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各学科学习方法>化学学习方法>

高考化学题型与解题技巧整理

梦荧分享

在学习化学时,高中生要具备必然的化学解题技巧,那么关于高考化学题型与解题技巧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编准备的一些高考化学题型与解题技巧,仅供参考。

高考化学题型与解题技巧整理

高考化学各题型解题技巧

元素或物质推断类试题

试题特点:该类题主要以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知识或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为命题点,采用提供周期表、文字描述元素性质或框图转化的形式来展现题干,然后设计一系列书写化学用语、离子半径大小比较、金属性或非金属性强弱判断、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判断及相关简单计算等问题。此类推断题的完整形式是:推断元素或物质、写用语、判性质。

答题技巧:元素推断题,一般可先在草稿纸上画出只含短周期元素的周期表,然后对照此表进行推断。

(1)对有突破口的元素推断题,可利用题目暗示的突破口,联系其他条件,顺藤摸瓜,各个击破,推出结论;

(2)对无明显突破口的元素推断题,可利用题示条件的限定,逐渐缩小推求范围,并充分考虑各元素的相互关系予以推断;

(3)有时限定条件不足,则可进行讨论,得出合理结论,有时答案不止一组,只要能合理解释都可以。若题目只要求一组结论,则选择自己最熟悉、最有把握的。有时需要运用直觉,大胆尝试、假设,再根据题给条件进行验证也可。

无机框图推断题解题的一般思路和方法:读图审题找准突破口逻辑推理检验验证规范答题。解答的关键是迅速找到突破口,一般从物质特殊的颜色、特殊性质或结构、特殊反应、特殊转化关系、特殊反应条件等角度思考。突破口不易寻找时,也可从常见的物质中进行大胆猜测,然后代入验证即可,尽量避免从不太熟悉的物质或教材上没有出现过的物质角度考虑,盲目验证。

化学反应原理类试题

试题特点:该类题主要把热化学、电化学、化学反应速率及三大平衡知识融合在一起命题,有时有图像或图表形式,重点考查热化学(或离子、电极)方程式的书写、离子浓度大小比较、反应速率大小、平衡常数及转化率的计算、电化学装置、平衡曲线的识别与绘制等。设问较多,考查的内容也就较多,导致思维转换角度较大。试题的难度较大,对思维能力的要求较高。

答题技巧:该类题尽管设问较多,考查内容较多,但都是《考试大纲》要求的内容,不会出现偏、怪、难的.问题,因此要充满信心,分析时要冷静,不能急于求成。这类试题考查的内容很基础,陌生度也不大,所以复习时一定要重视盖斯定律的应用与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技巧及注意事项;有关各类平衡移动的判断、常数的表达式、影响因素及相关计算;影响速率的因素及有关计算的关系式。

电化学中两极的判断、离子移动方向、离子放电先后顺序、电极反应式的书写及有关利用电子守恒的计算;电离程度、水解程度的强弱判断及离子浓度大小比较技巧等基础知识,都是平时复习时应特别注意的重点。

在理解这些原理或实质时,也可以借用图表来直观理解,同时也有利于提高自己分析图表的能力与技巧。总结思维的技巧和方法,答题时注意规范细致。再者是该类题的问题设计一般没有递进性,故答题时可跳跃式解答,千万不能放弃。

实验类试题

试题特点:该类题主要以化工流程或实验装置图为载体,以考查实验设计、探究与实验分析能力为主,同时涉及基本操作、基本实验方法、装置与仪器选择、误差分析等知识。

命题的内容主要是气体制备、溶液净化与除杂、溶液配制、影响速率因素探究、元素金属性或非金属性强弱(物质氧化性或还原性强弱)、物质成分或性质探究、中和滴定等基本实验的重组或延伸。

答题技巧:首先要搞清楚实验目的,明确实验的一系列操作或提供的装置都是围绕实验目的展开的。要把实验目的与装置和操作相联系,找出涉及的化学原理、化学反应或物质的性质等,然后根据问题依次解答即可。

有机推断类试题

试题特点:命题常以有机新材料、医药新产品、生活调料品为题材,以框图或语言描述为形式,主要考查有机物的性质与转化关系、同分异构、化学用语及推理能力。设计问题常涉及官能团名称或符号、结构简式、同分异构体判断、化学方程式书写、反应条件、反应类型、空间结构、计算、检验及有关合成路线等。

