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各学科学习方法>语文学习>

2017年江苏省南京市高三联考语文调研试卷及答案

朝燕分享

  对于江苏省的高考生而言,在高考前的模拟考试中,一定要要重视好南京高三语文联考。下面不妨和学习啦小编一起来做份南京市高三联考语文调研试卷,希望对各位有帮助!

  江苏省南京市高三联考语文调研试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 )

  A.稽首/无稽之谈 模具/模棱两可 摒弃/敛声屏息

  B.干练/天干地支 差遣/差强人意 剽悍/虚无缥缈

  C.测量/量入为出 当权/独当一面 契约/锲而不舍

  D.称赞/称心如意 请帖/俯首帖耳 罢黜/相形见绌

  2.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

  (1)今年年初,中国股市首次实施熔断机制,引起了社会 ,中央政府要求证监会高度重视,严密监控。

  (2)自郎平执教以来,中国女排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水平突飞猛进,令关注女排的人们无不 。

  (3)虽然早已知晓杨绛的声名,我从未读过她的作品, 没有关注过她的生平,这不能不说是个遗憾。

  A.振荡刮目相看却/也 B.震荡 侧目而视 竟/更

  C.震荡 刮目相看 却/也 D.振荡 侧目而视 竟/更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 )

  A.最新全球超级计算机500强榜单公布,我国使用自主芯片制造的“神威·太湖之光”不仅登上了榜首,而且“超算”上榜总数也首次名列第一。

  B.瑞士就给全体国民普发奖励工资的提案进行全民公投,76.9%的国民投了反对票,这一结果引起了各国人民的思考。

  C.一味使用别人的话语体系解释自己,结果往往自我曲解,能否说好故事,让别人理解自己,关键在于找到适合的话语体系。

  D.承载着无数人童年记忆的蓝精灵再度成为热点,影片《失落的村庄》将以全新的动画形式,讲述可爱的蓝精灵与邪恶的格格巫斗智斗勇。

  4.下面文句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①过去80年,物理学家一直未找到马约拉纳费米子存在的证据。

  ②基本粒子分为费米子和玻色子,都有反粒子。

  ③但自然界中可能存在一种反粒子就是自身的马约拉纳费米子。

  ④中国科学家率先观测到了在拓扑超导体涡旋中存在马约拉纳费米子的重要证据。

  ⑤费米子和它的反粒子“脾气”完全相反,无法同时出现。

  ⑥这个发现或将使人类进入拓扑量子计算的时代。

  A.②③⑤④①⑥ B.①④⑥②⑤③ C.④①②③⑤⑥ D.②⑤③①④⑥

  5.下列诗句的意境,与“片石孤云窥色相,清池皓月照禅心”最为相似的一项是(3分)( ▲ )

  A.鱼吹细浪摇歌扇,燕蹴飞花落舞筵。

  B.一院落花无客醉,五更残月有莺啼。

  C.幽溪鹿过苔还静,深树云来鸟不知。

  D.汉家城阙疑天上,秦地山川似镜中。

  二、文言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一)

  陈豨拜为巨鹿守,辞于淮阴侯。淮阴侯挈其手,辟左右与之步于庭,仰天叹曰:“子可与言乎?欲与子有言也。”豨曰:“唯将军令之。”淮阴侯曰:“公之所居,天下精兵处也;而公,陛下之信幸臣也。人言公之畔,陛下必不信;再至,陛下乃疑矣;三至,必怒而自将。吾为公从中起,天下可图也。”陈豨素知其能也,信之,曰:“谨奉教!”汉十年,陈豨果反。上自将而往,信病不从。阴使人至豨所,曰:“弟举兵,吾从此助公。”信乃谋与家臣夜诈诏赦诸官徒奴,欲发以袭吕后、太子。部署已定,待豨报。其舍人得罪于信,信囚,欲杀之。舍人弟上变,告信欲反状于吕后。吕后欲召,恐其党不就,乃与萧相国谋,诈令人从上所来,言豨已得死,列侯群臣皆贺。相国绐信曰:“虽疾,强入贺。”信入,吕后使武士缚信,斩之长乐钟室。信方斩,曰:“吾悔不用蒯通之计,乃为儿女子所诈,岂非天哉!”遂夷信三族。

