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高中学习方法>高一学习方法>高一地理>

高一必修二地理期中知识点

淑航分享

  在高一的地理学习中,我们要熟记每一个知识点。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网络收集整理的高一必修二地理期中知识点以供大家学习。

  高一必修二地理期中知识点(一)

  1.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1)内力作用

  能量来自地球内部,主要是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

  内力作用主要表现形式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结果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

  地壳运动的基本形式及其对地貌的影响 以水平运动为主,垂直运动为辅。

  水平运动,形成褶皱山系,如裂谷和海洋(东非大裂谷,大西洋的形成)。

  垂直运动,引起地表高低不平和海陆变迁。

  (2)外力作用 能量来自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辐射能。

  外力作用对地表的塑造主要有风化、侵蚀、搬运和堆积四种方式,结果使地表趋向平坦。

  (3)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岩浆→岩浆岩:在岩浆活动过程中伴随侵入作用和喷出作用,岩浆冷却凝固而形成

  已经形成的岩石→沉积岩:在地表外力的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后,经固结成岩作用形成

  已经形成的岩石→变质岩:经变质作用形成

  已经形成的岩石→岩浆:在地壳深处或地壳以下(地幔深处)被 高温熔化 成为新的岩浆。

  2.山地的形成

  (1)褶皱山、断块山和火山

  a)褶皱山 褶皱:岩层的一系列波状弯曲。形成的原因:地壳运动、内力作用。

  背斜,一般是岩层向上拱起,成为山岭,不少背斜顶部受张力,常被侵蚀成谷地

  向斜,一般是岩层向下弯曲,成为谷地,不少向斜受挤压不易被侵蚀成为山岭

  b)断块山 断层:岩层断裂后发生明显位移,形成的原因:地壳运动,压力、张力作用。

  上升岩体形成地垒,如我国的华山、庐山、泰山。下降岩体形成地堑,如我国的渭河谷地、吐鲁番盆地 。

  断层处往往形成沟谷、河流,原因断层处岩石破碎,易受侵蚀作用。

  c)火山 岩浆沿地壳的线状裂隙流出,形成熔岩高原;岩浆沿着地壳的中央喷出口或管道喷出,形成火山。

  (2)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修建成本高,工程难度大。

  a)运输线路结构:以公路为主,铁路为辅。

  b)线路分布格局: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

  c)线路延伸方向:迂回前进,线路弯曲程度和总长度一般大于相应的平原和丘陵地区。

  3.河流地貌的发育

  (1)河流侵蚀地貌与堆积地貌

  a)河流侵蚀地貌:溯源侵蚀,下蚀,侧蚀。(以河谷为例)

  b)河流堆积地貌:洪积—冲积平原(山前),河漫滩平原(中下游),三角洲(河口)。(以冲积平原为例)

  (2)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河流的冲积平原为聚落分布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a)充足的生产、生活用水

  b)便捷的对外联系和运输

  c)因地势低平,土壤肥沃,利于耕作,提供了丰富的农副产品。

  高一必修二地理期中知识点(二)

  一、东亚:

  1、总括:(1)东部沿海:山地丘陵为主,平原狭小;

  (2)西部内陆:高原山地为主;

  2、著名山脉:阿尔泰山(蒙古),昆仑山(中国),喜马拉雅山(中国);

  3、著名高原:蒙古高原(蒙古),青藏高原(中国);

  二、东南亚:

  1、总括:(1)中南半岛:山河相间,纵列分布,北高南低;

  (2)马来群岛:地形崎岖,多火山地震;

  三、南亚:

  1、总括:(1)北:喜马拉雅山南部;

  (2)中:两大冲积平原(印度河平原、恒河平原);

  (3)南:德干高原(亚洲最大的高原);

  2、著名山脉:西高止山(印度西部),东高止山(印度东部)

  四、中亚:

  1、总括:以丘陵平原为主;

  2、著名平原:里海沿岸平原(俄罗斯),图兰平原(乌兹别克斯坦);

  3、著名丘陵:哈萨克丘陵(哈萨克斯坦);

  五、西亚和北非:

  1、总括:以高原为主,平原狭小

  2、著名山脉:阿特拉斯山(非洲西北部,阿尔及利亚),大高加索山脉(西亚,为亚洲和欧洲分界线),格罗斯山(西亚,伊朗);

  3、著名高原:伊朗高原(伊朗),美索不达米亚高原,

  4、著名平原:尼罗河盆地和三角洲;

  六、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1、总括:(1)以高原为主,东南向西北倾斜;(2)第二大热带雨林分布区;

  2、著名山脉:东非大裂谷,乞力马扎罗山(肯尼亚);

  3、著名盆地:刚果盆地(世界上最大的盆地);

  4、著名高原:埃塞俄比亚高原,东非高原,南非高原。

  高一必修二地理期中知识点(三)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1)低层大气的组成:干洁空气(氮—生物体的基本成分、氧—生物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二氧化碳—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臭氧—吸收太阳紫外线“地球生命的保护伞”)、水汽和固体杂质(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2):大气的垂直分层

  高度温度大气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高层大气2000-3000千米电离层反射无线电波

  平流层50-55千米随高度的增加而上升平流运动臭氧吸收紫外线升温;有利于高空飞行

  对流层低纬:17-18千米,中纬:10-12千米,高纬:8-9千米随高度增加而递减对流运动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与人类关系最密切

  大气热力作用

  (1)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吸收作用:具有选择性,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臭氧吸收紫外线,对于可见光部分吸收比较少

  反射作用:无选择性,云层越厚,反射作用越强,在夏季多云的白天,气温不是很高

  散射作用:具有选择性,对于波长较短的篮紫光易被散射,所以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

  (2)对地面的保温效应

  ①大气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截留热量而增温,由于大气对于太阳短波辐射的吸收能力比较差,但是对于地面长波辐射吸收作用强,所以地面辐射大部分都是被大气吸收

  ②大气逆辐射是大气辐射的一种,方向朝向地面,对地面热量进行补偿,起保温作用

  大气的热力作用

  1)热力环流: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

  从图中可以看出,近地面等压线向低压方向(向下)弯曲,高空等压线向高压方向(向上)凸起

  2)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影响因素:等压线越密集的地方,则风力越大

  在单一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下:风向垂直等压线,指向低压

  风向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在三个力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成一夹角,始终由高压指向低压方向

    471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