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初中学习方法>初三学习方法>九年级语文>

江苏省中考语文试卷

郑晓分享

中考语文试卷的命题是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江苏省的中考语文试题要如何设计呢?接下来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江苏省中考语文试卷,希望会给大家带来帮助。

江苏省中考语文试卷:

第Ⅰ卷(选择题共16 分)

1、下面文字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 分)

宽阔的大街上,齐整的警车队为之开道;蔚蓝的天空中,翱翔的直升机为之护航;潋滟的运河里,美丽的画舫为之送行。火炬手高擎圣火,相继传递。护炬员紧随火炬,精神饱满;市民们情不自禁,欢呼雀跃。“祥云”一路飘过便益门、东关古渡、琼花观、文昌阁、双博馆… … 飞向终点站体育公园。

A.阔(kuò) 为(wéi ) 潋( liàn ) B、舫(fáng ) 擎(qíng) 递(dì)

C.炬(jù ) 禁(jìn ) 跃(yào ) D、祥(xiáng) 渡(dù) 博(bó)

2、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 、船队经过宝应湖、高邮湖、邵伯湖,再走七、八公里,就到了风景如画的凤凰岛。B、专家们正在研究这座千年古塔将怎么修,周围近百株古树将怎么办?

C、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挑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D、诗人刘禹锡看到“东边日出西边雨”的奇景,不禁发出“道是无晴还有睛”的感慨。

3、下列句了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他喜欢妄自菲薄别人,在班里很孤立,大家都认为他是一个自负的人。

B、排球队大比分输给育才中学后,教练怨声载道,指责队员缺乏战斗力.没有给学校争光。

C、王伯年作为小区保安,工作兢兢业业,总是不厌其烦地为大家做好每一件事。

D、部分西方媒体别出心裁地剪接西藏“3 ·14 ”事件的图片,歪曲报道事实真相。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 、6月14日是“世界献血者日”,当天的《 时报》报进了一些义务献血者的动人事迹

B、这次会议上,大家对双休日加班的报酬问题交换了广泛的意见。

C、能否把新课程标准落到实处,对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D、同学们以敬佩的目光,倾听着著名作家秦文君作“亲近文学”报告

5、下列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3 分)

A、柳宗元,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捕蛇者说》揭露了 苛捐重赋给劳动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现实,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疾苦的同情。

B、江奈生· 斯威夫特,英国小说家,他的《格列佛游记》 以完全写实的手法描写了格列佛游历大人国、小人国、飞岛国、慧骃国的故事.深刻剖析了当时的英国社会现实。

C、朱自清,我国现代散文家。他的散文〈〈背影》 截取父子离别中最鲜明的片段————父亲的背影,通过特写,抒发了浓浓的父子深情。

6、下列各组对联,对仗不工整的一项是( )(3分)

A、(上联)风生碧涧鱼龙跃 (下联)月照青山松柏香

B、(上联)醉倚春风弄明月 (下联)斜撑老树护幽亭

C、(上联)千古迷人繁盛地 (下联)九州耀眼艳阳天

D、(上联)二三星斗胸前落 (下联)十万峰峦走足底

第Ⅱ 卷(共134 分)

一、积累运用(19分)

7、根据拼音用正楷在田字格内写汉字。(4 分,书写美另加1 分)

碧波荡yàng的古运河沿岸胜景林立:有闻名xiǎ迩的瓜洲古渡,饱经cāng 桑的扬子桥,蜚声中外的普哈丁桥,以及繁花似jǐn的茱萸湾公园。

8、默写(每空1 分。错字、漏字、添字不得分)( 9 分)

( 1) ,长河落日圆。(王维《 使至塞上》)

( 2)山光悦鸟性, 。(常建《 落破山寺后禅院》)

( 3 ) ,任尔东西南北风,(郑燮《 竹石》)

( 4)已是悬崖百丈冰, 。(毛泽东《 卜算子· 咏梅》)

( 5 )酒一杯家万里, ,(范仲淹《 渔家傲》)

( 6 ) ,鸡犬相闻。(陶渊明《 桃花源记》)

( 7) ,出则无敌冈外患者,国恒亡。(《孟子》)

( 8 )《 陋室铭》 中描写陋室环境清幽的句子是: , 。

9、某校电视台拟拍摄《话说长城》的电视片,请结合“长城”专题的学习,完成下列任务。(6 分)

