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各学科学习方法>历史学习方法>

高三历史必修一第六单元复习题及答案(2)

朝燕分享

  21.邓小平在1982年提出:“香港继续保持繁荣,根本上取决于中国收回香港后,在中国的管辖之下,实行适合于香港的政策。”可见,保持香港“继续繁荣”的主要原因是

  A.香港回归祖国怀抱 B.中国政府的正确政策

  C.力促英国签署联合声明 D.以治权换主权

  22.在历史上,海协会与海基会曾达成“九二共识”,这里的“共识”主要是指

  A.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B.海峡两岸实现“三通”

  C.反对国际反华势力和“台独”分子 D.进一步扩大两岸交流与合作

  23.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会发表的《告台湾同胞书》

  A.属于解决台湾问题的纲领性文件 B.标志着我国对台政策的重大发展

  C.结束了海峡两岸的军事对峙状态 D.成为反对和遏制台独的法律依据

  24.2008年11月,海协会会长陈云林访台期间,海峡两岸在“三通”等问题上初步达成协议,这表明

  ①台湾经济发展的惟一途径是与大陆实现“三通” ②“三通”对海峡两岸经济发展与往来有重大意义 ③“三通”的实现说明台湾全体民众都认可“一个中国”的原则

  ④实现“三通”是两岸关系发展的必然趋势,有利于祖国统一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5.下列对台湾问题现状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美国霸权政策一直是解决台湾问题的最大障碍

  B.“一个中国”原则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基础

  C.台湾一些分裂分子坚持“两国论”,致台湾问题趋向紧张

  D.台湾和大陆的关系是远亲近邻的关系

  二、材料题(共3小题,第26题20分,第27题16分,第28题14分)

  2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共举。议会以国民公举之议员权成之,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 ——孙文《同盟会宣言》材料二 57年前,中国人民经过长期浴血奋斗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 ——2006年4月21日胡锦涛在美国耶鲁大学的演讲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60周年,政治建设方面取得的主要成就如果用一句话概括,那就是经过60年,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的实践探索,我们已经初步地找到了一条适应中国现代化需要的中国政治发展道路。 ——陈红太谈我国60年民主政治建设成就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述孙中山政治主张的核心内容。为实现上述主张,孙中山进行了哪些实践活动?其结果怎样?(7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史实简要说明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在“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方面取得了怎样的成就。(4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我国政治建设的主要成就是什么?(1分)试从政治、经济两方面分析中国近代、现代民主政治进程出现不同结果的原因。(8分)

  26. ⑴ 政治主张: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2分)

  实践活动: 发动辛亥革命,建立中华民国,制定《临时约法》。(3分)

  结果: 推翻了封建君主制度,但未实现真正的民主共和。(2分)

  ⑵成就: 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

  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4分)

  ⑶成就: 找到了一条适应中国现代化需要的中国政治发展道路。(1分)

  原因:近代,政治上,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镇压中国人民革命;(2分)经济上,中国贫穷落后,民主政治建设缺乏必要的物质基础。(2分)现代,政治上,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了民族独立。(2分)经济上,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巨大,为民主政治建设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2分)

  27.(16分)英国前首相丘吉尔说:“我们塑造了建筑,而建筑反过来也影响了我们。”下列是一组有关政治建筑的材料。请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雅典人通常在雅典卫城西面的普尼克斯山半圆形的山坡上集会。……在公元前5世纪的时候,普尼克斯山被设计成一个半圆形的砖石建筑,在这个建筑的基础上则形成了一个十分高大的挡土墙,它支撑着一个能够容纳几千人的剧院式结构。在半圆形的中心地带,矗立着一块立方体的岩石……它的形状确保了每一个参加者不仅能看到发言的人,也可以看到其他出席的人。

