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初中学习方法>初三学习方法>九年级语文>

2017届中考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卷及答案

郑晓分享

  青霄有路终须到,金榜无名誓不休。2017届中考语文的第二次的模拟考试你准备好了么?你需要哪些试卷及试题答案呢?接下来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2017届中考语文第二次的模拟考试卷及答案,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2017届中考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卷

  一、积累运用(31分)

  1.下面这段话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2分)

  扬州瘦西湖以自然风光旖旎①(nǐ)著称于世。四时八节,风晨月夕,瘦西湖幻化出无穷的天然之趣。丰富的历史文化,使瘦西湖如醇厚的佳酿②(liàng),常看常新,回味无穷。窈窕③(tiǎo)曲折的湖道,串以长堤④(dī)春柳、四桥烟雨、石壁流淙⑤(zōng)、春流画舫⑥(fǎng)、万松叠翠等景点,俨⑦(yǎn)然一幅天然而成的国画长卷。荡舟湖上,沿岸美景纷至沓⑧(tā)来,让人应接不暇,心迷神驰。

  A.①③⑧ B.②③⑤ C.②④⑧ D.④⑥⑦

  2.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H7N9型禽流感是一种耸人听闻的新型禽流感,于3月底在上海和安徽两地率先发现。

  B. 中国海监飞机和舰船对我钓鱼岛开展海空立体巡航的消息,让国人顿感振奋鼓舞,扬眉吐气。

  C.我欣喜地发现昔日的土路已经被宽阔的马路代替,鳞次栉比的汽车川流不息。

  D.我只是一个普通莘莘学子,没有显赫的背景,也没有帅气的容貌,但我有不服输的精神和意志。

  3.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能否更加科学有效地防治腐败,是能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前提和保障。

  B.清明节前夕,来自扬州大学、扬州新东方中学等学校大约万名左右大中小学生到烈士陵园缅怀先烈。

  C.我国推进城镇化,需要走集约利用资源、保护自然生态和文化特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并举。

  D.通过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使我了解到扬大附中高一学生徐砺寒是一个敢于担当、有责任心的诚信中学生。

  4. 下列各项判断与分析中,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底下”“愿意”“勇敢”“曾经”都是名词。

  B.“庄严肃穆”“爱国情怀”都是并列短语,“敬畏自然”“热闹极了”都是动宾短语。

  C.“美国摄影师阿尔伯特在肯尼亚拍摄的照片《垃圾堆上的阅读》在第56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中获得当代热点类单幅一等奖。”这个句子的主干是“阿尔伯特拍摄照片获得一等奖”。

  D.“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这个复句是假设关系。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

  A.《醉翁亭记》《出师表》《捕蛇者说》《陋室铭》中的“记”、“表”、说”、“铭”都是古代文体的名称,其中“表”是奏议的一种。

  B.都德和莫泊桑都是法国的著名文学家,他们都有著名短篇小说被翻译成中文。

  C.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小石潭记》,文章按游览的顺序生动地描写出小石潭环境的幽美和静谧,全文抒发了作者寄情山水的欢乐之情。

  D.《二十四孝图》选自鲁迅惟一的一本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文章重点描写了自己在阅读“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个故事时所引起的强烈反感,形象地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6.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拼音填写汉字。(用正楷依次填写在田字格内,4分)

  推开故宫的铜铃大门,一缕阳光lüè过,万lài寂静。雕龙的台阶,红墙绿瓦的宫殿,能让人感受到一种无比的hóng伟与尊贵,感受到中华建筑的精髓和神yùn。

  7.默写。(每空一分,共9分)

  (1)______________, 君子好逑。 (《诗经•关雎》)

  (2)长风破浪会有时 ,__________________ 。 (李白《行路难》)

  (3)______________ ,月涌大江流。 (杜甫《旅夜书怀》)

  (4)水至清则无鱼,__________________。 (司马迁《东方朔传》)

  (5)_______________,犹有花枝俏。 (毛泽东《咏梅》)

  (6)折戟沉沙铁未销,_________________。 (杜牧《赤壁》)

  (7)_________________,不求闻达于诸侯。 (诸葛亮《出师表》)

