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初中学习方法>初三学习方法>九年级语文>

中考语文文言文答题技巧方法解析

巧绵分享

对初三学生来说,他们很快就要迎来中考了,而中考是人生道路上第一个转折点。对每个初三学生来说,他们都希望自己能够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绩,从而考上好高中。想要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绩,自然是要认真复习。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中考语文文言文答题技巧方法解析,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中考语文文言文答题技巧方法解析

中考语文文言文答题技巧方法

第一步:助力浏览题目

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有个特点:有的题目选项出示了文中某些关键字词的意思,有的题目则提示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浏览题目有助于同学们初步了解文言文的大致意思。所以,接到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首先应该助力浏览文段后的题目。

第二步:仔细分析标题

一般而言,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都会给出标题。学生要留意并仔细分析文段的标题。因为大部分标题本身就概括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例如,在一次测试中考了一个“楚人学舟”的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这个主谓结构的标题概括了文段的主要内容,我们看了标题就知道文段的主要内容了。总之,仔细分析文段的标题,可使我们助力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内容。

第三步:结合注释速读全文

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对于一些难懂的文言字词一般都会给出注释。这些注释有助于同学们准确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内容。所以,教师应提醒学生千万别忽略这些注释,而应结合注释速读全文。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提醒学生在阅读全文的过程中,碰到“拦路虎”千万别停下来苦苦思索,而应继续阅读。总之,速读全文,不求完全读懂,能明白文章的大致意思就可以了。

第四步:“对症下药”解答问题

课外文言文阅读问题设计有三种类型,即词语解释题、句子翻译题和内容理解题。

对于不同的题目则采用不同的解题方法:

(1)词语解释题。这类题目多数是考查文言实词中一词多义的现象,而这些文言实词基本上都是同学们在课内文言文中学习过的。解题时,应先套用我们学习过的文言实词的意思,再联系上下文检验,经检验意思通顺,则为正确答案。 (2)句子翻译题。翻译句子应该在直译的基础上意译。首先,在草稿上把关键的字词的意思解释出来(直译);然后,将句子的大致意思写出来(意译)。在翻译句子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年号、人名、地名、官名、物名、书名、国名等专有名词保留原样,不用翻译。例如:“庆历(年号)四年春,滕子京(人名)谪守巴陵郡(地名)”。可把这个句子译为: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了官,做了巴陵郡的太守。二是句子中没有实际意义的词语应删去。例如:“陈胜者,阳城人也”,“者……也”表判断,无义,应删去,可把这个句子译为:陈胜是阳城人。三是文言文中有些特殊句式(如主谓倒装、宾语前置、状语后置等倒装句)和现代汉语的语序不一样,翻译时要作适当的调整。例如:“甚矣,汝之不惠(主谓倒装)!”可把这个句子译为:你的不聪明也太严重了。四是所翻译的句子若是省略句,则要把省略了的成分增补出来。例如:“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省略语)。”可把这个句子译为:他们(主语)就用朱砂在绸子上写上?陈胜王?三个字。

(3)内容理解题。解决这种类型的题目有三种方法:第一,引用原文句子回答;第二,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第三,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三种方法,采用第一、二种方法回答的准确率一般会比较高。 怎样准确理解词义、翻译句子

基本原则是通过解释词语,理解句子的含义。

首先,必须准确把握文中实词和虚词的含义和用法。掌握文言实词,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义的扩大、词义的缩小、词义的转移、感情色彩的变化等)、通假字、词类的活用(名词的活用、动词的活用、形容词的活用、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虚词着重掌握的有:之、其、而、以、于、则、乃、也、者、乎、然、焉、何、夫、尔等,其中出现频率高更应重点掌握的是:之、其、而、以、于五个。

