通过这部作品了解了巴陵戏。上述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传播手段与传播形式的创新是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前提 ②优秀传统文化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 ③文化继承的内容是否满足观众的审美需求是文化创新的关键 ④满足人民大众需要的优秀传统文化才有强大的生命力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2.(2017·江西南昌模拟)《人民的名义》是由最高人民检察院影视中心组织创作的当代检察题材反腐电视剧,在湖南卫视开播即登上收视冠军宝座。为了创作《人民的名义》,编剧周梅森多次到监狱与腐败官员面对面交流,他在接受采访时说道:作家必须保持观察和思考,尤其是写政治小说的作家,更要观察中国社会的变化。这启示我们(  )

  ①文学创作要从社会现实出发,不能有虚构成分 ②要创作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 ③文学创作要从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中汲取养分 ④推动社会实践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3.《陋室铭》是唐代大诗人刘禹锡的名作,生活中,他把自己的书房取名为“陋室”。“陋室”何陋之有?论景,有“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的宁静雅致;论情,有“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君子之交。诗人刘禹锡将书房取名“陋室”所体现的情怀,给当今艺术创作者的启示是(  )

  ①应弘扬和培育以自强不息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②从传统文化中吸收精神养料,丰富创作源泉 ③坚守信念,艺术创作应扎根生活 ④要有安贫乐道的精神,执着艺术创作的追求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

  4.近期,天津市开展了“好家风、好家规”微电影、微视频征集活动。这些作品重新解读、建构家规家风的本质,适应了人们的欣赏和文化需求。用这些方式来演绎家规家风意味着(  )

  A.传统文化能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

  B.科技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决定因素

  C.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D.新传媒文化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5.中国作家曹文轩获得2016年度国际安徒生奖。在获奖后,曹文轩说:“中国经历了那么多苦难和灾难,乡土与生活为中国作家提供了无比丰富的资源。”这表明文化创新要(  )

  ①立足于社会实践 ②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③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④植根于自己民族的文化土壤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中国不乏中西合璧的有名建筑,广东开平市的田野上,一座座欧式古典风格的小楼与中国南方农村的传统土屋形成中国绝无仅有的乡间景色,碉楼中西合璧,融汇了各种建筑风格的精髓,分布在开平15个镇、街道办事处。这些碉楼是20世纪开平华侨与村民主动把外国建筑文化与当地建筑文化相结合的结晶。其数量之多,建筑之精美,风格之多样,堪称世界最大的“碉楼博物馆”。从中我们可以看出(  )

  A.文化创新要立足于外来文化

  B.文化创新要推陈出新

  C.文化创新要善于博采众长

  D.文化创新要继承传统文化

  7.《我是歌手》《爸爸去哪儿》《奔跑吧兄弟》……不断引进的韩国综艺节目充斥国内荧屏,有些节目版权费甚至涨到了原来的十倍。相比之下,国内原创综艺节目动辄被“山寨”,发展举步维艰。要想改变这种现状,需要(  )

  ①拒绝综艺节目舶来品,保护原创综艺版权 ②将借鉴与原创相结合,提高文化创新能力 ③重视大众传媒,使其成为文化传播的手段 ④树立文化自信,增强本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2017·陕西西安模拟)音乐家赵季平在乐坛耕耘五十多年,创作出交响乐《和平颂》、民族管弦乐《古槐寻根》和影视剧歌曲《红高粱》《大宅门》等经典之作。他认为一部好作品的诞生,离不开的就是生活。这表明(  )

  ①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是音乐创作的源泉 ②音乐的发展取决于音乐创作方法的创新 ③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 ④创新是音乐创作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2017·福建福州一模)三千年前的诗,成功地融入现在的歌词中。如《青花瓷》中的“炊烟袅袅升起,隔江千万里”,《涛声依旧》中的“月落乌啼总是千年的风霜”,《荷塘月色》中的“我像只鱼儿在你的荷塘,只为和你守候那皎白月光。游过了四季,荷花依然香,等你宛在水中央”。这种风格的创作说明(  )

  A.古今整合都能使古典艺术焕发现代价值

  B.中外整合能使现代艺术具有古典韵味

  C.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实现作品创新

  D.传统文化是现代艺术发展的主要源头

  10.《中国诗词大会》是央视首档以诗词为焦点的大型全民互动益智节目。据了解,央视节目组遍访电视、诗词及社会文化研究等方面的专家,在充分学习调研的基础上,从赛制、内容和表现形式等方面大胆创新,力求把《中国诗词大会》打造成一场突破创新、特色鲜明的诗词文化盛宴。央视节目组这么做是基于(  )

