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如何找准“题眼”答题?
导读:教书育人楷模,更好地指导自己的学习,让自己不断成长。让我们一起到学习啦一起学习吧!下面学习啦网的小编给你们带来了《高考政治如何找准“题眼”答题?》供考生们参考。
高考政治答题如何找准“题眼”
所谓“题眼”,是指试题考查的重点或主旨所在。找准了“题眼”就是找到了解题的关键、解题的突破口,这为理清解题思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审题时要努力挖掘题目中显性的或隐性的“题眼”。
1.选择题的“题眼”推定
选择题由题干和题肢共同组成,其答题要求是根据题干的规定性从所给题肢中选择恰当的,即常说的以干取肢。因此,选择题的“题眼”,总体上可以认为是题干的答题指向。这种答题指向往往通过一些关键词、限定条件、设问的切入点和侧重点体现出来,要抠准“题眼”,就必须抓住这些关键词、限定条件、设问的切入点和侧重点。
对于所给出的题干比较简单的选择题,主要就是通过抓关键词来确定答题的指向。现在的选择题,题干部分更多的是采用材料加设问的方式。
从材料的呈现形式上看,材料包括文字材料、图、表格等,其中文字材料又可具体分为时事、名言警句等。
从设问方式上看,设问方式也是多样化的,而且,在设问中还会加上诸如“现阶段”“该市”“主要”“根本”等限定条件。要准确把握“题眼”,明确答题指向,就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重点研读设问,根据设问的切入点和侧重点进行推定。一般来说,设问能直接表明题目要考查的方向。如“说明”“体现”等是要求选择题肢中与题干材料相符合的道理;“是因为”“基于”等是要求选择导致题干材料中这种结果(现象)出现的原因;“有利于”“意义在于”等是要求选择题干材料所述事实能带来的积极影响。
(2)重视隐性“题眼”的挖掘。大部分试题的“题眼”通过设问中的关键词都可以明确把握,但有些试题的“题眼”却在题干设问中不能完整地表现出来,仅从设问上不能判断出答题的指向,需要结合题肢才能明确看出。
(3)结合限定条件进行推定。抓住限定条件是把握“题眼”的前提,在审题时,对于时空(现阶段、在这里等)、程度(最、根本、主要等)、主体(党、政府、企业、公民等)、知识范围(认识论、辩证法等)等限定条件以及其他一些限定条件,考生必须高度重视。
(4)根据题干材料与设问的逻辑关系进行推定。大多数试题是以全部题干材料作为设问基础的,这些题目在最后通常用“这说明”“这体现了”“材料表明”等进行设问。这样在推定“题眼”,把握答题指向时,必须对题干材料进行全面准确的分析。
对于层次单一的材料,要注意在把握关键词的基础上分析材料的中心意思;对于复杂的材料在分析时要注意分层,把握能够体现每一层信息的关键词,在分层的基础上概括出材料的中心意思。
2.主观题的“题眼”推定
一般来说,除辨析题外,主观题的“题眼”同选择题一样,也可认为是答题指向。在主观题“题眼”的推定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审设问范围。这就要求明确答题时所依据的知识范围,看这个知识范围属于经济、哲学、政治,还是选修模块知识。
在回答时要注意两点:第一,设问范围是隐性的,需要结合设问与题干材料来确定;第二,答题所依据的知识可能具体到某一模块的某一知识点上,因此答题时不能超过这个范围。
(2)审设问中的主客体。设问的主客体不同,答题的方向就不同。一般来说,经济学的主体通常有国家(政府)、企业(经营者)、个人(消费者)等,哲学的主体通常是各种具体的哲学观点,政治学的主体通常有国家(国家机关)、党、公民、各类组织(含国内国际)等。
另外,试题中的相关材料也可能成为设问的主体。设问的客体就是设问中要求分析的对象。(3)审设问的指向。要弄清设问究竟是要求回答“是什么”“为什么”,还是要求回答“怎么办”。如果是要求根据材料归纳问题、道理、启示或者要求分析材料所体现的某一知识等,则是要求回答“是什么”;如果是要求运用某个知识分析说明材料,则是要求回答“为什么”;如果是要求针对材料提供的信息探讨措施、提出建议等,则是要求回答“怎么办”。
高考政治科目该怎么“讲政治”
高考北京政治试题将“立德树人”作为全卷的 “主线”贯穿始终,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力求给考生积极向上的价值引领。
高考中,政治科目无疑要“讲政治”,关注国际国内大事,而且经济、政治、哲学都要有所涉及。政治科目也高考政治科目怎么讲政治呢?留意高考政治试卷,也许我们会发现,往往是关注国际国内的一些大事,让考生用所学的知识来做出判断、进行分析。这当然是讲政治,因为,关注的对象是热点事件,所用到的知识是学生高中阶段学到的。不过,这样的讲政治,给人的感觉是,仅仅把政治这门学科学习的内容当做分析问题的工具而已,学生上了三年政治课,最终目的只是掌握了一种方法论。
其实,政治课还有更重要的使命,也是最根本的使命,那就是“立德树人”。政治课的育人功能较其他学科要强得多,如果参加这门课考试的考生,答题时在道理上说得头头是道,在实际行动上,却没有爱国情怀,却不懂得遵纪守法,跟人相处却不诚信友善,干起工作敷衍了事,这样的学生政治课还没有学好,恰恰相反,学偏了,该学的没学到,不该学的都学到了。
政治课要想培养合格的学生,就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学生能正确地指导自己的实践。为此,政治课教学,决不能简单地停留在一心为了考试的层面,而要跟德育联系在一起,在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中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能力。
以北京卷试题为例,第27题,通过重读抗战家书,透过字里行间中所表达的英雄对家人的思念和慷慨殉国的悲壮,使考生感悟深厚的家国情怀、不屈的民族精神,产生情感认同和价值观认同,心灵得到滋养。这样的试题,对学生的教育意义不言而喻。同时,通过抗战家书来学习相关知识,学生也容易接受得多。在政治课教学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能提升课堂教学的成效,也能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既是传授知识,也是塑造人格,这样的方法一举多得。
高考政治试题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向所有的高中政治教师乃至初中、小学政治教师发出信号,政治课教学除了讲理论、讲解题方法之外,更要讲做人的道理,讲人的价值,讲人跟国家、社会的相处之道。
政治课讲政治,不是关注热点那么简单,也不是用政治课上提到的内容解决问题那么简单,讲政治,要记住为什么开设政治课,政治课对学生认识世界的重要性,政治课对塑造人的重要性。从“立德树人”的高度讲政治,才是真正的讲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