其次,要了解文言文中常见的句式及其特点。掌握文言文中有别于现代汉语的特殊句式,是文言文阅读所必需的能力。文言文中常见的句式有:判断句(多用“者”、“也”、“……者……也”、“……者也……”;用“非”、“乃”、“悉”、“为”、“则”等,表示某种肯定或否定的判断;也有用“是”表判断的)、省略句(省略主语、省略谓语、省略宾语、省略介词或介宾短语)、倒装句(谓语前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被动句(借助于被动词,如“被”、“于”、“为……所……”表示被动;不借助被动词,而在句子意念上表示被动)。 第三,要掌握文言翻译的原则、方法和步骤。 翻译文言句子是考试的难点,也是重点。

文言翻译的原则是:信(准确、忠实于原文、不歪曲、不遗漏、不随意增减意思。)、达(表意明确、语言通畅)、雅(简明、优美、有文采)。 文言翻译最基本的方法: 留、补、删、换、调。

1、留: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书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古代专有名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 2、补:补出省略成分。

3、删:删去不译的词语。文言中凡是无实在意义,只表语气、停顿、补足音节和舒缓语气等的虚词,都可略去。

4、换: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相应的古代词汇。

5、调:调整倒装句句序,按现代汉语习惯句式将其调整过来。

除了掌握以上的原则和方法,翻译时还必须有步骤:解词——串意——顺句。 注:直译即逐字逐字地译。意译即译出大意即可。文言文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遇到比喻、借代、引申,直译不通时,用意译。

语文文言文答题技巧:固定表述

一、表示反问的固定句型

1.“何……之有”表示反问,其中的“之”是助词,是宾语提前的标志。“有”是动词,“何……”是其宾语。提前宾语的作用在于强调宾语。“何……之有”可译为“有何……”。“何”并不是宾语,而是定语。宾语是“……”所代替的名词性短语。如:

(1)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2)亦君之力,臣何力之有?(《韩非子?难二》)――也是国君的力量,臣子有什么力量呢?

2.“不……乎”“不亦……乎”是较委婉的反问说法,即“不是吗”,或者“不也是吗”。如: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学习了又按时去复习它,不是很高兴(的事)吗?

(2)阻而鼓之,不亦可乎?(《左传?子鱼论战》)――利用敌人受阻的机会进攻他们,不也可以吗?

3.“何以……为”,“为”是动词,“何”是疑问代词,作“为”的前置宾语;“以……”是介宾短语,作“为”的状语。所以“何以……为”,等于介宾短语“以……”加动宾短语“为何”,相当于“用(要)……做什么”。如:

(1)然则又何以兵为?(《荀子?议兵》)――既然如此,那么用兵做什么?

(2)即为真王耳,何以假为?(《史记?淮阴侯列传》)――就要做真王了,要个假王的名义做什么?

“何以……为”有时也作“奚以……为”“安……以为”。如:

(1)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庄子?逍遥游》)――要飞到九万里之外又向南飞干什么?

(2)君长有齐,奚以薛为?(《战国策?齐策》)――您长久地据有齐国,要薛城做什么?

4.“无乃……乎”,可译为“恐怕……吧”,用反问的形式,委婉地表示说话人肯定的看法。如:

(1)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私心刺谬乎?(《报任安书》)――现在您让我推荐贤士,恐怕与我的心意相违背吧?

(2)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论语?季氏》)――孔子说:“冉求,恐怕该责备你吧?”

二、表示疑问的固定句型

1.“如……何”“奈……何”“若……何”,相当于“对(把)……怎么样(怎么办)”。“如、若、奈”是动词,“何”是疑问代词。如:

(1)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山怎么样呢?

(2)虞兮,虞兮,奈若何?(《史记?项羽本纪》)――虞姬啊,虞姬啊,对你怎么办呢?

有时可将上述句式紧缩为“如何(何如)、奈何、若何”,它们作谓语,用来询问办法,相当于“怎么样、怎么办”;作状语,用来询问原因,相当于“为什么、怎么”。如:

(1)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捕蛇者说》)――更换你捕蛇的差役,恢复你的赋税,那怎么样?

(2)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杞人忧天》)――整天在天里面(大气里面)活动,为什么担心天会塌下来呢?