  ——[美]迪耶•萨迪奇、海伦•琼斯著《建筑与民主》

  材料二 明清故宫建于北京城的中央,以南北为中轴线,座北朝南,充分

  体现了皇权至上的封建统治思想,故宫城外是皇城,皇城外又有北京城,城城包围,显示了森严的等级制度。历史上,故宫基本格局主要分为外朝和内廷两部分。……外朝建筑高大森严,显示着皇权的至高无上;内廷建筑则庭院错落,自成体系,富于情趣。前朝后寝,分工明确,不得随便逾越,体现了中国自古以来等级分明、内外有别的伦理观念。

  材料三

  它或许是英国通过建筑和特定样式来代表它自身的一个最明显的例子。两排绿皮椅,坐席间距为两个半剑身……温斯顿•丘吉尔说道:“英国议会机构的全部特质建立在这样一个事实上,即议会下院是长方形而不是半圆形的结构。”丘吉尔概括了议会下院最为重要的两大特征:“长方形的会议厅更适合政党体制。对个人来说,所谓‘左’、‘右’立场很容易改变,但是穿过发言席的行为则需要慎重的考虑……其次,它的会议厅不用大到同时容纳所有的议员……否则十分之九的讨论将在拥挤而迫切的氛围中进行。”

  ——[美]迪耶•萨迪奇、海伦•琼斯著《建筑与民主》

  材料四 美国国会大厦对历任美国总统来说都是一个需要小心应付的地方。美国的开国者们因为长久的自治传统,……使他们对一个坐拥大权的政治领袖患有极大的忧虑,……因此他们想法设法地约束总统的权力。不仅是司法、立法制度上的约束,甚至在宪法中加上了弹劾权,对犯有“叛国罪、贿赂罪或其他重罪轻罪”的总统和其他行政官员进行弹劾,并予罢免。……在美国历史弹劾大多针对联邦法官,针对总统的只有3次。……虽然对总统的弹劾只有3次,而且除尼克松辞职外,无一人被罢免,但国会山上这座白色建筑让每一任总统的心头都悬着“达摩克利斯”之剑。

  ——《大国崛起•美国》

  材料五 人民大会堂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国事会议的地方。建于1958年,整体风格庄严雄伟,壮丽典雅,富有民族特色。它由中央部分的万人大礼堂、北部宴会厅和南部人大办公楼三部分组成。万人大礼堂是人民大会堂的主体建筑,平面呈扇形,所有的座位都可以看到主席台。一层座位为代表席,每个座位有电子表决器和12种语言的译意风。主席台600平米,设座300个,有声、光、电设备。礼堂顶部有500盏满天星灯和一个巨大的红五角星,放出70道光芒,周围以葵花环和三层水波形暗灯槽,一层大于一层。

  请回答:

  (1)雅典露天剧场是当时社会繁荣的重要见证。当时的政府采取了哪些与此相关的措施?目的怎样?(3分)

  (2)根据材料二,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是什么?(3分)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概括英国现代制度的主要特点是什么?(3分)

  (4)根据材料四及所学知识回答美国是怎样“约束总统的权力”的?(3分)

  (5)根据材料五及所学知识说明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活动原则是什么?地位如何?(4分)

  27.(1)措施:政府向公民发放“观剧津贴”。 目的:鼓励公民观赏戏剧,接受政治教育和文化熏陶。(3分)

  (2)特点:①皇权专制、等级森严;②中央集权。(3分)

  (3)特点:①是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融为一体的混合物。②君主立宪,国王统而不治。③议会掌权,实行责任内阁制,政党通过议会斗争来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控制国家政权。(3分)

  (4)①国会掌握立法权,总统任命的官员,可以以2/3的多数推翻总统对国会法案的表决。②众议院有权对总统提出弹劾,交由参议院审判。③司法独立,联邦法院有权审查行政或立法的行为,若认为总统或国会的某些法律、条约和政策“违宪”,可宣布其无效。(3分)

  (5)原则:民主集中制。地位: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4分)

