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
初三语文的学习,需要多下时间和功夫,牢固掌握知识点,才能让自己不断进步,语文成绩更上一个台阶。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整理的初三语文下册测试卷,供大家学习参考。有空抽时间温习一定有收获。
九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卷
一、基础·运用
1.欣赏下面这幅书法作品,完成第(1)-(2)题。
(1)对这幅书法作品的欣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A.线条奔放,笔力雄健。 B.五字错落有致,收放有度。
C.气韵贯通,展现书者胸襟。 D.采用隶书书体,方正典雅。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草书"特点及写法,隶属是一种庄重的字体,书写效果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很明显与图片文字特点不符。
【点评】本题在初三强化提高班的课堂实练《语文基础知识复习》中有详细讲解。
(2)请用规范的正楷字将"为人民服务"5个字抄写在答题卡的田字格内。
答:___________
【答案】为人民服务
【解析】只要工工整整写出来即可。
【点评】本题在初三强化提高班的课堂实练《语文基础知识复习》中有详细讲解。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2)题。
中国抗日战争从1931年开始到1945年结束,经历了14年艰难曲折的历程,是中国近代以来抗击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是中国人民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反侵略战争的历史丰碑。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抗日战争________,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抗日战争不仅关乎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而且关系到人类社会的前途和命运,值得铭记,并永载史册。
(1)对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对画线字笔顺的判断,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曲折(qū) "华"字的笔顺是:
B.曲折(qǔ) "华"字的笔顺是:
C.曲折(qū) "华"字的笔顺是:
D.曲折(qǔ) "华"字的笔顺是:
【答案】A
【解析】考查读音和笔顺。
【点评】本题在初三强化提高班的课堂实练《语文基础知识复习》、专题讲座《字音》中有详细讲解。
(2)根据语意将下面语句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持续时间最长 ②付出代价最大 ③开始时间最早 ④抗击日军最多
A.③④①② B.①③④② C.③①④② D.①④②③
【答案】C
【解析】根据各句的程度不同,由浅入深,且须符合说话的逻辑。
【点评】本题相关知识在初三强化提高班的课堂实练《语文基础知识复习》中有涉及。
3.许多名胜古迹都有名人题写的匾额,这些匾额上的字具有较高的书法艺术价值,但有的字却不符合现代规范汉字的书写要求。下列匾额属于这种情况的一项是
【答案】D
【解析】须认真审题,最后"明"字多一横。
【点评】本题相关知识在初三强化提高班的课堂实练《语文基础知识复习》中有涉及。
4.恰当地嵌入书名、地名、人名是写对联的技巧之一。孙伏园悼念鲁迅先生的挽联,就巧妙地嵌入了鲁迅先生的作品名称和主编的刊物名称,意中有意,感人至深。在下面对联的横线处,依次填写作品名称或刊物名称,与原联相符的一项是
踏_______,刈野草,热风奔流,一生_______;
痛_______,叹而已,十月噩耗,万众_______。
A.毁灭 彷徨 莽原 呐喊 B.莽原 呐喊 毁灭 彷徨
C.莽原 彷徨 毁灭 呐喊 D.毁灭 呐喊 莽原 彷徨
提示:《呐喊》《彷徨》《野草》《而已集》《热风》《十月》《毁灭》是鲁迅先生的作品(含译作)
《莽原》《奔流》是鲁迅先生主编的刊物。
【答案】B
【解析】考查对联,需注意词性的搭配和对联的内容和情感。
【点评】本题相关知识在初三强化提高班的课堂实练《语文基础知识复习》中有涉及。
5."三十六计"是指中国古代36个兵法策略,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之一。"三十六计"中的许多计谋是借助比喻定名的。下列计谋的定名都借助了比喻的一项是
A.远交近攻 顺手牵羊 反客为主 B.围魏救赵 以逸待劳 偷梁换柱
C.打草惊蛇 浑水摸鱼 调虎离山 D.暗度陈仓 金蝉脱壳 欲擒故纵
【答案】C
【解析】考查修辞手法中的比喻知识。
【点评】本题相关知识在初三强化提高班的课堂实练《语文基础知识复习》中有涉及。
6.下面两个语段都出自法国总价都德的小说《最后一课》。语段(一)中的画线语句,是从说"布告牌传出坏消息"转换到说"'我'上学的情形";语段(二)中的画线语句,是用"最明白,最精确"解释"最美的语言"。根据各自语境,在【甲】【乙】处分别填写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语段(一)我走过镇公所的时候,看见许多人站在布告牌前边。最近两年来,我们的一切坏消息都是从那里传出来的:败仗啦,征发啦,司令部的各种命令啦【甲】我也不停步,只在心里思量:"又出了什么事啦?"