  (8)陆游的诗大多雄浑豪放,但也有抒写日常生活的清新之作,如他那首《游山西村》颔联“ , ”,就写山间水畔的景色,写景中寓含哲理,千百年来被人广泛传颂。

  8.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共8分)

  班级开展“虎”专题学习与综合实践活动,阅读下列材料,完成后面的学习任务。

  材料一 明孝宗弘治年间,某知府贪酷无比,治下昏天黑地。有一天,当地猎户捕获了一只老虎,送到知府衙门。知府大开筵席,请人饮酒,观赏老虎。酒席之上,觥筹交错,宾客们极尽吹捧之能事。有位生性鲠直的书生,以虎之口吻写了一首打油诗相嘲,诗曰:虎告相公听我歌,相公比我食人多。若公今日行仁政,我已双双北渡河。

  (《虎文化集锦》)

  材料二 明成祖朱棣立长子朱高炽为太子,后来却对他大不满意,一怒之下,将朱高炽逐出皇宫。当时任翰林学士的解缙,就送给朱棣一幅《猛虎顾彪图》,并在上面题诗一首:虎为百兽尊,谁敢触其怒?唯有父子情,一步一回顾。

  (《虎文化集锦》)

  材料三 ﹡﹡把左手紧紧地揪住顶花皮,偷出右手来,提起铁锤般大小拳头,尽平生之力只顾打。打到五七十拳,那大虫眼里口里,鼻子里,耳朵里,都迸出鲜血来,更动弹不得,只剩口里兀自气喘。 (《水浒传》)

  材料四 以来,党中央反腐败的坚定决心、坚强意志以及反腐败取得的明显成效,赢得了全社会的支持。随着反腐败斗争的高歌猛进,一只又一只老虎落马的消息不断增强着社会对反腐败的信心,也不断提升着社会对反腐败的期待。 (《半月评论》)

  (1)“虎”在中国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比较阅读材料一、二,完成填空。(2分)

  材料一中的打油诗是以老虎食人讽刺知府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中的题画诗是以老虎顾彪讽谏皇帝__________________。

  (2)请根据材料三内容,为上联拟写下联。(2分)

  上联:长坂坡子龙单骑救主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

  (3)仔细观察漫画《合力打虎》,联系材料四,简要说说漫画的内容及寓意,至少

  运用一个成语。(4分)

  漫画的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漫画的寓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第9题。(6分)

  恨别①

  杜甫

  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②长驱五六年。草木变衰行剑外,兵戈阻绝老江边。

  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急为破幽燕③。

  【注释】①这是杜甫上元元年(760)在成都写的一首诗。②胡骑:指安史之乱的叛军。③760年,校检司徒李光弼在此大败叛军。

  9.(1)请联系写作背景,分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诗中“四千里”“五六年”,品味“兵戈阻绝老江边”中的“老”字的表达效果。(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10—13题(共16分)

  张仪①受辱

  张仪者,魏人也。始尝与苏秦俱事鬼谷先生,学术②,苏秦自以不及张仪。张仪已学游说诸侯。尝从楚相饮,已而楚相亡璧,门下意张仪,曰:“仪贫无行,必此盗相君之璧。”共执张仪,掠笞数百,不服,醳③之。其妻曰:“嘻!子毋读书游说,安得此辱乎?”张仪谓其妻曰:“视吾舌尚在不?”其妻笑曰:“舌在也。”仪曰:“足矣!”……张仪既相秦,为文檄④告楚相曰:“始吾从若饮,我不盗而⑤璧,若笞我。若善守汝国,我顾⑥且盗而城!”

  (选自《史记》)

  【注释】① 张仪:与苏秦同为战国时期政治家、外交家和谋略家。②学术:学习游说之术。③醳(shì):通“释”,释放。④檄(xí):征讨的文书。⑤而:你的。⑥顾:却,反而。

  1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1)门下意张仪 ( ) (2)掠笞数百 ( )

  (3)为文檄告楚相 ( ) (4)我顾且盗而城!( )

  11.下列各项加点的“以”字与“苏秦自以不及张仪 ”中“以”字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不以物喜 B.我以日初出远

  C. 卷石底以出 D.太医以王命聚之

  12.翻译下列句子。(6分)

