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高中学习方法>高三学习方法>高三政治>

高三政治重点知识梳理

凤婷分享

  在高三政治复习中,具体有哪些重点知识点需要我们掌握呢?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三政治重点知识,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三政治重点知识(一)

  1、运动

  (1)哲学上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2)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①世界的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和变化中,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

  ②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着,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

  【注意】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是运动。区别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唯一特性。

  (3)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①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变化中,没有不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和永恒的;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形态,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和暂时的。

  ②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③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2、运动是有规律的

  (1)规律的含义: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2)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中都普遍遵循其固有规律。

  (3)方法论:

  ①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违背规律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②在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3、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

  (1)原理:规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制约着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尊重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但人在规律面前又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必要条件。

  (2)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高三政治重点知识(二)

  1、商品

  ①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②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和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2、货币的含义及本质

  ①含义: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所以说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②本质:一般等价物

  含义:货币具有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3、货币的基本职能

  (1)价值尺度

  ①含义:指货币作为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②价格:用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示出来的商品价值。价值是价格的基础,决

  定价格,价格反映价值。

  ③作为价值尺度的货币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

  (2)流通手段:

  ①含义: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

  ②商品流通: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公式:W-G-W

  ③需要现实中的货币。

  (3)货币的其他三种职能: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的职能。

  高三政治重点知识(三)

  1.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是中华文化由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转折点。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内涵:

  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2)意义:

  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才能把继承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吸收人类文化优秀成果结合起来,使悠久的中华文化焕发新的生机,实现文化强国的梦想。

  3.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与发展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

  文化强国是社会主义文化的宏伟目标,社会主义文化是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4. 为什么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1)由我国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和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

  (2)由继承和创新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的要求决定。

  (3)由我国文化自身发展规律和人民群众根本意愿决定。

  (4)由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现实需要决定。

  5. 如何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6.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1)原因: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道路必须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精神文明建设搞好了,人心凝聚,精神振奋,各项事业才会全面兴盛,否则相反。

  (2)根本任务: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即:培育“四有”公民(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

  (3)措施:

  ①发展教育、科技和文化事业(重要途径);

  ②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根本途径)。
看了<高三政治重点知识梳理>的人还看了:

1.高考必备政治知识点梳理

2.高三政治知识点梳理

3.高三政治重点知识点整理

4.高考政治学习笔记 高考政治知识点整理

5.小高考政治知识点梳理

6.高中政治必修1知识要点归纳

    2969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