2.“何所……”“谁……者”,这是两个主谓倒装疑问句式。“何所……”等于“所……(者)何”。  “所……”作主语;“何”是疑问代词,作谓语。如:

(1)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木兰诗》)――木兰你想的是什么,思念的是什么?

(2)谁为大王为此计者?(《鸿门宴》)――给您出这个主意的是谁?

语文文言文答题技巧:固定结构的用法

一、“以为”,“以……为……”

“以为”是由介词“以”和动词“为”组合而成的凝固结构,完整形式是“以……为……”。随着语境的不同,这种凝固结构的用法和意义也有不同。

1.“认为……是……”。

例如:

臣以王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公输》)

――我认为大王攻打宋国,是同这个人一类。

2.“用……做……”或“把……当作……”的意思。

例如: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苏洵《六国论》)

――到了燕太子丹,用派荆轲行刺作为计策,这才招致祸患。

3.当“以”的宾语,在上文已经出现时,这个宾语便省去,“以……为……”便结合在一起,构成“以为”的固定格式。这种凝固结构相当于“认为(觉得)……怎么样”,或者“认为(觉得)……是……”。

例如: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柳宗元《黔之驴》)

――老虎看见它(驴子),真是个庞大的家伙,把(它)当作神怪。

4.“以为”的后面跟了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它与现代汉语的“以为”、“认为”相当。

例如:

臣窃以为其人勇士……(《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我私下认为他这个人(蔺相如)是个勇士。

二、“不亦……乎”、“无乃……乎”、“得无……乎(耶)”

1.“不亦……乎”

文言文常用的“不亦……乎”句式,表示测度或委婉的诘问,实际上是用反问的形式表示肯定,相当于“不也是……吗”或“岂不是……吗”。

例如: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船已行进,而剑却在水里并没有跟着行进,像这样找剑,岂不是太糊涂了吗?

2.“无乃……乎”

“无乃”与句末的疑问语气助词“乎”相呼应,用委婉的语气对某种情况加以推测,相当于“恐怕……吧”、“只怕……吧”。

例如:

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左传?肴殳之战》)

――军队筋疲力尽,远方的国君(郑国国君)又有了准备,这样做恐怕不行吧?

3.“得无……乎(耶)”

“得无……乎(耶)”中的“得”,和否定副词“无”、“微”、“非”连用,构成“得无”、“得微”、“得非”(相当于口语的“莫非”、“恐怕”、“该不会”),并与“乎”相呼应,译成现代汉语,就是“莫非……吧”、“恐怕是……吧”。

例如:

(1)日食饮得无衰乎?(《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您每天的饮食该不会减少吧?

(2)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范仲淹《岳阳楼记》)

――(他们)观赏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恐怕有所不同吧!

三、“何以……为”、“何……为”、“何为”

1.“何以……为”

在文言中,“何以……为”这种句式表示反问,“何”有时可用“奚”、“恶”代替,是“怎么,为什么”的意思。这种形式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怎么用得着……呢”,或“用(要)……做什么”,或“有什么……呢”。

例如:

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论语?颜渊》)

――君子讲究质朴就可以了,要那些文采干什么呢?

2.“何……为”

相当于“(要)……干什么呢”。

例如: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史记?鸿门宴》)

――现在人家正像是菜刀和案板,我们则是待切的鱼和肉,为什么要告辞呢?

3.“何为”

“何为”就是“为何”、“为什么”,多用于直接询问,有时也用于反问。

例如:

上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壮士!(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

――汉王刘邦不是想要取得天下吗?为什么要杀掉我(韩信)这样的壮士!

