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备考资料>

高考历史备考复习资料知识点归纳

业鸿分享

在高考的备考过程中,同学们很关心怎么才能最有效备考,在备考历史的时候,哪些知识点是需要重点学习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高考历史备考复习资料知识点归纳,欢迎大家来阅读。

高考历史备考复习资料知识点归纳

高考历史知识点总结归纳

封建国家的衰落和多民族国家空前巩固

(明清(鸦战前))

一、阶段特征:

本阶段讲述从公元1368年明朝建立到1840年鸦片战争,此阶段是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但多民族国家得到空前的巩固。

(一)、政治-国家统一空前巩固和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1、统一空前巩固:清朝前期,采取多种手段加强对边疆的管辖,国家统一空前强化。

2、君主专制制度空前强化,明朝废宰相归六部,五军都督府和兵部牵制,设特务机关,地方设三司,完善大明律;清朝设军机处,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二)、经济-赋税定型和资本主义萌芽

1、一条鞭法和摊丁入亩完成了封建社会的赋税定型,有利于人身松弛,刺激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刺激了人口增长。

2、农工商业超过前代,农业高产作物和商品化提高,手工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商业远超前代。

3、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受到腐朽封建制度的阻碍,始终难以壮大。

(三)、民族-多民族国家空前巩固

1、明朝管辖东北,西藏,台湾,对瓦剌和鞑靼战争,防御和册封相结合。

2、清朝多民族国家空前巩固,对边疆管辖空前加强,平乱,设机构,册封,改土归流等加强对了西北,西藏,西南,台湾,东北的管辖。

3、清朝疆域辽阔,西跨葱岭,西北达巴尔喀什湖,北接西伯利亚,东北到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钓鱼岛,赤尾屿,南包南海诸岛。

(四)、外交-开放到锁国和捍卫国家主权

1、由开放到闭关: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外交和航海史上空前壮举,但并未促进中国文明的继续壮大,反而日益衰落;清朝实行闭关政策,错过了历史发展的机遇。

(五)、文化-承古萌新

1、总结性应用性的科技著作,和庞大的古典类书丛书是对古典科技文化的总结。

2、早期启蒙色彩的思想家,反封建的市民文学,西学东渐体现这一时代新的曙光。

二、历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注重分权牵制,结合相关史实加以说明.并指出这种分权和西方三权分立的区别。

中央:秦中央分三公九卿,汉分内外朝,隋唐将宰相分为三省,下设六部,宋分割禁军,和枢密院牵制,分割宰相三方面;明废除宰相权归六部,兵部和都督府分割兵权.

地方:宋朝对地方设通判,转运使,司法牵制分割;明朝对地方设三司分管牵制,清朝设督抚互相牵制.

区别: 中国分权都在皇权独裁下是加强专制的工具;西方分权则真正独立,制约平衡,是削弱专制,实现资产阶级民主的保障.

一个中心,两对矛盾(皇相,央地)

,六方面趋势(分割中央加强皇权,分割地方加强中央,完善强化选官,完善加强监察,完善严密法律.加强对人民思想控制.),六个发展阶段(秦建,汉巩,隋唐完善,宋元强化,明清顶峰,近代终结.),两方面评价(积极消极-统一,稳定,经济发展,民族融合,领先持续;消极阻碍资芽,暴政,摧残进步思想,不利科技发展.) 三、东西方资本主义萌芽的不同结果和成因。

结果不同:

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难以突破自然经济;欧洲资本主义萌芽迅速壮大,蓬勃发展,最终瓦解了封建制度,推动欧洲率先进入资本主义时代。

差异原因:

(1)从经济上东方重农抑商,关卡林立,缺乏市场资金,西方重商主义,推动原始积累。

(2)从政治上西方城市独立,资产阶级壮大起来;东方政治专制空前强化,达到顶峰,摧残进步因素。

(3)思想上西方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推,自然科学发展起来;东方八股文文字狱思想专制,也未能吸收西方科技。

(4)从外部说西方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推动商业革命价格革命原始积累,东方闭关锁国错失去机遇。

总结: 东方腐朽顽固的封建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西方封建制度则比较松动,资本主义萌芽蓬勃发展起来.

四、清政府是如何加强对边疆地区管辖,巩固多民族国家的?

西北地区:平定漠西蒙古噶尔丹的叛乱,后在天山北路设置乌里雅苏台将军和科布多大臣,管辖蒙古各部的军政大权;在天山南路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后设伊犁将军,管辖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

西藏地区:顺治帝接见和册封五世_,康熙帝册封五世班禅喇嘛,历代活佛都须经过中央册封;雍正帝在西藏设立驻藏大臣加强管辖;乾隆帝确立活佛转世的金瓶掣签制度加强监督.

西南云贵等地:康熙帝平定三藩叛乱,雍正帝大规模在云贵两广地区改土归流

台湾:清朝康熙平定郑氏政权,设台湾府加强管辖.

