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阅读专项训练—第20篇
不知道各位同学们对于语文阅读理解的分析能力如何呢?平时有没有在练习阅读理解这个比较耗费精力的题型呢?下面就是小编来给大家带来的几篇关于阅读理解的题,希望大家能好好阅读哦。
古诗词阅读
玉楼春 顾红梅
李清照
红酥①肯放琼苞碎,探著南枝开遍末?不知酝藉②几多看,但见包藏无限意。
道人③憔悴春窗底,闷损④阑干愁不倚。要来小酌⑤便来休,未必明朝风不起。
【注释】①红酥:指红梅。②酝藉:蕴涵。③道人:词人自称。④闷损:十分烦闷。⑤小酌:随便的饮宴。
1、词中写出红梅含苞欲放,花苞美好的句子是 ,
。
【答案】红酥肯放琼苞碎,探著南枝开遍末
【解析】首句点明梅的色泽:红润如酥,晶莹似玉。“肯放”是“岂肯放”的省说。诘问语气,加强了红梅珍重迟开的神韵。古典诗词以含蓄为美。含苞待放之花,富于“欲语还休”的韵致,可以造成生成性的境界,加强鉴赏者的参与意识,用想象来补充、来创造花开时的美。
2、这首词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情感?下面各项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词人闲适惬意,自由快乐。
B、词人倾心红梅之神韵,同时流露出内心深处思乡怀人之情。
C、词人倾心红梅之神韵。
D、词人忧愁烦闷,无心赏梅。
【答案】B
【解析】在这首词里作者通过赋予了梅花以人格,又借只有梅花对作者给予关怀和殷殷相劝,来强化了作者寂寞、凄凉的处境和心中种.种哀怨。
3、这首词不写梅花的盛开,却由含苞直跳到将败,分析其用意。
【答案】这是咏梅的奇笔,写赏梅却先道自己的憔悴和愁闷,这是赏梅之妙想。反映了她自己“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的心态。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分析能力。要联系诗歌的写作背景来思考诗句的写法、用意。
文言文阅读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蜀之鄙①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②,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③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注释】①鄙:边境。②南海:指浙江省定海县海上的普陀山,乃观音道场,佛教圣地之一。③瓶、钵:和尚盛食
物的用具,化缘用。
4、下面各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2分)
A.吾欲之南海——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B.其一贫,其一富——其真无马邪
C.以告富者——必以分人
D.子何恃而往——面山而居
【答案】B
【解析】这道题目考查的是文言文中重点虚词意义和用法的辨析。B项第一个“其”是“其中”的意思,第二个是“加强语气”的作用。
5、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①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
②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我好几年来想要雇船而下,还没有成行(实现)。你凭什么去呢?
②人们确立志向,难道还不如四川边境上的和尚吗?
【解析】翻译第一句话注意“欲”是“想要”的意思,“恃”是“凭,靠”的意思;翻译第二句注意“顾”是“难道”的意思,“鄙”是“边境”的意思。
6、文中有两句“子何恃而往”,为什么前句用问号,而后句用叹号?
【答案】因为前句是探询(或一般疑问)语气,后句是轻蔑(或不屑一顾)语气。
【解析】“子何恃而往”意思是“你凭什么去呢”,字字读这两个句子,前一句是询问的语气,后一句是不屑一顾的表现。
7、文中写蜀鄙二僧的故事有何用意?