  28.(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代中国没有按照正常的规律从封建社会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而是走上了属于资本主义体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道路。这是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的结果。压迫和阻止近代中国社会向前发展的主要东西是资本主义国家的资产阶级和中国的地主阶级.因此,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历史主题,是……

  ------苑书义《论近代中国的进步潮流》

  材料二:党史研究专家李新在《国共关系七十年•序》中指出:在当代中国的政治舞台上,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是举足轻重的两个政党。从本世纪20年代以来,国共两竟经历了两次合作……国共两党的关系在某种程度上左右了中国历史的进程,影响到中华民族的昌盛……

  材料三: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谋求台海和平稳定,促进两岸关系发展,维护两岸同胞利益,是两党的共同主张。

  —— 中国共产党胡锦涛与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会谈新闻公报

  (1)根据材料一指出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任务是什么?提出这一任务的依据是什么?(2分)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两次合作对中国历史的进程的影响。(6分)

  (3)“九二共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目前,祖国大陆提出的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什么?(4分)

  (4)综合上述材料与所答内容,从八十多年来的国共两党关系谈谈你的认识。(2分)

  28.(1)任务:反帝反封建。(1分)依据: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1分)

  (2)影响:第一次国共合作,开展了国民革命运动(北伐战争)。动摇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3分)

  第二次国共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两个战场基本相互配合,共御外敌,最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3分)

  (3)内容:“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4分)

  (4)认识:国共两党的关系极大程度地左右着中国历史的进程,影响到中华民族的昌盛;几十年的历史反复证明:国共两党,合则两利,分则两伤。团结起来,更能创造伟业。(言之成理即可得分,2分)

  高三历史必修一第六单元复习题参考答案

  1-10 BCDBB DBCDA 11-20 21-25 ACADA BBBAC 21-25 BABDD

  26. ⑴ 政治主张: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2分)

  实践活动: 发动辛亥革命,建立中华民国,制定《临时约法》。(3分)

  结果: 推翻了封建君主制度,但未实现真正的民主共和。(2分)

  ⑵成就: 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4分)

  ⑶成就: 找到了一条适应中国现代化需要的中国政治发展道路。(1分)

  原因:近代,政治上,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镇压中国人民革命;(2分)经济上,中国贫穷落后,民主政治建设缺乏必要的物质基础。(2分)现代,政治上,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了民族独立。(2分)经济上,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巨大,为民主政治建设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2分)

  27.(1)措施:政府向公民发放“观剧津贴”。 目的:鼓励公民观赏戏剧,接受政治教育和文化熏陶。(3分)

  (2)特点:①皇权专制、等级森严;②中央集权。(3分)

  (3)特点:①是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融为一体的混合物。②君主立宪,国王统而不治。③议会掌权,实行责任内阁制,政党通过议会斗争来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控制国家政权。(3分)

  (4)①国会掌握立法权,总统任命的官员,可以以2/3的多数推翻总统对国会法案的表决。②众议院有权对总统提出弹劾,交由参议院审判。③司法独立,联邦法院有权审查行政或立法的行为,若认为总统或国会的某些法律、条约和政策“违宪”,可宣布其无效。(3分)

  (5)原则:民主集中制。地位: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4分)

  28.(1)任务:反帝反封建。(1分)依据: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1分)

  (2)影响:第一次国共合作,开展了国民革命运动(北伐战争)。动摇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3分)

  第二次国共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两个战场基本相互配合,共御外敌,最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3分)

  (3)内容:“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4分)

  (4)认识:国共两党的关系极大程度地左右着中国历史的进程,影响到中华民族的昌盛;几十年的历史反复证明:国共两党,合则两利,分则两伤。团结起来,更能创造伟业。(言之成理即可得分,2分)
看了"高三历史必修一第六单元复习题及答案"的人还看:

1.高三期中历史联考试题及答案

2.高考历史模拟试题附答案解析

3.高考历史模拟试题附答案

4.高考历史基础强化练习题及答案

1720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