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各学科学习方法>地理学习方法>

最新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10篇

维维分享

教案中对每个课题或每个课时的教学内容,教学步骤的安排,教学方法的选择,板书设计,教具或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各个教学步骤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等等,都要经过周密考虑,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最新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10篇

↓↓↓有关教案的范文↓↓↓

☆初一语文第7课《散文诗两首》教案☆

☆暑期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初一语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

☆秋季《开学第一课》出题班会教案☆

最新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篇1

《俄罗斯》教案

教学目标

1.俄罗斯的位置、面积、邻国。

2.俄罗斯的地形特点以及气候。

教学重难点

重点:俄罗斯的位置、地形特点

难点:俄罗斯的气候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我们的邻居中,有文化同源但现在无论在国际政治上、经济上相互竞争的日本,也有和我国一样的人口大国——印度。还有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俄罗斯。

俄罗斯是我们北面的邻居,历史上,我国的中原政权多次面对来自北方草原的威胁。当北方草原与中原逐渐融合之后,俄罗斯成为我们北方的邻居。俄罗斯的中心在欧洲,当他们的眼光往西看时,而我们头枕着俄罗斯,放眼东南的时候,中俄相依相随,整个世界就在他们的脚下。

虽然,俄罗斯是侵占我们领土最多的国家。但是,为了抗美、为了将来,中俄只能合作,在中俄交恶的时候,当我们面对北方威胁的时候,那是我们最大的威胁。

在珍宝岛事件上,原苏联想对中国动“核”,对此,许多中国将领的反应是以“核”对核,而则是你打我家,把我家打烂了,那我就去你家过年,组织10亿往北往西去俄罗斯的土地上生活。你总不能给你的土地上扔核弹吧!后来原苏联的领导者不得不放弃了那个念头。从这个例子看。只有中俄结盟,才是最好的选择。但实际上,中俄却因为总是存二心,难以形成紧密的结合,因此,美国才成为世界上最爱指手划脚的国家。

中国与俄罗斯,既是大国,又是邻居。合则同利、分则两损

我们今天学习了解神秘的国度:

第四节 俄罗斯

二、新课讲解:

(一)、横跨亚欧大陆北部

1、位置:

出示PPT,学生说说俄罗斯的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

(1)、纬度位置:

出示PPT,总结

大部分位于50°N~70°N,绝大部分属于北温带,小部分在北寒带;位于北半球,跨东西两半球。

(2)、海陆位置:

出示PPT,总结:

横跨亚欧大陆北部,西临波罗的海,北临北冰洋,东临太平洋,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2、邻国

出示PPT,学生找出俄罗斯的邻国。并上黑板指出。

再出示PPT,总结俄罗斯的邻国

3、面积:

学生找出俄罗斯的面积,1700多万平方千米。

这个数字多大呢?

俄罗斯与中国、加拿大、美国、巴西、澳大利亚的对比。

俄罗斯与七大洲的对比。(排第5位),大于南美洲、南极洲、大洋洲

观察俄罗斯的轮廓,发挥想像,像什么?(爬着的狗,倒过来,是蹲着的狗)

地跨两大洲

出示PPT,学生看P38页阅读材料

总结:俄罗斯的欧洲部分,历史上一直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活动集中的地区。结合历史、民族和宗教等因素,俄罗斯历来被认为是欧洲国家。

东西相距遥远

学生看地图,看俄罗斯最西和最东的经度,总结:

俄罗斯东西端的经度差大约为170°,接近半个地球的经度—180°,是世界上领土东西跨度最大的国家,实际距离约7 000千米,乘坐普通列车从俄罗斯的最东端到最西端大约需要近三天时间。

4、地形:

观察俄罗斯地形图,说出主要地形区:

总结:

虽然俄罗斯面积大,但是地形比较简单,大体上分为四块:

东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世界最大的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东西伯利亚山地。

问:

东部、西部,比起来,哪儿高?

北部、南部比起来,哪儿高?

总结:

西部以平原为主、东部多高原、山地。东高西低、南高北低。

活动:P38页活动1

5、河流和湖泊:

出示PPT,学生认识俄罗斯的河流

顿河、伏尔加河(俄罗斯的母亲河)、乌拉尔河、叶尼塞河(中西伯利亚高原与西西伯利亚平原的界线)、鄂毕河(俄罗斯最长、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勒拿河(中西伯利亚高原与东西伯利亚山地的界线)

出示贝加尔湖的PPT:

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容量最大的淡水湖,被称为“西伯利亚的蓝眼睛”。湖型狭长弯曲,宛如一弯新月,所以又有“月亮湖”之称。在贝加尔湖周围,总共有大小336条河流注入湖中,而从湖中流出的则仅有一条,其总蓄水量23.6万亿立方米,足够50亿人饮用半个世纪。

伏尔加河:“五海通航”

伏尔加河被俄罗斯人誉为“母亲伏尔加”。它发源于俄罗斯西北部的丘陵,向南注入里海,全长3 600 千米,是欧洲第一长河。它流量丰富,水流平稳,航运价值很高。通过运河,伏尔加河与波罗的海、白海、黑海、亚速海、里海相通,称为“五海通航”。“五海通航”不仅建立了俄罗斯欧洲部分的水运联系,而且还方便了俄罗斯和中亚、西亚、欧洲西部等地的交通联系。

6、气候:

俄罗斯的温度带(大部是北温带,有部分是北寒带)

l 读俄罗斯气候分布图说说俄罗斯有哪些气候类型?以哪种气候分布最广?

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短促温暖,冬季漫长寒冷

l 读莫斯科和雅库茨克的气候资料图,说说它们的差异是什么?