( 1)该电视片计划从“建筑”“历史”“战争”“文学”“旅游”等角度各拍一集,请你参照已经定好的一集标题(四字语),在其他四个角度中选写两集电视片的标题。(2分)

“建筑” :巧夺天工 “ ” :

“ ” :

( 2 ) 《巧夺天工》一集,打算设计一场辩论。辩题为“如果长城某一段倒塌了,是在原址上重建还是原样封存为废墟”。正方陈述:“我方认为,应该在原址上重建。重建是对长城的保护,历史上这样的重建就有过多次;不然,我们今天只能从书籍中观贯长城全貌了。” 请你从反方的角度,写一段辩论词。(4分)

二、阅读理解(55 分)

(一)诗歌欣赏(5 分)

10、阅读李白的两首诗,完成后面两小题。

甲: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乙: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1)、“杨花”与”烟花”都与杨柳有关,“杨花”能唤起读者对王昌龄

的联想;“烟花”能表现扬州阳春三月的 情景。(2 分)

( 2)甲诗结尾两句大胆想像,乙诗结尾两句借景抒情。请任选其一具体解说。(3 分)

(二)阅读下面甲、乙两文,完成11 一14 题。( 15 分)

甲: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明· 宋濂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禀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撰长书以为 贽,辞甚畅达。与之论辨,言和而色夷。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矣。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乙:黄生借书说(节选)清· 袁枚

黄生允修借书。随园主人(作者)授以书而告之曰:“……… 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故有所览辄省记。通籍(做官)后,俸去书来,落落 (推积)大满,素灰(书中蠡虫)丝,时蒙卷轴。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今黄生贫类予,其借书亦类予;惟予之公(同人共用)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为一说,使与书俱。

1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4 分)

A、县官日有禀稍之供 B、撰长书以为贽

C与之论辨,言和而色夷 D、其借书亦类予

12、甲文中哪一语句的“诸”字与乙文中“归而形诸梦”的“诸”字的意义、用法相同?(2分)

答:这一语句是“ 。”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5 分)

(1)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故?( 3 分)

( 2 )余幼好书,家贫难致。 ( 2 分)

14.综合与延伸(4分)

(1)甲文作者借到书“手录” ,乙文作者借不到书“形诸梦” ,表现了他们什么样的共同心态?两文写作意图的共同点是什么?

(2) 假如你是马君则或黄允修,读到前辈的赠文,你心中会涌起哪些感想?

(三)阅读下文,完成15 一18 题.( 14 分)

① 这场震惊中外的里氏8 .0 级地震,震源在四川有汶川县,震级超过32 年前的唐山大地震。除了吉林、黑龙江和新疆地区外,全国都有震感。震中烈度为10 度左右,为浅源地震,深度大概为10 公里。地震可按照震源深度分为浅源地震、中源地震和深源地震。浅源地震大多发生在地表以下30公里深度以上的范图内,占地震总数的70 %以上,所释放的地震能量占总释放能量的85 % ,是地震灾害的主要制造者。目前,“5·12”汶川地震的余震已经发生6000多次,超过5级以上余震为15 次。最大的一次余震是6.5 级。发生在甘肃省陇南;最近的一次余震是5.0 级,发生在四川北边的甘肃省文县。总之,这次汶川地震释放的能量堪比400颗广岛原子弹。

② 四川汶川为什么会发生这样大的地震?从宏现方面说,印度洋板块由南向北碰撞欧亚板块,碰撞的地区拱起青藏高原。青藏高原在隆升的同时,也朝东北方向移动,挤压四川盆地向东北走滑。而汶川地震就发生在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这里属于中国的南北地震带一一包括从宁夏经甘肃东部、四川西部直至云南。从徽现方面说,汶川处在四川盆地西部的龙门山地震带上。龙门山地震带是新的西藏隆起板块和原来的云南、四川板块交错的地方,这个地方是一个地震敏感区。

