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小学学习方法>三年级方法>三年级语文>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书第21课太阳教学反思

嘉馨分享

  三年级语文老师应该将“以人为本,发展学生的主体性”的教学理念贯穿《太阳》整个教学环节。学习啦小编在此整理了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书第21课《太阳》教学反思,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书第21课《太阳》教学反思篇1

  《太阳》是一篇科普性的说明文。文章采用了列数字、打比方等说明方法,介绍了和太阳有关的一些知识,说明太阳和人类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本文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了解太阳的特点,体会课文怎样运用举例和列数字等方法来说明太阳特点的。在教学本课时,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激励展示,激发兴趣

  上课之前,我提前布置学生收集有关太阳的资料,增加对太阳的了解。上课时,先让学生介绍自己收集的有关太阳的资料,学生都急于想把自己收集的资料展示给大家,学习积极性很快调动了起来。

  二、初读课文,理清思路

  这一环节设置,意在理清文章条理,教学时,我先让学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自学生字新词,了解课文大意。然后指名分节读课文,纠正读音,并说说课文主要讲的是什么。紧接着让学生思考课文哪些自然段是讲太阳特点的?哪些自然段是讲太阳和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的?通过交流,学生对课文的条理一目了然。

  三、了解特点,领悟方法

  本文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了解太阳的特点,体会课文怎样运用举例和列数字等方法来说明太阳特点的。因此,第1-3自然段的学习是本节课的学习重点。教学时,我采用自学、合作相结合的方法,先让学生自由读第1-3自然段,看看课文写了太阳的哪些特点,是怎样把太阳的这些特点写清楚、写具体的。然后在同座合作学习的基础上进行交流,我引导学生抓住具体的语句读、体会,学生不仅对太阳“远”“大”“热”的特点理解的非常透彻,而且也知道了通过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来进行具体说明的好处。这样既突出了重点,也突破了难点。

  四、课后巩固,实践写作

  文章在介绍太阳时采用了许多说明方法,学生在学习交流的过程中,已经体会了这些说明方法的表达效果,更重要的还要让学生能够在平时的习作中运用这样的写法。于是我安排了一个小练笔:用一段话介绍教室或者黑板等,用上本课学的说明方法。这样由课内向课外延伸的设计,不仅发挥了学生创造思维的作用,也为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提供了一次很好的机会。

  但在课程实施及课后点评中发现,这一要求对学生有些过高了。不如让同学们联系课文内容和生活实际写一写对“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的认识,能够让同学们更深入地理解文章内容,也能提高同学们的写作能力,

  另外,在教学中我发现同学们对读书的认识不够,认为读书就是单纯的朗读,就是读对字音,而不能在读的基础上读懂作者写作的意图,重点,这样的读实际上是没有效果的、机械的读。以后的教学中,在重视朗读训练的同时,在朗读指导和训练到位方面应该再强化一些。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书第21课《太阳》教学反思篇2

  三年级下册第21课《太阳》是一篇说明文,文章安排了两大部分内容,分别是:太阳的特点;太阳和人类的密切关系。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太阳的特点及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了解文章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等方法来说明事物的写法,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这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备课时我将本课定为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主要是识字、正确流利朗读课文,并学习一到三自然段(了解太阳的特点);第二课时的教学任务为学习太阳和人类的密切关系及书写生字。

  教学完第一课时,我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总的说好的方面有,好在对生字词的识记上学生掌握牢固,理解了课文内容。我还利用篮球与一个小米粒作比,引导学生去理解太阳是地球的140万倍。本来在学生的意识里感觉地球很大很大,通过这一比较就鲜明的体会到太阳之大,也让学生了解了这是一种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自己感觉不满意的方面是教学语言组织的不够严密,表达不好。在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时用了八分钟,占用时间过长,下课铃声响起只得匆匆作结。最让我感到欣喜的是平时我上课很多学生不爱回答问题,但有别的老师来听课时就争先恐后的举手,争抢着来回答问题。看来多让别的老师来听课对自己的教学水平是一种监督也是一种提高,对学生来说也是一个展示的机会。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书第21课《太阳》教学反思篇3

  《太阳》是一篇科普说明文,介绍了太阳的特点以及太阳与地球、人类的密切关系。在学习时,我们一方面要了解作者说明事物的方法,初步学习阅读说明文的方法;另一方面要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太阳的有关知识,初步认识人类与太阳的密切关系,激发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知识的兴趣。学生初次接触到科普说明文,对于这种文体,学生比较陌生,对其写作方法所知甚少,学生在理解和掌握上有一定的难度。这节课的重点在了解太阳的特点及其写作方法,我设计了一个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环节。运用太阳图片和太阳活动录像,使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太阳的大、热、远这些特点,使他们的形象思维得以发展。太阳与地球的关系,文中表述的较概括,学生不易理解,这时多媒体的运用,使文字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使学生切实感受到太阳对地球的重要性。学生小组讨论激烈,最后汇报时,发言积极,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在备《太阳》这一课时,我首先与同级老师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1、了解太阳的三个特点,知道太阳与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2、体会关联词的作用。能够正确填写关联词。3、了解几种说明方法。定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太阳与地球,与人类的密切关系,使学生受到热爱科学,热爱大自然的教育。然后围绕教学重难点设计教案,由浅到深,层层突破。

  为了让学生能更了解这个远离我们地球的恒星,我上网查找了很多关于太阳的图片,并物尽其用,用这些图片做了生动的课件。在同级老师上了后,我们针对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教案做了修改,例如:学生在概括太阳的三个特点时,由于老师引导不够,学生不会用简洁的词语概括,花在这一环节的时间较多,在说明太阳与人类的关系时,设计的问题不够明确,学生花在这一环节的时间也较多,小组讨论后的效果不明显。同级老师上完课后,我们科组的许多老师给我提了宝贵的意见与建议,因此我对教学设计和课件都做了修改。

  在轮到我自己上课时,我先引用后羿射日的故事导入,引起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然后让学生从故事发生的不可能从文中找出有力证据,有简洁的词语概括太阳的三个特点:远、大、热,并适时总结说明文中说明方法的运用。在讲解第二部分太阳与人类的关系时,我遵循新课标中“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大胆的放开手让学生根据自学提示从文中找相关句子,在小组中交流自己的意见,汇报时教师做简单总结就可以了,这样既能锻炼学生自学的能力又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完成这一环节后我还不忘出示关联词语的小练习。

  一节课下来,我发现学生学有所获,基本上达到了我预定的教学目标,但也存在不足的地方。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我设置的环节比较多,以至于有些细节的问题没有处理好,在时间的安排上前松后紧。再有,在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的时候,教师应多巡堂,察看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一课二反思让我受益良多,相信对于提高我们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有一定的帮助。

猜你感兴趣:

1.三年级语文下册第21课太阳课文

2.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太阳是大家的教学反思

3.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课本第二十一课太阳

4.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十一课太阳教学设计

5.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3篇

    3082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