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备考经验
中考历史复习,是历史教学在初中阶段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它不仅是一个知识的弥补、深化、巩固和知识体系不断完善的过程,接下来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了中考历史备考经验,一起来看看吧。
中考历史备考经验:切中教科书的“要害”
教科书是教材的集大成者,浓缩了初中历史知识学习的95%的内容(还有5%是教师补充的历史基本素养,如:年代换算、历史图示绘制、思维导图等),是所有复习的基础。虽然各省市(州)都会针对性地提前公布中考考试说明,将历史学科考试大纲公布出来,但是就学生而言,在语数外理化的挤压下,政史就已经是时间上的“压缩饼干”了。同学们就必须去主动抓住教科书的“要害”,那就是重点知识课文(政治史部分线索性与理论性较强的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阅读并重温初学时的感觉,依靠线索与理论实现“提纲挈领”建立一定的历史系统框架,通过回顾与理解帮助自己在后期强化巩固阶段打下牢固基础。
中考历史备考经验:切中复习提纲的“要害”
面对纷繁复杂的历史知识,老师们总在为学生想办法、出主意,在应考背景下“五花八门”的复习提纲便应运而生了。如何使用复习提纲成了一个绕不开的话题,老师会安排各种各样的复习策略刺激并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减轻知识记忆的压力,然而最好的办法就是找准“要害”,要想做到这一点必须从会看复习提纲的三个方面入手。
首先,看复习提纲的类型(名词解释型、问答题型、简答题型、知识罗列型、线索梳理型等),因为再完美的复习提纲也不可能实现所有考试要求与内容的需要,按照不同类型进行知识与线索的批注和补充。
其次,看复习提纲的标记符号(也可以自己标记),如:短横线代表是重要概念,需要能够正确书写并选择,长横线代表是重点内容,需要能够抓住关键词并完成记忆,长波浪线代表难点内容,需要能够进行有关材料的分析与阐述,三角型代表易书写错误的字词,需要反复书写并熟悉避免不必要的丢分等。
最后,看复习提纲的内容,根据考试说明的要求,老师们一般会将考试重点与难点在复习提纲上面体现出来,这就需要我们细心去看,例如:内容占比例大的就是重点;表格罗列的就是难点或易混淆知识点;单独的问答题归纳就是常考点;反复出现的字词就是核心概念等。同学们利用复习提纲复习时,已经进入第一轮备考环节“夯实基础”,只有“切中要害”才会有整体、全面、科学的知识面建构。
中考历史备考经验:切中知识线索的“要害”
经过第一轮复习,同学们对于初中历史有了整体的系统框架,在第一轮备考过程中完成了每一个知识面的“修建”,现在就需要进入“线条勾勒”的步骤,就像绘画一样,需要通过线条的粗细与深浅表达对于事物的“印象”。历史复习同样需要有“印象”,这里的“印象”则是对于历史知识核心概念的理解,再通过思维导图去切中“要害”,完成历史学科知识线索的绘制。“近代化”这一核心概念,对于理解中国近代史必不可缺,按照思维导图来看线索就是:前近代化(鸦片战争)——近代化心路历程(反殖民斗争与探索富国强兵)——近代化失败(被帝国主义国家不断侵略打断)。
中考历史备考经验:切中知识重点的“要害”
中考虽然是学生人生的一次“大考”,但是对于改卷老师来说只是无数次阅卷工作之一,这样巨大的反差体现的直接结果,就是改卷老师评卷时只会按照“关键词”或“得分点”给分,任由同学们在试卷上“求情”“满卷辛苦的废话”,最后还是得不到应得的分数。因此,同学们在知识重点的复习时要学会切中“要害”,那就是把握核心概念即得分字词。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在得分字词上就必须明确,①思想上:这次会议彻底否定了“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②政治上: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做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③组织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这些“要害”字词的书写错误,会直接导致语句的错误,丢失分数。
历史中考与其他学科的考试一样,不会是“撒大网捞小鱼”,永远只会是“重者恒重”。同学们在复习时,不仅需要按照老师安排的复习程序依次进行,还需要有自己的复习计划逐步去切中“要害”。
猜你感兴趣的:
2.中考历史备考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