语文文言文答题技巧:如何阅读

文言文的考查评价以新课标要求为准,能正确理解文章大意,而不应考查对词法、句法等知识的掌握程度。其范围以新大纲定的16篇背诵推荐篇目为主,语文教科书中的其他文言散文也是复习重点。另外,也不排除考查课外浅易文言文。从考查角度看,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对文章内容的整体感知,即“理解基本内容”;

二是明确文中一些多音字的读音,通假字的本字及意义,关键实词的含义;

三是能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句子;

四是对文章的一些观点和艺术方法能作简单的评价和分析。

[考点要求]

1、整体感知课文,体会作者的态度、感情。

2、能理清文章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3、阅读浅显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50篇。

[考查热点]

1、知道文言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含义。

2、正确翻译文言文中的一些重要句子。

3、理解文言文的基本内容,把握文章的思想情感。

4、筛选并提取文中的信息。

5、分析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题型解析]

第一题一般考查的是文章出处及作者简介。解答这类题目关键以课本的书下注释为主,注意平时的积累。

第二题一般考查的是文言文中常见文言词语的含义。解答这类题目关键在平时的积累,考试时要结合上下文,辩明词语的多种意义,写出该词语的特定含义。

第三题一般考查学生对句子停顿的把握。划分诵读节奏,一定要参照句式的特点,把握特征,按照不同的停顿规律,以“意群”为单位,重在“语意”上下工夫,不要曲解句意。

第四题一般是翻译题。文言文语句的翻译,要注意以下几种情况:①词类活用;②古今异义词;③一词多义;④通假字;⑤特殊句式等。运用不同的方法去翻译,做到准确、流畅。

第五题一般考查学生对文言文中感人情境和形象的领悟能否说出自己的认识和见解。解答此类题目,要深入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善于分析,表达有新意。

[答题误区]

1、字词的理解,主要有以下失误:①多义词的义项选择不准;②不能准确辨析古今异义的词;③通假字把握不准;④不能辨别文言虚词的多种用法。

2、翻译文言句意,失误主要有:①关键词语没有译出或译得不准确;②对句子的隐含意义不理解。

3、分析文章内容和写作方法,主要失误有:①不着眼于全篇,孤立地回答问题;②不善于概括表达,概括不准、不全;③抓不住要点,答非所问。

4、解答开放性试题,主要误区有:曲解原文、故意拔高、无中生有等。

[应对策略]

1、助力记诵,增加积累,提高语言感受能力。重点篇目的经典语段,要反复诵读,真正把握其。

2、掌握文言文语句的翻译技巧,学会从中揣摩规律,形成能力。

3、注重对文章的整体感知,在具体语境、情境中领悟意思,把握情感。

4、对待开放性试题,要积极思考,大胆表达,力求新颖独到,但切忌信马由缰,不着边际。

[例题透视]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后面问题

唐睢不辱使命(节选)

秦王怫然怒,谓唐睢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睢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睢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睢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慧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解释下列加点词。

(1)仓鹰击于殿上( )

(2)长跪而谢之( )

2、翻译下面文言语句。

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3、外交辞令往往委婉含蓄,隐藏着“潜台词”,听话者应仔细揣摩,才能灵活应付。请揣摩下列各句,说说其“潜台词”是什么。

(1)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2)与臣而将四矣。

4、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唐睢是怎样让秦王理屈词穷的?从中可以看出唐睢是个怎样的人?

5、列举我国历史上两个“不辱使命”的外交人才,分别用一句话概括他们的主要事迹

――2004年湖北黄冈市中考试题

答案:

1、(1)“仓”同“苍”,青色(2)道歉

2、我明白了:韩国、魏国灭亡,可安陵国却凭借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只是因为有先生啊。

3、(1)你最好是将你们的土地奉送给我,不然的话我将发怒,那后果将不堪设想。(2)我将效法他们三人,与你同归于尽。

4、首先,唐睢针锋相对,寸步不让,用“布衣之怒”来对抗秦王的“天子之怒”。其次,唐睢列举了三个布衣之士的例子来反驳秦王。最后,唐睢“挺剑而起”,以死相拼,舍生取义,挫败秦王。唐睢是一个有勇有谋、不畏强暴、敢于献身的人。