  ①专家是文化创新的主体,专家的灵感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②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传播手段创新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 ③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和根本途径 ④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1.2016年新年第一天,中英联合摄制的大型纪录片《孔子》开播。国际化的视角、平民化的叙事,摆脱了孔子塑造刻板单一的窼臼,让孔子从“至圣先师”的神坛回归生活。中英合作的制作方式,是对孔子“和而不同”理念的一次饶有趣味的表达,也是对“如何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这一命题的积极探索。这一做法有利于(  )

  ①尊重文化多样性和民族性,全面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②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③实现文化创新,促进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借鉴融合 ④展示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引领各民族文化的发展方向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2.(2017·宁夏银川质检)清泉永远比淤泥更值得拥有,光明永远比黑暗更值得歌颂。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提高阅读生活的能力,善于在幽微处发现美善、在阴影中看到光明,不做徘徊边缘的观望者、讥谗社会的抱怨者、无病呻吟的悲观者。这段话告诉我们(  )

  ①歌颂社会上的美好事物比揭露丑恶事物更加重要 ②为社会、为读者提供正能量是文艺工作者的职责 ③让人从文化作品中感到快乐是创作者的根本任务 ④引导人们向美、向善是文艺工作者的使命所在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6年2月12日著名艺术家阎肃平静地离开了尘世。他给世人留下1 000多部(首)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精品佳作,无论是创作实践还是为人做事,阎老不愧为文艺工作者学习的楷模。

  他的作品始终以真诚去征服观众,几乎没有“硬梆梆”的东西,他把对祖国的爱、对人民的爱,不是简单地坐标口号式的处理,而是用一种深沉情感和人文情怀,追求艺术的质朴和完美。他说艺术的根和魂,只有深深扎进老百姓的喜怒哀乐,才能写出真情、唱出大爱。他的作品不拘泥于一种风格,既有蕴含深厚文化底蕴的唱段,也有大白话一样的句子,从阳春白雪到下里巴人,从传统诗词到流行文化,看似信手拈来,皆是厚积薄发。一些文艺家尤其是个别青年文艺工作者,不潜心打磨作品质量,反而醉心于各种手段所谋得的荣誉,被金钱“遮蔽”了双眼,这是阎老生前所痛心疾首的问题。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创新的知识,说明如何才能创作出文艺精品佳作。

  (2)结合材料,请你就祛除文艺界浮躁之风提出两条建议。

  1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平凡的世界》刻画了中国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将他们的劳动与爱情、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日常生活与巨大社会冲突纷繁地交织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他们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是一部全景式表现中国当代城乡社会生活的长篇小说。尽管中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特别是很多年轻的读者,仍然在热切地、投入地读着《平凡的世界》,甚至把它列为对他们人生影响最大的文学作品。

  《平凡的世界》把苦难转化为一种前行的精神动力,用温暖的现实主义方式来讴歌普通劳动者。它所传达出的精神,因作者的小我与时代的大我互为表里而流淌不息,因其深刻与时代精神的高度契合而获得永生。今天,每一位艺术家都希望能够“发现世界不被注意的部分”,从而到达个人艺术的巅峰。但如果企望靠小资的敷衍、靠穿越和玄幻的演绎,从而创作出有筋骨的传世之作,则与缘木求鱼无异。

  (1)结合材料,从人民和文艺的关系角度,谈谈《平凡的世界》对文艺创作的启示。

  (2)结合材料,就如何写出好文章提两条具体建议。

  参考答案

  考点规范练25 文化创新

  1.D 立足实践,树立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前提,故舍去①。给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关键,故不选③。巴陵戏新编历史剧《远在江湖》的成功,启示我们传统文化只有不断创新,满足人民大众的需要,才有强大的生命力,故选②④。

  2.C 文艺创作可以虚构,排除①。材料强调文化创新的要求,没有涉及文化创新的目的,排除④。故选C项。

  3.C ①说法错误,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②说法错误,传统文化中既有精华也有糟粕,不能不加辨别地吸收和借鉴;③④符合题意,刘禹锡认为“陋室”不陋,表达了他淡泊名利、高洁傲岸、安贫乐道的情怀,这给当今艺术创作者的启示是要有安贫乐道的精神、执着艺术创作的追求,进行艺术创作应扎根生活。故本题答案选C项。

  4.C 优秀传统文化才能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故A项错误;科技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而不是决定因素,故B项错误;用这些方式来演绎家规家风意味着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文化的发展和繁荣,故C项正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代表着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故D项错误。

  5.B ①正确,“乡土与生活为中国作家提供了无比丰富的资源”说明文化创新要立足于社会实践;②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强调推陈出新、革故鼎新;③不符合题意,材料不是强调面向世界、博采众长;④正确,材料说明了文化创新要植根于自己民族的文化土壤。故本题选B项。