  高祖已从豨军来,至,见信死,且喜且怜之,问:“信死亦何言?”吕后曰:“信言恨不用蒯通计。”乃诏齐捕蒯通。蒯通至,上曰:“若教淮阴侯反乎?”对曰:“然,臣固教之。竖子不用臣之策,故令自夷于此。如彼竖子用臣之计,陛下安得而夷之乎!”上怒曰:“亨之。”通曰:“嗟乎,冤哉亨也!”上曰:“若教韩信反,何冤?”对曰:“秦之纲绝而维弛,山东大扰,异姓并起,英俊乌集。当是时,臣唯独知韩信,非知陛下也。且天下锐精持锋欲为陛下所为者甚众,顾力不能耳。又可尽亨之邪?”高帝曰:“置之。”乃释通之罪。

  (节选自[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

  (二)

  陈豨以宾客盛,为周昌所疑。高祖使案其客,始反耳。未必素有逆谋。韩信处嫌疑之地,轻与一陈豨出口言反,此亦非人情。信以淮阴侯家居,虽赦诸徒奴,合而使之,未易部勒也。上自出,关中虽虚,未能全无备,亦不可信也,论者却未及此……史公依汉廷狱案,叙入传中,而其冤自现。

  (节选自[清]冯班《〈史记〉会注考证》)

  6.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部署已定,待豨报 报:报告

  B.相国绐信曰 绐:欺骗

  C.秦之纲绝而维弛 弛:松懈

  D.高祖使案其客 案:追究

  7.下列句中加点的字,用法与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 ▲ )

  A.子可与言乎 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B.人言公之畔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C.且喜且怜之 彼且奚适也

  D.陈豨以宾客盛 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乃为儿女子所诈,岂非天哉!(3分)

  译文: ▲

  (2)且天下锐精持锋欲为陛下所为者甚众,顾力不能耳。(3分)

  译文: ▲

  (3)虽赦诸徒奴,合而使之,未易部勒也。(3分)

  译文: ▲

  9.冯班认为“史公依汉廷狱案,叙入传中,而其冤自现”,请说明选文(一)中哪些地方能看出韩信的“冤”。(3分)

  答: ▲

  三、古诗词鉴赏(11分)

  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和答郭监簿咏雪

  黄庭坚

  细学梅花落晚风,忽翻柳絮下春空。

  家贫无酒愿邻富,官冷有田知岁丰。

  夜听枕边飘屋瓦,梦成江上打船篷。

  觉来幽鸟语声乐,疑在白鸥寒苇中。

  (1)简要分析首联是怎样“咏雪”的。(4分)

  答: ▲

  (2)结合诗句说说颔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怀。(3分)

  答: ▲

  (3)有人认为诗中“疑”字用得佳妙,请结合最后两联简要分析。(4分)

  答: ▲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定乎内外之分, ▲ 。(《庄子·逍遥游》)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 。(《荀子·劝学》)

  (3)春江潮水连海平, ▲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4)竹喧归浣女, ▲ 。(王维《山居秋暝》)

  (5) ▲ ,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琵琶行》)

  (6)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 。(杜牧《阿房宫赋》)

  (7)细雨梦回鸡塞远, ▲ 。(李璟《浣溪沙》)

  (8)离愁渐远渐无穷, ▲ 。(欧阳修《踏莎行》)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15题。

