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部编版历史重要地名复习资料
历史学科的生命在于真实。用史实来说话,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要求。因此,对史实的全面掌握是复习的一个关键环节。接下来小编为大家介绍初一历史学习的相关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初一部编版历史重要地名复习资料
写出下列事件的详细地点
元谋人( );北京人( );半坡人( );河姆渡人( );
炎帝打败炎帝之战地点( );炎黄大战蚩尤地点( );周武王灭商之战( );殷墟( );天府之国( );老子故乡( );孔子故乡( );灵渠( );秦长城东西起止点( );陈胜吴广起义地点( );张楚政权建立地点( );项羽打败秦军战役( );项羽失败自刎之地( );
张骞第一次出使目的地( );陆上丝绸之路出发地( );西域都护府驻地( );曹操打败袁绍战役( );孙刘联军打败曹操战役( );三国时台湾名称( );南朝时最繁华的商业都市( );
东晋打败前秦的著名战役( );南北朝著名石窟( )和( )。
D.第四部分 重要人物复习
1.四五千年前,黄河流域著名部落有( )、( )、( )等。其中( )( )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2.相传黄帝时,( )创造文字,( )制作音律,( )发明缫丝和纺织。
3.黄帝后,黄河流域三位著名部落首领,先后禅让的是( )( )( )。其中治水有功的是( )。
4.商代,迁都到殷的君王是( )。
5.周文王“愿者上钓”,得贤臣辅佐,其后封到齐国的是( )。
6.与民争利,导致“国人暴动”的周代暴君是( ),为博妃子一笑而亡国的周代昏君是( )。
7.1929年青年学者( )发现第一个北京人头盖骨,1899年,清朝人( )首次发现甲骨文。
8.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是( ),他得到贤臣( )辅佐,以“( )”名义成就霸业。
9.战国时期,晋国为( )( )( )三家大夫瓜分,齐国由( )取代。
10.公元前356年,秦王( )重用( )变法,国力大增。
11.公元前256年,秦国蜀守( )修建都江堰。
12.春秋时期道家代表人物是( ),儒家学派创始人是( )。
13.“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其中秦王指( )。
14.秦始皇派大将( )北击匈奴,修筑长城。
15.秦末农民起义领导人是( )和( )。响应起义的有( )和( )等起义军。
16.楚汉之争的双方是( )和( )。取胜的是( )。
17.文景之治指的是西汉( )和( )两位君王。
18.汉武帝采纳大臣( )建议,实行“推恩令”。采纳文士( )建议“罢百尊儒”,儒学于是成为正统。又派遣( )出使西域,以击败匈奴。最终成就了大一统局面。
19.西汉末年,外戚( )篡汉,建立新朝。刘秀灭新朝东汉建立,出现光武中兴,光武指( )。
20.184年,( )领导黄巾起义,动摇了东汉统治。
21.( )通西域后,西汉设立西域都护府,管辖今地区。保护丝路商旅往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 )”战略,古丝路重新焕发异彩。
22.东汉( )改进造纸术,他是今湖南( )人。
23.东汉名医( )后世称“医圣”,( )称“神医”。
24.《史记》作者( ),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鲁迅赞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5.道教兴起于东汉民间,( )创立太平道,( )创立五斗米道。佛教在( )末年传入中国。创始人是古印度王子( ),又称“( )”。东汉( )时,建白马寺让人释经,佛教由此在中国兴起。
26.东汉末,曹操把( )接到许,挟天子以令诸侯。
27.官渡之战双方是( )和( ),赤壁之战双方是( )和( )联军。都是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28.三国时,吴国孙权派( )去夷洲,台湾和大陆开始有正式交往。
29.蜀汉在( )治理下,西南地区得到开发。
30.三国魏权臣( )后代篡位建立西晋,西晋( )时,昏庸无能,出现“八王之乱”,国力日衰。
31.十六国时,前秦( )重用汉人( )主政,国势日强。
32.东晋时流传“王与马共天下”,“王”指的是( )。
33.194年,北魏( )迁都洛邑,接受中原先进文化。
34.北朝( )著《齐民要术》,在世界农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35.南朝科学家( )推算圆周率到小数点后七位,领先世界近千年。
36.曹魏著名书法家( )独创楷书书法,后人称绝世之作。
37.东晋书法家( )代表作《兰亭序》,世称天下第一行书。后人誉为“书圣”。
38.东晋最著名画家是( ),代表作为《 》、《洛神赋图》。
初一学生历史学习方法
历史学科的生命在于真实。用史实来说话,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要求。因此,对史实的全面掌握是复习的一个关键环节。
历史知识包括:人物;事件(事态);组织(机构);制度(纲领、路线、计划、条约);文化成果(包括理论、技术、文物器具、工程建筑、书籍文献)。
人物:
对于杰出历史人物应从以下两个角度进行把握:
第一,要知道他们的社会身份和属于哪一历史时代。
