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高中学习方法>高三学习方法>高三政治>

2017高中政治时事评论范文精编

凤婷分享

  时事政治的运用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有着很大的作用,学生还需要重视相关评论的写作,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中政治时事评论范文,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政治时事评论范文(一)

  时事评论背景:

  近日,“雾霾舆论场”有一种声音称,我国治霾需要30年,有的甚至说要50年,还有人说需要“牺牲”一代人……这些声音无不在昭示一个悲观的前景:治霾是一场持久战,期盼蓝天乍现不切实际。

  时事评论观点:

  当然,这些数字不是空口说的白话,因为伦敦治雾霾用了30年,洛杉矶治霾耗费了50年,倒也符合先例。

  然而,现实真的如此悲催?我们真的需要苦熬数十年?

  霾的核心物质除了悬浮在空气中的烟、灰尘等物质,还有很多属于PM2.5的工业排放物,一旦吸入人体,就可能粘附在人体的下呼吸道中,产生目前还并不十分清楚的危害。

  雾霾的形成与空气的湿度、流动、降水等气象条件有关,但工业生活中的各类排放物,依然是主要因子之一。所以,治理雾霾不能只是靠天吃饭,靠时间来消解,从自身的生产活动中下手,才是关键。

  当前,最为迫切的问题是,雾霾与排放息息相关,但具体与哪类排放物质有关,现在并不清楚。有调查数据显示,中国雾霾的大范围产生并没有与大气污染物排放强度呈正相关,出现的时间也未与工业活动高峰期呈正相关,甚至是在节能减排的趋势中逆势增长,这与伦敦、洛杉矶的雾霾特点有些不同。

  因此,当前最需要考量的不是多长时间能治理好雾霾,而是导致雾霾形成的最大“嫌疑犯”究竟是什么物质。

  其实,在治理雾霾方面,我们国家已经拥有了许多良好的先决条件,比如,现代的治霾技术、理念等;在能源的使用方面,清洁能源的比重也日益增大,二氧化碳、硫化物的排放总量处于稳步下降的趋势。而且,我们有着伦敦、洛杉矶的前车之鉴。

  因此,我们没有理由等待“一代人的一辈子”才能治理好雾霾,只要能静下心踏踏实实搞清楚我们的雾霾背后的最大黑手,对症下药,消除雾霾就不会是那么遥远的事情。

  高中政治时事评论范文(二)

  时事评论背景:

  据新京报报道,之前在广州一玩具市场卖仿真枪的王国其,曾被控非法买卖、运输枪支罪,一审判处有期徒刑十年,后经申诉改判有期徒刑4年。2014年越秀区检察院撤回对王国其的起诉,2016年10月,历经7年7审的他,收到人身自由损害赔偿金共计35.4万元,以及精神损害抚慰金8万元。

  时事评论观点:

  看到王国其案的结局,的确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近期的赵春华案。同样是因为“玩具枪”犯事,同样因为“1.8焦耳/平方厘米”身陷囵圉,如果说,有18只“玩具枪”被鉴定为枪支的“倒爷”王国其都可以“无罪赔偿”,那么只有“6支”被认定的“摆摊大妈”赵春华,能不能也重获自由呢?

  然而,这个答案并不确定。毕竟,王国其案在适用规则等方面,与赵春华案存在一定区别。王国其之所以“无罪”,是因为越秀区检察院撤销了起诉,理由是案件证据发生变化。

  “或为突失自由的赵春华带去一线希望。”

  “1.8焦耳/平方厘米”标准,是由公安部《枪支致伤力的法庭科学鉴定判据》和《公安机关涉案枪支弹药性能鉴定工作规定》(公通字【2010]】67号)确定的,后者的颁发时间是2010年12月7日。而王国其的案发时间是2009年10月,此时,确定“射击木板看穿透力”标准的《公安机关涉案枪支弹药性能鉴定工作规定》(公通字【2001】68号)尚未废止。

  这个特殊的时间节点决定了,遵循有利于被告人的刑法精神,当新旧“规则”冲突时,须按照“射击木板看穿透力”旧标准,对涉案物品进行枪支认定。如此,注定结果是云泥之别。

  相比起来,赵春华案没有“模糊地带”,也就难以得到司法实务上的倾斜。而且,由于我国并非判例国家,即便王国其案与赵春华案“毫无区别”,在最高法没有出台司法解释和指令的情况下,天津法院也很难参照判决。