莫斯科气候比较温和,降水量较多,东部大陆性较强。

总结:俄罗斯西部气候比东部要好,所以,人口多。

这些大国中,印度是国小但自然条件好。俄罗斯却是国大自然条件恶劣。中国、美国这两个方面趋于平衡,但是美国比中国的地形条件更好一些。加拿大和俄罗斯差不多。自然条件恶劣,农业不发达、人口就比较少。

出示寒带气候和针叶林气候的PPT:

俄罗斯地域面积广阔,西伯利亚地区纬度较高,气候寒冷,冬季漫长,但夏季日照时间长,气温和湿度适宜,利于针叶林生长。有世界上分布最广的亚寒带针叶林。

雅库茨克这个位于西伯利亚纵深处的城市,“有点冷”是指-50C°,- 20C° ,鼻孔里的潮气会冻结起来,寒冷的空气迫使你不得不咳嗽。- 35C°,空气会使暴露在外的皮肤很快麻木,冻伤会成为永久的伤害。 -45C°,眼镜杆会粘在你的面颊上,如果你想把眼镜取下来,它会把脸上的肉一起撕下。

出示地球的寒极的PPT:

俄罗斯西伯利亚东部的奥伊米亚康,位于北纬63°,在1885年以-67.7℃的正式记录获得北半球“寒极”的称号,1964年又以-73℃的低温打破了原有的纪录。

出示冻土的PPT:

冻土是由于高纬度,或大陆性气候导致冬季寒冷所致,永久冻土又称多年冻土,是指持续三年或三年以上的冻结不融的土层,占俄罗斯国土面积的63%左右。在冻土分布地区,地表水不易下渗,地下水水位高,容易形成沼泽。

在夏天,当温度升高时,长年冻土的表层变暖融化后,地基就变得十分松软,极大的影响俄罗斯的交通、建筑、能源开采等基础设施。

总结:寒冷的气候,农业不发达。生长着许多耐寒的针叶林

最新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篇2

中东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中东是一个全世界关注的热点地区。

2.了解中东地区的范围以及主要国家。

3.掌握中东是一个两洋、三洲、五海之地自古以来是交通要道。

教学重难点

1中东地区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中东地区是世界的热点地区、以及成为热点地区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课题导入

由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美英联军轰炸伊拉克、美英联军进入巴格达、萨达姆铜象倒下及萨达姆被美军捕获的影视图片导入战争发生的区域:这是一个充满硝烟和血腥的地区,从古至今发生了多次战争,很多强国都想控制这个地区,以便从中获利。你知道这是什么地区?他们为什么要想控制这个地区?控制了这个地区会获取哪些好处?(板书:中东)

学生活动:分组讨论,合作探究,各抒己见。

学法指导:由影视图片激趣入题,转入讨论研究。

一孔之见:联系当前世界上的重大事件,从学生爱关注的战争问题入手,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注意力集中。

二、讲授新课

教师导入:重要的地理位置。(板书:重要的地理位置)

学生读图:《中东的国家》,确认中东的范围:

1.中东的纬度位置。

2.中东的海陆位置。

3.本区主要的海峡。

4.丝绸之路、苏伊士航海线路图、土耳其海峡图。

(引导学生在图中依次找出并进行填图练习,注意大洲之间的界限)

归纳:中东位置极其特殊,我们可以将其概括为“两洋、三洲、五海之地”,自古就是东西方贸易的交通要道,而今更成为海、陆、空运输的要道及中转站。

学法指导:读图分析,合作学习,巩固知识并解决问题。

这是本区的一个优势,也是本节的一个重难点。在引导学生认真读图分析的基础上,让学生了解中东重要的战略地位,从而突破重难点。在知识讲解中间对学生进行一次思想教育,使学生看清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本质。

教师转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除了看中中东重要的地理位置外,他们把自己的势力扩张到这里还有什么企图呢?

由问题回到热点话题,从中探究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原因,从而引出另一个重难点。

学生活动:讨论──探究──发表观点

教师导入:丰富的石油使得这个地区成为一个敏感的地区,谁控制了这个地区就意味着控制了这个地区的石油。(板书:丰富的石油资源)

师生互动:观看有关中东的石油资源的影视图片,共同读图分析中东石油资源的特点。

教师点拨、归纳:中东石油资源的特点:储量大,埋藏浅,油质好,出油多。

教师补充:除了上述几点外,中东石油成本低,易于开采,运输方便。由于这些特点,中东石油所取得的经济效益是世界上任何一个产油区所无法比拟的。

提问:中东地区的石油主要集中分布在哪里呢?

学生活动:读图《世界石油分布图》、《世界主要国家石油储量扇形统计图》、《世界十大储油国统计表》、《中东部分国家石油储量表(1995年)》,分析本地区石油在世界的地位。

学法指导:读图──合作──探究──归纳

中东石油的这些特点,使得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垂涎不已,因此西方国家就加紧了对该地区石油的掠夺,使该地区成为世界的热点地区,使学生受到一次深刻的思想教育。

提问:中东这么多石油都是供自己国家用的吗?如果出口,输出路线又是怎样的?

学生活动:结合《中东石油海上运输线路图》,讨论、分析。

师生互动:教师结合挂图讲解,学生结合挂图归纳。互动中间注意渗透中东重要的地理位置以及苏伊士运河的重要作用。

归纳小结:石油资源是中东人民的宝贵财富,可以说是中东人民的命根子。我们应该站在第三世界人民一边,支持中东产油国为保护石油资源、维护石油权益的斗争。

学生活动:自由阅读书上的“石油输出国组织”,明确它在国际上发挥的重要作用。

加强第三世界的合作,共同反对霸权主义,这又是对学生进行一次思想教育,鼓舞学生学好科学知识文化,长大建设祖国,保卫祖国。

教师转接:结合前面所学的《东南亚》、《南亚》进行比较,分析并总结中东的优势。

提问:中东的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条件有什么特点呢?中东的居民、国家情况又是什么样的?

