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初中学习方法>初三学习方法>九年级数学>

初三数学一元二次方程教学反思

郑晓分享

  教学反思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方式,,关于初三数学一元二次方程的教学反思有哪些呢?接下来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初三数学一元二次方程教学反思,希望会给大家带来帮助。

  初三数学一元二次方程教学反思(一)

  对于一元二次方程,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习过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和分式方程的知识,也是以后学习二次函数的基础。是初中教材中一个重要的内容,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有如下几点体会:

  一、教学之前的思考

  基于教材的特点,我把重心放在关注学生的学法上。通过分析本章的难点和所教班的实际情况,我认为教学的难点在于如何理顺配方法、公式法、分解因式法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利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应用题。

  二、实施教学所遇到的难点

  在把握了本章的重难点之后,我把教学中心放在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三种方法之间的联系上。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学生虽然已经清楚三种方法之间的内在联系,但同时也存在以下两方面的问题:第一、基本运算不过关。绝大多数同学都知道解方程的方法,但却不能保证计算的准确性。这里也透露出新教材的一个特点:很重视学生思维上的培养,却忽视了基本计算能力的训练,似乎认为每个学生都能达到一学就会的理想境界。第二,解方程的方法不灵活。学习了三种方法之后,知道了公式法是最通用的方法,所以也就认为公式法绝对比配方法好用多了。但实际并非完全如此,通用并不意味着简单。

  三、教学后的及时改进

  为了解决"配方法、公式法"谁更好用?很多学生都明白公式法是在配方法上基础上的推导出来,并且有一个通用公式可算,所以学生潜意识已经认为公式法更简单

  通过现场测试,很多同学又一次回到首先移项,接着只能用公式法的做法上。其实,在这里学生让没有抓住配方法的精髓。这两题依然是可以用配方法,而且很快就可以解出来。

  四、反思

  1、备课应该更加务实。

  在以后教学中,我要吸取这一章教学的有益经验。不仅要抓整体,更要注意一些重要细节,及时发现教学工作中可能存在的隐性问题。例如:按照惯例,对于应用题学生的难点都在于如何找等量关系和列方程,故最容易忽视的是解方程的细节。例如上文中的例4,很多学生在学习公式法之后,都会很自然将方程的左边展开,继而使用公式法,从而解方程会变得十分复杂。

  2、在教学中如何能够使学生学得简单,让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

  五、教材的独到之处

  教材有很多闪光点,让人耳目一新,极大调动了学生创造热情。课本上很多应用题都来源生活,贴近学生实际,增强了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初三数学一元二次方程教学反思(二)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课堂评价变得多元化,似乎很难找到一条适合任何课堂的衡量标准,这是否就是“教无定法”的理解,自己很困惑。(多以问题呈现):

  1、传统教学的边讲边练与洋思中学的自学哪种效率高?洋思经验在洋思效率很高,但在我们这里却难以实现,甚至不如传统教学的边讲边练效果好,为什么呢?我记得去洋思时听到洋思中学的一位老师诚恳的说,你们来学洋思经验,只通过听一两节课是学不到的,因为这不仅仅是课堂教学的问题,还牵涉到学校的系统管理。还记得上海闸北八中的刘京海校长分析的传统教学与课程改革的优劣,尤其强调了传统教学的边讲边练在数学等理科方面的优势,也就是说如果我们能够就传统教学做深入的研究也一定能够出效果。

  2、如何解决课堂上的死角?如何分层设计让差生在每一节课上都有事做?分组学习,生教生应该是不错的一种方式,但是像我们初三的差生有的到现在为止连有理数加减法都难以进行,那该如何兵教兵?这样岂不是对好学生很不公平,这样教学任务也很难完成,单从初三教材来说要想对每个内容进行分层设计恐怕对那些连有理数加减法都不会的学生来说很难找到适合他们的最低层次和小步子密台阶,困惑!

  3、如何对新教材做创新性的设计?不要视教材为权威,但我们作为新课改的第一实践者不以教材为纲,课改又如何展开呢?教材深一脚浅一脚的设计是为了突出我们都已经认可的螺旋式理念,我们也想在实践中尽可能的去实现,我们如果去做些创新也只能是按原来课程标准恢复原样,新课改又从何谈起?但是如果不对教材做调整,对于知识的难易程度如何把握好分寸,级部之间又如何衔接而不至于出现断层或重复?

  4、课堂上以学生发展的能力为重还是以双基为重?对于这个问题或许很多人认为***回答,当然以发展学生能力为重。课改新理念是提醒我们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和情感价值观,但是双基打不好,又如何形成技能,发展能力?反过来说,现在这个课程安排就双基问题有时候也很难保障,那又如何有时间和精力去做拓展发展能力?很多理论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初三数学一元二次方程教学反思(三)

  本节课利用合作探究的复习课模式:“知识回顾——综合运用——矫正补偿——完善整合” ,作为教者,在认识上有提高,在观念上有变化,在手段上有进步,在形式上有创新。既注重了知识与技能的训练,又注重了的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创造思维能力和反思总结能力的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和方法的养成以及数学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在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中逐渐提高!

  这节课完全出于想象之外。课前对这一设计方案心中没有底,而课堂上学生的表现简直让人惊讶。想不到学生的思维那么活跃,能力那么强。学生真是太聪明了!

  课后学生的反映更是热烈。他们说:“以前的复习课,全由老师讲,我们很多同学听一会儿就分散精力,有一些学生根本就没有听。课后作业许多同学没有认真地独立完成,还有一些还是抄别人的,一章复习完后许多知识没有真正弄清楚,还是迷迷糊糊的”。“今天的课,课前老师让我们自己先对这一章进行整理,而且说课堂上要展示,大家都认真的进行了复习整理。除了自己看书上的内容外,我们还翻阅了一些参考资料,与同学进行了讨论。这样老师还没有上课,我们对这一章的知识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就基本上复习和了解了。课堂上再通过展示大家的整理和教师的讲解,使我们既看到了到自己的不足,又学习到了别人的方法,进一步加深了对这一章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印象十分深刻,特别是我们解题时的积极性都很高,都在认真地进行”。“当听(看)到别人解题很有新意时,也启发了自己的思路,产生了一些新的想法”。“以前老师布置的各种不同类型的习题,我们只是为了完成作业,从没有认真去想一想它们之间有何联系和规律。今天通过我们自己编制并展示了各种不同的类型,使我们看到了这些不同类型习题的解题规律和相互之间的联系,我们觉得这些题简单多了”。“老师今后的课都应该这样上。让我们先自己去做一做,做后再交流,通过交流,可以互相启发,这样我们收获要大得多”。

  在复习课中如何体现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如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复习课的效率,是在新课程改革中需要认真研究的课题.在这节课的教学设计时,我们在明确复习课的目的任务的前提下,以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生发展为指导思想,遵循复习课教学原则中的系统性原则和主体性原则,以学生的“学”为出发点,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贯穿于课的始终,并将评价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机的融为一体.实践证明,复习课中,只要教师转变观念,设计合理,组织得当,恰当的运用评价的激励与促进作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可充分激发和调动起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获得理想的复习效果。


看过初三数学一元二次方程教学反思的还看了:

1.初三数学课堂教学反思

2.九年级数学教学工作反思

3.初三数学教学反思范文

4.矩形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

    1939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