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各学科学习方法>物理学习方法>

2018年高三物理的备考建议

丽仪分享

  2018年的高三正在备考中,物理非常难攻克,有了物理的备考建议,大家复习也比较有思路。下面由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提供关于2018年高三物理的备考建议,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2018年高三物理备考建议

  1.补齐短板。

  对于没有系统选学选修3-5的学生,要利用大约5周的时间,学习选修3-5知识,补齐短板。对于学习过选修3-5,但是不系统或没有掌握重点知识的学生,可以在复习完机械能后将选修3-5的内容复习前置,这样考生有更多的时间将动量等知识进行消化和梳理,达到高考要求。

  对于选修3-5的四部分内容,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为II级要求,要理解掌握相关知识点,并能够运用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分析现象,处理解决相关问题。

  动量定理的研究对象可能为固体,也可能为液体或气体,对于液体或气体,一般选择以微元作为研究对象。

  动量守恒定律的研究对象为相互作用的系统,可能为两个物体相互作用的系统,也可能是多个物体相互作用的系统,关键是系统需要满足不受外力或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

  高考对动量守恒定律的考查主要模型有:碰撞模型(弹性碰撞、一般碰撞、完全非弹性碰撞)、子弹打木块模型、爆炸模型、反冲模型、人船模型、木块—木板模型等。

  光电效应和波粒二象性,原子结构和原子核为I级要求,要了解普朗克根据黑体辐射规律提出了量子化,理解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波粒二象性,知道光子能量、动量、物质波,掌握爱因斯坦光电效应规律;

  了解汤姆孙通过对阴极射线的研究发现了电子,卢瑟福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的结果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知道波尔的原子模型和波尔理论,掌握能级及其原子发光和吸收光子的条件,了解波尔模型的局限性和电子云。了解贝可勒尔发现的放射性现象揭开了原子核具有复杂结构,知道原子核的组成和放射线的性质和特点,了解探测射线的方法,了解放射性的应用和防护,掌握原子核衰变的规律,知道半衰期并能够进行简单计算。知道核力和结合能,知道核裂变和核聚变能够释放核能,能够运用质能方程计算核能,了解人类对核能的利用。

  2. 知识融合。

  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把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放在第一位。因此学生在高考复习备考中在系统复习掌握知识的基础上,要将选修3-5的知识点与必修和选修3-1、3-2的知识点融合。2001年高考中,曾经以太阳切入,将核聚变核能计算与天体运动、万有引力融合命题;2004年高考天津卷将钍核的衰变与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加速、在匀强磁场中的匀速圆周运动融合;2005年高考天津卷以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PET)切入,把核反应方程和回旋加速器融合。

  3.提高能力。

  在高考要求的五种能力中,“分析综合能力”和“实验能力”对学生要求很高,但只是在计算题中加以体现。大部分试题主要考核“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和“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因此考生在复习备考的过程中要狠抓基础,做好基础题、中等题,摈弃偏、难、怪题。对于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要重点放在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理解和运用上。对于光电效应和波粒二象性,原子结构和原子核,要在回归教材,系统学习的基础上,抓住关键,了解的一定要了解,知道的一定要知道,理解掌握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能级、核能计算及其相关知识点。

  2018年高三物理全面指导

  一、作息规律

  很多同学在放假后都有睡懒觉的习惯,当然这是人之常情,但却不应该是高考生之常情。身为一个高考生,应该明白现在的头等大事是什么。早上是复习效率最高的时间段,当然不能浪费在睡懒觉这种事情上。要想有条不紊的、充实的度过这个寒假,首先应该强迫自己保持跟平时一样的作息时间,相信各位同学在这个漫长的秋季学期中已经养成了生物钟,执行起来难度不大。总而言之,寒假复习规划的第一件事是你要有配得上这个规划的意志力,这个意志力首先体现在起床这件事上。

  二、规划要具体、合理

  其次,应该为自己制定详细的复习规划,规划的内容应包括复习的时间(即每天学习的时间起止点)、科目、以及每个科目阶段性的复习目标。合理的计划一定是劳逸结合的,类似于我要在寒假每天学习15个小时或者我要在寒假前十天复习完物理的所有知识点都是不现实的。正确的规划应该类似是:今天9点到12点复习完物理中的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一周之后复习完电学实验。每一天有具体的的计划,每一个阶段有一个可实现的目标。

  三、物理复习内容规划

  寒假共40天左右,按照6个科目的重要性及难度,物理分配到的复习时间在8天左右。在寒假结束之前,我们已经复习完力学和电学的部分,同学们已经初步建立起物理的知识体系,但是对于高考考察的题型和侧重点还不熟悉,对于高考综合题的解答还有能力上的欠缺,这个能力需要更长时间的练习和培养。那么这8天适合复习什么内容呢?答案是实验。实验相对于其他题型来说对知识的要求更有针对性,而且根据高考中实验题的出题特点,实验题考查的内容并不经常变化,所以完全可以通过8天的反复练习来掌握。而且,这个复习的成果将直接体现在高考的成绩上,实在是一劳永逸的效果。

  2018年高三物理掌握技巧是关键

  细化复习计划

  高三物理复习可分为四个阶段:(1)利用暑假全面回顾教材,复习原有笔记及相关例题,巩固所学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2)从9月到春节前后,针对各单元知识点进行分析、归纳,明确各概念间的相互关系、物理规律的应用和基本解题方法;(3)从3月到4月,进行专题强化训练,查漏补缺,总结典型物理题所蕴含的思想方法,做到全面扎实、系统灵活;(4)5月份进行大综合复习训练,模拟强化,把知识整体化、系统化,进一步提升综合运用能力。

  注重复习方法

  选定科学的物理复习方法,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重视基本概念、基础规律的复习,归纳各单元知识结构网络,熟识基本物理模型,并通过练习完成对基本概念的辨析理解、对基本规律的综合应用;(2)注重解决物理问题的思维过程和方法,如外推法、等效法、对称法、理想法、假设法、逆向思维法、类比和迁移法等,要认真领会并掌握运用;(3)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问、一题多变、多题归一等形式,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对重点热点知识真正做到融会贯通;(4)用记图方式快速做好笔记,整理易错点,并经常性地针对笔记进行“看题”训练,掌握重要物理规律的应用。如:动能定理的应用、用图象法求解物理问题、极值临界问题的分析研判等。

  处理好几个关系

  知识是基础、能力是表现、思维是核心。(1)处理好课本与复习资料的关系,以课本为本,利用好复习资料,掌握物理问题的主要分析方法与解题技巧,突出查漏补缺;(2)处理好做题与能力培养的关系,高考物理题常以不同的情景或不同的角度考查同一知识点,对于新题要科学有效地加以应用,提高应变能力,不能专门做难题、怪题;(3)培养良好的思维和学习习惯,要认真审题,区分背景材料,挖掘隐含条件;要明确研究对象,通过画示意图建立清晰的物理情景,解题要注意科学规范;(4)处理好理论与实验的关系,掌握基本仪器的使用,加强物理实验思想、原理、方法与技巧的训练,注重运用物理知识、原理和方法去解决生活、生产科学技术中开放性的实际应用题。


猜你喜欢:

1.2017年高三物理教学工作计划

2.2018高考物理学史知识点归纳

3.高三物理复习建议

4.2017高三物理备考策略

5.2018年高考物理学史总结

    3724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