  不过,王国其案的“无罪赔偿”,也决非毫无意义。围绕“7审”交锋,已将“1.8焦耳/平方厘米”标准置于炙烤中,修法呼声高涨;公诉机关“撤诉”“止损”,更在最高院“核准降刑”外,开辟了一条“新路”。

  这些,或为突失自由的赵春华带去一线希望。

  高中政治时事评论范文(三)

  时事评论背景:

  今天,北京召开了一次特别的“治霾座谈会”,来自政府、市民、网民、企业、媒体等的多方代表,共坐一堂,探讨关于雾霾治理的共识。会上,北京市代市长蔡奇称,看到有网友在网络上吐槽治霾效果,“完全理解,感同身受”;还表示,“对持续雾霾对市民生活带来的不便,深感不安”。

  时事评论观点:

  多方共议、直面雾霾问题,这样的座谈会弥足珍贵。如何治理空气中持久徘徊的雾霾,是当下全社会最为关注的议题,尤其是在北京这样雾霾相对严重的城市。但从舆论场近期的反响看,面对这个社会问题,官民之间、不同群体之间还缺乏应有共识。坐在一起沟通,是消除隔阂、凝聚共识的第一步。

  在此次座谈会上,蔡奇就讲到了当前雾霾治理存在几大问题:包括空气重污染预测预警的准确性还不够,难啃的“硬骨头”攻坚力度不够大,“最后一公里”的执行力也需加强等。

  这些问题,直指雾霾治理实现“铁腕+精细化”的紧迫性。像他提到的“重型柴油车虽然只占全市机动车的5%,但排放的氮氧化合物却占机动车排放总量的50%左右”,找准了病根,就必须加大力气治理。

  尽管雾霾是个老问题,但就中国社会来说,如何构建起有效治理雾霾的精细体系,仍是个全新的课题。制造雾霾的源头很多,这就决定了治霾的复杂性。北京的此次“治霾座谈会”本质就是个把脉过程——它指出了不少问题,也提到了治理方向。而这类开门“把脉”,作为治霾议题上的良性互动形式,也该为更多地方采纳。

  雾霾不像毒奶粉、毒疫苗,可以确定无疑地追究到某个特定的人,它有更复杂的社会原因,甚至可说是某种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的产物。近些年各级政府常说要推进社会治理体系的现代化,雾霾治理是非常好的“试金石”。

  从国外经验来看,雾霾治理成功的过程,通常也是与经济社会转型伴生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政府要发挥组织、协调的重要作用,但不可能包揽一切。只有通过相应的程序,吸纳民意,推进共识,治理才会有社会认同,才能形成合力。相反,如果缺乏充分的公共讨论,官民之间没有良性的互动沟通,整个社会弥漫的撕裂和迷茫,会比空气中的雾霾更有害。

  而座谈会等开放形式,对政府层面的治霾也是敦促。在社会几方“面询”式追问和问题导向下,地方政府对治霾中存在的问题,会罕有回避的余地。此次座谈会上,市政府方面透露,将推进重型柴油车管控等多项措施,组建环保警察队,并参照中央环保督查模式开展市一级环保督查。这些举措是对问题的正视,其后效想必也会在公众见证下更具保障。

  说到底,治霾不能机密化,治霾所面临的问题,今后如何采取更有效的行动,都可以摊开来谈。空气没有边界,没有人可以独善其身,相信各级政府和官员,也不缺乏治霾的内在动力。尽管治霾会牵涉到私人利益,只要为了公共利益,没有什么不能坐下来谈。而比起那些表面上众志成城、私底下各打算盘,经过各种座谈,让所有利益相关方表达诉求,形成妥协中的治霾共识,显然更具意义。
看了<2017高中政治时事评论范文精编>的人还看了:

1.2017高中政治时事评论范文3篇

2.2017高中政治时事评论精选

3.高中政治时事评论范文精编

4.2017高中政治时事评论汇编

5.2017高中政治时事评论

6.高中政治时事评论精编

    30188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