  ⑴仪贫无行,必此盗相君之璧。

  ⑵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

  ⑶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晏子使楚》

  13.张仪作为杰出的纵横家出现在战国的政治舞台上,对天下形势的变化产生了较大的积极影响,这归功于他不凡的精神品格。请结合文章具体情节,分析张仪主要性格特点。(至少两方面,4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14~17题(13分)

  大有作为的蓝藻

  ①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绿色植物是什么呢?地质学者说,这是蓝藻。在南非的古沉积岩中,人们发现一种蓝藻类化石,据测定距今已有34亿年了。古代蓝藻的样子和现代的蓝球藻有点相似,这说明,地球上至少在那个时候已经有生命孕育了。

  ②蓝藻的出现,在植物进化史上是一个巨大的飞跃。因为蓝藻含有叶绿素,能制造养分和独立进行繁殖。现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生物界是多么丰富多彩啊!百花盛开,万木争荣,这生机盎然的景象,都是由低等的藻类经过几亿、几十亿年的进化发展而来的。

  ③在自然界里,蓝藻分布很广,是繁殖力强的水生植物,在淡水、海水中,岩石、植物体上都有它们的踪迹,甚至在冰天雪地,高温的泉水里,也都能生存。

  ④1881年,有个水手在格陵兰岛海岸看到一片积雪在几小时里变成了猩红点点的雪,原来这是蓝藻耍的把戏。蓝藻里的红色素能随光线条件的不同,产生从红到紫的美丽颜色。英国一个古战场上的一座纪念碑,是纪念阵亡将士的,每逢阴雨天气,碑石四周常常泛出殷红的“血迹”,这是附近地面上的蓝藻在“显灵”。

  ⑤蓝藻是最耐高温的藻类植物。(A)有种蓝藻,在水温达89℃的温泉水中,照样能正常生长和繁殖。据说,这种蓝藻的结构特殊,它的细胞内的物质,凝固点高于89℃以上。

  ⑥地球上已知的蓝藻约有2000种,其中具固氮能力的就有100多种。固氮蓝藻能够利用空气中的游离氮素,合成氮素化合物,不断地释放出来。它在死亡分解以后,释放出的氮素化合物就更多了。

  ⑦如果把固氮蓝藻放在稻田里大量繁殖,通过它们的固氮作用,就能把原来水稻不能利用的空中氮气变成能利用的氮肥,这样,在稻田里就有了一座小型的“天然氮肥厂”。据估计,(B)地球上固氮蓝藻每年从空气中可固定纯氮1000万吨左右,相当于5000万吨硫酸铵所含的氮素,它的功劳可大哩!

  ⑧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在稻田中繁殖固氮蓝藻中的固氮鱼腥藻,获得了水稻增产24%的效果。人们把这种固氮鱼腥藻命名为“万年肥”。因为蓝藻从空气中获得的肥料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在印度,科学家在稻田中繁殖了另一种叫管链藻的固氮蓝藻,固氮效率更高,使水稻增产2.7倍,这是固氮效率最高的一种了。

  ⑨蓝藻真是一种大有作为的生物肥料。 (选自《中国地理教学参考》有删改)

  14.这是一篇以蓝藻为说明对象的科普说明文,请根据课文内容,填写表格。(3分)

  特点 科学依据

  历史悠久 ①

  ② 1881年,有个水手在格陵兰岛海岸看到一片积雪在几小时里变成了猩红点点的雪。种类很多 地球上已知的蓝藻约有2000种,其中具固氮能力的就有100多种。

  ③ 在印度,科学家在稻田中繁殖了另一种叫管链藻的固氮蓝藻,固氮效率更高,使水稻增产2.7倍

  15.细读下面两个句子,从说明文语言特点的角度品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4分)

  ⑴地球上至少在那个时候已经有生命孕育了。 (2分)

  ⑵每逢阴雨天气,碑石四周常常泛出殷红的“血迹”,这是附近地面上的蓝藻在“显灵”。(2分)

  16.选文(A)(B)两处划线句子都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作用有何不同?(3分)

  17.文章结尾说“蓝藻真是一种大有作为的生物肥料”,结合全文内容,简要归纳其原因。(3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18~21题(17分)

  盲人玫瑰

  徐福元

  ①齐先生是个盲人,在自家的大门口,却栽培着令人惊羡的几丛玫瑰。年年岁岁,燕子来时,花开东墙。玫瑰开放的日子,也是齐先生最快乐的日子。因为有流水似的人群,在花丛旁驻足,他细听人们赏花品评。

  ②两个姑娘为一朵花的颜色,正在进行一场小小的争论:“你看,这朵花是胭脂红。” “不对,应该是绛豆红。”“胭脂红!”“绛豆红!”