  采 春

  乔忠延

  ①冬季日短夜长。农人说,十月里天碗里转,好婆姨做不熟三顿饭。是呀,刚刚日头还在当顶,扫了扫院子,喂了喂鸡,出溜一下便滑到西山梁上去了。白日真短,短得匆匆忙忙,慌慌张张,气气喘喘。城里人也不例外,上个班两头不见太阳。早晨起床屋里黑,晚上下班外头黑,回到家里倒是亮堂,可那不是阳光,却是灯光,忙忙碌碌一天就这么过去了。

  ②日子这么紧紧张张,应该过得快吧?没有,丝毫也没有。非但没有觉得冬日短暂,一个个都感到缓慢,要不为啥总见书卷报端出现漫长的冬季呢!冬季的漫长是人们感觉出来的,不,是人们煎熬出来的。日光淡淡的,没有一点温色,寒气就像草原上的群狼到处肆虐。伸出手,手冻得疼。走几步路,脚冻得疼。手脚冻木了,不疼了,鼻尖却辣辣地疼。疼得眼睛直想流泪,却强忍着不敢流,怕流出来把冰碴子挂在脸上。这日子还能说是过吗?不,是在熬,在煎熬。一煎熬日子就长,唉,好漫长,好漫长的冬天呀!

  ③好不容易熬到立春了,可春天只在日历上露脸,天地间还是冬天的鬼样子。寒寒的,秃秃的,没有一点生机。就盼惊蛰,一天一天盼,盼来了惊蛰,似乎也没啥改观。寒还在寒,秃还在秃,要摧毁冬日根深蒂固的营盘不那么容易。没有耐心,没有韧劲,还真不行,那就打消脾气,耐下性子,慢慢熬吧!

  ④忽一日,地皮软了。踏上去不再像往日那样硬邦邦,倒似是踩在了海绵上,软软的,柔柔的。抬起头,高高的杨树梢垂挂起絮穗穗,萧疏的柳树条奓开了黄翅翅。哈呀,河边沿,垄堰根,一色的绿气正在蔓延。真让人摸不着头脑,春天却悄无声息地来了。

  ⑤好啊,春来了!

  ⑥春来了,哪里还能在屋里憋得住?憋屈了一冬天的肢体早该展放了,憋闷了一冬天的浊气早该释放了。街市上不行,挤窄;村巷里不行,弯折。只有阔野,只有山梁,才是展放肢体、释放浊气的理想地方。二月二,龙抬头。人们出了城,出了村,原野里、山梁上到处是人。小路上是人的溪流,大路上是人的河流,平地上是人的海洋,山巅上是人的峰峦。随便拦住一个打问,这是干什么?回答简练干脆:采春。

  ⑦采春!

  ⑧采春?怎么个采法?采法不复杂。满地是春气,走一走浑身是春情;小溪流春水,洗一洗满脸是春意;山壑荡春风,爬一爬萦怀是春温。更别说,枯树丛里的松树叶柏树叶早变绿了,绿得像是点缀的翡翠;更别说,崖壁岩角的连翘花山桃花早已开了,粉嘟嘟的像是仙女的笑靥。有人手痒了,折一节松枝带回去,往花瓶里一插,满屋子清香,春天的气息驱走了冬日的萎靡。有人心痒了,掐一朵粉桃花簪在乌黑的头发上,走到哪儿,都是笑笑的,笑开了一个人见人爱的春温时令。采春,采出的是欢乐,采出的是笑颜!

  ⑨还有人比他们更贪婪,见到春色手也痒,心也痒。手痒没动手,心痒大动心,把那春意、春情、春光,甚而春枝春叶、春蕾春花,装满一肚子,塞满一脑子。回到家里放不下,躺在床上推不开,睡在梦里仍是春水流淌,春鸟啼鸣,春条喷绿,春花怒放……梦醒了,人未醒,反而醉得迷迷离离,痴痴幻幻。迷离中展开纸,痴幻中拿起笔,于是,世人看见:“绿柳才黄半未匀”,那是杨巨源采回来的春天;“二月初惊见草芽”,那是韩愈采回来的春天;“昨日春如十三女儿学绣,一枝枝不教花瘦”,那是辛弃疾采回来的春天;“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那是白居易采回来的春天。