学生活动:读《中东地形图》自由讨论。

师生互动:观看中东的民族风情、地貌水文、气候植被等情况的影视图片。(画外音:看:一望无际的沙漠、新月形的沙丘;地面上河流很少,有一些地下泉水;气候干热、居民全用肥大的衣服把身体包起来;树木很少……阿拉伯民族,人民信奉伊斯兰教并向真主祈祷,向未来祝福)(板书:干旱环境中的农牧业)

讨论l:为何中东阿拉伯半岛上没有河流?从纬度、海陆因素、地形、洋流的影响等方面考虑。

讨论2:在这种自然条件下该如何发展农业生产?

展示:播放一段有关以色列的节水农业的影视片段和枣椰树的相关图片资料。

学生活动:读书上的阅读内容“以色列的节水农业”回答:

1.以色列为什么要发展节水农业?

2.以色列是怎样发展节水农业的?它在发展节水农业方面有哪些值得我国借鉴的地方?

归纳小结:中东的自然条件比较恶劣,气候干燥、炎热,沙漠广布,高原为主。艰苦的自然条件给农业生产和人民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但中东人民充分利用自己的地区优势:丰富的石油资源和重要的地理位置,通过大量开采石油运往世界各地,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以此来弥补自然条件的不足。但是由于石油是非可再生资源,因此中东的一些产油国都在考虑当石油资源枯竭后如何发展本国经济的问题。

学法指导:先通过读图、观看影视图片作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再阅读书上的相关资料、自由讨话探究学习掌握知识。最后再扩展到资源利用问题上。

简要小结点明中东人民与自然作斗争的精神,激发学生征服自然,战胜自然的意志,树立了学生正确的人地观。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正确的资源利用观。

三、小结

延伸与探究:中东的发展给我们有所启示:近在我们的身边,远在我们的大西北与中东在自然条件上有很多相似之处,如或气候干燥,或沙漠广布,或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西北地区丰富的石油资源)。现在,党和国家把经济发展放在重要位置,随着大西北的进一步开发,我们都面临着一次千古难逢的机遇与挑战,能否从中东地区的发展中借鉴其能适合我们的经验?就此试写200字左右的文章

一孔之见:“学以致用”在这里得到了体现。联系我国西部大开发,从中东的发展中获得启迪,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的国情,从而增强了建设社会主义的信念。

最新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篇3

自然环境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亚洲的地势特点、主要的地形单元.

2.亚洲的河流走向。

教学重难点

亚洲地势特点,地形单元。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播放《亚洲雄风》的MP3或动画,引出课题:

第二节:自然环境

二、新课讲解:

(一)、地势起伏大,长河众多:(板书)

1、亚洲地形区的分布:

出示PPT,学生先看书,找出书中提到的地形单元,再看地图找出相应的地形单元。

学生上讲台,指出要求的地理单元:(按地势分为三组)

l 喜马拉雅山脉、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

l 东西伯利亚山地、中西伯利亚高原、伊朗高原、德干高原

l 西西伯利亚平原、印度河平原、恒河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

问:我们是按什么顺序找的?

总结:亚洲的地形复杂多样

2、亚洲的地形特点:

出示PPT,问:

l 说说亚洲主要地形区的位置并依据高度表,说说它们的大致海拔?

l 找出死海和珠穆朗玛峰,看看它们的海拔有多高?

总结:地势起伏大

点击“亚洲剖面图”

总结: 亚洲大陆沿北纬30°纬线地势是中部高,东西部低

最后总结亚洲地势特点:

地势起伏大

中部高、四周低

地形复杂多样

点击幻灯片中的“亚洲地理集锦”,学生看书,出示亚洲地形图,总结“亚洲之最”

3亚洲的主要河流:

学生看书,找出书中提到的河流:

学生上讲台找出河流:分为四组

l 黄河、长江、湄公河

l 恒河、印度河

l 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

l 塔里木河、阿姆河、锡尔河

在找的过程中,总结:

总结:

(1).流向

流向太平洋的有:长江、黄河、湄公河

流向印度洋的有:恒河、印度河。

流向北冰洋的有: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

最终不流入海洋的有:锡尔河、阿姆河、塔里木河

(2)。看看它们的流向有何不同?

向南、向北、向东、向西

(3)亚洲河流分布有何特点?这种分布与地形分布之间的关系如何?

亚洲河流由中部向四周呈放射状分布。

因为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使大多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向四周较低的平原、丘陵地区流。

(4).亚洲河流还有哪些特点?

亚洲地域辽阔,中部高、四周低,使许多河流源远而流长。

活动:P9页

1.归纳北美洲的地形特征

(1)找出海岸山脉、内华达山脉、落基山脉、大平原、密西西比河平原、拉布拉多高原、 阿巴拉契亚山脉,分别指出它们在北美洲的位置和大致的海拔。

(2)按照“相对一致、空间上连续”的原则,将北美洲按照地形划分成西部、中部 和东部三个区域,说出这三个区域主要的地形类型。

西部主要是山地,中部是平原,

东部是山地、高原。

(3).读图,指出北美洲大陆沿北纬40°纬线自西向东地势的变化特点。

北美洲大陆沿北纬40°纬线自西向东地势是西部高,中部低,东部较高。总体上呈现出东西部高,中部低的格局。

综上所述归纳北美洲地形特点是

地形多样,地势东西部高、中部低

活动:P9

2、以密西西比河为例,解释北美洲的地形对河流流向的影响。

(1).在图中找出密西西比河及其主要支流,并用箭头标出它们的流向。

(2)分析这些河流的流向与地形的关系。

因为北美洲东西部为地势较高的山地高原,中部是地势较低的平原,南部地势更低的平原,这使许多河流发源于东西部向中部流,汇集形成密西西比河,最终向南流入海洋。

最新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篇4

欧洲西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找出欧洲西部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其首都,并能据图说出欧洲西部地理位置的特点。