【答案】作为事实论据,充分证明了主观努力是做事、求学成功的关键。
【解析】这篇文章意在说明“主观的努力是做事和求学”的关键。而蜀鄙二僧的故事是可以证明这一观点的事实论据。
现代文阅读
(一)记叙文阅读
季
夫老师的精神钙片
朱成玉
季夫老师是我的语文老师,也是我初三时的班主任。他贫穷、瘦弱,像一粒干瘪的种子。
父亲说,季夫老师是我们村子里第一个大学生,他应该留在大城市的,不该回来。在我的印象中,季夫老师始终是个干干净净、轻轻飘飘的人。他喜欢给我们讲故事,并通过一个个故事传递给我们做人的道理。听他的故事,如同泉水滋润心灵,干净、舒适。
他讲的课也是干净的。教书的时候,他没有丝毫旁鹜。课堂变成了他一个人的舞台,他在那里忘我地演出,而我们的好成绩便是献给他的掌声。我是作为留级生才有幸来到季夫老师的班级,得以接受一生难以忘怀的教育的。
那时,我在骨子里瞧不起留级生,当我忐忑不安地来到班级时,季夫老师这样向同学们介绍我:“让我们大家向他祝贺,同一个年级读两次,他是幸运的。因为他可以得到两倍的同学和朋友。”同学们真诚地为我鼓掌,我真诚地向他们鞠躬。
那是我既艰苦又美好的初三生活。
中考前的一个月,季夫老师和家长们商量,让学生们吃住在学校,以全力备考。那一个月是我生命中最难熬的日子,常常由于紧张而失眠。为了保证学生们能安然入睡,季夫老师每天临睡前都给我们吃一粒安定片。直到顺利通过中考,没有人怀疑是这一粒小小的安定,给了我们莫大的帮助。考试成绩下来了,我们班是全校考得最好的,15个人考上了县重点高中,其中包括我这个留级生。那天,季夫老师很激动,并告诉了我们一个秘密,他说他每天给我们吃的
只不过是一粒钙片而已。
季夫老师的钙片,让我们的精神之树无比茁壮。
季夫老师,一肩明月两袖清风,因为干净而清贫,也因为清贫而干净。其实他本不必如此清贫的,他在城里的一个位高权重的老同学有意帮他走出这个小村子,去更广阔的天地。他很倔强,他不走,他说他是扎根在这村子里的一棵老树,换了地方就会水土不服。
他不走,他把一切都留在了这个村子里。他在这里出生,也在这里逝去。
暑假回家的时候,我听到了季夫老师去世的消息,季夫老师是在讲台上晕倒的,他的一辈子都是在这讲台上度过的。
我去了季夫老师的讲台,依稀能够感觉到他的呼吸。我看到黑板上依然留着他的笔迹,那是他为孩子们上的最后一课: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没想到,这段诗歌竟成了他的悼词。多么贴切的悼词!
其实季夫老师是太过劳累了,师母常年卧病在床,里里外外都需要他一个人来打理,而对学生们,他又是竭尽了全力,他透支了自己的生命。那一刻,我真正懂得了呕心沥血的含
义。
季夫老师,这粒干瘪的种子,是我们的精神钙片。
选自《巢湖日报》(2009年9月14日)(有删改)
8、理解题目“季夫老师的精神钙片”的含义。
【答案】一是指季夫老师在中考前一个月每天给学生吃的钙片,让紧张而失眠的学生安然入睡顺利通过中考。二是指季夫老师为教育事业呕心沥血、无私奉献的精神深深打动了我。(意思对即可)
【解析】结合全文的内容可以看出’“精神钙片”表面指的是’“季夫老师在中考前一个月每天给学生吃的缓解压力钙片,实际指的是’”季夫老师为教育事业呕心沥血、无私奉献的精神深深打动了我”。
9、赏析文章
中画线句“他说他是扎根在这村子里的一棵老树,换了地方就会水土不服”。
【答案】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季夫老师不愿离开这个小村子的决心。(意思对即可)
【解析】这句话把“他”比作“扎根在这村子里的一棵老树”,生动地写出季夫老师不愿离开这个小村子的决心。
10、揣摩“当我忐忑不安地来到班级时,季夫老师这样向同学们介绍我”一句中, “我”当时的心理?
【答案】害怕同学们的嘲笑和看不起。(意思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心理描写作用的分析。结合上一句“我在骨子里瞧不起留级生”,可以明白“我”是害怕同学们对“我”看不起。
11、分析“干瘪”与“精神钙片”两个词语是否矛盾?作这样说的用意是什么?
【答案】不矛盾。“干瘪”指季夫老师的贫穷、瘦弱。“精神钙片”指老师给予我们的自信、力量。
【解析】首先理解“干瘪”与“精神钙片”的不同所指,“干瘪”指季夫老师的贫穷、瘦弱。“精神钙片”指老师给予我们的自信、力量.所以,两个词语是不矛盾的。
12、季夫老师为什么要给“我们”钙片充当安神片的用意是什么?
