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各学科学习方法>语文学习>

初一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凤梅分享

  初一语文的考试是提高学习成效的重要因素,在初一语文的课程即将结束之际,同学们要做好语文试卷复习的准备。以下是小编给你推荐的初一语文试卷及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初一语文试卷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34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8分)

  ①yùn niàng( )( ) ②liáo( )亮 ③zhù( )蓄

  ④宽chǎng( )⑤ 主zǎi( ) ⑥páng bó( )( )

  ⑦苦sè( ) ⑧xī( )月

  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8分)

  ①抖擞( ) ②撑伞( ) ③皎洁( ) ④沿溯( )

  ⑤发髻( ) ⑥水藻( ) ⑦迸发( ) ⑧匍匐( )

  3.按要求默写。(12分)

  (1)朱自清在《春》中运用比喻、拟人修辞手法赞美春具有“力”的特征的句子是 , , 。

  (2)韩愈在《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运用比喻描写早春美景、突出春雨可贵的句子是: , 。

  (3)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 ”两句,通过嗅觉和听觉来捕捉夏夜景物特征给人印象鲜明而深刻。

  (4)刘禹锡的《秋词》中表达诗人凌云壮志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5)老舍的《济南的冬天》一文中用比喻、拟人修辞手法描绘小雪后矮松秀美的句子是:, , , 。

  (6)子曰:“ , 。 ,则不复也。”

  4.口语交际(3分)

  导游小张带着旅游团在一个风景秀丽的景点登山。行至半山时,一位老太太的衣服被路边的荆棘划破了,她蹲在那儿再也不愿意登山了。导游走过去,笑眯眯地对她说:“____________。”老太太一听,脸上的愁云一下子就没有了,高高兴兴地继续登山了。

  想一想,这位导游到底说了些什么话?请你把导游可能说的话写在下面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面的短文是七年级某学生的习作《可爱的雪花》,文章写得不错,但还有一些语病。请你选择4-5处,用规定的符号(不必全使用)在原文上直接修改。(3分)

  换用号 增补号 删除号 调位号

  我最喜欢的花,它不跟别的花相同,这种花能化为水,结成冰,它就是——雪花。

  我们家的四周全是花草树木,下雪时,雪花落在花草上,停在树木上,卧在房屋上……整个大地仿佛成了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

  雪后,我和小伙伴一起来到屋后缓坡上。有的猫捉老鼠的游戏,有的在塑雪罗汉,有的在打雪仗,我打得全身都湿透了。回到家里,妈妈见了我这幅模样,不允许我再出去。但是,我换了一身衣服,又偷偷地溜了出去。

  可爱的雪花,你伴随着我走过了无数个寒冬,我爱你!

  二、阅读理解(62分)

  (一)阅读《三峡》和《以虫治虫》片段,完成6-10题(22分)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乙】元丰中,庆州界生子方虫,方为秋田之害。忽有一虫生,如土中狗蝎,其喙有钳,千万蔽地;遇子方虫,则以钳搏之,悉为两段。旬日子方皆尽,岁以大穰。其虫旧曾有之,土人谓之“傍不肯”。

  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或短语。(8分)

  (1)至于夏水襄陵( ) (2)属引凄异( )

  (3)方为秋田之害( ) (4)岁以大穰( )

  (5)略无阙处( )(6)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

  (7)飞漱其间( )(8)林寒涧肃( )

  7.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6分)

  (1)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遇子方虫,则以钳搏之,悉为两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从作者对三峡“春冬之时”的描写可看出,三峡的景色迷人。但作者结尾却引用了“猿鸣三声泪沾裳”这样的诗句,让人感觉一丝悲凉。你觉得作者引用恰当吗?说说你的理由。(3分)

  9.课文为何没有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来描写三峡的景色?谈谈你的看法。(3分)

  10.请根据乙文内容,为下面的句子配上下句,使之成为一组对偶句。(2分)