(2)、了解欧洲西部经济、工业概况。

(3)、通过实例说出欧洲西部发展旅游业的优势条件。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运用地图、统计图表分析说明欧盟在本区作用及在世界经济和政治领域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2.通过运用地图,查找主要国家及首都。掌握从地图获得地理信息,养成利用地图学习的习惯。

3.通过互联网了解丰富的旅游资源,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尊重不同国家的文化和传统,增强民族自尊、自信的情感,懂得国际合作的价值,初步形成全球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欧洲西部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其首都,并能据图说出欧洲西部地理位置的特点。

2、欧洲西部发展旅游业的优势条件。

教学难点

欧洲西部人口稠密、国家众多,经济发达的原因和特点。

教学过程

展示学习目标(让一学生领读)

一、欧洲西部的位置和范围

1、展示欧洲西部地图,让学生说出海陆位置并得出:

欧洲西部大陆轮廓破碎,海岸线曲折。

思考:这一特征对欧洲西部有何影响?

(1)欧洲西部气候深受海洋影响。

(2)欧洲西部海运发达。

2、展示欧洲西部在世界中的位置图,引领学生分析欧洲西部的纬度位置:

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北温带,少部分位于寒带,没有热带。

3、展示欧洲西部政区图

活动一:找出面积较大的国家

法国、英国、西班牙、意大利、德国、芬兰、瑞典、挪威、波兰。

活动二:找出面积较小的袖珍国

列支敦士登、安道尔、马耳他、卢森堡、圣马力诺、梵蒂冈--世界最小国家(可与我校附近的二里半村类比)。

活动三:课本P57活动1

4、展示图8.15 “2010年欧洲西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居世界前列的国家图”让学生在图8.16中找出,并勾注,分析他们的分布特点,完成P57活动2.

(转承)由此可见,欧洲西部是发达国家集中的地区,这是为什么?

二、工业密集,发达国家集中

(讲解)历史上,欧洲西部是世界工业革命的发源地。

1、展示材料《工业革命》(学生阅读)

(讲解)“工业革命”开始于英国,由于工业的快速发展,使英国成为十九世纪的“世界工厂”。凭借庞大的船队侵占了世界各大洲的许多国家和地区,号称“日不落帝国”。大肆掠夺资源和财富,成为世界最强大的国家。在它的影响下,欧洲的许多国家如法国、德国、意大利等以及美国、日本先后发展了工业。成为发达国家。

2、欧洲西部的工业以制造业为主。

展示“英、法、德”与“印度、尼日尔,马来西亚”从事制造业的人口占总职工的比例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较图,引领学生得出:

发达国家-从事制造业的人口占总职工的比例大-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高-经济发达

发展中国家-从事制造业的人口占总职工的比例小-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低-经济相对落后

3、展示欧洲西部进出口商品比较,进一步说明欧洲西部经济发达的原因。

4、展示部分欧洲西部商品图片,说明欧洲西部工业技术处于高端位置,所以商品工艺精,价格高。

(可联系我国假冒伪劣商品,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5、欧洲西部工业分布特征

(1)动画显示欧洲西部工业分布特点;略呈“十”字

(2)动画显示欧洲西部重要工业区。

(过度)二战后,美日的工业快速发展,先后取代英国成为二十世纪“世界工厂”,与此同时,新兴发展中国家的工业也蓬勃发展,再加上生产结构单一,煤炭资源地位下降,世界性钢铁过剩,新兴技术革命的冲击使欧洲西部工业开始衰落。为了摆脱这种不利地位,欧洲西部各国又开始发展了科技、资金密集型的新兴产业和完善的服务业。

三、欧洲西部的服务业

欧洲西部的服务业体系完善,服务质量优,产值大,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

例:最近网传我国一位孕妇到英国王家医院生孩子,住了四天,消费了四十万人民币。

(承转)欧洲西部各国在完善的服务业的基础上,利用优美的自然风光、古建筑遗址、文化艺术城市、博物馆以及独特的风土人情大力发展了旅游业。使欧洲西部成为世界最发达的地区。

四、荣的旅游繁业

1、展示“1998年全世界接待国际旅游者最多的国家”图,让学生读图得出到欧洲西部的游客最多,说明欧洲西部是世界旅游业最发达的地区。

2、展示资料《欧洲西部发展旅游业的资源条件》

(学生阅读)

3、欣赏欧洲西部的景点

课件展示 学生欣赏

上述景点美不美?同学们想不想去看看?

那么要出国旅游首先要办理什么手续?(签证)

办签证一般快的话需十天,还要交手续费,麻烦不麻烦?(麻烦)

欧洲西部各国往来频繁,为了简化手续,成立了一个区域性国际组织——欧洲联盟(简称欧盟)

五、欧洲联盟

最新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篇5

位置和范围》教案

教学目标

了解亚洲的地理位置,明确亚洲的范围。

分析亚洲的经济发展状况及人口

教学重难点

1.初步认识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并能说明依据。

2.亚洲的地理位置。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位置和范围。

展示亚洲的范围及分区

学生活动:(1)总结亚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找出主要海洋。

(2)找出和其他洲的分界线和主要分区。

总结讲述:亚洲跨三带,临三洋和二洲,与北美洲隔白令海峡相望,主要位于北温带。共分为6个分区,我们中国位于东亚。

展示亚洲地形与河流分布图和亚洲地形剖面图。

学生活动:(1)找出亚洲主要的地形区,总结亚洲的地势特征。

(2)找出亚洲主要的河流,根据其流向分析特征。

总结:1、地形特征:(1)中部高,四周低。(2)以高原山地为主。(3)地表起伏大,高低相差悬殊。

2、河流特征:发源于中部高原山地,呈放射状流向海洋。长江、澜沧江等流入太平洋;叶尼塞河等流入北冰洋;印度河、恒河等流入印度洋。

3、世界之最:世界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世界陆地最低点:死海。世界最大的湖:里海;世界最深的湖:贝加尔湖。