语段(二)韩麦尔先生从这一件事谈到那一件事,谈 到法国语言上来了。他说,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乙】最明白,最精确;又说,我们必须把它记在心里,永远别忘了它,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
A.【甲】破折号 【乙】破折号 B.【甲】逗号 【乙】句号
C.【甲】破折号 【乙】句号 D.【甲】逗号 【乙】破折号
【答案】A
【解析】考查破折号的用法。甲处破折号表示转换话题;乙处表示解释说明。
【点评】本题相关知识在初三强化提高班的课堂实练《语文基础知识复习》中有涉及。
7.学校准备组织同学们去博物馆参观。下面是某博物馆参观须知,请你以班长的身份,依据"参观须知"向同学们提出要求。(要求:用"既……,又……"的句式,限30字以内)
答:___________
【答案】参观时既要爱护馆内展品,不触摸、拍照,又不要喧哗打闹,影响他人。
【解析】注意语言的通顺,考查连词的使用。
【点评】本题相关知识在初三强化提高班的课堂实练《语文基础知识复习》中有涉及。
8.阅读下面的连环画,完成(1)-(2)题。(共4分)
1. 赵构登基后,整顿军备。名将宗泽举荐了岳飞,县令徐仁奉旨前往征召。 2. 这年岳飞23岁,听说汴京陷落,不禁为多难的国家感到担忧。 3. 杨幺派人携重金逛岳飞入伙。岳飞表示外敌当前,不愿落草,只等投军抗金。
4. 岳飞送走杨幺手下,禀告母亲,岳母点头道:"我儿拒绝得对。"这时,徐仁带着圣旨到来。 5. 岳母吩咐岳飞祭拜天地祖宗,并在他背上刺了"尽忠保国"四字,说:"愿你做个忠臣,流芳百世。" 6. 次日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1)结合岳母刺字时所说的话,下列对"精忠报国"中 "精忠"二字的解释,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 极其忠诚 B. 精诚尽力 C. 精心付出 D. 忠肝义胆
【答案】A
【解析】"精"是专一、深入,"忠"是忠诚。可以结合图5母亲的话,"原你做个忠臣",所以选A。
【点评】本题相关知识在初三强化提高班的课堂实练《语文基础知识复习》中有详细讲解。
(2)结合前5幅画的内容,为第6幅画补写一端文字。(要求:20-30字)(2分)
答: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岳飞坚主抗金,同金军进行数百次战斗,成为著名爱国将领。
【解析】答案不仅要有简单描述,还要有具体事例,使画面内容生动。
【点评】本题相关知识在初三强化提高班的课堂实练《语文基础知识复习》中有详细讲解。
9. 默写(共6分)
(1)潮平两岸阔,__________。海日生残夜,___________。(王湾《次北固上下》)(2分)
【答案】风正一帆悬;江春入旧年
【解析】考查识记性知识。
【点评】本题相关知识在初三强化提高班的课堂实练《语文基础知识复习》中有详细讲解。
(2)_________。五十弦翻塞外声,_________。(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2分)
【答案】八百里分麾下炙;沙场秋点兵
【解析】考查识记性知识。
【点评】本题相关知识在初三强化提高班的课堂实练《语文基础知识复习》中有详细讲解。
(3)当有远方的朋友到来时,我们常借用《论语》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 _"来表达喜悦的心情。(2分)
【答案】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解析】考查识记性知识。
【点评】本题相关知识在初三强化提高班的课堂实练《语文基础知识复习》中有详细讲解。
二、文言文阅读(共8分)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字,完成第10 - 12题。
