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高中学习方法>高一学习方法>高一地理>

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三章教案

陈哲凡分享
  高一地理在必修二的农业部分内容在第三章体现,优秀的教案让学习更有把握。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您带来的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三章教案,相信这篇文章能给你带来些许帮助。

  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三章教案: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教材分析】
  本节课教材涉及亚洲水稻种植业和商品谷物农业两种农业生产地域类型,是在学习了农业区位因素的基础上,进一步应用区位因素分析方法,学习掌握世界主要粮食生产的地区分布、作物类型、生产特征等知识的一节课。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读图分析季风水田农业形成的区位因素。归纳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特点,分析对比季风水田农业和商品谷物农业的形成条件和特点。掌握亚洲水稻种植业和商品谷物农业两种农业生产地域类型的特点;以及这种农业地域类型产生的自然、社会、经济原因。学习农业区位因素分析的方法,分析农业地域类型的主导因素。
  2、过程与方法:结合文字资料与图示资料的阅读,初步掌握提取地理信息的基本方法;利用案例完成知识的学习与应用分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世界和我国粮食问题的重要性;初步形成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观念。贯彻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土地的思想。
  【教学重点】季风水田农业和商品谷物农业的主要特征及代表性的分布地区
  【教学难点】学习农业区位因素分析的方法,分析形成农业地域类型的主导因素;结合文字资料与图示资料的阅读,初步掌握提取地理信息的基本方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电脑,大屏幕投影
  【教学方法】图示分析法、启发式讲述法、合作探究与交流
  【教学过程】
  复习回顾:投影显示“农业区位因素”(随着学生的复习一一出现)
  导 言:学生介绍“水稻的生长习性”〔指导探究、讨论交流〕季风水田农业
  1、主要分布区:亚洲季风区。
  2、农业以种植业为主,作物以水稻为主
  3、世界最大的稻米生产国——中国
  阅读亚洲季风水田农业的形成和分布,重点分析季风水田农业形成的区位因素,完成读图思考题。
  〔指导探究、讨论交流〕本区发展水稻种植业的有利区位条件:
  读图思考:
  1.季风水田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与这里的地形和气候有什么关系?
  2.水稻种植业是一种劳动密集型农业,这里有与之相适应的劳动力条件吗?
  3.季风水田农业的形成还可能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教师提示:从水稻的生长习性结合读图思考1、2引导学生分析图3.10,分析气候、地形、劳动力对水稻分布的影响。
  (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分析气候、地形等自然条件是水稻生长的基础,丰富的劳动力等社会经济条件有利于水稻种植业的经营和发展。)
  点拨:
  1.季风水田农业主要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季风区的地势平坦地区。高温多雨适宜水稻生长,地势平坦便于水田管理。
  2.季风水田农业主要分布在人口稠密地区,这里劳动力丰富。
  3.亚洲季风区人多地少,粮食需求量大,水稻单产高。种植水稻可以缓解人口对土地的压力和对粮食的需求。本地区水稻种植历史悠久(约有7000年),稻米是人们喜爱的主要粮食。
  4、季风水田区的水稻种植业的主要特点:
  小农经营——人均耕地少,以家庭为单位,每户耕种的田地少。
  单位面积产量高,但商品率低——农民精耕细作,使单位面积产量较高;但每户耕种规模小,每户稻谷的总产量不大,受传统观念及经济水平的制约,农民收上来的稻谷的相当大的一部分留作全家的口粮以及家畜、家禽的饲料用粮,到市场出售的很少。
  机械化水平低——田地规模小,经济水平低,农民凭自己劳动能够完成农活。日本机械化水平较高。
  水利工程量大——灌溉是水稻生产的基础。季风区水旱灾害频繁,对水稻生产威胁大。
  (学生活动)以中国为例,说明应该寻找和运用哪些资料,解释我国南方水稻产区形成的原因。
  活动步骤:
  1.列出资料清单。
  2.运用这些资料说明问题。
  (说明:此活动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安排在课下完成。)
  (学生阅读)学生了解如下问题:
  1、我国著名水稻专家袁隆平主持的杂交水稻的发明和推广,为粮食生产开辟了广阔前景。
  2、目前,我国生物技术育种居世界先进水平,两系法杂交水稻技术居国际领先地位。超级杂交水稻也取得了重要进展,平均每公顷产量达到1万多千克,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指导探究、讨论交流〕商品谷物农业
  1、分布地区: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俄罗斯、乌克兰等。
  2、特征:以上国家商品谷农场一般为家庭经营,这类农场我国西北、东北也有分布,一般为国营。
  3、农作物:小麦、玉米
  〔指导探究、讨论交流〕适合发展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分析:
  农业科学技术先进;机械化水平高;地广人稀;市场广阔;交通运输便利;自然条件优越:地势平坦开阔、土壤肥沃、气候温和、降水丰富等。
  学生读图3.13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简要分析这些因素对商品谷物农业有什么影响。
  提示:商品率高是商品谷物农业的基本特点。在分析适合发展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时需要围绕商品率高的特点考虑。
  点拨:农业生产的生产量高,自身消费少,生产效率高,交通、市场条件好,商品率就高;产量高,而自身消费量大,生产效率低,即使交通、市场条件好,商品率也不会很高。因此在分析主要区位因素对商品谷物农业影响的教学过程中,要抓住关键特征,从分析哪些区位因素有利于提高产量,哪些因素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哪些因素有利于促进产品的销售着手。
  (过渡)下面我们以商品谷物农业典型代表——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为例,分析归纳商品谷物农业的特点和区位因素。
  〔指导探究、讨论交流〕 通过这个案例,使学生明确如下问题:
  1、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商品谷物生产国,商品谷物农场主要分布在中部平原。。
  2、农业的商品化促进了农业的专业化和区域化,有利于因地制宜,充分发挥自然资源潜力,取得最佳效益。
  3、美国的玉米带、小麦区能够保持常盛不衰,得益于有力的农业措施。
  4、小麦的分布分为北部小麦区和中部小麦区。
  (学生活动)参照归纳季风水田区水稻种植业特点的方法,归纳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特点。
  点拨:
  1.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特点是: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机械化和科技水平高。
  2.把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形成条件和特点与季风水田农业作一比较,你认为最大的差异是什么?
  点拨:
  农作物品种 生产目的 经营方式 气候条件
水稻种植业 水稻 自给一商品农业 小农经营、生产规模小
机械化水平低
季风气候区
美国商品谷物农业 小麦、玉米等 商品农业 家庭农场、生产规模大
机械化水平低
温带大陆性气候区
  产生这两种农业地域差异的主要因素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劳动力条件和气候因素。气候条件不同,两种农业地域所生产的农产品品种不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劳动力条件直接影响到生产的经营方式和商品率高低。
  〔知识拓展〕中国主要粮食生产基地
  小 结:略
  板书设计:
  第二节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一、季风水田农业
  1、主要分布区:
  2、农业以种植业为主,作物以水稻为主
  3、世界最大的稻米生产国——中国
  4、发展的有利区位条件:
  5、主要特点:
  二、商品谷物农业
  1、分布地区:
  2、特征: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机械化和科技水平高。
  3、农作物:小麦、玉米
  4、区位条件
  三、比较
  课堂练习:略
  课后反思:略
  布置作业:略

