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方法
想知道小学数学学校教学方法有哪些?要使学生学好数学主要靠教师的教,要上好数学课教师就必须在教学中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才能为提高教学质量奠定基础。下面学习啦小编就给大家说说小学数学教学有效的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数学教学方法
数学教学方法一
培养数学兴趣,让学生有动力
兴趣是动力的源泉,要获得持久不衰的学习数学的动力,就要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在教学中要做到以下几点:1.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能接近数学。数学并不神秘,数学就在我们周围,我们时时刻刻都离不开数学。2.重视数学的应用教学,提高学生对数学的认识。许多人认为,学那么多数学有什么用?日常生活中根本用不到。事实上,数学的应用充斥在生活的每个角落。以往的教材和生活实践是脱节的,新教材在这方面有了很大改进,这也是向数学应用迈出的一大步,比如线性规划问题就是二元一次不等式组的一个应用。
教学中重视数学的应用教学,能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的作用和魅力,从而热爱数学。3.引入数学实验,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直观。要让学生以研究者的身份,参与包括探索、发现在内的获得知识的全过程,使其体会到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功的快乐,从而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求知欲。4.鼓励攻克数学,使其在发现和创造中享受成功的喜悦。数学之所以能吸引一代又一代人为之拼搏,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数学研究的过程中充满了成功和欢乐。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们学习乐在其中,才能培养出学生不断探索的欲望。
小学数学学校教学方法有哪些
多运用数学语言
在平时小组交流、同桌交流、汇报交流时,教师都要做适当的点拨,引导学生表达有思路、有顺序。平时要多给学生自己总结交流的机会、多种形式的训练,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同时,学生把思维说出来,会有一种愉悦的感觉,也是自我表现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数学语言的培养是教学工作中一项长期的任务,它能使学生获得数学交流的机会,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为孩子的数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常抓不懈。
数学语言的水平是反映一个学生数学素质和数学能力的重要因素。数学语言包括文字语言、图形语言和符号语言三种形式,文字语言是数学逻辑化、科学化、规范化的日常语言,图形语言则直观、形象、生动,符号语言简捷、抽象、精确、概括。“数学语言是数学思维的载体,是解决问题的工具。”学生能否流畅地解决问题,关键在于能否准确理解、互译各种语言。加强数学语言的训练,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对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能起到重大作用。
数学教学方法二
掌握新课程的教学方法
在教育改革中,我国的教育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要为我们国家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就必须加快我国教育发展的步伐,全面的实施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教育。根据素质教育的迫切需要,我国2004年首次对小学一年级思想品德、语文、数学、自然、进行了新改版,新课程的改版对于发展我国的的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新编的一年级数学画图很多,用物体的个数表示了数的数量,看物体的图要在算式中写出数字。应用题中,用物体的图形表示条件,提问用一句话,描述出图画中的内容,具有科学性和创造性,又具有更深的教育意义。面对新课程的改革,靠传统的教学方法是行不通的,针对新教材的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要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就必须钻研教学方法,掌握教学的技巧。要给学生上好每一堂数学课,教师首先要熟悉教材,掌握教材的特征。坚持备课,备好课。上课是要按备好课的内容进行上课,要采用启发式教学,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上课要大胆发言。课堂教学要活跃,教师提问要让学生自由发挥想像,允许学生回答各自不同的问题进行争论。让学生在课堂上提高自已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教师每上一节新课或是上一些难题的课,教师应该在讲课之前要多举例讲,通过教师打比方,能使难题成为简单容易做的题目,教师讲完题目之后学生一听就懂了会做了。每上完一节课后都要给学生布置作业,让学生在实践中多练习,熟练的掌握做题的方法,教师只有努力的上好每一堂课,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掌握应用题的计算方法
低年级的儿童的思维特点是容易受到个别局部情况的束缚,所以他们看问题还往往是片面的、表面的,抓不到实质性,这就要求教师经常出示一些变式题,使其本质属性恒在,抓住实质,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例如:一步计算应用题,学生往往仅通过一些词语“多、增加、一共”,“减少、飞去、还剩”来判断。因此,在教学中就可以采用变式题使题目的本质属性常在,进而理解四则运算的本质含义。如“小莉吃了2个苹果后还剩6个苹果,小莉原来有多少个苹果?”“飞走了4只小鸟,又飞走了2只小鸟,飞走了几只小鸟?”
