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高中学习方法>高一学习方法>高一物理>

高中物理必修2行星的运动知识点归纳

凤婷分享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世界最基本的结构、最普遍的相互作用、最一般的运动规律及所使用的实验手段和思维方法的自然科学。下面学习啦小编给大家带来高中物理必修2行星的运动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物理必修2行星的运动知识点

  (一)科学家对行星运动规律的研究过程

  思考1:在古代,人们对天体运动的认识有哪几种学说?

  思考2:如何客观的评价这两种学说?

  这两种学说都不完善,因为太阳,地球等天体都是运动的,太阳只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不是宇宙的中心。鉴于当时对自然科学的认识能力,日心说比地心说更先进,日心说更能完美的解释天体的运动。

  思考3:之后的科学家做了哪些努力?

  导师丹麦天文学家第谷(1546-1601)是富二代,喜欢观察星系,丹麦国王就把一个小岛给他,配上先进的望远镜观测。对行星进行了多年的观测记录,最后收了一个徒弟叫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1571-1630)用了20年的时间研究了他的导师丹麦天文学家第谷(1546-1601)的行星观测记录,发现如果假设行星的运动是匀速圆周运动,计算所得数据与观测数据至少有8分的角度误差。当时公认的第谷的观测误差不超过2分,开普勒想,这不容忽视的8分也许是因为人们认为行星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所造成的.只有假设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不是圆,而是椭圆,才能解释这种差别.后来开普勒又仔细研究了第谷的观测资料,经过四年多的刻苦计算先后否定了19种设想,最后终于发现了天体运行的规律开普勒三大定律。

  (二)开普勒三定律

  思考1:开普勒第一定律的内容是?椭圆的焦点是什么?开普勒第一定律的意义是什么?

  定义:所有的行星围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在所有椭圆的一个焦点上,也叫轨道定律。

  开一意义:

  1.第一定律解决了行星轨道问题, 不是圆而是椭圆,行星与太阳的距离在不断变化,有时远离,有时靠近太阳,所以行星的运动就不是哥白尼在“日心说”中所提出的圆周运动.

  2.太阳并不是位于椭圆中心,而是位于焦点处。

  3.不同行星轨道不同,但所有轨道的焦点重合。

  思考2:开普勒第二定律的内容是什么?远日点和近日点的速率大小如何?

  也叫面积定律。对任意一个行星来说,它与太阳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相等的面积.

  行星离太阳比较近时, 速度比较快, 离太阳比较远时,速度比较慢,即在近日点(线)速度大于远日点速度。

  (重点难点)思考3:开普勒第三定律的内容是什么?这个比值取决于什么?怎样理解开普勒第三定律?

  也叫周期定律。所有行星的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它的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

  注.比值k是一个对所有行星都相同的常量,与环绕天体无关,只与中心天体有关。

  思考4:为了简化研究,在中学阶段的学习中,行星运动按什么运动来处理?这时候开普勒三大定律变为什么内容?

  1.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十分接近圆,太阳处在圆心

  2.对于某一行星来说,它绕太阳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或线速度)不变,即行星做匀速圆周运动。

  3.所有行星的轨道的半径的三次方跟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

  思考5:使用开普勒三定律时需要注意什么?

  (1)开普勒定律适用于所有环绕天体绕中心天体的运动,不过此时比值 k 是由中心天体质量所决定的另一恒量.

  (2)行星的轨道都跟圆近似,因此计算时可以认为行星是做匀速圆周运动.

  (3)开普勒定律是总结行星运动的观察结果而总结归纳出来的规律,它们每一条都是经验定律,都是从观察行星运动所取得的资料中总结出来的。

  思考6:为什么一年之内秋冬两季比春夏两季少几天?

