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初中学习方法>初三学习方法>九年级语文>

初三语文重点资料

淑航分享

  做好重点资料的复习准备,对我们的考试是有利的。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收集整理的初三语文重点资料以供大家学习!

  初三语文重点资料(一)

  一、重点字词

  1.注音。

  仞(rèn) 惩(chéng) 山北之塞(sè) 荷(hè)担 箕畚(jīběn)

  孀(shuāng)妻 始龀(chèn) 智叟(sǒu) 穷匮(kuì) 厝(cuò)

  2.解释下面的词。

  (1)年且九十 且:将近。

  (2)惩山北之塞 惩:苦于。塞:阻塞。

  (3)杂然相许 许:赞同。

  (4)且焉置土石 焉:疑问代词,哪里。置:安放。

  (5)寒暑易节 易:交换。

  (6)其如土石何 其:在“如……何”前面加强反问语气。

  (7)何苦而不平 苦:愁。

  (8)帝感其诚 感:被……感动。

  3.找出下面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始一反焉反通返,解释为返回。

  (2)汝之不惠惠通慧,解释为聪明。

  (3)河曲智叟亡以应亡通无,解释为没有。

  (4)一厝朔东厝通措,解释为放置。

  4.写出出自本文的成语并解释其现在的意思。

  愚公移山:比喻坚持不懈地改造自然和坚定不移地进行斗争。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

  1.用原文填空。

  (1)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2)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北山下面有个名叫愚公的人,年纪将近九十岁了,面对大山而居住。

  (2)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凭你的力气,连魁父这座小山都不能削平,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山)怎么样呢?况且把土石放到哪里去呢?

  (3)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冬夏交换季节的时候,才往返一次。

  (4)甚矣,汝之不惠!

  你太不聪明了。

  (5)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子子孙孙无穷无尽,可是山却不会增高加大,还愁挖不平吗?

  (6)帝感其诚。

  天帝被他的诚心所感动。

  (7)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

  三、文学常识背记知识

  1.《愚公移山》选自《列子·汤问》。

  2.列子,即列御寇,战国时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

  初三语文重点资料(二)

  一、重点字词

  1.注音。

  邹(zōu)忌 昳(yì)丽 衣冠(guān) 窥(kuī)镜

  2.解释下面的词。

  (1)邹忌修八尺有余 修:身高。

  (2)朝服衣冠 服:穿戴。

  (3)孰视之 孰:仔细。

  (4)臣之妻私臣 私:偏爱。

  (5)王之蔽甚矣 蔽:受蒙蔽。

  (6)能谤讥于市朝谤 讥:议论。

  (7)时时而间进 间:间或,偶然。

  (8)皆朝于齐 朝:朝见。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

  1.用原文填空。

  (1)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2)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3)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4)齐威王采取纳谏措施后收到效果的句子是: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

  (2)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我与城北徐公相比,哪一个美?

  (3)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我确实知道自己不如徐公漂亮。

  (4)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由此看来,大王所受的蒙蔽太厉害啦。

  (5)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在朝廷上战胜(别国)。

  三、重点段落背记知识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四、文学常识背记知识

  《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战国策》,这部书是西汉刘向整理编写的。

  初三语文重点资料(三)

  一、重点字词

  1.注音。

  曹刿(guì) 又何间(jiàn)焉 玉帛(bó) 辙(zhé) 轼(shì) 靡(mǐ)

  2.解释下面的词。

  (1)又何间焉 间:参与。

  (2)肉食者鄙 鄙: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

  (3)何以战 以:凭,靠。

  (4)弗敢专也 弗:不。专:个人专有。

  (5)弗敢加 也,必以信加:虚报。信:实情。

  (6)公将鼓之 鼓:击鼓进军。

  (7)遂逐齐师 逐:追赶,追击。

  (8)一鼓作气 作:振作。

  (9)夫大国,难测也 测:推测,估计。

  (10)望其旗靡 靡:倒下。

  3.写出出自本文的成语,并解释其现在的意思。

  一鼓作气:现用来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一下子把事情完成。

  辙乱旗靡:形容军队溃败混乱。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

  1.用原文填空。

  (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2)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3)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4)曹刿请见的原因是: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5)“忠之属也”具体指的是: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6)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原因是: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那些吃肉的大官们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

  (2)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衣食这类养生的东西,不敢独自享用,一定要把它分给别人。

  (3)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这是忠于职守(尽心尽力为人民办好事)之类的事。凭这一点,就可以跟敌人打一仗了。如果(跟齐国)作战,就请(让我)跟从(您)。

  (4)夫战,勇气也。

  作战,要靠勇气。

  (5)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我仔细察看发现了齐军战车轮迹混乱,又远远望见齐军战旗也倒,(知道他们真的败了)所以才(请您下令)追击他们。

  三、重点段落背记知识

  默写《曹刿论战》中曹刿分析战争胜利原因的一段话。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四、文学常识背记知识

  1.《曹刿论战》选自《左传·庄公十年》。

  2.《左传》传说为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是一部史学名著和文学名著。

    3545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