答题技巧:有机推断题所提供的条件有两类:一类是有机物的性质及相互关系(也可能有数据),这类题往往直接从官能团、前后有机物的结构差异、特殊反应条件、特殊转化关系、不饱和度等角度推断。另一类则通过化学计算(也告诉一些物质性质)进行推断,一般是先求出相对分子质量,再求分子式,根据性质确定物质。至于出现情境信息时,一般采用模仿迁移的方法与所学知识融合在一起使用。推理思路可采用顺推、逆推、中间向两边推、多法结合推断。

高考化学的必考知识点

1.化学学科特点和基本研究方法

(1)了解化学的主要特点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认识物质。了解化学可以识别、改变

和创造分子。

(2)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学习运用以实验和推理为基础的科学探究方法。认识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科学。

(3)了解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基本原理以及能量

变化等规律。

(4)了解定量研究方法是化学发展为一门科学的重要标志。了解化学与生活、材料、能源、环境、生命、信息技术等的关系。了解"绿色化学"的重要性。

2.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1)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了解分子、原子、离子和原子团等概念的含义。

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

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

(2)化学用语及常用物理量

熟记并正确书写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离子符号。

熟悉常见元素的化合价。能根据化合价正确书写化学式(分子式),或根据化学式判断元素的化合价。

掌握原子结构示意图、电子式、分子式、结构式和结构简式等表示方法。

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的定义,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理解质量守恒定律。

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了解物质的量(n)及其单位摩尔(mol)、摩尔质量(M)、气体摩尔体积(Vm)、

物质的量浓度(c)、阿伏加德罗常数(NA)的含义。

能根据微粒(原子、分子、离子等)物质的量、数目、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下)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有关计算。

(3)溶液

了解溶液的含义。

了解溶解度、饱和溶液的概念。

了解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理解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掌握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和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

了解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了解溶液和胶体的区别。

(4)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

了解元素、核素和同位素的含义。

了解原子的构成。了解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了解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掌握元素周期律的实质。了解元素周期表(长式)的结构(周期用、族)及其应用

以第3周期为例,掌握同一周期内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1

以IA和VIA族为例,掌握同一主族内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了解金属、非金属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递变规律。

了解化学键的定义。了解离子键、共价键的形成。

(5)化学反应与能量

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了解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掌握常见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和相关计算。

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及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

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了解吸热反应、放热反应、反应热等概念。

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能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

了解能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了解化学在解决能源危机中的重要作用。

了解熵变(AH)与反应热的含义。

理解盖斯定律,并能运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烙变的计算。

理解原电池和电解池的构成、工作原理及应用,能书写电极反应应和总反应方程式

了解常见化学电源的种类及其工作原理。

了解金属发生电化学腐蚀的原因、金属腐蚀的危害以及防止金属腐蚀的措施。

(6)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和定量表示方法。能正确计算化学反应的转化率(a)。

了解反应活化能的概念,了解催化剂的重要作用。

了解化学反应的可逆性及化学平衡的建立。

掌握化学平衡的特征。了解化学平衡常数(K)的含义,能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相关计算。

理解外界条件(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对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的影响,用相关理论解释其一般规律。

了解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调控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7)电解质溶液

了解电解质的概念。了解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

理解电解质在水中的电离以及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

了解水的电离、离子积常数。

了解溶液pH的含义及其测定方法,能进行pH的简单计算。

理解弱电解质在水中的电离平衡,能利用电离平衡常数进行相关计算

了解盐类水解的原理、影响盐类水解程度的主要因素、盐类水解的应用

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掌握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

了解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理解溶度积(Km)的含义,前进行相关的计算。

(8)以上各部分知识的综合应用。

3.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1)常见金属元素(如Na、Mg、Al、Fe、Cu等)

了解常见金属的活动顺序。

了解常见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掌握其主要性质及其应用。

了解合金的概念及其重要应用。

(2)常见非金属元素(如H、C、N、O、Si、S、CI等)5

了解常见非金属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掌握其主要性质及其应用

了解常见非金属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对环境的影响。

(3)以上各部分知识的综合应用。

4.常见有机物及其应用

(1)了解有机化合物中碳的成键特征。

(2)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现象,能正确书写简单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

(3)掌握常见有机反应类型。

(4)了解甲烷、乙烯、苯等有机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

(5)了解氯乙烯、苯的衍生物等在化工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6)了解乙醇、乙酸的结构和主要性质及重要应用。