  地球绕日运行时,对北半球的观察者而言,在冬天经过近日点,夏天经过远日点,有开普勒第二定律知道,地球在冬天比在夏天运动的快一些,因此,地球轨道上相当于春夏的部分比秋冬的部分要长一些,一年之内,春夏两季共186天,秋冬两季只有179天。

  高中物理必修2知识点

  1.在曲线运动中,质点在某一时刻(某一位置)的速度方向是在曲线上这一点的切线方向。

  2.物体做直线或曲线运动的条件:

  (已知当物体受到合外力F作用下,在F方向上便产生加速度a)

  (1)若F(或a)的方向与物体速度v的方向相同,则物体做直线运动;

  (2)若F(或a)的方向与物体速度v的方向不同,则物体做曲线运动。

  3.物体做曲线运动时合外力的方向总是指向轨迹的凹的一边。

  4.平抛运动:将物体用一定的初速度沿水平方向抛出,不计空气阻力,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所做的运动。

  分运动:

  (1)在水平方向上由于不受力,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2)在竖直方向上物体的初速度为零,且只受到重力作用,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

  5.以抛点为坐标原点,水平方向为x轴(正方向和初速度的方向相同),竖直方向为y轴,正方向向下.

  6.①水平分速度: ②竖直分速度: ③t秒末的合速度

  ④任意时刻的运动方向可用该点速度方向与x轴的正方向的夹角 表示

  7.匀速圆周运动:质点沿圆周运动,在相等的时间里通过的圆弧长度相同。

  8.描述匀速圆周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1)线速度v:质点通过的弧长和通过该弧长所用时间的比值,即v=s/t,单位m/s;属于瞬时速度,既有大小,也有方向。方向为在圆周各点的切线方向上

  9.匀速圆周运动是一种非匀速曲线运动,因而线速度的方向在时刻改变

  (2)角速度 :ω=φ/t(φ指转过的角度,转一圈φ为 ),单位 rad/s或1/s;对某一确定的匀速圆周运动而言,角速度是恒定的

  (3)周期T,频率:f=1/T

  (4)线速度、角速度及周期之间的关系:

  10.向心力: 向心力就是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受到一个指向圆心的合力,向心力只改变运动物体的速度方向,不改变速度大小。

  高中物理必修2必背知识点

  一、动能

  如果一个物体能对外做功,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量.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 Ek=½mv2,

  其大小与参照系的选取有关.动能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物理量.是相对量。

  二、动能定理

  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能量.所有外力对物体做的总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增量. W1+W2+W3+……=½mvt2-½mv02

  1.反映了物体动能的变化与引起变化的原因——力对物体所做功之间的因果关系.可以理解为外力对物体做功等于物体动能增加,物体克服外力做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减小.所以正功是加号,负功是减号。

  2.“增量”是末动能减初动能.ΔEK>0表示动能增加,ΔEK<0表示动能减小.

  3、动能定理适用单个物体,对于物体系统尤其是具有相对运动的物体系统不能盲目的应用动能定理.由于此时内力的功也可引起物体动能向其他形式能(比如内能)的转化.在动能定理中.总功指各外力对物体做功的代数和.这里我们所说的外力包括重力、弹力、摩擦力、电场力等.

  4.各力位移相同时,可求合外力做的功,各力位移不同时,分别求力做功,然后求代数和.

  5.力的独立作用原理使我们有了牛顿第二定律、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的分量表达式.但动能定理是标量式.功和动能都是标量,不能利用矢量法则分解.故动能定理无分量式.在处理一些问题时,可在某一方向应用动能定理.

  6.动能定理的表达式是在物体受恒力作用且做直线运动的情况下得出的.但它也适用于变为及物体作曲线运动的情况.即动能定理对恒力、变力做功都适用;直线运动与曲线运动也均适用.

  7.对动能定理中的位移与速度必须相对同一参照物.


猜你感兴趣:

1.高一必修二物理知识点总结

2.高中物理必修二曲线运动知识点总结

3.高一物理必修二向心力知识点归纳

4.高一物理必修二功率知识点总结

5.苏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二知识点

    2443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