东北:康熙帝抗击沙俄,签订<尼布楚条约>,捍卫国家领土.

中央:中央设理藩院,掌管少数民族事务.

形式: 平乱,设机构,册封,改土归流,反击侵略.

五、明清科技和同时期西方科技的差异和成因。

差异:领域不同-东方集中于应用性的农学药学地理等,西方则体现在天文物理等基础理论科学方面;性质相反-前者属于传统旧科技总结守旧,后者则是新自然科学的创新。

成因:政治-中国君主专制强化,压制进步思想;西方封统治削弱,资产阶级壮大,推动科技进步。经济-中国自然经济稳固,资本主义萌芽受阻,缺乏经济推动;西方资本主义发展,工场手工业刺激科技发展。此为根本原因。思想-中国思想专制,文字狱八股文,保守自满,影响科技创新;西方文艺复兴宗教改革

启蒙运动,思想大解放推动科学发展。这一条是直接原因。(另,两种文化性质不同。)

对外-中国闭关锁国,禁止西学,错失机遇;西方新航路开辟,对外开放,促进科技应用发展。

高考历史重要备考知识点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60-1901)

一、阶段特征

(1)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对中国侵略进入了新的阶段:在军事上造成中国边疆地区的普遍危机,如中法战争,甲午战争等;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阶段的过渡基本完成,经济上大规模向中国输出资本,政治上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随着《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中国完全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2)中国各阶层为“救亡”进行了抗争和探索发展到新的高度:地主阶级洋务派的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机器大工业,一定程度抵制了外资侵略,但终究破产;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变法,建立资本主义君主立宪制度,由于自身软弱和顽固派反扑失败,但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农民阶级发动了义和团运动分裂了列强瓜分中国的计划。但这些抗争探索都没有能够挽救灾难深重的中国,

(3)中国社会向近代化方向迈进:在此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夹缝中艰难产生并得到初步发展,为中国社会变革提供了经济和阶级基础;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产生。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发起了戊戌变法推动了政治近代化和思想解放。

二、 洋务运动的重大历史作用是开启了中国近代化:

性质:洋务运动是一场封建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但客观上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步伐:

作用:(1)引进了近代大工业和近代生产方式,这是洋务运动最大的贡献;(2)举办的民工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资,刺激了本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3)军工和海防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国防实力;(4)培育了一批近代的科技人才和知识分子影响深远;(5)大规模引进西学,促进先进思想传播;(6)孕育了维新派和维新思想。(引,抵,刺,防,人,学,孕。)

总之:洋务运动作为地主阶级的探索,在近代化历程中有里程碑意义,它开启了军事,经济,科技,教育等多方面的近代化,当然,由于其阶级局限,未能将近代化推进到改变封建制度层面,这是其失败的根本原因

三、19世纪中叶到六七十年代在中国出现的三种近代企业和作用:

外国在华企业:掠夺中国原料,占领中国市场,阻碍中国经济健康发展;但也传入新的技术和生产方式,瓦解了然经济,刺激民资产生,促进无产阶级产生。

洋务派企业:

开启了中国近代化,引进了西方大生产,培养了科技人才,稍许抵制外资侵略,诱导了民族资本产生,壮大了无产阶级队伍;但具有买办性封建性,为封建统治服务,有压制民资发展的方面。

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最进步经济形态。促进中国经济发展;壮大无产阶级队伍,诞生民族资产阶级;为新的政治变革提供经济阶级基础。

四、戊戌变法在近代化进程的重要作用-承上启下。是继洋务运动后对近代化的继续深入发展阶段。

(1)启动政治近代化:提出了学习西方君主立宪的政治制度,试图对旧的政治经济制度进行改革。

(2)推动经济近代化:变法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

(3)深入推动思想近代化:介绍和宣传近代思想,批判封建思想,是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

(4)大大推动教育近代化:戊戌变法使中国教育的近代化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近代高等教育开始形成。

五、一种观点认为:“中国近代的历史,具有争取民族独立和实现国家近代化两个方面的内容,而19世纪60-90年代,我国迈出了国家近代化的第一步。”

(1)请简要说明当时我国“近代化”在经济、军事、文化,政治等方面的表现,

(2)这一轮“近代化”的结局如何?造成这一结局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从上述近代化及其结局从中可得出什么结论?

