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高中学习方法>高一学习方法>高一化学>

高中化学碳的多样性的练习题(2)

夏萍分享

  高中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练习题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题3分,共45分)

  1.物质分类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化学工作者经常根据物质的组成对物质进行分类研究。近年来发现,在金星大气层中存在三氧化二碳。下列物质与它属于同类的是(  )

  A.H2、O3 B.H2SO4、H2CO3

  C.SO2、NO D.Na2SO3、KClO3

  解析: 三氧化二碳是由氧元素和碳元素构成的,从组成元素上分析,是氧化物。

  答案: C

  2.下列各组物质,前者属于电解质,后者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

  A.NaCl晶体、BaSO4 B.铜、二氧化硫

  C.液态醋酸、酒精 D.熔融的KNO3、硫酸溶液

  解析: A组都是电解质,B组铜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D组硫酸溶液属于混合物。

  答案: C

  3.科学家在英国《自然》杂志上报道,他们用DNA制造出了一种臂长只有7纳米的纳米级镊子,以便能够夹起分子或原子并对它们随意组合。下列分解系中的分散质的粒子大小与纳米粒子具有相同数量级的是(  )

  A.溶液 B.胶体

  C.悬浊液 D.乳浊液

  解析: 纳米级是指10-9~10-7m的范围,而这正是胶体粒子的大小范围。

  答案: B

  4.周杰伦在歌曲《青花瓷》中唱到“帘外芭蕉惹骤雨,门环惹铜绿”,其中的“铜绿”即是铜锈,它的化学成分是Cu2(OH)2CO3(碱式碳酸铜)。铜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的化学反应为:2Cu+O2+CO2+H2O===Cu2(OH)2CO3。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B.该反应中氧元素和碳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所以是氧化还原反应

  C.该反应中铜得电子,O2失电子,所以是氧化还原反应

  D.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变价的只有两种元素

  解析: 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铜元素失去电子,被氧化,氧元素得到电子,被还原。

  答案: D

  5.吸进人体的氧有2%转化为氧化性极强的活性氧,这些活性氧加速人体衰老,被称为“生命杀手”,科学家试用Na2SeO3消除人体内的活性氧,则Na2SeO3的作用是(  )

  A.氧化剂 B.还原剂

  C.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D.以上均不是

  解析: 人体内的“活性氧”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0价,Na2SeO3消除“活性氧”,即Na2SeO3中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作还原剂。

  答案: B

  6.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鉴别Al(OH)3胶体(无色)和食盐水,可以不用任何试剂

  B.鉴别白糖水和食盐溶液,可以不用任何试剂

  C.鉴别粉笔末与水、豆油与水组成的浊液,可以不用任何试剂

  D.鉴别NaCl与CuSO4两种溶液,可以不用任何试剂

  解析: A项,可在暗室里用光照法鉴别;B项,不能用品尝的方法来鉴别化学药品,且二者都是稳定、均一、透明的无 色溶液;C项,静置以后,粉笔末与水的浊液中产生沉淀,豆油与水的浊液分层;D项,NaCl溶液没有颜色,CuSO4溶液显蓝色。

  答案: B

  7.FeCl3溶液与Fe(OH)3胶体共同具备的性质是(  )

  A.加入饱和MgSO4溶液都发生聚沉

  B.分散质的粒子都不能透过半透膜

  C.都比较稳定,密封保存一段时间也不会产生沉淀

  D.加入盐酸先产生沉淀,后沉淀溶解

  解析: FeCl3溶液与MgSO4溶液不反应,FeCl3溶液中Fe3+、Cl-能透过半透膜,而Fe(OH)3胶粒不能透过半透膜,加入盐酸时FeCl3溶液无现象,二者都比较稳定。

  答案: C

  8.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是(多选)(  )

  A.CaCO3+2H+===Ca2++CO2↑+H2O

  B.2Fe2++Cl2===2Fe3++2Cl-

  C.HCO-3+H+===CO2↑+H2O

  D.2Na+2H2O===2Na++2OH-+H2↑

  解析: 标出各元素反应前后的化合价,观察反应前后元素是否有化合价变化。

  答案: BD

  9.下列水溶液中的各组离子因为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的是(  )

  A.Na+、Ba2+、Cl-、SO2-4 B.Ca2+、HCO-3、Cl-、K+

  C.MnO-4、K+、I-、H+ D.H+、Cl-、Na+、CO2-3

  解析: A项因为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BaSO4沉淀而不能大量共存;B项能大量共存;C项在酸性条件下MnO-4将I-氧化为I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共存;D项H+和CO2-3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H2O和CO2气体,而不能共存。

  答案: C

  10.在下列各溶液中,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强碱性溶液中:K+、Al3+、Cl-、SO2-4

  B.含有0.1 mol•L-1 Fe3+的溶液中:K+、Mg2+、I-、NO-3

  C.含有0.1 mol•L-1 Ca2+的溶液中:Na+、K+、CO2-3、Cl-

  D.室温下,pH=1的溶液中:Na+、Fe3+、NO-3、SO2-4

  解析: A中,强碱性溶液中含有大量的OH-,与Al3+不能大量共存;B中,Fe3+与I-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C中,Ca2+与CO2-3因生成难溶物而不能大量共存。

