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中语文的课型构建
考察考生四大能力:运用语文学科知识的能力、语文教学设计能力、语文教学实施能力及语文教学评价能力,本大纲为即将参加教师资格证考试的考生提供参考,明确复习目标,希望对广大教师证考生有所帮助。
高级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一、考试目标
1.运用语文学科知识的能力。掌握汉语言文学的基本知识和语文教学的基本理论,能在教学中灵活运用;了解语文学科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把握语文学科发展的大致趋势;准确理解《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规定的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和实施建议,用以指导自己的教学。
2.语文教学设计能力。能依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规定的课程目标,针对高中学生的认知特征、知识水平及学习需求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能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学生个体差异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能准确表述教学目标,恰当选择教学策略,合理利用教学资源,设计多样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所选教学内容的方案设计。
3.语文教学实施能力。掌握高中语文教学实施的基本步骤,能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优化教学环节;掌握语文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和策略,能依据语文学科特点和学生认知特征,创设情境、激发动机、组织学习、总结提升;熟悉现代教育技术,能依据教学需要恰当选用教学媒体。
4.语文教学评价能力。了解语文教学评价的基本方式及特点,掌握基本的评价方式;能够以《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倡导的评价理念为指导,针对学生实际,合理运用多种评价方式,发挥教学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能够自觉进行教学反思改善自己的教学。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
(一)学科知识
1.了解国内外文学发展概况,熟悉重要作家作品及其风格特征,运用文学理论引领学生个性化地解读文学作品,发展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2.能够针对不同文本的特点,运用分析文本的相关知识和策略,帮助学生提高筛选信息、解释推论、评价判断的能力。
3.熟练掌握汉语言文字应用的基本知识,遵循高中学生语言学习规律,帮助学生理解语言难点,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4.具备较强的书面表达能力,熟悉写作教学的过程,能够指导学生分析写作目的、内容及要求,自主、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
5.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能够根据学生需求,适时推荐文化品位高、难易程度适当的课外读物。
6.正确理解《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能够在教学中体现其倡导的基本理念,落实其规定的课程目标。
7.熟悉现行通用高中语文教材的编写理念、结构方式、选文特点,能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使用教材。
8.掌握阅读与写作教学的一般思路和方法,能根据教学需要选择使用。
9.了解高中语文选修课的基本理念和模块设置,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流程。
(二)教学设计
1.能够根据语文学科特点及高中学生的认知特征,分析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的个体差异。
2.能够根据所选教学内容和学生已有知识水平,分析学生的学习需求。
3.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已有知识水平,诊断并确定学生的学习起点。
4.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起点,明确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之间的关系。
5.能够把握所选教学内容及其特点,准确分析教学任务,确定教学内容的相互关系和呈现顺序。
6.能够根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规定的课程目标,所选教学内容及学生语文学习特点,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7.能够设计合理的教学流程,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突出与教学重点、难点相关的教学环节。
8.了解语文教学资源的多样性,能根据所选教学内容合理开发、选择和利用教学资源。
9.能够设计多样化的课外活动(如读书报告会、书评交流会),引导学生分享阅读乐趣,交流阅读成果,共同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
10.了解编制教学方案的基本规范与要求,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教学方案。
(三)教学实施
1.能够根据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等教学内容的特点创设教学情境,合理安排教学环节,组织学生参与语文学习活动。
2.能够根据学生语文学习的个体差异,指导学生课前预习、课堂学习和课后总结。
3.能够选择恰当的课堂教学评价方式,有效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促进学生的语文学习。
4.能够根据高中语文的不同课型(如讲读课、自读课、活动课),运用恰当的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指导学生的学习。
5.能够在阅读、写作教学过程中,将学生的学习反馈转化为新的教学资源。
6.能够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指导学生根据问题制定计划、搜集资料、分工合作、交流展示、评价反思。
7.善于发现和利用生活中的语文资源,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运用语文。