二、世界最大的季风气候区

展示亚洲气候类型图。

学生活动:找出亚洲主要的气候类型,总结亚洲气候特征。

总结:1、气候复杂多样。缺水温带海洋性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

2、季风气候显著。有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3、大陆性气候强。面积最大的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展示季风气候示意图

学生活动:找出冬季风和夏季风的发源地,分析其风向和性质。

总结列表:

项目发源地风向性质

冬季风高纬度内陆偏北寒冷干燥

夏季风低纬度海洋偏南温暖湿润

补充:季风区的范围和夏季风一致,因此降水的多少主要受夏季风的影响。

播放洪涝灾害的视频

学生活动:根据课本资料,分析季风气候对于我们生活的影响。

总结:1、有利影响:带来丰沛的降水,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业发展。

2、降水不稳定,容易引发旱涝灾害。

三、人口最多的大洲

展示世界各大洲人口增长和数量柱状图和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柱状图。

学生活动:(1)找出人口超过一亿的国家有几个在亚洲,在亚洲的哪一部分。

(2)找出各州中人口最多和增长最快的,分析亚洲人口特征。

总结:1、亚洲有6个国家人口超过一亿,东亚有中国和日本,南亚有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东南亚有印度尼西亚。

2、世界人口最多的大洲是亚洲,增长最快的是非洲,亚洲人口特征是:人口多,增长快。

展示亚洲人口分布图

分析:回忆世界人口的分布,看亚洲人口分布规律,根据各地的自然条件分析其原因。

总结:亚洲东部,东南部和南部人口稠密,北部,西部和中部人口稀疏。

展示人口增长造成的住房紧张,就业困难等图片

讲解:亚洲人口多,增长快,给资源和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压力,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四、经济发展的差异

展示亚洲部分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图

学生活动:做课本14页读图题。

分析:亚洲各国经济发展差异巨大,日本是唯一的发达国家,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沙特依靠丰富的石油发展很快,新加坡和韩国发展成新兴的工业国。

展示新加坡示意图。

分析新加坡的位置特点,总结其发展经济是怎样因地制宜的。

总结:新加坡位于马六甲海峡中,地理位置优越,他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大力发展航运和旅游,利用中东的石油发展炼油业,成为发展很快的国家。

最新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篇6

(课堂导入)

通过多媒体,展示不同地区的风光。

利用录像展示冬季亚洲北部西伯利亚地区冰天雪地,气候严寒;而亚洲南部的新加坡、马来西亚等过的黄金海岸却是一派妩媚的热带海滨风光,是世界著名的海滨浴场。

亚洲地域辽阔,各地气候差异显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亚洲的气候特征以及成因。

(讲授新课)

板书 四、复杂多样的亚洲气候

教师指图讲述,学生进行回忆后回答问题。

讲述 气候是自然环境的主要组成部分,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很大。作为世界第一大洲,面积广大,地形复杂,气候差异很大。(展示“亚洲气候类型图”)

提问 亚洲主要有哪些气候类型?

学生看图回答。

引导 全世界的主要气候类型有十一种,仅亚洲就有9种,说明了什么?

结论 亚洲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板书 1.气候复杂多样

提问 观察其中分布范围最广的气候类型是什么?主要分布在哪儿?

温带大陆性气候,约占亚洲面积的一半以上,主要分布在亚洲中西部。

亚洲面积广大,地跨寒、温、热且地形复杂,除温带海洋性气候外,世界上的各种气候在亚洲都有分布。

亚洲各地距海远近不同,加上气流和地形的影响,干湿差异悬殊。

板书 2.大陆性特征明显

继续引导:距离海洋的远近如何?

距海遥远,深入亚洲大陆内部。

(展示“6-10图”,并在上面点出利物浦、华沙、赤塔、漠河的位置)

(引导学生分析温带大陆性气候的特点,注意逻辑层次、由简到难,有分到总)

讲述气候两大要素:降水和气温。温带大陆性气候有哪些特点?我们来观察位于这个气候区内的两个城市:赤塔、漠河,分析它们的气温和降水的季节变化特点。

小结 温带大陆性气候的特点是全年温差大,冬冷夏热,降水少且集中在夏季。

(展示“亚洲气候类型图”)

引导:亚洲降水比较多的气候类型除了位于赤道附近马来群岛的热带雨林气候外,还有几种季风气候全年降水量相对比较多,是哪几种?主要分布在哪儿?

热带季风气候

三种 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南部。

(教师简单解释何谓季风气候,在亚洲图上画箭头简单示意,补充三种季风气候的降水季节分配图和降水年际变化图,帮助学生分析季风气候降水的特点)

小结:降水的多少与夏季风有什么关系?

夏季风强大——降水多,反之,降水少

继续启发:如果降水过多或过少会造成什么后果呢?

(展示有关干旱和洪涝的视频、图片)

学生看材料分析,旱涝灾害对农业影响大。

小结:所以在亚洲东部和南部季风区内,由于夏季风的影响易发生旱涝灾害。

板书 3.季风气候显著

引导 根据以上分析,从气候类型及分布范围看,亚洲的气候主要有什么特点?