③ 四川盆地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地块,尽管它北部的松潘在上个世纪初曾经发生过强震,龙门山主休并没有发生过大地震。虽然龙门山地区看上去构造活动性不强,但地壳内仍处在能量的蓄积过程中。如果蓄积到了一定程度,地壳就会破裂,从而发生地震。即使蓄积不到地壳破裂的程度,但遇到四川盆地走滑,也会发生地震。有资料记载,四川地区曾有18次7 级以上地震,其中1800 年以来发生过8 次7 级以上地发。除了1973 年的炉霍地震( 7 . 6 级) 与其三年后的松潘地襄(7 . 2 级),四川地区长时间没有发生强烈地震。这种现象用业内的话说叫缺震,即强震缺失。地震敏感区缺震的时间越长,未来发生强震的可能性越大。这次汶川发生的8 . 0 级地震,与该地区长时期缺震不无联系。

15、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项是( ) ( 3 分)

A、本文是一篇事物说明文,主要是按照时间顺序进行说明的。

B、第①段解释“浅源地震”时,主要运用了作诠、列数字两种说明方法

C、龙门山地震带是一个地震敏感区,经常发生强烈地震。

D、长时间没有发生强烈地震叫缺震, 缺震的时间越长发生地震的可能性越大。

6、评析词语(4 分)

( l ) “发生在四川北边的甘肃省文县”之中的“北边”一词能不能换成“北部”?为什么?

( 2 ) “四川盆地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地块”之中的“相对”一词不能删除,为什么?

17、根据汶川地震宏观方面的原因填空。(3 分)

印度洋板块 碰撞→ 拱起→ 挤压→

→向东北走滑

18.温家宝与胡锦涛同志先后在地震灾区作了重要题词,请说说他们题词的深刻含义。(4分)

多难兴邦: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四)阅读下文,完成19 一23 题,( 21分分)

在冬夜里歌唱的鱼 查一路

①天空是一片灰蒙蒙的苍茫,鸟儿去了沉寂的北方。火烧云沉到山那一边,山冈上,风一阵冷过一阵,蒿草在风中萧瑟。目光越过一道道山梁,一个人的影子在昏暗中挟裹着晚风,逐渐清晰。我和妹妹在等待父亲,和父亲手中的鱼。

②胖头鱼,头重尾轻,一种乡村廉价的鱼,很适合我父亲的购买能力。父亲微薄的工资,要养活一家六口,所以很少笑,只在递给我们拴鱼的草索时嘿嘿几声,在夜色中,他的牙齿很白,这是他留给我最深的印象。

③我飞跑着,把鱼交给母亲。妹妹在身后摇摇晃晃地追赶。母亲接过鱼,刮鳞、剔腮、破肚,整条的鱼被分成小块。菜籽油的香味混合着松枝腾起的浓烟弥散开来时,厨房成了温暖的心脏,召集一家人围拢到一起。我们催促着母亲往炉膛添柴。火舌从灶口舔出来,母亲的影子贴上后墙,忽大忽小,斑驳摇曳。罡风缠绕窗棂发出呜咽的叫声,屋里的温度升起来,热量向着寒冷四散突围。

④锅中的水,沸腾起来了。咕噜咕噜,鱼开始在水中歌唱,由一个声部转入另一个声部。这是世间最美的音乐,传递口福的信息。大姐在这时也不忘记做弟妹们的表率,装模作样地伏在灶台上做作业;二姐的眼睛随着腾起的蒸气升高,用桃木梳梳她又黑又粗的长辫;妹妹和我,绕着灶台打架,虚张声势,有别于平日里泄愤的争斗,而是在幸福的预感中,矫揉造作,故作娇嗔。黝黑、冷峻的脸上露出慈爱和笑容,父亲还在沉默独坐,而他内心必然掠过一阵阵瞬间的喜悦,眼前的景象是他的成就。

⑤不知道时间过了多久,母亲开始吹锅盖上的蒸气。揭开锅盖,如同揭开一个谜底。鱼怎么样了?母亲撒下大把翠绿的葱丝,鲜红的辣椒。锅盖合上时,她用毛巾环绕地盖住锅与盖的缝隙,让蒸气闷在锅里,鱼骨就渗出骨髓和异香。

⑥母亲只用鱼汤淘饭。她拨开贪婪的交叉着的筷子,挑出一块大而少刺的鱼肉,放在一只小碗中。

⑦推开那间草屋的门。温暖的鱼,让瞎老爷爷冰冷的小屋同样获得了温度。老人边吃边有泪水涌出,他说辣椒太辣,不知道是不是太辣的缘故。同样是一个冬夜,这位孤寡老人孤单地走了。临终前,他告诉在场的人,他庆幸最后的时刻是在这个冬夜,因为他吃到了我母亲送给他的鱼。他用手摸着胸口,说,这里很暖!