(7)了解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组成和主要性质及重要应用。

(8)了解常见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及重要应用。

(9)以上各部分知识的综合应用。

5.化学实验

(1)了解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过程中的一种重要方法。

(2)了解化学实验室常用仪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

(3)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能识别化学品标志。了解实验室一般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4)掌握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包括所用试剂、反应原理、仪器和收集方法)。掌握常见物质检验、分离和提纯的方法。掌握溶液的配制方法。根据化学实验的目的和要求,能做到:设计实验方案:正确选用实验装置;掌握控制实验条件的方法:预测或描述实验现象、分析或处理实验数据,得出合理结论:评价或改进实验方案。

以上各部分知识与技能的综合应用。

选考内容为选修模块"物质结构与性质"和"有机化学基础",考生从中任意选一个模块考试。

(一)物质结构与性质

1.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

(1)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能级分布和排布原理。能正确书写1~36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价电子的电子排布式和轨道表达式。

(2)了解电离能的含义,并能用以说明元素的某些性质。

(3)了解电子在原子轨道之间的跃迁及其简单应用。

(4)了解电负性的概念,并能用以说明元素的某些性质。

2.化学键与分子结构

(1)理解离子键的形成,能根据离子化合物的结构特征解释其物理性质。了解共价键的形成、极性、类型(σ键和 键)。了解配位键的含义。

(3)能用键能、键长、键角等说明简单分子的某些性质。

(4)了解杂化轨道理论及简单的杂化轨道类型(sp、sp2、sp2)

(5)能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或者杂化轨道理论推测简单分子或离子的空河结构。

3.分子间作用力与物质的性质

(1)了解范德华力的含义及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2)了解氢键的含义,能列举存在氢键的物质,并能解释氢键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4.晶体结构与性质

(1)了解晶体的类型,了解不同类型晶体中结构微粒、微粒间作用力的区别。

(2)了解晶格能的概念,了解晶格能对离子晶体性质的影响。

(3)了解分子晶体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4)了解原子晶体的特征,能描述金刚石、二氧化硅等原子晶体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理解金属键的含义,能用金属键理论解释金属的一些物理性质。了解金属品体常见的堆积方式。

(6)了解晶胞的概念,能根据晶胞确定晶体的组成并进行相关的计算。

(二)有机化学基础

1.有机化合物的组成与结构

(1)能根据有机化合物的元素含量、相对分子质量确定有机化合物的分子式了解常见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了解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的官能团,能正确地表示它们的结构。

(3)了解确定有机化合物结构的化学方法和物理方法(如质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等)。

(4)能正确书写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不包括手性异构体)。

(5)能够正确命名简单的有机化合物。

(6)了解有机分子中官能团之间的相互影响。

2.烃及其衍生物的性质与应用

(1)掌握烷、烯、灿和芳香烃的结构与性质。

(2)掌握卤代烃、醇、酚、醛、羧酸、酯的结构与性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

(3)了解烃类及衍生物的重要应用以及经的衍生物合成方法。

(4)根据信息能设计有机化合物的合成路线。

3.糖类、氨基酸和蛋白质

(1)了解糖类、氨基酸和蛋白质的组成、结构特点、主要化学性质及应用。

(2)了解糖类、氨基酸和蛋白质在生命过程中的作用。

4.合成高分子

(1)了解合成高分子的组成与结构特点,能依据简单合成高分子的结构分析其链节和单体。

(2)了解加聚反应和缩聚反应的含义。

(3)了解合成高分子在高新技术领域的应用以及在发展经济、提高生活质量方面中的贡献。

高考化学复习指导方法

1.后期的复习除注重知识重现和巩固外,还必须加强答题用语准确和书写规范训练。在非选择型题目中,经常出现文字叙述和书写计算过程及化学用语等问题,很多考生经常在此处马虎,造成非知识性失分,可惜至极。特别是文字叙述中,考生经常答不到采分点上,建议平时做完题后,仔细分析参考答案的语言,弄清楚每句话的意义,还要做到言简意赅,最后形成习惯,切忌模棱两可或者有歧义。化学用语要注意如: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电子式、结构式;电子排布式、电子排布图等。

2.有些时候需要创造条件提升自信。比如,可以适当做些简单的题目,在逐渐增加难度等,家人和老师也要不断想办法帮孩子树立信心。另外,一定要提高效率,切忌搞疲劳战术。一定要让自己的头脑处在清晰最好是兴奋的状态,累的时候可以适当放松,然后集中精力去备考,高考的效率也将是最大化。


    2240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