结论 气候复杂多样、大陆性特征明显、季风气候显著。

过渡 我们学习了亚洲的气候特征,那么欧洲的气候特征又如何呢?

以学生自学的形式为主,培养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列表比较亚洲和欧洲气候特征的不同。

利用书上的练习总结:

1.气候类型少,以温带气候类型为主的气候;

2.海洋性特征显著;

3.具有面积最广、最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

(课堂总结)

本节课的重点在于读图及学习方法的掌握,通过对亚洲气候特征的分析,掌握其分析方法,来了解欧洲的气候特征。所以,要多提醒学生从地图上找有用的知识,增加读图的练习。

板书设计

四、复杂多样的亚洲气候

1.气候复杂多样

2.大陆性特征明显

3.季风气候显著

最新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篇7

教学课题:

七年级下册第一章《认识大洲》第二节《非洲》

课型:新授

教材分析:

《非洲》是教材选编的“认识大洲”中的第二节内容。包括5个方面的内容:地理位置、高原为主的地形、炎热的气候、丰饶的物产和人口与经济。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运用地图,了解非洲的地理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

②通过对地形图及各种气候图的判读,了解非洲的地形特征和地形区的分布及气候特征,并学会分析气候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③学会用图表、对比分析的方法了解尼罗河和刚果河的水文特征。

④从矿产资源、动植物资源等方面了解非洲富饶的物产。

2、过程与方法:

①鼓励、引导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来收集有关非洲的地理资料,并进行归纳、分析。

②充分运用每幅地图,引导学生从地图中获得大量的地理信息,进一步探究其形成原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非洲的教学,让学生了解非洲是一个存在严重的人口、环境、发展等问题的大洲,通过教学可对学生进行科学的人口观、资源环境观以及可持续发展观的教育。

教学重点:运用地图,使学生掌握非洲海陆轮廓的特征以及非洲高原为主的地形特征。教学难点:受纬度位置的影响,非洲以热带为主的炎热气候。

教学方法:

1.主要运用问题探究式学习模式,结合利用网络媒体资源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讨论、综合分析等。

2.采用多媒体演示、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师点拨的活动方式探讨归纳。

教学用具:多媒体、教科书、地图册、地球仪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世界上有一个大洲,它既有世界上最大的盆地,也有世界上最大的沙漠,还有世界上最大的裂谷和最长的河流,并且也是世界上最热的大洲,同学们知道这是哪一个大洲吗?(非洲)那这一节就让我们向这个神奇的大洲进军,一起去探索它的奥秘吧。

出示教学目标,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

二、自主学习

根据第一节学习大洲的方法,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非洲的地理位置。

(一)、地理位置

活动一:请同学们浏览教材P1617,完成下面练习。

1、读图,找出非洲的地理位置

(1)经纬度位置:

非洲在(东或西)半球的西部,穿过非洲中部,、分别穿过非洲的北部和南部(填写纬线名称)。

(2)海陆位置:东临,西临,北隔及与相望,东北与之间隔着狭长的,并以为陆上分界线。

活动二:描画非洲轮廓图,并填出非洲周围的大洲和海洋。

思考讨论:苏伊士运河和直布罗陀海峡的重要地理位置。

(设计思路:面向全体学生,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在教学设计过程中,重在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画图的能力。)

(二)、高原为主的地形

活动三:读非洲地形图,分析非洲的地形特征:

(1)读P6图1-5,非洲的平均海拔高度居世界各大洲(南极洲除外)的第位。

(2)非洲大陆面积广大,被称为“”,海拔500-1000米的高原占全洲面积以上,东南部从北向南有高原、高原、高原。

(3)非洲东南部分布有三大高原,西北部除大陆边缘的山脉外,大多是海拔较低的高原和盆地,故非洲地势,。

(4)极具特色的地形(三个“世界之最”):中部的,北部的,纵贯东部的。

(5)读P18阅读材料:东非裂谷带及撒哈拉沙漠

简单了解东非裂谷带的分布、成因及其地质地貌特征;认识撒哈拉沙漠的范围及地理位置。

(6)读课本图P21-1;P161-17比较欧洲和非洲的海岸线特点,并在非洲图上找出:最大的半岛_、最大的海湾、最大的岛屿_。

每位同学完成自主学习后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

(设计思路:在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画图能力的同时,使学生将图像与课文内容相结合,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

(三)、炎热的气候

活动四:(1)读非洲平均气温分布图,分析非洲的气温特征:

(纬线)横贯非洲中部,、、(纬线)分别穿过其南部和北部;非洲绝大部分位于(温度带),非洲平均气温在摄氏度以上。非洲气候特征之一是气温。北半球7月份的炎热中心在地区。

由此可得非洲气温特点是:气温高。这就是它被称为“热带大陆”的原因。

(2)读非洲年降水量图,总结非洲降水特征。

非洲赤道附近、几内亚湾沿岸降水。北回归线附近的地区,降水;南回归线附近大陆岸,降水少。

由此可得非洲降水特点是:降水很少,干旱地区广。

(3)读非洲气候类型图,总结非洲的气候特征。

赤道附近的刚果盆地和几内亚湾沿岸是气候类型。非洲热带雨林气候

的南北两侧是气候类型。南北回归线附近主要是气候类型。非洲最北端、最南端分布的是气候类型。

由此可得,非洲的气候带受因素影响,以为中心呈对称。

(设计思路:继续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同时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分析问题、归纳知识的能力。)

(四)、丰饶的物产

阅读非洲主要的矿产与农产品分布图,并分类。

矿产资源:铬铁矿、金刚石、黄金、石油、磷酸盐等。

动植物资源:桃花心木、檀木、花梨木等;咖啡、棉花、剑麻、花生、香蕉、枣椰、油棕等;非洲大象、长颈鹿、斑马、非洲雄狮等

水力资源:刚果河、尼罗河(让学生通过阅读图

1-27,找出有关两河的水文特征对比,从而帮助学生提高分析地图,总结问题的能力。)

(五)、人口与经济

非洲既然被称为“富饶大陆”,按理说经济很好,但为何又被称为“经济落后的大陆”呢?