  上句:猿 猴 声 回 荡 山 谷, 凄 凉 悲 哀 。

  下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二)赏读方纪的《三峡之秋》,完成11-15小题。(20分)

  三峡之秋

  方纪

  三峡已经是秋天了。三峡的秋天,从大江两岸的橘柚树开始。这些树,生长在陡峭的山岩上,叶子也如同那青色的岩石一般,坚硬,挺直。到秋天,它们绿得发黑;而那累累的果实,由青变黄,渐渐从叶子中间显露出来。就在这时候,它们开始散发出一种清香,使三峡充满了成熟的秋天的气息。

  早晨,透明的露水闪耀着,峡风有些凉意,仿佛满山的橘柚树上撒了一层洁白的霜,新鲜而明净;太阳出来,露水消逝,橘柚树闪烁着阳光,绿叶金实:三峡中又是一片秋天的明丽。

  中午,群峰披上金甲,阳光在水面上跳跃,长江像一条金鳞巨蟒,翻滚着,呼啸着,奔腾流去。它那激荡的、跳跃的光辉,又投向两岸陡立的峭壁。于是,整个峡谷,波光荡漾,充满了秋天的热烈的气息。

  下午,峡外太阳还没有落,峡里早升起一层青色的雾。这使得峡里的黄昏来得特别早,去得特别迟。在青色的透明的黄昏中,两岸峭壁的倒影,一齐拥江心,使江面上只剩下一线发光的天空,长江犹如一条明亮的小溪。

  夜终于来了。渔火,灯标,接连地亮起;连同它们在水面映出的红色的光晕,长江仿佛眨着眼睛,沉沉欲睡。只有偶尔驶过的赶路的驳船,响着汽笛,在江面划开一条发光的路;于是渔火和灯标,都像惊醒了一般,在水面上轻轻地摇曳。

  也许由于这里的山太高,峡谷太深,天空过于狭小,月亮也上来得很迟很迟。起初,峡里只能感觉到它朦胧的青光,和黄昏连在一起;而不知在什么时候,它忽然出现在山上。就像从山上生长出来,是山的一部分;像一块巨大的、磨平、发亮的云母石。这时,月亮和山的阴影,对比得异常明显——山是墨一般的黑,陡立着,倾向江心,仿佛就要扑跌下来;而月光,从山顶上,顺着深深的、直立的谷壑,把青光直泻到江面。就像一道道瀑布,凭空飞降;又像一匹匹素锦,从山上挂起。

  这一天,正是中秋。

  11.据上文内容填表。由此表你发现本文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说出理由(6分)

  时间 早晨 下午

  一天中三峡

  的景物特点 热烈 沉沉欲睡、惊醒

  12.无声无形的秋在作者笔下变得具体可感,我们似乎看到秋天已经款款而至。读第一段,思考:文中哪些词句让我们看到了秋天的风姿?(2分)

  13.本文写景生动,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下面两个句子。(4分)

  (1)长江也变得热烈了,像一条金鳞巨蟒,翻滚着,呼啸着,奔流而去。

  (2)就像从山上生长出来,是山的一部分;像一块巨大的磨平、发亮的云母石。这时月亮和山的阴影,对比得异常明显——山是墨一般的黑,陡立着,倾向江心,仿佛就要扑跌下来;而月亮,从山顶上,顺着深深的、直立的谷壑,把它那清冽的光辉,一直泻到满面。

  14.本文流露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

  15.古今文人盛赞三峡风光,如今因三峡工程而更闻名于世,并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假若让你当导游,请你结合郦道元的《三峡》、方纪的《三峡之秋》,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向前来观光的游客介绍三峡的风景特点和时代变化,试试看。

  提示:要包括以下内容:称呼;问好,表示欢迎之意;可从自然风光,物产资源,民情风俗,历史文化内涵等方面作相关介绍。(6分)

  (三)阅读寓言《小男孩和苹果树》,完成16-21小题。(20分)

