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高中学习方法>高三学习方法>高三政治>

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考前冲刺试题及答案(2)

文娟分享

  2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 ( )

  A.发展生产力与落后的经济体制的矛盾

  B.发展生产力与科技、教育体制的矛盾

  C.发展生产力与政治体制的矛盾

  D.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的矛盾

  22.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结构存在的根本原因是 ( )

  A.人口多,就业压力大

  B.发展市场经济的需要

  C.生产力水平低,发展不平衡

  D.为了弥补资金短缺,多方面筹集资金的需要

  23.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 )

  A.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益

  D.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4.社会主义社会要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而共同富裕就意味着 ( )

  A.所有社会成员同时同步富裕

  B.允许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先富起来,然后带动和帮助更多的人走向共同富裕

  C.分配上完全平等,否则会两极分化

  D.先通过两极分化,再走向共同富裕

  25.政体是指 ( )

  A.政治体制

  B.国家性质

  C.政权组织形式

  D.政治结构

  26.精神文明 ( )

  A.与人类文明是同一概念

  B.是教育、科学、文化的总和

  C.是人类改造主观世界的积极成果,包括思想建设成果和文化建设成果D.与物质文明相互对应

  2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是 ( )

  A.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B.法制建设

  C.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D.哲学社会科学建设

  28.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是 ( )

  A.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B.南北差距的不断扩大

  C.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对立和斗争

  D.因民族、宗教、领土等原因而引起的局部冲突和战争

  29.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是 ( )

  A.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发展同各国友好合作和促进共同经济繁荣

  B.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C.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D.维护世界和平

  30.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是 ( )

  A.通邮、通航、通商

  B.一个中国的原则

  C.结束两岸敌对状态

  D.发展两岸经贸关系

  31.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 ( )

  A.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B.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

  D.坚持自力更生不动摇

  32.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 ( )

  A.人民参与国家管理

  B.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政治保证

  C.人民群众当家作主

  D.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政治保证

  33.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质是 ( )

  A.共产党专政

  B.无产阶级专政

  C.工农联盟专政

  D.新民主主义专政

  34.首次提出以“台湾回到祖国怀抱,实现统一大业”来代替“解放台湾”的是 ( )

  A.《告台湾同胞书》

  B.《中国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设想》

  C.汪辜会谈纪要

  D.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

  35.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是各民族的 ( )

  A.长期共存

  B.民族平等

  C.共同繁荣

  D.民族团结

  二、辨析题:41~4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首先判断正确或错误。然后说明理由。

  4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而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42.新民主主义革命不是一般的反对资本主义。

  三、简答题:43~45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43.简述唯心史观的根本缺陷。

  44.简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

  45.简述“一国两制”的含义及基本内容。

  四、论述题:46小题。20分。

  46.试述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

  参考答案:

  一、1.A 2.C 3.C 4.C 5.D 6.D 7.D 8.B 9.A i0.A 11.C 12.D 13.D 14.B 15.B 16.C 17.D 18.A 19.D 20.B 21.D 22.C 23.B 24.B 25.C 26.C 27.A 28.A 29.A 30.B 31.A 32.C 33.B 34.D 35.C

  二、41.错误。

  (1)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不能只说实践标准的绝对性,否认实践标准的相对性。

  (2)实践标准的绝对性和确定性,是指实践对认识的检验是客观的和不可动摇的,认识是不是真理,只有最终通过实践的检验才能确定。在任何情况下,只有实践才是鉴别真理与谬误的客观标准。

  (3)实践标准的相对性和不确定性,是指实践是不断发展的,任何实践都具有一定的社会历史局限性,都会受到特定的社会历史的限制和影响,一定历史阶段的实践不可能完全证实或驳倒现有的一切认识。所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既是绝对的和确定的,又是相对的和不确定的。

  42.正确。

  中国的资本主义可以分成两个部分,一是官僚资本主义,二是民族资本主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是官僚资本主义,而不是民族资本主义。官僚资本主义是在国民革命时期发展起来的,在抗日战争时期达到顶峰,其中以四大家族为代表,他们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具有买办性、封建性和垄断性,代表着反动的生产关系,是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经济基础,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障碍,因此,新民主主义革命反对的是官僚资本主义。而民族资本主义一方面受帝国主义的压迫和封建主义的束缚,因而具有反帝反封建的一面,是革命的力量和动力;但是他们又未能在经济上完全与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脱离,因此,反帝反封建的决心并不彻底,这种两面性决定了民族资本主义既是革命的动力,但是同时也要采取既联合又斗争的策略方针。

  三、43.唯心史观存在着两个主要缺陷:

  (1)不懂得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总是将人们的思想动机当作社会历史的最终决定力量。

  (2)不懂得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总是将少数英雄人物当作社会历史的主人。4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是:

  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要求,尤其是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体现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

  45.(1)“一国两制”的含义是,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它们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2)“一国两制”的基本内容包括以下四点:

  一是“一国两制”的基础是“一个中国”,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二是实行“两种制度”。作为国家主体的大陆地区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两种制度长期共存,和平共处,相互支援,共同发展。三是保证台湾、香港、澳门的高度自治和繁荣稳定。在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内,依宪法。规定在台、港、澳设置特别行政区。 四是实行“一国两制”长期不变。至少50年不变,50年以后更没有变的必要。

  四、46.党中央提出的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能重要指导方针,是我们党在指导思想上的重大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利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2)以人为本,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以人为本,就是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3)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力面桂协调,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4)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统筹兼顾,就是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匡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各种重大关系,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亡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重点突破,以实现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看过"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考前冲刺试题及答案 "的还看了:

1.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选择题试题及答案

2.成人高考政治模拟试题及答案

3.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复习资料大全

1365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