(1)读下表可知:目前,非洲有个独立国家,是世界上国家的大洲。

(2)据20__统计,有7.94亿人口,总数仅次于亚洲,居世界第2位。

(3)非洲在人口压力沉重的同时,经济上受到几个世纪以来的的影响,许多国家的经济部门单一,且以业为主要经济部门。

(设计思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树立非洲人口、资源、环境、发展之间互相联系的观念)

三、合作探究:完成P16、P17活动题。

四、师生课堂总结:

五、布置作业:课本P20——21活动题。

教学反思:

这节课以多媒体技术为支撑,教学直观、形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信息技术和地理教学融为一体,同时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真正体现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的基本理念。同时,使学生认识到地理知识就在我们身边,只要用心观察无处不在,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不足之处在于:

1、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得还不够,学生的参与面还较有限,还有一部分学生没有真正意义的参与到整个教学活动中。

2、教具的运用比较单一,即使运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但个别同学脱离课本,完全依赖于课件,只注重了浏览课件这种形式,而不能最大限度的使课件与课本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因而未能充分提高学习效率。

在今后的地理教学中,我会更加努力地增长自己的教学能力,在与学生共同完成教学目标的同时,促进学生学习意识的转化,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最新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篇8

教学目标:

1.了解美国的领土构成、地理位置

2.知道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种族构成复杂

3.了解美国的地形、气候及农业生产的特点和主要农作物带的分布。

重点:领土构成、民族及种族构成、地形气候及农业

难点:地形,气候及农业生产的特点

教学过程:

Ⅰ、自学知识我展示:(5~8分钟)

1.美国的半球位置: ,海陆位置: ,领土组成:本土部分、两个外来洲 、 。因此美国是一个地跨 、 、 两洲的国家。

2.美国人口 亿,原有居民是 ,今天居住在美国的白种人、黑种人、黄种人200多年间移入美国的。经过长期的融合,形成统一的民族。美国人总构成复杂,白种人占 ,黑种人占 。

3.美国华人、华侨约 万人,在 、 和 华人聚居的地方形成了著名的 。

4.读图说出美国地形区主要有哪三个?主要河流湖泊有哪些?

5.美国为什么被称为“农业大国”?

1.小组讨论:外来移民的大量移入,尤其是今年科技移民的移入给美国经济带来什么影响?给移出国带来哪些影响?你如何看人才外流现象?

2.阅读第81页资料,说说华人华侨对美国有哪些贡献?

3.小组活动:

读第84页,完成以下问题。

1.(1)~(5)并说说美国地势东西方向上的变化有特点?三大地形区各有什么特点?

2.读图说出美国降水量的分布特征。

3.读图完成(1)~(3)

4.小结:美国有哪些优越的自然条件(地形、河流、气候三方面说明)适合发展农业?美国农业生产的特点有哪些?

5.拓展:比较美国与日本的农业有何不同?(条件?特点?)结论: 。

Ⅳ、我能掌握我总结。(10-15分钟)

巩固练习:填充图美国部分

检测反馈:

1.美国的唐人街主要分布在 、 。美国原有居民是 。

美国的两个海外洲是: 、 。

2.美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3.美国的自然条件有哪些优越性?

4.美国的农业有什么特点?美国有哪些著名的农业带?

5.自绘美国轮廓图填注临海、地形区、两个外来洲、河流、湖泊。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了解美国的工业特点及分布2.认识并理解高新技术产业对一个国家的发展所起的作用,从而树立科

教兴国的战略观念。

重点:美国工业特点及分布、新技术产业

难点:美国工业发展的借鉴意义

教学过程:

Ⅰ、自学知识我展示:(5~分钟)

1.读图9.12找出美国主要有哪些工业城市和工业区?

2.读图册47页说说美国主要有哪些工业部门?

3.美国工业的特点:拥有 ,工业产品种类 ,产量 ,技术 ,是世界上工业最发达的国家。

4.美国的硅谷在 ,因生产 而出名。

Ⅱ、明确学习目标(2分钟)阅读了解目标

Ⅲ、合作探究我快乐:(20-25分钟)

1.自学内容交流反馈

2.阅读材料第86页说出美国有哪些工业产品居世界第一二位?从中说明美国是当今世界工业最 的国家。

3.小组讨论:为什么美国能成为世界上工业最发达的国家?

4.活动:读第87页,完成以下问题。

(1)阅读4则资料,说说高新技术产业对美国经济的促进作用。

(2)看图9.11、9.12,总结高新技术产品的种类。

5.学生讨论:中国工业发展的方向是什么?我们应如何借鉴美国工业的发展的经验?青少年应树立什么样的信念?

巩固练习:完成填充图美国工业部分

自绘美国本土示意图,要求填注临海、邻国、五大湖、主要工业城市等。

知识拓展:

高新技术产业主要包括:微电子工业、电脑软件、机器人、通讯设备、计算机辅助设备、光纤技术、超导研究、生物工程、航天技术等

美国在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生物工程、化学及航空航天等高科技术部门居世界首位,在工业机器人、计算机芯片等方面落后于日本。

目前中国的那些高新技术产业有较大发展?