  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三章教案: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及其发展变化。
  2、过程与方法
  结合实例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影响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并作出适当评价。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培养自主探索、深入思考的钻研精神和取长补短、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并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2)在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中,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师生之间的知识与情感交流,真正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工业区位因素
  教学难点:用发展的眼光研究工业的区位变化
  【教学过程】
  【环节1】导入新课:
  【教师】设问:1.假如你想办工厂,你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学生】赚钱盈利。
  【教师】那么工厂建在什么地方才能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假设你是政府决策者或投资商,你会选择在什么样的地方设厂,你主要考虑哪些因素?
  【学生】(学生自由讨论,选出两位代表发表意见,别的学生补充) 原料、动力、土地、劳动力、市场、交通运输条件、科学技术条件、自然条件等
  【教师】 我们把这些因素称为工业区位因素。
  板书:第三节 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
  一、工业区位因素
  【教师】什么叫工业区位?
  【学生】工业区位是指工业企业的经济地理位置,以及工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与相关事物的联系。
  【教师】我们之前已经学习过农业区位因素,那么,我们从哪些方面来考虑农业的区位因素呢?
  【学生】自然条件、社会经济、科学技术
  【教师】大家掌握的还不错。那么,工业区位因素受什么因素影响呢?请同学们翻开课本68页,看看影响工业布局的区位因素都有哪些?
  【学生】(1)自然资源: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等;
  (2)自然条件:地质、地形、气候、水文、植被等;
  (3)社会经济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交通运输、劳动力、投资环境、经济政策等;
  (4)生产技术因素:生产设备与工艺、人员素质、科技开发水平等;
  (5)市场因素:市场需求等;
  (6)生态因素:环境生态状况等;
  【教师】:而影响工业区位的最主要的三大因素,大家看课本67页,是什么呢?
  【学生】(学生读书齐答,教师板书)运输、土地、集聚
  【教师】当我们在进行工业布局的时候,有没有可能像大家刚刚说的那样,布局在一个原料、能源充足、交通便利、市场广阔,各方面条件都很优越的地方?
  【学生】不能。
  【教师】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区位优势,那我们进行工业区位选择的时候就要有所选择有所侧重,选择最有利的区位条件。于是就形成了我们之前学过的五种指向性的工业类型。分别是什么呢?
  【学生】原料指向型工业、市场指向型工业、动力指向型工业、廉价劳动力指向型工业、技术指向型工业。
  【教师】对了。那让我们再来复习一下这些工业类型。(简单讲解,引导学生作答。)
  这些类型的工业里面,哪些类型是与运输关系密切的呢?
  【学生】原料指向型和市场指向型。
  【教师】对了,原料指向型工业工业的生产特点就是由于原料不便于运输或者运输成本高;而市场指向型工业的生产特点是产品不便于运输或运输成本高。这两种工业的区位选择都是受运输影响。由此可见,运费对于工业区位影响重大。因为运输成本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工厂的生产效率和经济利益。因此,工业生产活动应尽量降低运输成本。
  从运输“原料”看,为了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那些原料运输成本高或不便长途运输或原料笨重,而制成品重量却大大减轻的工业部门工业布局应尽量接近原料产地,例如制糖工业,另外还有像水产品、水果等容易腐烂、不能久贮的食品,要制成罐头也要接近原料地。我们把这类工业统称为原料指向型工业。
  板书:(一)运输
  板书:1、原料指向型工业
  板书:2、市场指向型工业
  【教师】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也会随着发生改变。请同学们思考67页活动题,思考钢铁工业区位选择三次变化的原因。(引导,分析)
  【展示】展示分析几种常见的表示工业指向型的模式图
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三章教案
 