【甲】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阳,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游之日,风日清和,湖平于熨,时有小舫往来,如蝇 头细字,着鹅溪练上。取酒共酌,意致闲淡。亭午风渐劲,湖水汩汩有声。千帆结阵而来,亦甚雄快。
日暮,炮车云生,猛风大起,湖浪奔腾,雪山汹涌,震撼城郭。予始四望惨淡,投箸而起,愀然以悲,泫然不能自已也。(选自袁中道《游岳阳楼记》"
10. 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观:________
【答案】景象(景观)
【解析】考查文言实词的意思。
【点评】本题在初三强化提高班专题讲座的《文言文复习》中有相应的讲解,并在专题讲座的《阅读复习》中略有涉及。
(2)则有去国怀乡 去:________
【答案】离开
【解析】考查文言实词的意思。
【点评】本题在初三强化提高班专题讲座的《文言文复习》中有相应的讲解,并在专题讲座的《阅读复习》中略有涉及。
11.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2分)
(1)春和 景明 翻译:__________
【答案】春风和煦,阳光明媚
【解析】考查句子翻译,注意重点词语解释,注意句子的语序。
【点评】本题在初三强化提高班专题讲座的《文言文复习》中有相应的讲解,并在专题讲座的《阅读复习》中略有涉及。
(2)时有小舫往来 翻译:__________
【答案】时常有小船来来往往
【解析】考查句子翻译,注意重点词语解释,注意句子的语序。
【点评】本题在初三强化提高班专题讲座的《文言文复习》中有相应的讲解,并在专题讲座的《阅读复习》中略有涉及。
12. 【甲】【乙】两段文字写的都是游览者在岳阳楼的所见所感。【甲】文中,淫雨、阴风、浊浪等景物出发了"迁客骚人"的悲苦之情,沙鸥、锦鳞、芷兰等景物触发了"迁客骚人"的喜悦之情。【乙】文中,清风、湖水、 ① 等景物触发了作者的愉悦之情,浓云、 ② 、巨浪等景物触发了坐着的悲伤之情。"迁客骚人"和袁中道都没有达到范仲淹所说的"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境界,原因是 ③ 。(4分)
【答案】①小船 ②狂风 ③"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指不因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或喜或悲。"迁客骚人"是带着自己的情感去看眼前的景物,袁中道由景生情,因此都没有达到此境界。
【解析】考查对文字内容的理解,前两空梳理文段即可得出答案,最后一空需要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进行解释,理解其含意后回答。
【点评】本题在初三强化提高班专题讲座的《文言文复习》中有相应的讲解,并在专题讲座的《阅读复习》中略有涉及。
三、名著阅读(共7分)
13. 阅读下面的连环画,完成第(1)-(3)题。(共4分)
1. 孔明在西域正分兵运粮,听报司马懿大军来攻。这是,孔明手下只剩一些文官,他们听了探报,都惊慌起来。 2. 众官纷纷议论。孔明沉思片刻后,微微笑道:"不必惊慌,我早埋伏下十万雄兵,在此等候司马懿。" 3. 孔明传令各自隐藏,又命大开四门,挑选几十个老兵办成百姓,去城门口打扫街道,叮嘱道:"魏兵到来,不得慌张。"
4. 孔明叫两个童儿,捧着古琴、香炉、跟他走上城楼。他端坐在城楼前面,焚起一炉好香,平心静气,弹起琴来。 5. 魏军的前哨到了城下,见城门打开,只有百姓打扫街道,又望见孔明正在城上弹琴,又惊又疑,不知所措。 6. 司马懿听了前哨的报告,半信半疑。他传令大军就地休息,暂停前进,自己带随从前往西域。
7. 司马懿飞马来到西域,远远望去,看不见一旗一帜,一兵一卒。 8. 孔明安坐城楼,慢条斯理地拨动琴弦。司马懿仔细听去,那琴声丝毫不乱。 9. 司马懿道:"孔明一生谨慎,城里定有伏兵,赶快撤退,免得中计。"遂火速退兵。