⑧另一个冬天,黄昏我们不再去那个山冈张望。我父亲在这年的秋天去世。妹妹的黄发已经扎成了小辫,我们渐渐长大成人。温暖只会在寒冷中感知,冬夜是我人生最初的一门课程。严寒来袭时,需要取暖,并且不让一个人孤单。

19、整体感知(3 分)

下列对文奈的理解与分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题目“在冬夜里歌唱的鱼”, 其中的“歌唱”是指“我们”内心在歌唱,“鱼”比喻“我们”几个孩子。

B、文章以“鱼”为线索,把等鱼、剖鱼、煮鱼(包括鱼儿歌唱)、吃鱼、送鱼给瞎爷爷吃等材料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C、文章人物虽多,但是几乎没有言六描写.人物的思想感情主要是通过事情叙述与行动描写来表现的。

D、结尾“黄昏我们不再去那个山冈张望”与开头“我们”在山冈上等待父亲的情景首尾呼应。

20、情感体验(4 分)

根据煮鱼时相关人物的具休表现和心理状态.摘录原文语句填写下表。

人物 具体表现 心理状态

大姐 不忘做弟妹们的表率

二姐 吃鱼的渴望越来越强

我和妹妹 绕着灶台打架

父亲 沉默独坐,脸上露出慈爱的笑容

21、语言品味(6 分)

(l)第① 段中“目光越过一道道山梁,一个人的影子在昏暗中裹挟着晚风,逐渐清晰”一句有多个妙处,请选择两个妙处予以评析,( 2 分)

( 2 )第⑥段“她拨开贪婪的交叉着的筷子”之中,”贪婪”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筷子“交叉着”是 的意思( 2 分)

(3)第⑧ 段“温暖只会在寒冷中感知”之中,“寒冷”与“温暖”的含义各是什么?( 2 分)

22、人物分析(3 分)

文中的母亲是我国众多优秀母亲的代表,试综合全文内容写出她的性格特点(不少于三点)。

23、综合拓展(5 分)

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严寒来袭时,需要取暖,并且不让一个人孤单”这一哲理的理解.( 80 字左右)

三、作文(60 分)

24、以“回家”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 字的作文。

要求:① 文休不限,诗歌不少于20 行。② 不得抄袭。③ 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作文答题纸另附)

江苏省中考语文试卷答案:

1.D

2.D

3.D

4.A

5.B

6.D

7 、( 4 分)漾 遐 沧 锦

8、( 9 分)大漠孤烟直 潭影空人心 千磨万击还坚劲 犹有花枝俏

燕然未勒归无计 阡陌交通 入则无法家弼士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9 、 ( 6 分)

( l ) ( 2 分) 示例:历史 千年沧桑 战争金戈铁马(边塞烽火)

文学 诗词沃土 旅游登临胜地。

( 2) (4 分) 示例:我方认为,不应该在原址上该建。(或“原样封存为废墟”) . 1 分。依据一(要点):封存废墟是对长城的更重要的尊重与保护,通过这个废墟可以感受长城的精神价值;重建不一定是对长城的保护,因为复制己经改变了原来品味。3 分。 依据二(要点):历史上这样的重建是当时条件限制决定的,自然有它的道理;但我们现在不是当时了,例如不需要依靠长城抵防外敌入侵。3 分。

10 、( 5 分)

( l) (2 分)要点:漂泊远方(或“漂泊不定”“澡泊流离”“漂泊”“不幸遭遇”“被贬”等,1分);繁花似锦(或“春色迷人”“春光烂漫”“柳絮弥漫”,烟雾迷蒙”等,l 分).