  ⑩凡人采回的青枝绿叶,香着香着淡了,散了;凡人采回的蓓蕾花朵,开着开着败了,干了。而诗人采回的春天,却永恒地绿着,香着。白居易的春草,从唐朝绿满书卷,绿到了今天;辛弃疾的春花,从宋代香满庭堂,香到了今天。

  (选自《散文百家》第6期,有改动)

  12.“日子这么紧紧张张,应该过得快”,人们为什么又觉得它“漫长”?写冬日“漫长”有什么作用?(6分)

  答: ▲

  13.结合语境,简要分析下列画线句子所表达的感情。(4分)

  (1)好啊,春来了!

  答: ▲

  (2)辛弃疾的春花,从宋代香满庭堂,香到了今天。

  答: ▲

  14.散文的美往往是通过语言表现出来的,请简要概括第④节的语言特色。(4分)

  答: ▲

  15.“采春”一词极具形象性,请结合全文探究其丰富内涵。(6分)

  答: ▲

  六、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18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6~18题。

  星空的奥妙

  ——刘慈欣访谈

  刘慈欣(以下简称“刘”),科幻小说作家,代表作《三体》。

  吴言(以下简称“吴”),文学评论家,自由撰稿人。

  吴:听说您在《三体》开始创作的时候只计划写一部,后来延展到了三部,而且感觉也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系统。期间应该有出版方、科幻迷的影响,这也是个创意激发的过程。科幻文学作为大众文学,跟读者的互动是必不可少的,您觉得呢?

  刘:《三体》开始构思时倒也是三部,但后两部是不是能写则要看上一部的销售情况,科幻小说是一种类型文学,有很强的市场属性。《三体》是有扩展的可能性的,现在我还是集中精力试图创作全新的作品,以后也许有机会再回到这个题材。关于和读者的互动,在我是不存在的,我的创作过程是完全个人化的,在写作过程中没有与任何人讨论交流的习惯,也没有这种愿望。同时,我基本上不认识自己的读者,与他们也基本没有交流。当然这些只是个人的习惯,其他的作家不一定是这样。

  吴:我感觉电影是您科幻创作中重要的素材来源,这一点同主流作家主要依靠阅读来源不同。对于科幻作家这是正常的,您怎么看创作素材的来源问题?

  刘:我感觉主流作家创作中的素材应该来源于生活本身吧,这是科幻小说很难做到的,因为科幻小说中所描写的世界一般都远离现实。其实我创作的素材也是大部分来自阅读,科幻电影给人的启发并不多,从市场考虑,科幻电影中一般不会出现很新的创意。

  吴:您虽然称自己不是文学爱好者,但我发现您有很好的文学素养和天赋。看到一些资料,您说深受俄罗斯文学影响,想具体问问受哪些作家、哪些作品影响较深。

  刘:主要受托尔斯泰的影响比较深,对我影响最深的小说是《战争与和平》。

  吴:想请您谈一下,在您的知识结构里,支撑科幻写作的构件有哪些?

  刘:我对科学技术比较感兴趣,同时对军事也有一定的兴趣,支撑我科幻写作的构件主要是自己的物理学和宇宙学知识,具体说就是相对论、量子力学、宇宙大爆炸和暴胀学说。至于更为现代的弦论,太深了,有些搞不懂。我的生物学和经济学知识是个短板。

  吴:对于科幻文学评论您有什么建议?