(1)连环画中有一幅是通过司马懿的专注神情来表现诸葛亮的临危不乱,这幅画是第____幅。(1分)
【答案】8
【解析】诸葛亮的空城计大家都不陌生,但这道题并不考查情节而是考查细节。本题注意去找司马懿的特写。
【点评】本题相关知识在初三强化提高班的课堂实练《语文基础知识复习》中有详细讲解。
(2)从连环画的内容来看,足智多谋的诸葛亮临危不乱,使用 ① 的计谋吓退了司马懿,化险为夷。同样能表现诸葛亮足智多谋的故事在小说《三国演义》中还有很多,比如 ② 。(2分)
【答案】空城;草船借箭
【解析】本题注意横线后"计谋"二字,如果填"空城计"则语义重复。
【点评】本题相关知识在初三强化提高班的课堂实练《语文基础知识复习》中有详细讲解。
(3)诸葛亮的形象经常出现在京剧舞台上。从连环画和下面的链接材料可以看出,京剧舞台上的诸葛亮应当由生行中的___________来扮演。(1分)
【答案】老生
【解析】本题细读文段即可得出答案。
【点评】本题相关知识在初三强化提高班的课堂实练《语文基础知识复习》中有详细讲解。
【链接材料】
行当是指戏曲演员专业分工的类别。生行是京剧表演行当的主要类型之一。根据所扮演人物年龄、身份的不同,生行又分为老生、武生等。老生多挂髯口(胡须),扮演中年或老年男子,多为性格正直刚毅的正面形象。小生扮演青年男性,演唱时真假嗓音合用,表现亲年人的活力和潇洒。武生扮演擅长武艺的青壮年男子。
14.小说《红岩》塑造了众多革命烈士的形象。下面三个语段分别写到三位烈士在与敌人面对面斗争时说出的话,表现了他们宁死不屈、甘为崇高理想献身的高尚品质。
请你从每个语段后面的括号中选择一位烈士的名字,分别填写在横线处。(3分)
① 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 高声说道:"人,不能低下高贵的头,只有怕死鬼才乞求'自由'。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成岗 刘思扬)
【答案】成岗
【解析】本题属于文学常识的内容,平时应认真阅读相关文本,积累文学底蕴。
【点评】本题相关知识在初三强化提高班的课堂实练《语文基础知识复习》中有详细讲解。
②面对敌人的刑讯逼供, 凛然说道:"上级的姓名、住址,我知道。下级的姓名、住址,我也知道……这些都是我们党的秘密,你们休想从我口里得到任何材料!"(江雪琴 李青竹)
【答案】江雪琴
【解析】本题属于文学常识的内容,平时应认真阅读相关文本,积累文学底蕴。
【点评】本题相关知识在初三强化提高班的课堂实练《语文基础知识复习》中有详细讲解。
③革命烈士 在英勇就义前毅然说道:"人生自古谁无死?可是一个人的生命和无产阶级永葆青春的革 命事业联系在一起,那是无上的光荣!这就是我此时此地的心情。"(许云峰 齐晓轩)
【答案】许云峰
【解析】本题属于文学常识的内容,平时应认真阅读相关文本,积累文学底蕴。
【点评】本题相关知识在初三强化提高班的课堂实练《语文基础知识复习》中有详细讲解。
四、现代文阅读(共28分)
(一)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完成15-17题。(共8分)
【材料一】
南水北调工程,是缓解我国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局面的战略性基础设施,分东、中、西三条线路。东线、中线一期工程已分别于2013年和2014年通水,以南方充盈之水 ① (滋润 滋养)
北方干渴大地的梦想已经实现。南水北调工程将发挥
显著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以中线一期
工程为例,输送的距离长,流经的范围广,沿线经过
多个大中城市,每年可输送的调水量达95亿立方米,
相当于黄河水量的1/6,直接受益人 口达6000万。根
据需要,后期将进一步扩大调水规模,减少地下水开
采,使水生态恶化的趋势得以缓解。随着受水区水资
源生态的改善,影响北方经济发展的"瓶颈"将逐步
消除,从而为这些地区经济结构调整创造机会和空间。
【材料二】