(2 ) ( 3 分) 甲诗:(要点):把“我”的“愁心”当作物一样托付给月亮,(1分),当作善解人意的知己。(1 分);通过晚风传送到遥远的夜郎之西。(1 分)

乙诗:(要点): 作者通过目送友人行船的孤帆渐行渐远直到消失在碧水蓝天的尽头,仍眺望天水相接处的情景,(l 分)寄托(1分)依依不舍的留别(1分)深情。

11、 ( 4 分) A、朝廷 B、长信。(如果只答“信”不给分。)C .平和(平), D、像

12 、( 2 分)假诸人而后见也

13 、( 5 分)

( l ) ( 3 分)他们的学业如果有不精通的地方,德行如果有不成器的地方.不是天资低下(1 分),就是用心不如我专一罢了,哪里是别人的过失呢?( “非… … 则“……”也可译成“不是… … 而是“… … .1 分。其余2 分。)

( 2 ) ( 2 分)我小时候爱好读书,(但)家里穷,很难得到书(读)( “得到书”或“借到书”l 分:其余l 分。)

14 、( 4 分)

( l ) ( 2 分)示例:要求读书学习的迫切心倩,劝勉后辈珍借当下条件,刻苦读书学习。(其他说法言之有理即可。)

( 2 ) ( 2 分)要点:一是敬佩或感谢:二是决心,不辜负希望。(各1 分。其他说法言之有理即可。)

15 ( 3 分)B ( A、应是“事理说明文” “逻城顾序”。 C 、不“经常发生强烈地震”, D、应是“发生强震的可能性越大”。)

16 、( 4 分)

( 1 ) ( 2 分)不能。要点:因为甘肃省文县处于四川省外“边”,而不是四川省的北”部” ( 2 ) ( 2 分)要点:“相对”是“比较”的意思,限制“稳定”一词,如果去掉,四川盆地就变成了稳定的地块,与事实不符。(其他说法言之有理即可。)

17、(3分)亚欧板块 青藏高原 四川盆地

18 ( 4 分)(温题词的含义)( 2 分)

示例一:灾难虽多(1分),(我们只要艰苦奋斗.度过难关)祖国将更加振兴、强大。( 1分)

示例二:一个民族在发展过程中,总会遭遇一些灾难(1 分),但人民会更加团结。用智慧、信心和勇气,战胜一切艰难困苦,国家将会更加强大(1 分)。

示例三:国家多难(l 分),则上下团结奋发,促使祖国更加兴盛(1分)。

(其他说法言之有理即可)

(胡锦涛同志题词的含义)( 2 分)

示例:一个地区虽然发生灾难,但会得到全国人民的支持与帮助(1 分):灾区人民也应积极自救,依靠自己的力量,战胜艰难困苦,重建家园(“自救”或“战胜”,1 分)。(其他说法言之有理即可。)

19、(3 分) A (“‘鱼’比喻‘我们’几个孩子”,错。) {浪红户

20、 ( 4 分)

装模作样地伏在灶台上做作业(或“伏在灶台上做作业” “在灶台上做作业”)

目光随着蒸汽升高,梳她又黑又粗的长辫(两者有一即可得分)

在幸福的预感中虚张声势

眼前的景象是他的成就(“内心必然掠过一阵阵喜悦”亦可)(每项1 分)

2 1 、(6 分)

( 1) 2 分) “目光越过一道道山粱”形象地表现了“我们”等待父亲归来的焦急心情(1 分);“裹挟着晚风”形象地表现父亲为全家生活奔波的艰难程度(l 分),亦奠定与寒冷抗争的全文基本调l 分); “逐渐清晰” ,按照从远到近、从模糊到清晰的顺序动态地表现了父亲归来的情景(l 分)。(其他说法言之有理即可,但给足2 分为止。)

( 2 ) ( 2 分)拟人(比拟), 1 分。我们几个孩子抢着(“贪婪”)吃鱼的情景,l 分。( 3 ) ( 2 分)“寒冷”指困苦的生活(或困境), 1 分:“温暖”指获得用助、关爱(接受帮助、关爱时而产生的幸福感、快乐感), l 分。(其他说法言之有理即可。)

22、 ( 3 分)A.勒劳B、慈爱(爱子女) C 、忘我或克己(奉狱) D、主动关怀他人(善良)(有爱心)。其他言之有理亦可。答到三点得3 分.多答不加、减分。

23、 ( 5 分)要点一:“人们遭受这样那样的灾难与挫拆是在所难免的,此时最需要别人的帮助与支持”. 2 分: 要点二:为“他们会深切地感受到获取别人帮助的幸福”. 1 分; 要点三:“并会主动地帮助处在困境中的人们”, 2 分。三个要点共为5 分,若缺少则减分。(其他说法咨之有理即可。)

看过江苏省中考语文试卷的还看了:

1.苏教版中考语文试题

2.2015江苏扬州中考语文阅读题答案

3.2016年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

4.山东省中考语文试题

    1320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