  6.C 材料中“碉楼中西合璧,融汇了各种建筑风格的精髓,分布在开平15个镇、街道办事处。这些碉楼是20世纪开平华侨与村民主动把外国建筑文化与当地建筑文化相结合的结晶”体现了文化创新要善于博采众长,C项符合题意;文化创新要立足于本国文化,A项说法错误;B、D两项说法正确,但都没有体现材料主旨,不符合题意。

  7.C 通过材料中“不断引进的韩国综艺节目充斥国内荧屏……国内原创综艺节目动辄被‘山寨’,发展举步维艰”可以看出,要想改变这种现状,需要树立文化自信,增强本民族文化创造活力,将借鉴与原创相结合,提高文化创新能力。①表述错误,文化具有多样性,不同民族文化之间应该交流、借鉴与融合;③表述错误且与题意无关,大众传媒本就是文化传播的手段,而且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②④符合题意,当选。本题答案选C项。

  8.B 文化创新离不开生活,体现了社会实践对文化创新的作用,①③正确。②说法错误,因为方法的创新是主观的,音乐的发展应取决于实践,故排除。④强调创新的作用,与材料强调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不一致,故排除。

  9.C 三千年前的诗,成功地融入现在的歌词中,使之焕发出了新的魅力,说明文化创新需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故C项符合题意。A项中的说法过于绝对化,故排除。材料中涉及的是正确处理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的关系,故B项与题意不符且观点过于绝对。D项错误,社会实践是现代艺术发展的主要源头。

  10.C ①说法错误,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②符合题意,《中国诗词大会》在赛制、内容和表现形式上都大胆创新,是因为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传播手段创新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③符合题意,《中国诗词大会》是央视节目组在遍访电视、诗词及社会文化研究等方面的专家和充分学习调研的基础上打造出来的,说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和根本途径;④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强调打造这档节目的目的是推动实践的发展。故本题选C项。

  11.B ①说法错误,面对传统文化,要辩证地认识它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与糟粕,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移风易俗”,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②③符合题意,中英的做法不仅能实现文化创新,促进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而且有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④不符合题意,材料中的做法并不能引领各民族文化的发展方向。故本题选B项。

  12.B 文化创作的成果要服务于社会实践,广大文艺工作者既要歌颂真善美,又要鞭挞假丑恶,①说法错误。理解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基本需求,锐意创新,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文化作品是创作者的根本任务,故不选③。材料强调要发现美善、光明,意在强调传播正能量,②④符合题意。

  13.答案 (1)①自觉投身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当中。②关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基本文化需求。③既要批判继承传统文化,又要体现新的时代精神。

  (2)示例:①加强文化修养,认真严肃地考虑作品的社会效果。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动活泼地体现在文艺创作之中。

  解析 第(1)问为措施类试题,知识限定为文化创新,要求结合材料说明如何才能创作出文艺精品佳作。根据材料中的关键信息“他说艺术的根和魂,只有深深扎进老百姓的喜怒哀乐,才能写出真情、唱出大爱。他的作品不拘泥于一种风格,既有蕴含深厚文化底蕴的唱段,也有大白话一样的句子,从阳春白雪到下里巴人,从传统诗词到流行文化”,结合文化创新的途径的知识,我们可从立足于社会实践,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发挥文化创新的主体——人民群众的作用三个角度加以分析说明。第(2)问为措施类试题,要求结合材料就祛除文艺界浮躁之风提出两条建议。此题为开放性试题,没有固定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14.答案 (1)①人民需要文艺,文艺影响人民。一代又一代的读者从《平凡的世界》中丰富了精神世界,增强了精神力量,甚至影响了一生的发展。文艺创作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提高作品质量,为人民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②文艺需要人民,人民创作并享用文艺。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文艺创作必须立足于人民群众的实践,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理解人民群众对文化的需求,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创造出优秀文化作品。

  (2)①文章要立足实践,贴近生活,有真情实感。②可借鉴名家名篇。③在遵循写作规律基础上创新。

  解析 第(1)问,要求从人民和文艺的关系角度谈《平凡的世界》对文艺创作的启示。分析人民和文艺的关系,实质上是分析实践与文艺创作的关系。一方面文艺创作来源于人民的实践,另一方面文艺作品服务于人民的生活和实践,丰富了人民的生活与实践。材料中的“《平凡的世界》刻画了中国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是一部全景式表现中国当代城乡社会生活的长篇小说”,这说明文艺来源于人民的实践;《平凡的世界》“所传达出的精神,因作者的小我与时代的大我互为表里而流淌不息,因其深刻与时代精神的高度契合而获得永生”,这说明人民需要文艺,文艺影响人民。第(2)问要求就如何写出好文章提两条具体建议,属于开放性试题,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221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