2014年12月27日,北京市南水北调工程正式通水。南水北调工程年均为北京送水12.4亿立方米,供水范围达6000平方公里,成为北京的主力水源,城市供水保证率将由75%提高到95%。此外,南水北调工程通水后,不仅减少北京重要水源地密云水库的出水量,还可以将富余来水调入密云水库存蓄,大大加强北京水资源战略储备。南水北调工程通水后,北京将逐步关闭大部分自备井,通过天然和人工② (回填 回补),有效遏制地下水位的大幅下降。同时,部分来水还可向首都的河湖补充清水,增强水 体的稀释自净能力,改善河湖水 质。
15. 从【材料一】和【材料 二】横线后的括号内分别选择词语填入横线处,①处应填 ,②处应填 。(2分)
【答案】①滋润 ②回补
【解析】择优选择,"养"侧重壮大,此处还达不到这种程度。"填"偏向于固体物质,这里不应选择。
【点评】本知识点在初三强化提高班专题讲座的《说明文阅读》系列中有详细讲解,在课堂实练的《阅读训练》中有所涉及。
16. 请你根据"示意图",对【材料一】中与图相关的文字信息进行具体说明。(2分)
答:
【答案】①中线一期输送距离长;全长1277公里 ②中线一期流经范围广,沿途经过丹江口、南阳、平顶山、许昌、郑州、焦作、新乡、鹤壁、安阳、邯郸、邢台、石家庄、保定、天津、北京等15个大中城市
【解析】本题是图文结合题,需要我们认真阅读图例,组织语言进行回答。
【点评】本知识点在初三强化提高班专题讲座的《说明文阅读》系列中有详细讲解,在课堂实练的《阅读训练》中有所涉及。
17. 下列三个选项,属于【材料一】和【材料二】共同说明内容的一项是 。(只填序号)(4分)
【甲】南水北调工程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乙】南水北调工程未来将产生更好效益
【丙】南水北调工程效益已全部提前实现
【答案】乙
【解析】甲:经济效益;乙:未来效益;丙:效益已全部提前实现。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内容,采用排除法,可以将甲和丙排除。
【点评】本知识点在初三强化提高班专题讲座的《说明文阅读》系列中有详细讲解,在课堂实练的《阅读训练》中有所涉及。
(二)阅读《超级智能住宅》,完成18-20题。(共11分)
超级智能住宅
叶卡捷琳娜·奥迦涅香
住宅终于建成了。建造期间丈夫可操劳够了:一会这里有毛病,需要修改,一会儿那里有出了问题,需要设法解决……总之,没有片刻休息。好了,现在总算结束了,住宅竣工了,大功告成了。
住宅是丈夫为讨妻子欢心而建成的,因为妻子不爱收拾房间,而且觉得烹饪、洗涤特别麻烦,对于读服装设计的妻子来说,财务收支就更是世界上最痛苦的事情。
妻子对新住宅非常满意:清洁卫生,物品存放,三餐烹饪,衣服洗涤,财务收支……全由屋子包办,甚至当主任外出时,回信,接电话,迎来送往……也由屋子代办。
每天清晨,当和煦的阳光透过窗户泻进房间时,妻子会在睡梦中自然醒来。在她淋浴的时候,厨房已经准备好了丰盛的早餐:牛奶、红茶、咖啡等饮料应有尽有,烤麸面包、芝士蛋糕、水果沙拉等食品一应俱全。喝着香醇的咖啡,尝着酥软的面包,听着音乐播放器自动为她选择的曼妙音乐,妻子觉得早晨的时光无比美妙。早餐结束后,衣柜自动地为女主人选好了衣服,化妆台上自动推出名牌香水,妻子根本不用为服饰、化妆而发愁。
傍晚下班归来,不用掏钥匙,门顶上的智能识别仪会自动开门,客厅、餐厅等处的灯会自动亮起。花瓶里每天会有一只妻子喜欢的花朵自动开放,芬芳弥漫。晚餐是妻子最爱的普罗旺斯名菜,妻子在肖邦的钢琴声中呷着波尔多葡萄酒,工作一天后的疲惫感荡然无存。餐毕,她坐在书房里随意读书,书柜里比牛津大学图书馆的藏书还多。
妻子觉得这栋住宅棒极了!
可到第二个月月末,妻子的态度就全然变了。
"它不给我绿裙子,还说我只适合穿蓝色的!"她向丈夫告状。
丈夫决定先弄清楚事情的真想。
"听着,房子,你太放肆了!快打开衣柜,把那条绿裙子拿出来给太太。你听见了吗?"[
房子没有回答,柜子也未见打开。
"唉,你为什么就不能穿蓝色的呢?"丈夫转向妻子。
"什么?就听从这么一堆钢筋混凝土的支配?穿什么都要由它来决定?不行,亲爱的,我是这里的主人。发号施令的,应该是我,而不是你的房子。房子快把那条绿裙子拿来给我!"
