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高中学习方法>高一学习方法>高一语文>

高中的语文常见的易错成语详解

夏萍分享

  高中的语文会考查到成语,学生需要从高一就开始积累比较容易错的成语,下面学习啦的小编将为大家带来高中语文常见易错的成语介绍,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中的语文常见的易错成语

  1、不足为训:不能当作范例或法则。

  2、差强人意: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

  3、惨淡经营:煞费心思,着意布置、谋划和管理某项事业。

  4、侧目而视:斜着眼睛看人。形容畏惧、憎恨或鄙视的样子。

  5、登堂入室:登上厅堂,又进入内室。比喻学问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的水平。亦比喻学艺深得师传。

  6、改弦更张:弦的松紧与调的高低不合,应收紧或放松,使声音和谐。引申为改革变更。

  7、耿耿于怀:对所经历的事持有看法,不能忘却,牵挂心怀。

  8、起死回生:救活垂危的人。形容医术高明。

  9、苦心孤诣:用心良苦,造诣极深。用以称许刻苦钻研学问、创造业绩为他人所不及者。

  10、身临其境:亲自到某个地方,应与“设身处地”相区别。

  11、文不加点:写文章不用涂改就很快写成。形容文思敏捷。

  12、首当其冲:首先受到攻击,首先遭遇灾难。

  13、叹为观止:赞叹观赏的对象精妙之极、完美之至。

  14、两小无猜:指幼年男女天真无邪,相处融洽。

  15、目无全牛:古代有个杀牛的人最初杀牛,眼睛所看见的是整个的牛(“全牛”),三年之后,技艺大进,动刀时只看到皮骨的间隙,而看不到全牛。后因以“目无全牛”比喻技艺精湛纯熟。典出《庄子·养生主》。

  16、紧锣密鼓:多比喻公开活动前的紧张的舆论准备。

  17、明日黄花:指过了重阳赏菊日的菊花,比喻一旦事过境迁,则徒然感慨。

  18、祸起萧墙:祸乱产生于家中,比喻灾祸、变乱皆由内部原因所致。

  19、秀色可餐:形容女子姿容非常美丽或景物非常优美。

  20、有条不紊:形容做事、说话有条有理,丝毫不乱。

  这里所举的成语,仅是常用成语的一小部分,但这些成语确是我们平时容易错的,而又是各类模拟试卷中经常出现的。

  高中的语文成语的解答注意事项

  1、吃透词义。

  成语的含义不是它所构成的单个词语简单叠加组合,而是在构成成分提供的事件背景基础上,通过引申、比喻等方式抽象概括出来的,切不可望文生义。如:

  例1、叶圣陶先生说,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这次去苏州游览了几个园林,果然觉得名正言顺。

  例2、告别时,他非要送我几件高档衣料不可,真是大方之家。

  例1中“名正言顺”的意思是名义正当,道理也讲得通。后指做事理由正当而充分,含有理直气壮的意思。句中误解为说法与实际情况相符。例2中“大方”是指懂得大道理的人。后泛指见识广博或学有专长的人。句中把“大方”误解为不吝啬。

  2、褒贬误用。

  大多数成语含有一定的感情色彩,并随着语言环境的不同,词的感情色彩也会随之变化,有时候,由于对一些成语褒贬不辨,从而导致误用。如:

  例3、鲁迅先生对于友人,尤其对于青年,爱护无所不至,不但尽心竭力,还常主动帮忙。

  例4、现实中,有许多身居要职,却胸无城府,思想顽固僵化,不思改革,甚至阻挠改革。

  例3中的“无所不至”意思是没有达不到的地方。现多形容坏人到处干坏事或所有的坏事都做到了。贬义。例4中的“城府”是指城市和官府,比喻待人处事的心机。整个词语的意思是指为人坦率真诚,不用心机。褒义。

  3、辨清对象。

  成语因其词义有所侧重,这便确定了该词语的大致适用对象范围。如果对成语所表达的习惯对象或范围缺乏了解,便会使陈述和被陈述之间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如:

  例5、学习是循序渐进的,那种不扎扎实实地学好基础知识就急于做高难度题的喧宾夺主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例6、小罗看好了那件款式新颖的运动服,可惜带的钱不够,只好忍痛割爱。例5中“喧宾夺主”比喻客人占了主人的地位,或外来的次要的事物占了原有的、主要的事物的地位。而句中的基础知识与难题无主客之分。例6中“忍痛割爱”的意思是忍痛把自己心爱的东西交给别人。作为商品的运动服本不属于自己所有,因无钱而不买自己喜欢的商品不能叫“忍痛割爱”。

  4、删除赘余。

  虽然成语在句子中的意思是准确的,但还要防止与句中其他词语意义重复。如:

  例7、一个让人看不懂的店名,能招徕顾客吗?其实,只能让人贻笑大方。

  例8、当时那激动人心的场面至今还记忆犹新。

  例7中“大方”是指某种专长的人。整个词语的意思是被内行的人笑话,前面不能再加“让人”。例8中“记忆犹新”的意思是过去的事,至今还记得清楚,就像新近发生的一样。前面不能再用“还”。

  5、前后矛盾。

  成语在句中意思尽管准确,还应注意它和其他词语是否矛盾。如:

  例9、最近到沿海地区,虽只是浮光掠影地看看,但那里的变化,却给我留下极深刻的印象。

  例10、开始,人家送礼他都不收,时间长了,他就认为是小事一桩,犯不着太认真,也就不以为然了。

  例9中“浮光掠影”的意思是比喻观察不细致,学习不深入,印象不深刻。“浮光掠影”与“极深刻的印象”矛盾。例10中“不以为然”意思是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说话者要表达的意思是“不认为错”,可用“不以为非”。

  6、搭配不当。

  有些成语由于词性的限制,要注意它的用法。如:

  例11、我们都司空见惯了那种“违者罚款”的告示牌。

  例12、这里药铺良好的水土条件,又有一个团结向上的领导班子,因而人民的生活安居乐业。

  例11中“司空见惯”的意思是形容经常看到,不足为奇的事物。后面不能带宾语。而例12中的“安居乐业”的意思是安心地住在那儿,喜爱自己的职业。只能说“人民安居乐业”,不能说“生活安居乐业”。

  7、相信本义。

  不少成语的词义后来都被引申了,但它的本义偶尔还会出现,当一个成语重新回到本义时,我们不能轻易认为它用错了。如:

  例13、每当夜幕降临,饭店里灯红酒绿,热闹非凡。(1992年高考题)

  例14、我很胖,可是这位老护士很快就选准了一条血管,一针见血,我很佩服。

  例13中的“灯红酒绿”用在“饭店”之后,本义便“复活”了,不再有贬义。因而使用是正确的。例14中“一针见血”通常是比喻说话、写文章言辞直截、简要,能切中要害,但它的本义是一针就见到血,形容医务人员技术熟练。这里正好适合使用本义。当然是正确的了。

  高中语文的基础知识记忆的方法

  (1)自然背诵法。自然背诵法是指在自然的状态下,不采用任何记忆方法帮助背诵,只是通过反复诵读达到熟练成诵的方法,自然背诵法是一切背诵法的基础。

  (2)抓线索背诵法。抓线索背诵法是一种常用的理解式背诵的方法,在自然背诵的基础上,选取几个有代表性的关键词语作为线索,作为背诵的提示,用得好,能使背诵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3)图像再现背诵法。图像再现背诵法是指将语言材料转化为生动活泼的图像材料,在头脑中形成一系列可以再现的形象,背诵时把文字材料像“过电影”一样在头脑中一一呈现出来。

  (4)联想背诵法。联想背诵法是指通过联想,在头脑中形成暂时的联系来增强记忆,从而达到背诵目的的一种背诵方法。

  (5)串字背诵法。在一定数量的诵读基础上,将语言材料几个句子的首字或关键字串在一起,并附加一定的意义,使之组合成为一句完整的句子,不能组成句子的,有时还要使用谐音的方法,这种背诵方法就是串字背诵法。

  (6)强化链接背诵法。强化链接背诵法,指对背诵内容之间的链接处进行强化记忆的一种背诵方法,能使背诵的课文成为长时记忆,也便于背诵时脱口而出。


猜你感兴趣:

1.高考易错成语例句及解释

2.高考语文常考易错成语汇总

3.最全高考语文易错成语分类汇编

4.高二语文会考易错成语汇总

5.高考语文易错成语汇编

6.高考语文常出现的易错成语精选

    3773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