  刘:现在文学界对包括科幻在内的类型文学的评论,都是套用主流文学的评论语境和框架。不可否认,所有文学体裁都有共性,但不同的文学类型也有自己的规律,套用主流文学的评论方式来评价类型文学不是恰当的评论方式,如果用这样的标准和语境来评价,包括我的小说在内,相当一部分国内和国外的科幻作品将一无是处。比如说,传统的文学评论认为,文学是人学,由此推论包括科幻文学在内的类型文学中的那些类型元素,如科幻中的科幻创意、侦探中的推理等,都只是提供了一种背景、平台和工具,最终目的是用来表现人性的。事实上不是这样,这些类型元素就是类型文学本身的目的,比如在科幻小说中,环境和作为一个整体的种族,都可能成为与人物一样的独立的文学形象。有许多主流文学作品都有大量的科幻元素,比如品钦的《万有引力之虹》、冯尼古特的《五号屠场》、戈尔丁的《蝇王》、奥威尔的《1984》等,这些都是很经典的作品,但一般不被当成科幻小说。

  (选自《名作欣赏》第1期,有改动)

  16.采访者所提问题可以概括为哪三个方面?(6分)

  答: ▲

  17.对科幻文学的创作,采访者和受访者的认识有哪些差异?(6分)

  答: ▲

  18.对于科幻文学评论,刘慈欣有什么样的看法?请结合访谈内容具体分析。(6分)

  答: ▲

  七、作文(70分)

  19.根据以下材料,按照要求作。文(70分)

  一项关于秦腔的保护与传承的调查显示,很多年轻人坚信秦腔不会消亡,虽然他们自己没有学,但认为总有人会热爱的。

  “总有人会”已成为很多人的“口头禅”,对此,你有什么样的体验或感悟?自拟题目,自定立意,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语文附加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2页。满分40分。考试用时3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学校、姓名写在答题卡上。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考试结束后,交回答题卡。

  一、阅读材料,完成20~22题。(10分)

  张玉田盛称白石,而不甚许稼轩,耳食者遂于两家有轩轾意。不知稼轩之体,白石尝效之矣,集中如《永遇乐》《汉宫春》诸阕,均次稼轩韵。其吐属气味,皆若祕响相通,何后人过分门户耶!白石才子之词,稼轩豪杰之词才子豪杰各从其类爱之强论得失皆偏辞也。

  (选自[清]刘熙载《艺概》)

  20.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4处)(4分)

  21.“白石”“稼轩”是哪两位词人?请写出他们的姓名。(2分)

  答: ▲、 ▲

  22.材料中,作者主要批评了什么观点?理由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说明)(4分)

  答: ▲

  二、名著阅读题(15分)

  23.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 ▲ )

  A.《红楼梦》中,贾府丢了玫瑰露、茯苓霜,宝玉主动认下,保全了柳五儿和彩云,也顾及了探春,可见其关爱女性、平等待人的品性。

  B.《子夜》中,受进口火柴冲击,难以支撑的火柴厂主周仲伟只好选择停工,后多方求助,在益中公司资助下,火柴厂才重新开工。

  C.葛朗台从索漠城里走过的时候,人们对他又钦佩,又敬重,又害怕。他的说话、衣着、姿势甚至瞪眼睛,都成了地方上的金科玉律。

  D.《茶馆》的人物语言富于个性,如崔久峰的“中国非亡国不可”、常四爷的“我饿着,也不能叫鸟儿饿着”等,三言两语即勾勒出众生相。

  E.《女神之再生》中,本是炼石补天的神女,不愿再补天,她们要去创造个新鲜的太阳,“要照彻天内的世界,天外的世界”。

  24.简答题(10分)

  (1)《哈姆莱特》第一幕中,鬼魂出现了两次,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4分)

  答: ▲

  (2)孟浩然有诗云:“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羊公是谁?《三国演义》第120回写他镇守襄阳时采取了哪些策略?有什么成效?(6分)