5、例:①墨子;阻止公输盘和楚王攻打宋国。②晏子;出使楚国,令楚王自取其辱。③诸葛亮;舌战群儒,联吴抗曹。

透视:此例选文为课内,设计的五个小题也很有代表性,基本上体现了文言文阅读的特点。

1题考查的两个字:一为通假字,一为多义字,注意了实词的覆盖面。

2题为翻译句子,选取的句子是秦王的话,也是文章的结局,也就是说,选取了文中的关键句子。

3题结合文章故事,考查对人物储蓄性、双关性语言的理解,题干说是“外交辞令”,也是符合实际情况的。在阅读文章时,人物的语言往往含义深刻,具有透过表面还能体会出其他内容的特点。对此类句子,一定要结合故事和语境认真体会,才能准确理解文章内容。

4题主要考查对文章故事的把握,要理清其情节与思路,在此基础上进行简要概括。

5题是开放性试题,说明只要认真学习课内文章,注意积累和思考,就能准确答题。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阅读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辅导,努力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

语文文言文答题技巧:翻译的妙法

《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初中生能“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而在各类考试时,这“理解基本内容”常常以翻译的题型出现,即将文言语句或小段用现代汉语翻译出来。有些考生对此束手无策或不知如何入手,其实,文言文翻译是有法可循的:

翻译的总原则是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翻译的步骤是:“解词”→“串意”→“顺意”,通过这三步来完成的。即先解读重点词语,明确其含意和用法;再将一个一个、一组一组词意,语意串连起来,形成句意;最后,把整个语句顺畅起来,亦即各词语间不连贯的使其连贯起来,不通顺的使其通顺起来。

翻译的具体方法是“增”、“删”、“留”、“变”四法:

1.增,即对省略部分要增补出来;

2.删,即对无实在意义(表语气、停顿等)的文言虚词删去不译;

3.留,即对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人名、时间、专用名词等)保留不译;

4.变,即对与现代汉语习惯不同的句子采用意译。

例如,将下面《寇准传》中的一段译成现代汉语:

寇准传

初,张咏在成都,闻准①入相,谓其僚属曰:“寇公奇材,惜学术不足尔。”及准出陕,咏适自成都罢还,准严②供帐,大为具待③。咏将去,准送之郊,问曰: “何以教准?”咏徐曰:“《霍光传》④不可不读也。”准莫谕其意,归,取其传读之,至“不学无术”笑曰:“此张公谓我矣。”

(选自《宋史?寇准传》)

注释:

①准:寇准,北宋政治家,景德元年任宰相。

②严:敬重。

③具待:具,备办;待,接待。

④《霍光传》:载《汉书》,传末有“然光不学无术,暗于大理”之语。

对于这一段行文的翻译,要先弄清一些词语的含义。

通过初读,文中的主要人物:张咏,又称“张公”“咏”;寇准,又称“寇公”“准”。

文中的地名:成都、陕(即:陕西)。这些词语都按原文或原义写出。

其余各词语的意思,依次如下:

“初”,即“当初”,“在”原义不变;

“闻”,“听说”;“入相”,即进入相府,译为:“当了宰相”;

“谓”,“对……说”;

“其”,“他的”;

“僚属”,“同僚们”;

“奇材”,同今义“奇材”;

“惜”,“可惜”;

“尔”,叹词:“及”,到,等到;

“出陕”,出京外任陕西地方官;

“适”,恰,正赶上;

自,从;

“罢还”,罢官还乡;

“供帐”,供设帷帐;

“为”,做;

“去”,离去;

“送之郊”,送他到市郊;

“何以”,以何,用什么;

“教”,教导;

“徐”,慢慢地;

“莫谕其意”,不明白他的用意;

“归”,回到府中;

“至”,到;

“谓”,说。

进行第二步、第三步,就是把这些词语连接起来,并加以通顺。译文如下:

当初,张咏在成都(作官),听说寇准被拜为宰相,(就)对他的同僚们说:“寇准是个奇材,(只)可惜学术方面(有些)不足啊。”等到寇准出任陕西地方官,张咏(也)正好被罢官从成都还乡,寇准非常敬重地供设帷帐,并准备了盛大的接待仪式。张将要离去,寇准送他到市郊,问道:“(先生)有什么话要教导寇准吗?”张咏慢慢地说:“《霍光传》,(您)不可不读啊。”寇准并不明白他的用意,回来以后,拿出那《霍光传》读它,到“不学无术”一句,笑着说:“这是张公教导我啊。”

在这一段译文中,对原文的词语含义适当地现代语义选择,句内、句间作了串连,有些省略成分作了补足。从而使语义畅达,更符合作者的原义。这就是省略句的问题。

对于判断句,要加“是”,如“寇公奇材”,可译为“寇准是个奇材”。

对于倒装句,要按现代汉语的语序来翻译,如“何以教准”句中“何以”就是“以何”,可译为“用什么”。

关于被动句,要按现代汉语习惯加“被”。如“闻准入相”,这是意义上的被动,可译为“寇准被任命为宰相”。

总之,文言语句、段的翻译,需要理解语句间的逻辑关系、语气关系,弄清实词含义、虚词作用,发现词类活用和通假,正确处理一些凝固的结构和文言句式。

但是,所有这些解题的技巧,都是建立在掌握文言知识,形成文言语感的基础上的。因此,我们平时多读多译一些浅显易懂的文言篇章是十分必要的,这既训练了我们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又领略了祖国文化遗产的巨大魅力。

语文文言文答题技巧:常见用法

“之”是文言文中一个重要的虚词,用法复杂。在此本文对“之”字的用法作简要的归纳。

一、用作代词,在句中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第一人称代词,可译为“我”“我们”。

如:“君将哀而生之乎?”(《捕蛇者说》)之:代“我”。

2.第三人称代词,可译为“他(他们)”“她(她们)”。

如:“遂使之行成于吴。”(《勾践灭吴》)之:代大夫文种。

3.近指代词,可译为“这”。

如:“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师说》)之:这样的。

4.代事。

如:“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烛之武退秦师》)之:代“阙秦以利晋”这件事。

5.代物。

如:“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劝学》)之:代木。

6.代军队。

如:“子犯请击之。”(《烛之武退秦师》)之:代秦军。

二、结构助词,分以下几种情况。

1.宾语的标志。用于宾语和中心语之间,可译为“的”,有时不译。

如:“是寡人之过也。”(《烛之武退秦师》)之:可译为“的”。

2.宾语前置的标志。为了强调宾语,有时借助“之”把宾语从动词后提到动词的前面。

如:“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之”把动词“有”的宾语“何厌”提前到了动词前。

3.定语后置的标志。通常情况下,古代汉语中定语的位置与现代汉语中的一样,用在中心语之前,但为了强调定语有时将定语放在中心语之后,有时在定语与中心语之间用“之”连接。翻译时应将后置了的定语调整到中心语之前。与“之”有联系的定语后置格式有两种。

①“中心语+之+定语”的格式。

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利”“强”分别作中心语“爪牙”“筋骨”的定语。

②“中心语+之+后置定语+者”的格式。

如:“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千里”作“马”的定语。

4.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

如:“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第二个“之”,是“得”的意思。

5.用在主谓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也可省去。可分以下三种情况。

①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主语。

如:“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主谓短语在句中作宾语。

如:“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勾践灭吴》)其中“其力之不足”在句中作“知”的宾语。

③用在复句的一个主谓式分句里面。

如:“邻之厚,君之薄也。”(《烛之武退秦师》)

6.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者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节音节的作用,无实义。

如:“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之”用在动词“鼓”(击鼓)后,无实义,只起调节音节的作用。

三、固定格式“……之谓也”,表总结性的判断语气,译为“说的就是……啊”。

如:“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该句句意为:“俗语有这样的说法,’听到过上百种道理,便以为没人比得上自己',说的就是我啊。”

四、用在表时间的分句中作状语,常与“也”字呼应,相当于“……的时候”。

如:“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烛之武退秦师》)