  ③双方争执不下,只好请齐先生裁决。

  ④齐先生一笑,款款说道:“你们俩说得都对,又都不对。就这朵花的花瓣里外来说,里面是胭脂红,外边是绛豆红。就这朵花的上下来说,下边是胭脂红,上边是绛豆红。从整体效果看,应该算霁红。花朵的颜色,又随天气变化而变化。晴天的时候,可借用瓷器上的郎窑红。雨天的时候,又像矾红。早晨和晚上又不同,早上阳光一照,桔红中带桔黄,这桔黄中又掺进些炒米黄;晚上夕阳西下,这绛豆红中又揉进了冈比亚红。太阳落山了,冈比亚红又变成茄皮紫了。”

  ⑤两个姑娘听直眼了,他是盲人吗?

  ⑥渐渐围上一小群人,七嘴八舌,又开始研讨叶子的绿。最后,还是请齐先生点评。

  ⑦齐先生不紧不慢,用手摸着带倒刺的玫瑰枝条说道:“要说绿,先要说黄;惊蛰过后,酱黄色的枝条开始泛绿,这时的绿是豆绿,颜色有些暗,有点清淡含蓄。慢慢绿意渐浓,变成粉青。到了春分,就有了苹果绿底子上洇出了柳叶绿。柳叶绿并没有走下去,却向着秋葵绿转弯了。清明时节,星星点点的就冒出绒绒叶芽,颜色是米汤黄,一天一个样,变成鹅黄。谷雨以后,叶子一天几变,才由孔雀绿变成瓜皮绿。一直到现在才定型,叫翠青绿。一片叶子与另一片叶子,绿得不一样,有深浅相别。一片叶子,阳面与阴面也形象各异。就说我摸着的这片叶子,阳面可以叫豆瓣绿;背后呢,只能算是郎窑绿。”

  ⑧一个盲人,对颜色的判断,如此准确、细微、精致,有人“啧啧”折服,也有人不解地问:“您双目失明,怎么会甄别各种颜色呢?”

  ⑨齐先生大笑,指着眼前一群人,“有多少人像你们一样,一年一年,一拨一拨,经过我的门口,观花、赏花、谈花、议花、论花、评花、品花?!我眼睛是看不见,可我耳朵灵啊。你们看到了,就如同我看到了,我在借你们的眼睛看啊!”

  ⑩人群中不免唏嘘:种花人竟不是赏花人!

  (11)齐先生却淡然一笑:人生如花,次第开放;种花人又何必是赏花人呢?

  (选自《小小说选刊》2012年第10期,有删改)

  18.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主旨。(2分)

  19.文中写两个姑娘的争论和一小群人的研讨有什么作用?(3分)

  20.“齐先生一笑”、“齐先生大笑”、“齐先生却淡然一笑”,文中多次写到了齐先生的“笑”,请联系上下文说说这样写体现了齐先生什么精神风貌?(6分)

  齐先生的笑 精神风貌

  一笑

  大笑

  淡然一笑

  21.文章结尾齐先生所说的“种花人又何必是赏花人呢”对我们有什么启示?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100字左右。(6分)

  中/华-资*源%库

  三、写作(63分,含书写分3分)

  22.苦涩、苦恼、苦难、苦命……“苦”绘的是生命的灰色;苦瓜、苦茶、苦菜、苦行僧……“苦”唱的是生活的低调。然苦中亦有乐,苦尽亦有甜,“苦”中有着说不尽的故事,“苦”后藏着道不完的哲理。

  题目:苦

  要求:①先将文体补充完整;②除诗歌以外,文体不限;③感情真挚,不得抄袭;④不少于600字;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下一页更多精彩“2017届中考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卷答案”

3349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