通过变式训练,使学生注意到解答应用题的关键是抓住题目中的数量关这个本质进行分析,从而确定算法。
在两步应用题数学中,通过做简单的“扩题”、“缩题”、“折题”的练习,既可以弄清两步计算应用题的来龙去脉,认识两步应用题的结构特证,又可以分析两步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寻找“中间门题”,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数学教学方法三
小学数学教学语言应科学、严谨。课堂教学中,"大概"、"也许"之类的模糊语言只会给学生带来模糊的认识。严密的数学语言不能是模棱两可的,正所谓"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数学语言是一种科学构造的语言,必须严谨、周密、符合逻辑。教师的语言不严密,必然导致学生知识缺陷。
例如:教学"三角形的初步认识"这节课,当教师对三角形下定义时,说:"由三条线段组成的图形是三角形。"这是不严密的,因为三条线段组成的图形可能是三条不封闭的线段。在教学"平行线的认识"这节课中,说:"不相交的两条直线是平行线",就忽略了在"同一平面内这一前提条件,使学生对概念认识模糊。
数学教学方法
小学数学教学语言应准确、精炼。"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就要求教师对法则、定律、算法、因果关系等方面的语言叙述要准确、精炼,不应使学生产生疑惑。要阐明数学概念、性质、法则的内涵和外延,教师就必须对概念的实质的含义有透彻的了解。比如"数"与"数字"、"时间"与"时刻"等概念不能混为一谈,教学中常有诸如此类的说法:"这两条平行线画得不平行","这个直角没画成90度"等就违背了矛盾律;"大约"、"差不多"、"基本上"等这些表示可能性的词语也不可小视它们的作用。
数学语言的简洁、精炼,不仅可以节省时间,提高课堂效率,而且可以突出重点,避免重复,在学生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做到说话通俗易懂,深入浅出,言简意赅。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年龄特点,使用他们最容易接受和理解的话语。
小学数学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友爱的师生关系是激发学习兴趣的基础
儿童心理学认为,小学生具有“向师性”的心理特征,对老师有崇拜感、敬畏感,愿意听老师的话。传统教学中,老师为人师表的形象往往是威严的、严肃的,甚至会让学生感到害怕,给学生“高高在上”之感。学生很容易对老师产生畏惧心理,担心犯错误被老师批评,有问题不敢讲,有意见不敢言,师生间缺少沟通,师生关系紧张,扼杀学生天性。现代教育哲学认为,学生的自然性格才是最真实、最积极的,老师应尊重学生个性,从心理、情感上接近学生,建立平等友爱的师生关系。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表明,小学生会因为喜欢老师,进而喜欢老师的课以及这位老师教授的学科,反之亦然。这就要求老师无论在课内还是课外,都应把自己放在与学生平等的位置上,亦师亦友,给学生平易近人的亲切感。
2.寓教于乐,创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
学习氛围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灌输式”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早已不适应如今的小学教育。基于对小学生年龄、性格、心理特点的考虑,数学知识原本就抽象枯燥,作为理科老师,更应该用饱含感情、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情绪,讲理论知识用生活化的语言进行加工,深入浅出、简明扼要地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对数学学科改观,感受到数学原来也可以这么有趣。正式上课前,数学老师可以利用课间活动时间与学生交流、游戏,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为营造课堂教学气氛做好准备。
小学数学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设计课堂导入,调动学生好奇心
数学课堂教学的开始,往往是学生最认真听讲的时候,老师应把握时机,通过“猜谜语、讲故事、设悬念”等各种有趣的方式设计课堂导入,在最短的时间内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对即将学习的新知识充满好奇,在好奇心的趋势下,学生会自然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无形中激发了学习兴趣。比如在“三角形的内角和”的教学中,老师先让学生们上台随意画出三角形,然后测量度数。此过程中,老师始终背对黑板,不去看学生如何画、如何量,然后再让学生随便选两个角的度数报出来,老师不做任何测量,随即说出三角形中第三角的度数,学生核实无误后,会产生强烈的好奇,想知道老师是如何做到的。在恰如其分的时候,老师再做出解答,将学生带入本节数学课的学习中。又如,在“能被2、3、5整除的数”的教学中,老师可开门见山地向学生发起挑战,让学生随便说出几个数字,老师立刻就能知道这些数是否可以被2、3、5整除。老师的答案经学生检验全部正确后,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找准时机引入新的教学内容,必定提高教学效率。
数学课堂教学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一、创设教学情境,启迪学习兴趣
古人云:“善于始者,成功一半”。一堂课开头好,就能够抓住学生,可以营造课堂氛围,启迪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在实际教学中,开讲要注意针对性、启发性和情感性。作为一名数学教师,要为学生设计适合学习的情境,提供全面清晰的有关信息,引导学生在设计的教学情境中,多开动脑筋,自主学习,掌握知识,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认识角”一课时,我用生动、有趣的故事导入:“在我们的图形王国中,有一群可爱的图形娃娃,它们幸福、快乐地生活着,经常在一起唱歌、跳舞、做游戏。其中,要数‘角娃娃’最调皮了。这不,在图形娃娃们玩捉迷藏游戏的时候,角娃娃躲到我们生活中的一些物体上来了,你能把它找出来吗?”如此导入,不仅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本课的学习营造了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
二、提问交流,激发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我们要倡导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因为这样的交流和互动,最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更有利于让学生开展探索性的学习,使学生在合作中获得感知,增长技能,愉快发展,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真正学会倾听、学会讨论、学会表达。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促进学生合作意识、合作能力、交往品质等多方面素质的协调发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数学课堂教学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合作交流的形式并不是多多益善。如果随意地、过多地运用,就会浪费课堂教学的时间,甚至产生副作用,得不偿失。我认为在以下几种情况较适合组织合作交流的教学形式。①当教学内容具有挑战性,学生独立解决有困难时,可以提供材料,组织合作交流。如,在教学重难点处,就可以给予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机会。使学生在操作中一起自主探索,在积极的交流中相互启发,经历知识与技能的形成过程,得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还可获得探索与成功的积极情感体验。比起教师的直接教给,可以说是效果显著,一举多得。②当教学内容可以从多角度进行思考,或者有多种思维结果时,也需要采取合作交流的教学形式,这时,放手让学生去交流,让他们介绍自己的方法,倾听别人独特的方法和有创意的想法,拓宽了思路,还可以使学生自觉地取长补短,优化算法。例如:小华看一本故事书,4天看了60页,正好看了这本书的25%,剩下的几天可以看完?学生先独立解答,再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可以找到十几种解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