  很久以前,有一棵大大的苹果树。一个小男孩每天都喜欢来这儿和树玩。

  他爬到苹果树上吃苹果,躲在树荫下打个盹。他爱那棵树,那棵树也爱跟他玩。

  时光流逝,小男孩渐渐长大,不能每天再来树下玩了。

  一天,男孩回到树旁,一脸忧伤。“来,我们一块玩!”树对男孩说。“我不再是一个小孩子了,我不能每天和您玩了。”男孩回答道,“我想要玩具。我需要钱买它们。”树说:“抱歉,我没有钱,但是你可以摘下我的苹果拿去卖,这样你就有钱了。”男孩手舞足蹈,把苹果摘了个精光,开心地离去了。男孩摘了苹果离开后.就再也没有回来。树感到很难过。

  一天,长大成人的男孩回来了,树喜出望外。树说:“和我一起玩吧!”“我没有时间玩,我要做工养家,我们要盖房子来住。你能帮我吗?”“抱歉,我没有房子,但是你可以砍下我的树枝来盖房子。”男孩把树枝砍了个精光.开心地离去了。树心满意足地望着男孩的背影。然而,从那以后,男孩再也没有回来。树再次寂寞和难过。

  一个盛夏,男孩回来了,树欣喜万分。树说:“和我一起玩吧!”“我很伤心,我越来越老了,我想去划船,让自己悠闲一下。你能给我一条船吗?”“用我的树干去造一条船吧,你可以开开心心地想划多远就划多远。”男孩锯下树干,造了一条船,他划船而去,很久没有再露面。

  终于,多年以后,男孩又回来了。树说:“抱歉,我的孩子,可惜我现在什么也没法给你了。没有苹果给你吃。”男孩回答道:“我也没有牙去咬。”“没有树枝给你爬。”“我老到再也爬不动了。”“我实在什么都给不了你了,我唯一留下的就是我的枯老的根了。”树流着泪说。“我现在再也没有什么需要了,只是有个地方歇一下就好了。经过了这么多年,我太累了。”男孩回答道。“好吧,老树根是歇脚的最好的地方了。来吧,坐在我身上歇歇吧。”树开心得热泪盈眶。

  16.长大后的男孩每次回到树的身边都是基于什么原因?树又是如何对待他的?(4分)  

  17.分析划线语句的含义。(2分)

  18.文中男孩是个什么样的人?作者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刻画这一形象(4分)

  19.本文是运用对比手法来突出主题的,请结合文章说明是怎样运用对比的。(4分)

  20.作者将“树”作拟人化的描写,寄寓了怎样的象征意义?(2分)

  21.读了这个故事后,你有何感想,请写下来。(4分)

  初一语文试卷答案

  一、1.酝酿; 嘹; 贮; 敞; 宰; 磅礴; 涩; 曦

  【解析】:考查学生重要字词及汉语拼音的掌握情况。

  2.sǒu; chēng; jiǎo; sù; jì; zǎo; bèng; fú

  3.(1)春天像健壮的青年 , 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 , 领着我们上前去 。

  (2)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

  (3)“ 稻花香里说丰年 , 听取蛙声一片 ”

  (4)晴空一鹤排云上 ,

  (5)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

  共6分,可任选六空,但所选小题必须做完,不然缺、错一空则扣1分,扣完6分为止;对一空得一分。全做,全对,则奖3分。每空若有错别字、多字、漏字、语序不当现象的,该空就不得分。

  4.没有统一答案,符合要求即可。例如:“老奶奶,这儿的山水对您可有感情呢,这么多人在一起,偏偏只是跟您打招呼!”“老奶奶,这里的风景这么好,上面的风景还要好啊,您只要坚持一下,就会有更多的惊喜等着您呢。”(共3分。能调动老人积极性,语气委婉有礼貌,表达无语病,得3分。其余情况酌情扣分)