房子拿出的仍是蓝裙子。僵局持续了一个小时,妻子什么地方也不想去了,只把自己闷闷不乐地锁在房间里。
过了一周,女主人又跟房子争执起来。而这一次,她照样讨了个没趣。
又过了一周,妻子忍不住要离家出走。临行前她向丈夫摊牌:
"要么我留下,要么这鬼房子留下!"
"它哪里又得罪你啦?"丈夫大吃一惊。
"我要做我想做的事,而不是它想要我做的事;我要穿我想穿的衣服,而不是它想要我穿的衣服。总而言之,我要做我想做的一切。"
"亲爱的,它也是关心我们嘛。"
"关心?可绝不能违背我的意愿来干。它这绝不是关心,而是在任意摆布我们!"
"但是……"
"我已经说过,要么我留,要么它留!"
"可我总不能把一幢好端端的房子毁掉吧?"
"既然这样,那你就跟你好端端的房子过日子吧!在你心目中,它完全可以取代我。对此我已深信不疑!"
门"啪"的一声关上了。妻子毅然走了。
丈夫自我安慰着,傍晚她肯定就会回来的。可过了一天,又过了一天,直到第三天,妻子仍不见回来。
"房子,我要去找她!在我们回来之前,请做好一道她最爱吃的茄汁沙司,并摆好饭桌!"
他走到门跟前,可这一次门没有像往常那样自动打开。
"嗯?你怎么搞的?睡着啦?你这房子,快给我开门!"
门一动不动。他只好自己动手去推门,但门就是开不了。他干脆用肩头去撞,门依然不开。
"门呀,你怎么啦?我需要去找她呀!"
"你不必去找她了,她只会给你增添麻烦。"房子心平气和地劝说。
"房子,我需要她。房子,我爱她! 开门啊,快开!"
房子默不作声,门紧闭不动。
他试着去开窗子,窗框好像也被钉死。他想用椅子把玻璃砸碎,可是笨重的窗帘却有意缠住了他的手,并把他手里的椅子夺掉。
"放开我!"他大声呵斥着。
"你没什么理由要出去,"房子回答,"你不需要她。我会照料你,直到你老死。"
"你说什么?想把我一辈子困在这里,一辈子?"他气冲冲地问。
"我会照料你的,你什么都不必操心。"
"我不需要你来照料,放开我!"
沉默。
他挣脱窗帘,来到房子中央,在这里窗帘已够不到他。他把手伸进衣袋,摸到了打火机。他取出打火机,"嚓"一下把火打着,说道:"你现在不把门打开,我就把你烧掉!"
"可你要知道,那样一来,我们将同归于尽。"
"即便如此,我也要把你毁掉!房子,你听到了吗?"
"还是把打火机关了吧。"
"快开门,否则我要烧了!"
"不开。"
"我烧死你!"
"你烧不了我的。"
这时从柜子里滚出了一个箱子······
18.阅读小说,根据你对"超级智能住宅"的认识,在下面语段的横线处分别填入一个四字词语。(2分)
当房子刚建成时,房子的表现可以概括为体贴入微,当妻子提出自己的要求时,房子的表现可以概括为 ① ;当丈夫与房子矛盾激化时,房子的表现可以概括为 ② 。
【答案】①固执任性 ②蛮横无理
【解析】本题考查归纳概括能力,需要从房子的主人的角度去回答问题。
【点评】本知识点在初三强化提高班专题讲座的《记叙文阅读》系列中有详细讲解,在课堂实练的《阅读训练》中有所涉及。
19.小说中的对话往往有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请你选择一处对话,简要分析在推动情节发展中,这处对话所起的作用。(4分)
答:
【答案】例:"亲爱的,它也是关心我们嘛。"
"关心?可绝不能违背我的意愿来干。它这绝不是关心,而是在任意摆布我们!"