  答: ▲

  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5~27题。

  中国建筑乃一独立之结构系统。中国虽常与他族接触,但建筑之基本结构及部署之原则,仅有和缓之变迁,顺序之进展,直至最近半世纪,未受其他建筑之影响。

  中国建筑数千年来,始终以木为主要构材,砖石常居辅材之位,故重要工程,以石营建者较少。盖石性强于压力,而张力曲力弹力至弱,与木性相反,我国古来虽不乏善于用石之哲匠,如隋安济桥之建造者李春,然而通常石匠用石之法,如各地石牌坊、石勾栏等所见,大多凿石为卯榫,使其构合如木,而不知利用其压力而垒砌之,故此类石建筑之崩坏者最多。中国石匠既未能尽量利用石性之强点而避免其弱点,故对于垫灰问题,数千年来,尚无设法予以解决之努力。垫灰材料多以石灰为主,然其使用,仅取其粘凝性;以为木作用胶之替代,而不知垫灰之主要功用,乃在于两石缝间垫以富于粘性而坚固耐压之垫物,使两石面完全接触以避免因支点不匀而发生之破裂。故通常以结晶粗沙粒与石灰混合之原则,在我国则始终未能发明应用。古希腊罗马对于此方面均早已认识。希腊匠师竟有不惜工力,将石之每面磨成绝对平面,使之全面接触,以避免支点不匀之弊者;罗马工师则大刀阔斧,以大量富于粘性而坚固之垫灰垫托,且更进而用为混凝土,以供应其大量之建筑事业,是故有其特有之建筑形制之产生。反之,我国建筑之注重木材,不谙石性,亦互为因果而产生现有现象者也。

  此建筑系统之寿命,虽已可追溯至四千年以上,而地面所遗实物,其最古者,虽待考之先秦土垣残基之类,已属凤毛麟角,次者如汉唐石阙砖塔,不止年代较近,且亦非可以居止之殿堂。古者中原为产木之区,中国结构既以木材为主,宫室之寿命固乃限于木质结构之未能耐久,但更深究其故,实缘于不着意于原物长存之观念。盖中国自始即未有如古埃及刻意求永久不灭之工程,欲以人工与自然物体竟久存之实,且既安于新陈代谢之理,以自然生灭为定律;视建筑且如被服舆马,时得而更换之;未尝患原物之久暂,无使其永不残破之野心。

  (选自梁思成《中国建筑史》,有改动)

  25.中国建筑“未受其他建筑之影响”有哪几方面因素?(5分)

  答: ▲

  26.作者认为中国重要古建工程以石营建者较少的具体原因有哪些?(4分)

  答: ▲

  27.结合材料分析,在研究中国建筑史时应持什么样的态度?(6分)

  答: ▲

  江苏省南京市高三联考语文调研试卷答案

  1. A (3分。A项qǐ/jī;mú/mó;bìng/bǐng。B项gàn/gān;chāi/chā;piāo。C项liáng/liàng;dāng;qì/qiè。D项chēng/chèn;tiě/tiē;chù)

  2.C(3分)

  3.B(3分。A项语序不当、不合逻辑;C项两面对一面;D项成分残缺,“讲述”后面缺宾语中心语)

  4.D(3分)

  5.C (3分)

  6.A(3分。回复)

  7.B(3分。A项,和、同,介词/和、同,连词;C项,又/将;D项,因为/拿)

  8.(1)竟然被小儿妇人欺诈,难道不是天意吗?(3分。“乃”“为……所”“岂”各1分)(2)况且天下磨利兵器、手执利刃想要做陛下所做的事情的人很多,只是力量不能达到而已。(3分。“且”“锐精持锋”“顾”各1分)(3)即使赦免了各位囚徒和奴隶,聚合一起驱使他们造反,也不容易统领约束啊。(3分。每句1分)

  9.(1)韩信与陈豨辟人挈手之语,无人听闻,说明是诬告;(2)韩信诈诏赦诸官徒奴来攻袭吕后、太子,不合情理,表明韩信可能有冤。(3)韩信被斩时的后悔,说明他没有造反之心;(4)高祖“且喜且怜之”的心理,暗示韩信可能被冤;(5)蒯通痛骂韩信不用自己的计策导致被诛,表明韩信没有造反之意。(3分。每点1分。答对三点即可)