  5. (1)将“不”移到“相同”之前;(2)删掉破折号;(3)删去“我们家的四周全是花草树木,”;(4)将“五彩缤纷”改为“银色”或“白色”;(5)“猫捉老鼠”前加“玩”;(6)将“幅”改为“副”;(7)将“无数”改为“十几”。(共4分。改对1处得1分。修改超过5处的,从第6处起不管对错不得分。其他改法只要合理也得分)

  6.(1)上,漫上 (2)连续不断 (3)正当,正在 (4)庄稼大丰收

  (5)完全 (6)如果 (7)冲荡 (8)寂静(

  7.(1)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深潭,映出了(山石林木的)倒影,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古柏。

  (2)即使骑上飞奔的马驾着轻风,(仍然)不认为快

  (3)(它们)遇到子方虫,就用嘴上的钳子跟子方虫搏斗,子方虫全部被咬成两段。

  8.不设统一答案。认为合理与否都多,关键看理由是否充分。示例:我认为是合适的,春冬的三峡给人美感,而作者引用诗句是告诉人们秋天的三峡给人悲凉的感觉,说明三峡四季会给游人不同的感受。与“良多趣味”一致。所以我认为合适。(4分)

  9.写水先写夏水,后写春冬之水,因为夏水最盛,最为凶险、迅疾,最具有特点。最后描写三峡之秋的悲凉气氛。

  10.傍不肯剿灭害虫,迅速彻底。(2分。宽对即可)

  11.按时间顺序或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来写。(2分)因为文中有表明时间的词:“早晨”、“中午”、“下午”、“夜晚或夜终于来了”。(1分,少写一个则不得分。)写了一天当中三峡景物的下列特点:早晨,清新而明净明朗;中午,热烈;下午,平静、轻缓;夜晚,沉沉欲睡、惊醒。(4分,一点1分。)共6分。意对即可。

  12.越到秋天就越显出绿得发黑的颜色,正在由青变黄,成熟。(3分)

  13.

  (1)这句话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将中午时分的三峡之景描写得生动形象,活灵活现。

  (2)这句说月亮“像从山上生长出来,是山的一部分,像一块巨大的磨平、发亮的云母石”,形象地写出了在静谧的中秋之夜,晶莹剔透的月亮与山石和谐相生、相伴的美丽情景。

  14.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15.示例:各位旅客,(得1分)欢迎你们来三峡观光。(得1分)七百里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四季美景风格迥然不同。春冬之时,潭水碧绿,清波回旋,怪柏凌峰,瀑布飞悬;夏季水涨,江流汹涌;秋景凄寒,猿鸣哀转。走进三峡人家,品尝金黄蜜橘;登上三峡大坝,感受磅礴气势。多情的三峡风光,热情的三峡人民,欢迎各位常游此地。(4分)

  有称呼的得1分;有问好,表示欢迎之意的得1分;只要能从自然风光、物产资源、民情风俗、历史文化内涵等某二方面作相关介绍的得2分,写到一方面得1分;能紧扣两文内容的得1分。语言通俗易懂能吸引人的得1分。

  16.每次都是生活中遇到麻烦,有需要无法满足而向树索取。而树总是竭尽所能地满足男孩子的要求,并为满足男孩的需要而快乐。

  17.表明树为满足男孩需要而不计较个人得失,把男孩的快乐当成自己的快乐。

  18.男孩是个不学无术自求索取,不知恩图报,冷漠无情的人。

  作者运用了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的手法刻画这一形象

  19.①男孩幼年时期对树的态度和成年后对树的态度形成对比。

  ②男孩成年后对树的冷漠无情与树对男孩的一如既往的关切形成对比。

  20.“树”象征为别人无私奉献,而不求回报的人们。

  21.可从学习树的无私奉献的精神或谴责男孩不知回报之行为等角度写。

猜你喜欢:

1.七年级语文期末试卷分析

2.七年级语文试卷质量分析报告

3.7年级语文上册试卷和答案

4.初一语文试卷质量分析

5.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试卷分析

    3812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