  【学以致用】
  1.下图线段长短表示影响程度大小。下列情况与甲、乙、丙、丁,四图相符的是
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三章教案
  A.甘蔗制糖、制鞋、微电子、啤酒
  B.甘蔗制糖、微电子、制鞋、啤酒
  C.甘蔗制糖、制鞋、啤酒、微电子
  D.甘蔗制糖、啤酒、微电子、制鞋
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三章教案
  2.分析图可知①、②、③分别代表
  A.①石油加工厂, ②炼铝厂,③服装厂
  B.①炼铝厂,②服装厂,③水果罐头厂
  C.①化学工业,②水产品加工厂,③电子装配
  D.①电子装配,②蔗糖厂,③炼铝厂
  设问:土地对工业的区位选择有什么影响?
  【学生】(学生阅读课文,思考回答)
  板书:(二)土地
  【教师】土地的有限性和不可移动性决定了土地的供给状况和地价的区域差异。任何工业企业都要占有一定量的、适合建筑的土地,这对于占地面积较大的工业企业,如钢铁、石化等尤为重要。
  【设问】:首饰加工厂、钢铁厂适合布局在市区的哪些地段? 学生活动9:(学生思考讨论,由一个学生回答讨论结果)
  首饰加工厂应选择市中心的区位、钢铁厂应布局在平坦的城市远郊【教师】同学们总结的非常正确。
  由于土地的供给状况和地价的区域差异,只有那些占地少,而且出得起高地价的工厂,例如高级时装厂和首饰加工厂,才可以选择市中心的区位。在市中心附近,往往布局一些需要靠近市场的工业,如印刷出版业、食品加工业等。而那些占地面积较大的工业,例如钢铁厂、石油化工厂和飞机制造厂等,一般选择在平坦的城市远郊或空旷的农村地区。由此可见,土地这一因素对工业企业的区位选择有重要的影响
  【展示】(课件展示“鞍钢工业区位图”)在辽中南地区,集聚了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等众多的大型工业企业。请思考:相关产业的集聚有什么好处?
  板书:(三)集聚
  【学生】(学生思考,两个学生回答,别的学生补充)
  【教师】(总结学生发言)1.节约运输成本,降低能耗,集中相互利用或处理副产品。
  2.开展生产协作,促进技术创新,提高资源利用率,建立节能型企业。
  【教师】关于集聚,这节课我们先简单了解一下概念,以及集聚带来的好处,下节课会进行更深入的学习。
  【小结】:由以上的分析可知:运输、土地、集聚是影响工业区位的最主要因素
  【教师】阅读课本P68~70:环境因素对工业布局的影响
  不同的工业部门造成的环境污染主要有哪些?具有这些污染的工业部门应该如何选择区位才能将污染程度降到最低呢?
  【学生】(学生阅读课本,自主学习,思考后回答):主要有空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对于会污染空气的工业,工业区布局在当地居住区最小风频的上风向或与常年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并用隔离区与居民区分开;对于会造成水污染的工业,排水口要远离水源及河流下游;对于有固体废弃物污染的工业,应远离居民区和农田。
  【教师】对于会污染空气的工业,工业区布局的时候,就要考虑风向、风向频率等。大家先看看课本,找出风向、风向频率的概念。
  【学生】(学生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教师】对了。我们常常用风向频率图来反映风向频率。风向频率图又称为风玫瑰图,是将不同风向的频率按照一定的比例用长短不同的射线表示出来。原点的风频为0,那么射线越长,说明风频越大还是越小?
  【学生】越大。
  【教师】对了。因此呢,对于会污染空气的工业,工业区布局在当地居住区最小风频的上风向或与常年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并用隔离区与居民区分开。
  【总结】今天我们这节课的主要讲的就是工业区位因素。同学们要掌握工业区位的三大因素,是哪三个呢?(学生齐答)。大家要学会结合实例进行分析,合理评价工业布局。
  【板书】
  (一)运输
  1、原料指向型工业
  2、市场指向型工业
  (二)土地
  (三)集聚

  看过“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三章教案”的还看了:

1.高一必修二地理第二章教案

2.高一地理必修2第五章教案

3.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一章第三节教案

4.高一地理必修2第四章教案

5.高一级必修2地理第五章教案

6.高一地理必修2教案

7.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三章知识点

8.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三章试题及答案

9.2016年必修2地理第六章教案范例

10.高一地理必修2第一章教案

    32208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