作用:本句点出了男主人制造房子的初衷,房子最初对主人的态度,又为下文房子不理解感情,任意摆布主人的造反行为做出了铺垫。
【解析】本题考查信息的提取、总结和归纳。
【点评】本知识点在初三强化提高班专题讲座的《记叙文阅读》系列中有详细讲解,在课堂实练的《阅读训练》中有所涉及。
20.在你看来,这篇小说的主题是什么?根据你对小说主题的认识提出一个问题,并简要说明理由。(5分)
小说主题:
你的问题:
你的理由:
【答案】小说主题:人工智能可能会毁灭人类
你的问题:人工智能在带给我们便利的同时也可能带给我们烦恼,甚至是危险。面对科技爆炸的时代,我们应该如何面对?请结合材料详细阐述你的观点。
你的理由:本文主题人工智能可能会毁灭人类,其实质在于引发读者思考,原本为我们服务的人工智能为什么反而成了我们的敌人?在我们发明高科技产品的时候我们是否想到了它的危害和控制危害的方法?在科技发展的今天,这个不可回避的问题。本题在考查原文主题的同时,又回归现实生活,体现了小说联系现实的体裁特点。
【解析】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且是新的题型,要求同学们自己提问,自己回答,考查同学们灵活运用的能力,培养善于思考的优秀品格。
【点评】本知识点在初三强化提高班专题讲座的《记叙文阅读》系列中有详细讲解,在课堂实练的《阅读训练》中有所涉及。
(三)阅读《中华传统美德的时代价值》,完成21-23题。(共9分)
中华传统美德的时代价值
①中华传统美德,是指中国五千年历史流传下来的优秀道德遗产,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处理人际关系以及人与社会关系的实践结晶,在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②传统美德中最重视一个"忠"字。传统意义上的"忠",虽然有忠于君主的糟粕成分,但更多的是对祖国的忠诚。屈原自投汩罗,张骞出使西域,戚继光抗倭,林则徐销烟......这些先贤的事迹之所以为人们世代传颂,就在于这种"忠"实际上促进了国家、民族发展。孙中山先生曾说:"现在说到忠于君,固然是不可为;说忠于国是可不可呢?忠于事又是可不可呢?我们做一件事,总要始终不渝,做到成功。如果做不成功,就是把生命去牺牲,亦所不惜,这便是忠。"今天弘扬"忠",就是提倡每一个人既要热爱我们的文化、族群,又要忠于职守,尽心竭力做好每一件事。这种于国于事的担当意识,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强大动力。
③传统美德对促进人际和谐有积极作用。传统美德以仁爱为本,《论语》中的"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孟子》中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①,都体现了这种仁爱美德。"仁者爱人"一个有仁爱之心的人,就必然为爱所驱使,为所爱的人奉献,关心他,爱护他。因此,这种美德是调节人际关系、保障社会和谐不可或缺的。近年来,一些人过分追求个人私利,导致了人际关系的冷漠与紧张,影响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倡导仁爱,可以唤醒人们的道德良知,提升奉献意识,使人与人相互为善,彼此之间充满友爱。因此,充分汲取传统道德中的仁爱美德,即是净化社会风气的需要,也是实现社会和谐的需要。
④就个人而言,传统美德有助于为安身之命提供精神营养。读《陋室铭》可以知道,唐朝诗人刘禹锡,虽身处逆境却不改高洁的情操和乐观的人生态度,就是因为他在仕途失意、不能"兼善天下"时,便以"穷则独善其身"作为立身行事的准则,从而获得了"惟吾德馨"的精神回报和巨大的自我满足感。可见,中华传统美德,会为我们提供丰富的精神营养,进而转化成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
⑤总之,今天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是根植于民族文化的沃土,对传统美德的继承与升华。我们只有继承中 华传统美德,赋予它新的时代内涵,才能促进社会道德体系的建设,将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发扬光大。
(选自肖群忠的同名文章,有删改)
注:①[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出自《孟子·梁惠王上》。意思是尊敬自己的老人,并由此推及到尊敬其他的老人;爱护自己的孩子,并由此推及到爱护别人的孩子。
21.读完这篇文章,对于传统美德的时代价值,你的认识是 。(不超过25字)(2分)
【答案】尽忠职守的精神,和谐的人际关系,安身立命的精神力量
【解析】本题主要是要求能够提取有效信息,进行归纳总结,特别注意不要超字数。
【点评】本知识点在初三强化提高班课堂实练的《阅读训练》中有所涉及,并在相应的专题测试中有针对性训练。
22.阅读第②段,说说作者是如何阐述"忠"的时代价值的。(3分)
答:
【答案】首先运用对比论证从正反两方面论证"忠"的含义,接着举屈原等进行事例论证,证明他们忠促进了民族的进步;然后引用孙中山的话作为道理论证,最后提出弘扬"忠"的要求,及对民族复兴的意义。