  答案: D

  11.菜谱中记载:河虾不宜与西红柿同食。主要原因是河虾中含有+5价砷,西红柿中含有比较多的维生素C,两者同食时会生成有毒的+3价砷。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该反应中维 生素C作催化剂

  B.由上述信息可推知砒霜中含有的砷是+3价

  C.因为河虾中含有砷元素,所以不能食用

  D.上述反应中维生素C作氧化剂

  解析: 河虾中+5价砷与西红柿同食时,被其中的维生素C还原为+3价,表现出维生素C的还原性,同时推断含砷化合物的毒性是由+3价砷造成的。

  答案: B

  12.某同学在烧水时,不小心把水洒在炉火上,结果发现炉火更旺了,原因是H2O和炽热的碳反应生成了水煤气(CO和H2),反应方程式如下:C+H2O(g)=====高温CO+H2,下列关于该反应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中C失电子,被还原

  B.该反应中H2得电子,被还原

  C.该反应中,每转移2 mol e-则生成1 mol H2

  D.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解析: 本反应中,C失电子被氧化,A项错;H2O得电子被还原,B项错;该反应中1 mol C从0价变为+2价,失2 mol e-,生成1 mol H2,C项正确;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或氧化还原反应,但不是复分解反应,D项错。

  答案: C

  13.根据下列反应判断有关物质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H2SO3+I2+H2O===2HI+H2SO4

  2FeCl3+2HI===2FeCl2+2HCl+I2

  3FeCl2+4HNO3===2FeCl3+NO↑+2H2O+Fe(NO3)3X k b 1 . c o m

  A.H2SO3>I->Fe2+>NO B.I->Fe2+>H2SO3>NO

  C.Fe2+>I->H2SO3>NO D.NO>Fe2+>H2SO3>I-

  解析: 先确定各反应的还原剂:H2SO3、HI、FeCl2和还原 产物:HI、FeCl2、NO,根据规律知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所以H2SO3>HI,HI>FeCl2,FeCl2>NO,归纳起来,H2SO3>I->Fe2+>NO。

  答案: A

  14.在100 mL含等物质的量HBr和H2SO3的溶液中通入0.01 mol Cl2,有一半Br-变为Br2(已知Cl2既能把H2SO3氧化成H2SO4,又能把Br-氧化成Br2,且Br2能氧化H2SO3),原溶液中HBr和H2SO3的浓度都等于(  )

  A.0.007 5 mol•L-1 B.0.4 mol•L-1

  C.0.075 mol•L-1 D.0.08 mol•L-1

  解析: 加入Cl2后,有一半Br-变为Br2,说明H2SO3已全部被氧化。设HBr或H2SO3的浓度为x,根据得失电子数相等有:0.1 L×x×2+0.1 L×(x/2)×1=0.01 mol×2,解得x=0.08 mol•L-1。

  答案: D

  15.在Na2SO4、NaCl、NaOH的混合溶液中,含有的Na+、SO 2-4、OH-个数比是8∶1∶2,则溶液中Na2SO4、NaCl、NaO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1∶1∶1 B.1∶2∶4

  C.1∶4∶2 D.1∶3∶2

  解析: 思路一(特殊值法分析),Na+、SO2-4、OH-个数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当NaOH为2 mol,Na2SO4为1 mol时,SO2-4、OH-个数比1∶2,此时Na2SO4和NaOH含的Na+为4 mol,要满足题目要求,NaCl必须为4 mol。 思路二(电荷守恒法),Na2SO4、NaCl、NaOH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其阴离子SO2-4、Cl-、OH-的物质的量之比,在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一定等于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此混合中的阳离子只有一种,阴离子有三种,设Cl-的物质的量为x,则有下 列关系式:n(Na+)=2n(SO2-4)+n(OH-)+n(Cl-),即:8=2×1+2+x,x=4,SO2-4、Cl-、O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2。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55分)

  16.(12分)(1)实验室中,制取Fe(OH)3胶体的操作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证明胶体已经制成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Fe(OH)3胶粒带正电荷。Al(OH)3胶粒也带正电荷,而H2SiO3胶粒带负电荷,则

  下列实验的现象分别是:

  ①Fe(OH)3胶体和Al(OH)3胶体混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Fe(OH)3胶体和H2SiO3胶体混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Al(OH)3胶 体能够净水,则Fe(OH)3胶体________(填“能”或“不能”)净水。

  解析: (1)Fe(OH)3胶体的制备要注意细节。如滴加FeCl3溶液时要振荡烧杯,但不能用玻璃棒搅拌,因搅拌会减弱胶体对电荷的吸附能力,使之结合成大颗粒而沉降。

  (2)胶粒带相反电荷的胶体相遇可发生聚沉。

  (3)Fe(OH)3与Al(OH)3胶体皆可以作净水剂。

  答案: (1)将少量饱和FeCl3溶液滴入沸水

  FeCl3+3H2O△,Fe(OH)3(胶体)+3HCl 使一束光线通过所得液体混合物,有丁达尔效应,证明形成了胶体(或观察液体混合物的颜色,呈红褐色,证明形成了胶体)