[巩固练习]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文后练习。

曾子之①妻之②市,其子随之③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反,曾子欲捕彘杀之④,妻止之⑤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⑥教。今子欺之⑦,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文中的“之”字按其用法分类,最恰当的一项是

A.①②⑥/③④⑤⑦ B.①⑥/②/③④⑤⑦

C.①⑥⑦/②/③④⑤ D.①⑥/②/③⑤/④⑦

[参考答案]

B。①⑥结构助词,“的”的意思。②动词,“到”的意思。③代词,代曾妻。④代词,代彘。⑤代词,代曾子。⑦代词,代曾子的儿。

提高学习的效率方法

经验一:

1、不妨给自己定一些时间限制。连续长时间的学习很容易使自己产生厌烦情绪,这时可以把所有的功课分成若干个部分,把每一部分限定时间,这样不仅有助于提高效率,还不会产生疲劳感。如果可能的话,逐步缩短所用的时间,不久你就会发现,以前一小时都完不成的作业,四十分钟就可以完成了。

2、不要在学习的同时干其他事或想其他事。一心不能二用的道理谁都明白,可还是有许多同学在边学习边听音乐。或许你会说听音乐是放松神经的好办法,那么你尽可以专心的学习一小时后全身放松地听一刻钟音乐,这样比带着耳机做功课的效果好多了。

3、不要整个晚上都复习同一门功课。这样做非但容易疲劳,而且效果也很差。每晚安排复习两三门功课,情况要好多了。

经验二:

如何提高学习效率呢?

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劳逸结合。学习效率的提高最需要的是清醒敏捷的头脑,所以适当的休息,不仅仅是有好处的,更是必要的,是提高各项学习效率的基础。

那么上课时的听课效率如何提高呢?

课前要有一定的预习,这是必要的,不过预习比较粗略,无非是走马观花地看一下课本,这样课本上讲的内容、重点大致在心里有个谱了,听起课来就比较有针对性。预习时,不必搞得太细,如果过细一是浪费时间,二是上课时未免会有些松懈,有时反而忽略了最有用的东西。

上课期间还有一个时间分配的问题,老师讲有些很熟悉的东西时,可以适当地放松一下。

另外,记笔记有时也会妨碍课堂听课效率,有时一节课就忙着抄笔记了,这样做,有时会忽略一些很重要的东西,但这并不等于说可以不抄笔记,不抄笔记是不行的,人人都会遗忘,有了笔记,复习时才有基础,有时老师讲得很多,在黑板上记得也很多,但并不需要全记,要记一些书上没有的定理定律,典型例题与典型解法,这些才是真正有价值去记的东西。否则见啥记啥,势必影响课上听课的效率,得不偿失。除了十分重要的内容以外,课堂上不必记很详细的笔记。如果课堂上忙于记笔记,听课的效率一定不高,况且你也不能保证课后一定会去看笔记。课堂上所做的主要工作应当是把老师的讲课消化吸收,适当做一些简要的笔记。

经验三:

学习效率是决定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如何提高自己学习效率呢?

一、要自信。很多的科学研究都证明,人的潜力是很大的,但大多数人并没有有效地开发这种潜力,这其中,人的自信力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无论何时何地,你做任何事情,有了这种自信力,你就有了一种必胜的信念,而且能使你很快就摆脱失败的阴影。相反,一个人如果失掉了自信,那他就会一事无成,而且很容易陷入永远的自卑之中。

二、学会用心。要自信。选“好题”,时间限制。连续长时间的学习很容易使自己产生厌烦情绪,这时可以把功课分成若干个部分,分门别类。

中考语文文言文答题技巧方法解析相关文章:

初三语文古诗文解题方法指导

语文文言文知识梳理中考内容

语文中考高效复习方法

吉林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例题附答案译文

中考文言文知识点总结最新

中考语文短语结构类型及判断窍门

语文文言文三步翻译法

初三语文诗歌鉴赏答题套路

    446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