  10.(1)用拟人、比喻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雪的形态和飘落的姿态。(4分。手法、内容各2分) (2)悲悯情怀。(1分)诗人虽然自己家境贫寒,仕途不顺,但希望邻居百姓富裕,来年丰收。(2分) (3)将醒来后现实中鸣叫的幽鸟错觉为出没寒苇中的白鸥;将想象中舟行白鸥出没寒苇的白茫茫江面的画面和梦中的白茫茫雪景相互勾连;能引发读者丰富的联想。(4分。每点2分,答对两点即可)

  11.(1)辩乎荣辱之境 (2)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3)海上明月共潮生 (4)莲动下渔舟 (5)同是天涯沦落人 (6)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7)小楼吹彻玉笙寒 (8)迢迢不断如春水(8分。每条1分)

  12.漫长:寒冷,没有生机;难熬。(2分。每点1分)作用:日子过得快与漫长对照,使行文富于变化;写漫长也是写煎熬,为后文写“采春”的欢乐做铺垫。(4分。每点2分)

  13.(1)经历冬日煎熬后,对春天终于来临的喜悦。(2)对诗人将春意凝为诗歌、传承后人的赞美。(4分。每点2分,各点中情感、内容各1分)

  14.多用口语、俗语;长句短句结合,整句散句交错;多用叠词,富有节奏音韵美;使用比喻、对比等修辞,形象生动。(4分。每点2分,答对两点即可)

  15.春天里展放肢体,释放浊气(采春气);来到野外,让身心获得春天的气息(采春意);将春的气息融入心里,熔铸成诗(采诗情)。(6分。每点2分)

  16.《三体》的创作过程;科幻写作者的知识结构;对科幻文学评论的建议。(6分。每点2分)

  17.(1)与读者的关系:(采访者)科幻文学作为大众文学,跟读者的互动是必不可少的;(受访者)创作过程是完全个人化的,不存在与读者的互动。(3分。答对一点2分,答对两点3分)(2)素材来源:(采访者)电影是科幻创作中重要的素材来源;(受访者)创作的素材大部分来自于阅读。(3分。答对一点2分,答对两点3分)

  18.遵循所有文学体裁的共性规律;从科幻文学体裁的特点出发:科幻元素是科幻文学本身的目的。(6分。每点2分)

  19.略

  20.稼轩豪杰之词/才子豪杰/各从其类爱之/强论得失/皆偏辞也(4分)

  21.姜夔、辛弃疾(2分。每点1分)

  22.观点:白石和稼轩词有高下之分。(2分)理由:姜夔曾经学习过辛弃疾;两人词作有相同之处,各有所长。(2分。每点1分)

  23.B、D(5分。B项中是被王和甫拒绝而不得已与日本人合作,D项中第二个人应是松二爷)

  24.(1)第一次是(第一场中)守城卫兵向霍拉旭谈论鬼魂出现的现象时;第二次是(第四场)霍拉旭带哈姆莱特去等鬼魂出现时。(4分。每点2分) (2)羊祜(1分)。以德治军;审时度势,静观其变;与吴军和平相处。(3分。每点1分)甚得军民之心,军中有十年之积。(2分。每点1分)

  25.材料选择;技术取法;思想观念。(5分。每点2分。答满三点得5分)

  26.匠人对于石质力学缺乏了解;垫灰技术不完善;受不刻意求原物长存的观念影响。(4分。每点2分,答对两点即可)

  27.依据史实和实物,准确梳理分析,如对中国造桥技术的介绍;客观评价,明确优劣,如对中国石匠技术不足的分析;立足民族思想文化特征,分析因果,如对中国和古埃及民族心理的分析。(6分。每点2分)


猜你感兴趣:

1.江苏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2.广东省高三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3.江苏省高三语文摸底考试试卷及答案

4.高三语文联考考试试卷

5.高三语文摸底联考试卷及答案

    1555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