【解析】需要对文章的结构有整理的把握。
【点评】本知识点在初三强化提高班课堂实练的《阅读训练》中有所涉及,并在相应的专题测试中有针对性训练。
23.阅读第③段,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你怎样理解"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现实意义。(4分)
答:
【答案】心怀仁爱之心,相互为善才能成就一个和谐友善的社会。"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整句话的意思是在赡养自己的老人的时候不要忘记那些与自己没有亲缘关系的老人。这无疑是我们中华民族优秀品德中的博爱思想,我们现在的社会正需要这种博爱思想,如果人与人之间可以亲如一家,把别人的父母当成自己的父母去善待,把别人的孩子当成自己的孩子去爱护,那么整个社会就会更加和谐。
【解析】本题为开放性试题,先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意思表述清楚,然后结合现实回答即可。
【点评】本知识点在初三强化提高班课堂实练的《阅读训练》中有所涉及,并在相应的专题测试中有针对性训练。
五、作文(共50分)
(一)根据情境,按要求写作。(10分)
24.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写作。
题目一:班上准备召开名著阅读经验交流会,分享同学们阅读名著的经验。请以你读过
的一部名著为例,写一段话,简要介绍你阅读名著的经验。
题目二:学校校刊准备开辟"走进博物馆"栏目,分享同学们参观博物馆(或纪念馆)
的收获。校刊主编向同学们征稿。请你写一篇稿件,简要写出参观某座博物馆
(或纪念馆)后,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是怎样获得的。
要求:(1)内容真实具体,语言准确得体。
(2)字数在150-200之间。
(3)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答案】示例(题目一):
大家好,今天我想从方法上跟大家分享一下读《水浒传》的经验:
我有一个方法,那就是在阅读正文内容之前,先翻一遍目录,了解主要人物身上发生的主要事件,先构建出一个主要的框架,在之后读书的时候把框架补充完整,比如说读目录能知道林冲刺配沧州和雪夜上梁山的故事,通过阅读再补充出这件事情的原因和结果,我觉得用这种方法阅读名著会充分激发我的阅读积极性,提高阅读的效率。
以上是我的阅读经验,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示例(题目二):
伴着明媚春光,学校组织我们参观坐落于京城东北角的科技博物馆新馆。新馆有趣的地方在于可以"亲自上阵"。比如在消防体验区,看人灭火感觉很简单,但是当自己手握沉沉的喷水枪,站在1米5外的安全区,却发现要对准火源绝非易事,而且只有对准火焰的根部才能最快速的灭火,最后大概折腾了七八分钟才将虚拟火焰全部熄灭。平时我们只知一些消防技巧,殊不知实操起来另有难度。可见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才是最完美的学习体验。
【解析】题目一:可以从阅读经验和阅读收获两个方面去谈,而且要加入具体的例子,使表述更为具体、生动。
【点评】本题在初三强化提高班的课堂实练《作文》专题中有详细讲解,并在相应的专题测试中有针对性试题。
(二)根据题目,按要求写作。(40分)
25.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
题目一:对话是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沟通的一种方式。对话可以增进彼此的了解,可以倾诉各自的心声,可以碰撞出智慧的火花……请你以"对话"为题目,写一
篇文章,可以记录精彩的对话过程,可以描述对话产生的美好结果,可以阐述你对对话的认识……
题目二:《超级智能住宅》这篇科幻小说的结尾充满悬念。男主人与房子之间的矛盾冲突会怎样收场,超级智能住宅里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请你发挥想象,自拟题目,
写一篇文章。
要求:(1)请将作文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2)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3)字数在600-800之间。
(4)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答案】略
【解析】题目一和题目二可以任选一篇,相对来说,题目一可以选择的角度会更多一些。"对话"的可以是现实生活中的人,可以虚拟的古代或未来的人,也可以是各种拟人化的事物。而题目二则有所局限,必须在科幻文章的基础上扩展想象,新颖独特的故事情节更容易获得高分。
【点评】本题在初三强化提高班的课堂实练《作文》专题中有详细讲解,并在相应的专题测试中有针对性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