第二,要掌握他们的主要活动和业绩。重要历史人物的活动和业绩在教科书中往往是分散的,高考可以选择特定角度;要求应试者对此进行连贯的阐述。如孙中山“致力于革命四十年”,其历史活动贯穿于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两个不同历史时期,在中学历史教科书中分别记述于不同章节,可以选择特定角度将这些相对分散的记述连贯阐述。 事件或事态:
所谓事件,是指人们在短时段内进行的具有突发性、间断性的历史活动;而所谓事态,则是指人们在较长时段内从事的具有常规性、持续性的历史活动。对于历史事件要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把握:
第一,时间或背景。对于大部分历史事件并不需要记住其发生的年、月、日等具体的时间,但须知道它们发生的历史时期,或它们发生的时代背景。如对于“公车上书”,应知道它发生于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时。不过对少数重大的历史事件(尤其是中国和世界近现代史中的事件),须掌握它们发生的具体时间。
第二,简单经过或内容。如对于“公车上书”,应知道其主要内容是康有为、梁启超领导参加会试的各省举人上书光绪皇帝,反对签订《马关条约》,要求变法。
第三,结果或影响。如对于“公车上书”,应知道它虽然没能上达,但却标志着戊戌维新运动的兴起。
群体和组织、机构:
人类的历史活动不仅是以个体形式进行的,更重要的是以群体形式进行的。对于历史领域的这种群体和组织、机构,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把握:
第一,存在或创立的时间、背景。如对于西域都护,应知道它设立于西汉时期。
第二,性质或功能、职能。如对于西域都护,应知道它是西汉政府对西域进行政治、军事管理并保护商旅往来的机构。
第三,在历史上的影响。对于西域都护,应知道它的设立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制度、纲领、路线、计划、条约:
对于历史上的各种制度、纲领、路线、计划、条约等,应从以下角度加以把握:
第一,产生的时间或背景。如对于科举制,应知道它是作为九品中正制的替代物创立于隋。
第二,主要内容和沿革变化。对于科举制,应知道它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分科考试的办法来选拔官员,其考试在明清时期采用八股文。
第三,在历史上的影响。如对科举制应知道它打破了选任官员的门第限制,但八股取士使得士人脱离实际。历史上的各种制度、政策、纲领、路线、计划、条约等看似僵化的规则,都是由一定历史时期的各种社会关系、政治关系凝聚而成的。或者说,在它们文字形式的背后,其实隐藏着当时社会各个阶级、阶层、政治军事集团、民族、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关系。历史上的各种制度、政策、纲领、路线、计划、条约等,往往存在着沿革变化过
程,存在着文字规定与实际实行情况之间的差异。
文化成果(包括理论、技术、文物器具、工程建筑、书籍文献):
历史上各种理论、技术、文物器具、工程建筑、书籍文献等,是人类动态文化创造的静态成果,是人类历史文化活动的结晶,在人类历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必须予以重视。对于这些人类历史文化活动的成果,应从以下几个角度加以把握:
第一,这些文化成果的产生时代或年代。如对于都江堰,应知道它修建于战国时期。 第二,这些文化成果的创造者、总结者(他们有可能是一些知名的个人,也有可能是一些可知或不可知的群体)。如对于都江堰,应知道它是当时秦国蜀守李冰父子所组织修建。 第三,这些文化成果的内容或价值。如对于都江堰,应知道它是一项防洪灌溉工程,它使岷江水流由激转缓,既可免除水患,又能灌溉田地。
为便于掌握,还可以将历史知识这样分类进行掌握:
教材明确标示或我们在理解上可以认定的“历史之最”、“历史第一”的史实。如“筒车”这种提水灌溉工具,尽管教材叙述它时没有用“最早”的字眼,但1997年高考第3题考查它最早出现的朝代。这需要理解教材“唐朝农民……创制了新型灌溉工具筒车”的表述。 历史上具有“开始”、“开端”意义的史实
但有些似乎熟知的史实,如果读书不细容易弄错。如春秋时期私田的大量开垦导致井田制的破坏,但私田的出现是在春秋之前;北宋时兴起的是私人讲学的书院,而私人讲学则在春秋时期的孔子就开始兴办了。
具有“标志”意义的重大史实
教材对很多重大史实都用“标志”做出评价,有一些重大史实教材没有明确标示,需要我们分析试题得出结论。如美国侵略越南从“特种战争”升级为“局部战争”,其标志是派地面到南方参战(1996年高考第28题)。
具有转折、决定性意义的史实
如20世纪中国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巨变,其中第二次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1999年高考第17题)。
具有特点、特征的史实
特点是指和同类历史事物或同一历史事物的不同发展阶段相比较的不同点;一般从本质上去揭示,或在较大时间范围反映历史发展趋势的固有特点,往往称为特征。1999年高考第9题考查太平天国运动两个新的时代特点:反封建同时反侵略;《资政新篇》具有资本主义色彩。
重要历史人物和重大历史事件、重点经济、文化建设成就。教材对历史事件、现象和人物所作的结论、评价。如教材对洋务运动的评价有“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但我们复习时还应能结合自己所学知识得出新的结论:洋务运动是近代民族工业的开端,开启中国近代化的先河。使自己对教材知识的掌握不是仅仅停留在字面上。
初一部编版历史重要地名复习资料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