表现:(1)经济--洋务派开办了一批军事和一批民用工业引进了西方机器大生产,随后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也在沿海出现,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有了初步发展。(2)军事-洋务派兴办了三之近代海军,新式军事技术应用。(3)文化-洋务派派遣留学,开设新式学堂,并引进西方大量科技著作;维新派则介绍西方政治学说,第一次批判封建正统思想,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维新派开设学堂,办报;京师大学堂。(4)总理衙门是政治近代的开端,维新变法主张建立君主立宪的资本主义制度,把政治近代化推向深入。

破产。前者是因为不敢触动封建制度,后者则是资产阶级软弱性,两者共同原因是顽固派阻挠。

结论:在近代中国,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都难以完成近代化任务;要实现近代化首先要取得民族独立。

高考历史必考的知识点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化

(1901-1918)

一、阶段特征:

本单元讲述1901-1918的历史。主要内容包括辛亥革命、袁世凯的反动统治、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短暂春天三部分内容。辛亥革命是旧民主革命的最高潮--反对袁世凯和北洋军阀独裁的斗争是辛亥革命的延续,同时也说明旧民主革命山穷水尽--民族资本主义短暂春天则为旧民主革命向新民主革命转变提供了经济和阶级基础。

1列强侵华继续深化:(1)列强在此段侵华的总特点是以华治华,扶植其侵略工具来继续加深对中国的侵略,扶植的对象经历清政府-袁世凯――各派军阀,频繁更换侵略工具人也说明其统治不再稳定。(2)列强之间在中国进行了激烈的争夺,日美在中国的侵华势力迅速膨胀,逐渐成为争夺中国的主要竞争对手,尤其是日本在一战期间通过21条暂时取得了在华优势。(3)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帝国主义在客观上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使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获得了宝贵的发展机遇。

2、反动统治不断更替:

(1)清政府玩弄新政和预备立宪,激化矛盾,加速了革命的爆发,但客观也有积极意义。

(2)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对内独裁复辟帝制,对外卖国,被历史进步潮流冲垮。

(3)北洋军阀各派互相混战争夺,中国进入事实上的半分裂状态。

3、抗战探索大发展:

(1)辛亥革命是旧民主革命的高潮,这场革命有完备的纲领,正规的政党,经过了长期准备,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普及了民主共和的观念,也沉重打击了列强在华统治秩序。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2)辛亥革命后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了维护民主共和的果实,和袁世凯,北洋军阀进行了一系列的斗争,这些斗争基本上归于失败,说明旧民主革命逐渐走到山穷水尽地步。

4、近代化里程碑:

(1)政治上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临时约法,建立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在政治近代化上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2)经济上,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取得了显著的发展,为中国历史的进步提供了基础;(3)思想: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实业救国的思潮蔚然成风。西方先进思想进一步传播,新文化运动是近代历史上最深刻的一次思想解放。

二、辛亥革命是近代化的历程碑

理论:近代化是指中国社会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向。在近代历史上近代化在经济上主要是工业化,在政治上是民主化,在思想是思想解放。其实质是模仿西方的资本主义化。1949后多用现代化一词,其特点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

里程碑: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化的重要里程碑:(1)政治近代化历程碑:结束了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在国家政治形态,政权形式上实现了近代化的突破—由封建专制政体转化为形式上的民主共和政体。(2)经济近代化里程碑: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创造多种条件,实业救国蔚然成风,民族资本主义在此后获得一次显著发展。(3)思想文化上:普及了民主共和观念,思想解放继续深入,追求民主共和成为思想主流。

三、北洋军阀统治期间政治斗争焦点,表现,结局,认识.

(1)焦点: 民主共和和专制独裁的较量,实质是资产阶级革命派为维护辛亥革命果实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daili人北洋军阀的斗争,是辛亥革命的延续.

(2)表现: 袁世凯独裁和复辟帝制,北洋军阀破坏约法;革命派的议会斗争,二次革命,护国运动和护法运动.

(3)结局: 一方面民主共和制度难以真正实现;一方面反动统治秩序也难以稳定.

(4)认识: 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革命已经走到了山穷水尽地步,历史呼唤新的革命曙光.

四、民资工业的产生,两次发展及影响.

(1)产生:

19世纪60-70年代,沿海地区,资本主义萌芽的作用,外来资本主义侵略瓦解自然经济的刺激,洋务运动开办企业的诱导下出现了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2)两次发展和影响:

一. 19世纪末甲午战争后,随着资本主义经济输出的刺激和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民族资本主义获得了初步发展;这次发展促进了资产阶级壮大,为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的兴起准备了经济和阶级基础.

二.辛亥革命和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辛亥革命的推动,群众爱国运动推动,实业救国思潮的兴起,加之帝国主义在一战期间暂时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民族资本主义有了一次显著发展,这次发展促进无产阶级壮大,为旧民主革命向新主义革命转变,中共的成立体供了经济阶级基础.

五、一战期间历史发展新的曙光:

分析:新的曙光是指中国革命由旧民主革命向新民主革命转变.要从经济,阶级,政治,思想,外部多方面分析这种转变是否具备相应的条件和史实.

参考:

(1)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有了显著发展,无产阶级队伍壮大,为革命转变提供了经济和阶级基础.

(2)政治上: 资产阶级为维护民主共和与北洋军阀进行了反复斗争,为革命准备继续发展条件;

(3)思想上: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新文化运动彻底批判封建思想,后期新文化运动宣传马列主义,为革命转变准备了思想条件;

(4)外部:一战后期,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为中国革命转变指明了新的方向.

    1864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