  (2)①无明显现象 ②液体变浑浊,并形成了红褐色沉淀

  (3)能

  17.(8分)一种固体混合物,可能由Na2CO3、Na2SO4、CuSO4、C aCl2、NaCl等混合而成。为检验它们,做了以下实验。

  (1)将固体混合物溶于水,搅拌后得到无色透明溶液;

  (2)往此溶液中滴加硝酸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3)过滤,将沉淀物置于稀硝酸中,发现沉淀全部溶解。

  试判断:

  固体混合物中肯定有________,肯定没有____________________,可能有________,对可能有的物质,可采用向滤液中滴加________溶液的方法来检验。

  解析: 由实验(1)可得出结论:肯定没有CuSO4(其溶液为蓝色),若有CaCl2,则没有Na2CO3和Na2SO4,若有Na2CO3或Na2SO4中的任意一个或两个均有,则没有CaCl2,因为它们可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由实验(2)可得出结论:有Na2CO3或Na2SO4,一定没有CaCl2。由实验(3)可得出结论:(2)中生成的白色沉淀为BaCO3,则原混合物中一定有Na2CO3,没有Na2SO4。

  答案: Na2CO3 CuSO4、Na2SO4、CaCl2 NaCl AgNO3

  18.(8分)在钢铁的冶炼中,常将CO气体通入红热的氧化铁中,发生的反应是:Fe2O3+3CO=====高温2Fe+3CO2。请填空:

  (1)在上述反应中,________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该元素的原子________电子,发生氧化反应;而________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则该元素的原子得到电子,发生________反应。

  (2)该反应中________是氧化剂,发生了________反应;________是还原剂,发生了________反应。

  解析: Fe2O3+3CO=====高温3CO2+2Fe中,碳元素由+2价到+4价,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说明碳原子失去电子,发生了氧化反应,CO作该反应的还原剂;铁元素由+3价到0价,化合价降低,发生了还原反应,故Fe2O3为该反应的氧化剂。

  答案: (1)碳 失去 铁 还原 (2)Fe2O3 还原 CO 氧化

  19.(12分)我国是最早记载丹砂的药用价值和炼制方法的,为了使人们重视丹砂,我国曾发行面值为10分的丹砂邮票。汞单质和化合物在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上有其广泛用途。丹砂炼汞的反应包括以下两个反应:

  反应Ⅰ:HgS+O2=====△Hg+SO2

  反应Ⅱ:4HgS+4CaO=====△4Hg+3CaS+CaSO4

  (1)反应Ⅰ中,还原产物是________,每生成1个SO2分子,转移电子数为________。

  (2)反应Ⅱ中,HgS是________(填“氧化剂”、“还原剂”),用双线桥法标出反应Ⅱ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解析: (1)反应Ⅰ中,Hg是还原产物,SO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每生成1个SO2分子,转移电子数为6e-。(2)HgS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CaO作为反应物,元素的化合价无变化,Hg是还原产物,CaSO4是氧化产物,CaS既不是氧化产物,又不是还原产物。

  答案: (1)Hg、SO2 6e-

  (2)氧化剂、还原剂

  20.(15分)人体胃液中含有胃酸(0.2%~0.4%的盐酸),起杀菌、帮助消化等作用,但胃酸的量不能过多或过少,必须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当胃酸过多时就会出现“咯酸水”、“烧心”、“胃部隐隐作痛”等症状,严重时会降低食欲,引起 消化不良等。当胃酸过多时,医生通常用“小苏打片”、“胃舒平”给病人治疗(小苏打片的成分是碳酸氢钠,胃舒平中则含有氢氧化铝)。

  (1)写出用“小苏打片”治疗胃酸过多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用土法治疗胃酸过多病,方法是:将鸡蛋皮洗净、烤焦、磨细服用。据说这种疗法效果还不错。请用学过的知识分析其中的化学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3)如果病人同时患有胃溃疡,此时最好服用胃舒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氢氧化钠也能中和胃酸,可以服用少量氢氧化钠来治疗胃酸过多病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NaOH溶液与“小苏打”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该题考查用化学知识解释、解决生活、社会问题,很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的STSE理念,是今后的命题趋势。在给定的新情境下,按题目要求能够熟练地写出离子方程式。Al(OH)3和HCO-3在离子方程式中不可拆分。

  答案: (1)HCO-3+H+===CO2↑+H2O

  (2)鸡蛋皮中含CaCO3,洗净是为了除杂物,烤焦主要是杀菌、消毒,服用后CaCO3与HCl反应起到了降低HCl浓度的作用。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aCO3+2H+===Ca2++CO2↑+H2O

  (3)Al(OH)3+3H+===Al3++3H2O

  (4)不能,NaOH虽然能中和胃酸,但它有强腐蚀性,故不能服用NaOH治疗胃酸过多病

  (5)OH-+HCO-3===H2O+CO2-3


猜你感兴趣:

1.高一化学必修一测试题及答案

2.高中化学经典选择题100道

3.高一化学课时练习题及答案

4.高一化学练习题及答案

5.高二化学练习题及答案

3798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