【答案】在最艰苦的学习日子理,季夫老师用这样的方式给孩子们力量、自信的心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分析理解能力。仔细阅读相关的内容,结合季夫拉老师的做法来分析作答。
13、结合全文的内容,简要分析从季夫老师的优秀品质。
【答案】示例:①默默无闻,无私奉献;②淡泊名利;③热
爱教育事业(热爱本职工作);④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等等。(答出两点即可)
【解析】仔细阅读文中有关季夫老师的情节描写,来分析他的性格品质。
(二)议论文阅读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①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尔有一句名言:“人是一支有思想的芦苇。”他的意思是说,人的生命像芦苇一样脆弱,宇宙间任何东西都能致人于死地。可是,即使如此,人依然比宇宙间任何东西高贵得多,因为人有一颗能思想的灵魂。我们当然不能也不该否认肉身生活的必要,但是,人的高贵却在于他有灵魂生活。作为肉身的人,人并无高低贵贱之分。惟有作为灵魂的人,由于内心世界的巨大差异,人才分出了高贵和平庸,乃至高贵和卑鄙。
②两千多年前,罗马军队攻进了希腊的一座城市,他们发现一个老人正蹲在沙地上专心研究一个图形。他就是古代最著名的物理学家阿基米德。他很快便死在了罗马军人的剑下,当剑朝他劈来时,他只说了一句话:“不要踩坏我的圆!”在他看来,他画在地上的那个图形是比他的生命更加宝贵的。更早的时候,征服了欧亚大陆的亚历山大大帝视察希腊的另一座城市,遇到正躺在地上晒太阳的哲学家第欧根尼,便问他:“我能替你做些什么?”得到的回答是:“不要挡住我的阳光!”在他看来,面对他在阳光下的沉思,亚历山大大帝的赫赫战功 显得无足轻重。这两则传为千古美谈的小故事表明了古希腊优秀人物对于灵魂生活的珍爱,他们爱思想胜于爱一切包括自己的生命,把灵魂生活看得比任何外在的事物包括显赫的权势更加高贵。
③珍惜内在的精神财富甚于外在的物质财富,这是古往今来一切贤哲的共同特点。英国作家王尔德到美国旅行,入境时,海关官员问他有什么东西要报关,他回答:“除了我的才华,什么也没有。”使他引以自豪的是,他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但他拥有不能用钱来估量的艺术才华。正是这位骄傲的作家在他的一部作品中告诉我们:“世间再没有比人的灵魂更宝贵的东西,任何东西都不能跟它相比。”
④其实,无需举这些名人的事例,我们不妨稍微留心观察周围的现象。我常常发现,在平庸的背景下,哪怕是一点不起眼的灵魂生活的迹象,也会闪放出一种很动人的光彩。
⑤一回,我乘车旅行。列车飞驰,车厢里闹哄哄的,旅客们在聊天、打牌、吃零食。一个少女躲在车厢的一角,全神贯注地读着一本书。她读得那么专心,还不时地往随身携带的一个小本子上记些什么,好像完全没有听见周围嘈杂的人声。望着她仿佛沐浴在一片光辉中的安 静的侧影,我心中充满感动,想起了自己的少年时代。那时候我也和她一样,不管置身于多 么混乱的环境,只要拿起一本好书,就会忘记一切。如今我自己已经是一个作家,出过好几本书了,可是我却羡慕这个埋头读书的少女,无限缅怀已经渐渐远逝的有着同样纯正追求的 我的青春岁月。
⑥每当北京举办世界名画展览时,便有许多默默无闻的青年画家节衣缩食,自筹旅费,从全国各地风尘仆仆来到首都,在名画前流连忘返。我站在展厅里,望着这一张张热忱仰望的年轻的面孔,心中也会充满感动。我对自己说:有着纯正追求的青春岁月的确是人生最美好的岁月。
⑦若干年过去了,我还会常常不由自主地想起列车上的那个少女和展厅里的那些青年,揣摩他们现在不知怎样了。据我观察,人在年轻时多半是富于理想的,随着年龄增长就容易变得越来越实际。由于生存斗争的压力和物质利益的诱惑,大家都把眼光和精
力投向外部世界,不再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其结果是灵魂日益萎缩和空虚,只
剩下了一个在世界上忙碌不止的躯体。对于一个人来说,没有比这更可悲的事情了。我暗暗祝愿他们仍然保持着纯正的追求,没有走上这条可悲的路。
14、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
【答案】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中心论点的的把握能力。第一段由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尔的名言,引出观点“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15、仔细阅读文章第②段,分析这段话在论证上有什么特点?
【答案】举例论证
【解析】第②段列举了两则传为千古美谈的小故事表明了古希腊优秀人物对于灵魂生活的珍爱,他们爱思想胜于爱一切包括自己的生命,把灵魂生活看得比任何外在的事物包括显赫的权势更加高贵,从证明中心论点。
16、阅读文章第③段,分析这段话的论证特点。
【答案】举例论证 道理论证
【解析】这一段列举英国作家王尔德的事例和名言论证观点,所以是“举例论证、道理论证”。
17、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地⑤段事实论据的内容。
【答案】女孩专心于读书的世界,这不起眼的灵魂生活令我感动。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议论文论据的概括内容。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与论点相一致,所以要结合论点来概括论据的内容。
18、文章说“人的高贵在于有灵魂生活”,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生活说一说你的灵魂生活是什么。
【答案】略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思维的拓展能力。首先要透彻理解文章的观点,然后结合自己的神火体会谈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