最新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篇9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搜集地理信息、思考地理问题对学好地理知识的重要性。

2、让学生理解在野外旅行中学习地理是学好地理的重要途径。

教学重点

让学生知道搜集地理信息、思考地理问题对学好地理知识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让学生理解在野外旅行中学习地理是学好地理的重要途径。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

媒体素材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地理知识就在我们自己身边,学习地理应注意搜集身边的地理信息。电视中的各种节目、报刊杂志、图书馆的藏书,互联网站等都传递着许多地理信息,我们要逐步学会搜集地理信息并思考相应的地理问题,本节课老师和大家共同探讨学习地理的途径、方法以及技能等。

二、课前热身

学生分组讨论:看哪位同学最新的信息中地理信息最多?是通过什么途径获得的,并且分组记录下来,比一比看哪一组搜集的最多。

三、合作探究

1、整体感知

提示:要学好地理,首先要学会收集地理信息,再学会思考地理问题,最后要扩大自己的视野或生活圈子,从实践中去学习。

2、四边互动

互动1:教师对学生搜集的地理信息进行整理,而且要求学生学会思考地理问题,然后提问:

(1)为什么阿富汗、伊朗、土耳其等国连续发生地震?

(2)为什么我国南方、北方的部分地区常发生水、旱灾害?

(3)为什么南方能大面积种植柑橘,北方却不行?

(4)为什么吐鲁番的哈密瓜那么甜?

(5)为什么南极洲蕴藏着大量煤炭资源?

明确:观察和了解地理现象,发现地理问题,探究其成因和规律,进一步思考和解决地理问题的方法有许多种,对比、分析、综合、观察、联想等方法将有助于我们学习地理。

互动2:要学好地理,我们单靠坐在教室里是远远不够的,要深入周边的环境,走进大自然,通过野外旅行,学会观赏大自然。野外旅行的内容丰富多彩,如游园、滑雪、探险、狩猎、海滨休闲、水上漂流等。野外旅行的方式有多种多样,包括步行、骑自行连、乘汽车、火车等交通工具。

学生分组讨论活动,教师用投影出示讨论问题:

1)你曾经外出到过哪些地方旅行?

2)旅行的内容和目的是什么?

3)采用什么交通工具?

4)时间如何安排?

5)旅行路线如何?

学生讨论完后,教师选一两名代表汇报。

进一步提问:野外旅行要准备好哪些物品呢?

明确:地图、指南针、笔记本、望远镜、照相机等。

强调:还要学习并掌握一般的地理观察、地理摄影、地理素描、地理标本制作等技能。

俗语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野外旅行能丰富课余生活,提高审美情趣,增长地理知识。地理学习的特点就在于它的生活性,地理知识就在我们身边,我们正在不知不觉地应用它;我们身边就有地理知识,只要留意就会学到很多正在使用的地理知识。

四、达标反馈

讨论:学生分组设计一条附近地区野外旅行线路,内容包括:地点、旅行线路、开始和到达时间、旅行内容、交通工具、物品准备、注意事项等。

五、学习小结

(1)内容总结

学生先小结本节课内容。教师点拨。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怎样学好地理,懂得了学习地理的方法途径,进而发展了自己的地理意识和创新精神。

(2)方法小结

本节课主要采用讨论法学习。

六、作业

设计一条最好的旅行路线,最好的地图,进行一次野外旅行。

七、板书设计

最新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篇10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运用地图指出巴西的'地理位置、首都和主要城市

2、根据地形和气候特点,分析亚马孙河水量巨大的原因

3、根据地图和资料联系巴西自然条件讨论该国如何开发

利用和保护热带雨林

过程与方法:充分运用资料,让学生讨论、比较

情感与价值观:使学生树立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观点

重点:亚马孙平原和亚马孙河流

难点:巴西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学生运用资料分析问题的能力

关键:巴西的位置

导入新课:出示七年级上册的“面积人口居世界前10位的国家”,请学生运用地图回答:a各个国家分别位于那个大洲?b南美洲人口和面积居第一位的是哪个国家?从而导入新课。

播放亚马孙河的录象材料。

1、亚马孙河

在图8-51上找到亚马孙河,并找到他的源地、入海。

将亚马孙河的流量、长度流域面积与其他三条大河比较,得出结论:亚马孙河是世界上水量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

讨论:亚马孙河水量巨大的原因?

小结:发源于安第斯山脉,注入大西洋是世界上水量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长度仅次于尼罗河,居世界第二位。

2、亚马孙平原和热带雨林气候区

在8-51图上找到亚马孙平原并观察他的范围,说明他是世界上的平原。并看图说出他的范围,在组内交流。

小结:亚马孙平原西起安第撕山麓,东到大西洋是世界上面积的平原。

读8-51图分析亚马孙平原的纬度位置,思考:该地的气候类型是什么气候?此中气候条件下的植被是什么?

小结:亚马孙平原分布着世界上面积的热带雨林。这里有世界“动植物王国”之称。

讨论:亚马孙平原的热带雨林有哪些生态效益和环境效益?

阅读材料“地球之肺”

说明:热带雨林的生态效益和环境效益

过渡:巴西的地形除了平原,还有什么类型的地形?

3、巴西高原

①引导学生观察8-51上的巴西高原的范围,并与亚马孙平原比较。

②从纬度位置和地形的角度分析巴西高原的气候特点

③小结巴西高原的地形构成:约1/3的亚马孙平原和2/3的巴西高原构成了巴西

小结:由亚马孙河冲积而成的亚马孙平原和巴西高原构成的巴西,它的面积和人口均居世界第五位,是南美洲的国家。

课堂活动:

(1)、世界上面积大于巴西的国家有那些?

(2)、填表比较亚马孙平原和巴西高原的气候

最新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相关文章: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美国教案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教学计划

七年级地理教案湖南教育出版社版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教学工作计划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教学总结(2)

湘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总结

湘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

七年级下册湘教版地理书知识点

七年级下册地理复习知识点湘教版

湘教版七下地理复习资料有哪些

    6598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