8.能够恰当选用教学媒体,整合多种教学资源,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四)教学评价
1.能够在教学中综合运用形成性与终结性、定性与定量等不同类型的评价方式,恰当评价学生的语文学习过程和结果。
2.能够依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倡导的评价理念,发挥教学评价检查、诊断、反馈、激励、甄别等功能,促进学生的发展。
3.能够根据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的教学内容,选择和使用恰当的评价策略。
4.能够结合学生自我评价、学生相互评价、教师评价,帮助学生了解自身语文学习的状况,形成个性化的学习策略。
5.能够分析、评价自己的教学,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思路,完善教学方案,提升教学能力。
构建语文阅读课型的思考与实践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阅读课型研究的目的。研究阅读方法,构建阅读课型的方法体系,是阅读课型研究的主要内容。而语文的阅读方法,我们所见到的大多是精读、略读、跳读、速读、浏览、检索等等,这些基于个体获取信息的角度而设定的阅读方法,不是我们所说的教学阅读方法。这些阅读方法,没有包含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的教学活动。由于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的缺失,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往往是“摸着石头过河”。学生由于没有掌握阅读方法,也就很难从阅读中获取他们所需要的东西。针对这种现状,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初步构建了朗读、背读、说读、议读、疑读、析读、抄读、写读、赏读、演读等十种基本阅读方法。
1.朗读
让学生充分地朗读课文,于朗读中体会课文的精妙之处,并在朗读中进行语调、语速、节奏、情感等朗读技能的训练和普通话的训练。用朗读知识作为先导,通过朗读学习课文。例如:这个词为什么要读重音?由读准重音的理由谈对词语的理解。这句话为什么要用高昂的语调?由把握语调谈对句子的理解。这段话为什么要用快速朗读?由语速的运用谈对内容的理解。对一些诗歌及比较优美的散文,采用朗读为主的教学,有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情感的感悟和把握。
2.背读
分为三个基本步骤。第一步:读课文,定背诵目标;第二步:读课文,找背诵方法;第三步:读课文,测背诵效果。要求注意句子的语调、词语的轻重等语音现象,提高背诵效果。要求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用适用的方法背诵,提高背诵速度,增强学习效果。通过指导背诵,积累语言材料,提高读写能力。
3.说读
用边读边说的方式进行阅读教学,通过读和说理解课文内容,培养说话能力、概括能力。读,要读全文,读重点段落和句子。说,要按要求说课文的内容、句子、特点。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积极思维,充分活动,不能用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说,同时又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对学生的读和说作精要的点评指导。
4.议读
用议论的方式进行阅读教学。在系列问题引导下,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以生生、师生的讨论为主要教学推进手段。旨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品质,使学生在自读准备和讨论中,养成与他人合作读书的习惯,使学生不仅敢于补充修正别人的意见,又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它可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增强
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应变能力、创新精神。它有助于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活。教师要准备好有意义的讨论话题,要多引发学生热烈争论,深入思考。
5.疑读
用质疑的方式进行阅读教学,着力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要将质疑引入课堂,还学生提问的权利,并引导学生大胆质疑、积极探索,培养提问意识,让学生乐问;教给提问方法,让学生会问;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激发学生的质疑热情,形成宽松、活跃的质疑氛围。
6.析读
用分析的方式进行阅读教学。通过对课文的分析,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课文的写作特点,弄懂作者写了什么、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让学生理解这是什么、为什么是这样,知道怎样才能这样。
7.抄读
用摘抄的方式进行阅读教学。让学生在摘抄、背诵精彩句段中深化认识,融会贯通,将范文中的语句化为己有。同时,通过摘抄,提高揣摩语言的能力,培养积累语言材料的习惯。
8.写读
用以写作促进阅读的方式进行阅读教学。在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时学习课文的语言表达、结构立意等特点,同时进行写作训练,使读和写有机地结合起来,把读写训练贯穿在整堂课中。以对课文的仿写、缩写、扩写、改写、续写、评析等灵活多样的写作形式来促成读中悟写、写中思读,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
9.赏读
用鉴赏的方式进行阅读教学。鉴赏就是对读物进行欣赏和评价,领略读物的美好之处,得到高雅的艺术享受,评价读物的是非、得失和优劣,吸取和弘扬创造美的经验。初高中语文课本都编有文学作品单元,要把文学作品上成文学鉴赏课。注重用人类优秀文化陶冶学生的心灵,让语文成为滋养学生精神成长的源泉。组织学生品读分析,在诵读、品味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他们的鉴赏能力。
10.演读
用表演的方式进行阅读教学。表演是一种集语言感悟、理解、表达等多种语文能力于一体的再创造活动。把语文学习与表演结合起来,适合语文的开放性教学,特别是一些故事性很强的课文,设计一个表演性的课堂环境,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阅读教学的十种基本方法,形成了十种基本课型,即朗读课型、背读课型、说读课型、议读课型、疑读课型、析读课型、抄读课型、写读课型、赏读课型、演读课型。这十种基本课型,每一种都设计了三至四个基本步骤。每篇课文的教学,教师一旦选定了课型,就按照这种课型的模式,根据这些基本步骤,结合教学目标和课文内容,设计每个步骤的教学环节,教学的思路非常清晰,教学过程得到了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