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中高三语文上学期月考试卷(2)
10.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6分)
11.下列对文本的理解和推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魏禧的《留侯论》指出,张良是韩国人,却先是投靠项羽,后来又做了刘邦的谋臣,毫无忠贞之心,更不要谈报韩国之恩、替韩国报仇的事情了。
B.魏禧写《留侯论》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劝说朋友选对所依靠的集团,抓住有机会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实现个人价值,从而改变历史。
C.魏禧所举孟子学孔子的事例,与张良为报韩国之仇而事二主相似,更加充分地证明张良事二主是时势所趋,不是个人力量所能左右的。
D.苏轼的《留侯论》把项籍成功的原因归结为能“忍”,正是张良时时提醒,才使得百战百胜、刚强勇武的项羽不断获得胜利。
12.请在方格里填写《鸿门宴》中的原句,然后根据上下文意思在横线上填空。(6分)
①项伯得知项羽准备攻打刘邦以后,连夜到刘邦的军营中想叫张良和自己一同离开,张良认为在沛公有危难时“□□□,□□□”,于是把消息告诉了刘邦,从而为扭转局势打下了伏笔。
②鸿门宴上,“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张良□□□”。从座次可以看出,张良的身份是最 的。
三、本大题共1小题,共18分。
13.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⑴—⑷题。(18分)
水调歌头•李太白画像
李纲
太白乃吾祖,逸气薄青云。开元有道,聊复乘兴一来宾。天子呼来方醉,洒面清泉微醒,余吐拭龙巾①。词翰不加点,歌阕满宫春。 笔风雨,心锦绣,极清新。大儿中令,神契兼有坐忘人②。不识将军高贵,醉里指污吾足,乃敢尚衣嗔。千载已仙去,图像耸风神。
【注】①相传李白醉酒呕吐,唐玄宗亲自以巾帕为其拭面。
②“大儿中令”“坐忘人”,分别指李白的好友郭子仪、司马子微。
⑴下列诗句没有表现李白“逸气薄青云”的一项是(3分)
A.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B.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C.黄金散尽交不成,白首为儒身被轻
D.大鹏一日同风起,抟摇直上九万里
⑵下列诗句所表现的人物风神与“不识将军高贵,醉里指污吾足,乃敢尚衣嗔”不相符的一项是(3分)
A.手持一枝菊,调笑二千石
B.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C.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
D.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⑶下列评价与本词中李白诗歌特点不相符的一项是(3分)
A.外枯而中膏,似澹而实美
B.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C.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D.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9分)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
剩下的三分啸成剑气
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摘自余光中《寻李白》
①默写出李白诗中含有“月”和“酒”的诗句各一句。(4分)
②余光中诗句中的“剑气”,可解读为李白的豪气和才气。请结合李纲词作和阅读积累,谈谈你的理解。(5分)
四、本大题共5小题,共22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18题。?
千里靴
多年来,我尤为迷恋童话中的器物,魔力的碗、银灰色的万能咒语、会说话的苹果树……它们的神秘之美,在于永远不会被人目睹。《宝葫芦的秘密》是我看过无数遍的电影,没记牢其中的教育意义,但却只惦念着那件消失的宝物——宝葫芦。
假设只能拣选一件宝物,我才不要什么会下金蛋的鹅或无所不知的镜子,童年时最令我渴慕的,是一双千里靴。我把它套在脚上,追得上雨后的彩虹拱桥。作为乖顺得近于自闭的孩子,这大约体现了内心无声息的反抗吧。
记得有一年,和家人去海边度假。白天受了冷落和委屈,觉得父母不爱我,我决定偷偷出走,以伤害自己的方式完成对他们的报复──我忘了,只有在他们爱我的前提下,这种报复才是有效的。晚上蹑手蹑脚地爬起来,世界黑得吓人,那种无边的威严使我不得不放弃计划。听到潮声,我趴在窗边,向外张望。夜色中的大海,有着巨兽幽暗而褶皱的皮,礁岩仿佛是它换气的鼻孔。我深怀恐惧,唯一的安慰是在海平线那端,月亮天使有张镀金的脸。那个晚上,我默默祈祷一双千里靴,送我到任意的彼岸。
是的,为我向往的总在彼岸,可我难以跨越眼前的危险。千里靴,千里靴,刀山火海一越而过。斗火龙、战水怪的勇士,总是不能缺一双千里靴借以逃生。如果套上千里靴,我就可以从容跨越重重障碍,跨越挫折和险境,甚至跨越令人不耐烦的成长和生死……然后,让叶芝的诗在墓碑上将我安慰:“现在我可以枯萎而进入真理。”
对千里靴的渴望,相当于成长上的揠苗助长,我借此躲避或巨或微的创痛。童话里,中途打开篮子,里面的礼物会变成蛇蝎,只有坚持到终点才能获得闪耀的珠宝。我曾想,如果有了一双千里靴,人转瞬就到达终点,不必与自己的好奇心交战,最后作为失败者被惩罚。千里靴把万重山水变成地图旅行,其实是一种急工近利的交通工具和行动道具。说到底,千里靴是没有耐心的产物。
我曾坐在高空,想象飞机就是一双工业千里靴──跨越峰峦、河流和穿插其间的小小村落,但我永远看不见大地上真正的脸和表情,即使拥有俯瞰众生的天堂般的视角,我看云卷云舒,依然是形而上中必然的单调。
随着年长,我对千里靴的速成神话,抱有了怀疑。“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之类的致理名言,除了是恭维之辞,还是典型的偷懒技巧,希望以“一席话”的速效省却“十年书”的苦功,这“一席话”就是语言上的千里靴。如果对倾听者有所点醒,只应是“十年书”之后的“一席话”,面对空白的痴脑,当头棒喝也没用。一个转瞬生死的人被称为夭折,他无权谈论或盛或衰的沿途风景。我越来越崇尚慢的技艺。慢是比常规动作更优雅的一种节奏,就像电影中的慢镜头,会使平凡场景凸现诗意。慢是对时间的漠视,所谓永远,就是慢到极处。千里靴还是我梦寐以求的宝吗?或许像蚯蚓一样缓慢地把土吃进去,才能开辟一条真正为自己所消化的路。
或许我这样探讨,有偷换概念之嫌,因为童话人物穿上千里靴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逃亡。对于这种目的,速度是第一要义,走马同时想观花,当然是奢侈得危险的妄念。但我当年阅读童话时产生的怀疑一直沿续:为什么扔下梳子变成森林,扔下镜子变成河流,却总是阻挡不了追随而至的魔鬼?既然我们已经穿上了窃取来的千里靴,为什么魔鬼转眼就能离我们如此之近?魔鬼光脚不穿鞋,他凭什么跑得那么快又不流血?千里靴让我隐约怀疑法器的失效,不幸的主人公仿佛是在梦里无望地逃生,精疲力尽地刚刚赶到一个安全地点,不容喘息,追杀的人又来了。
千里靴原来的主人是魔鬼。如果魔鬼能一步千里,他不会视千里靴为宝物,如影随形的本领,他自身就具备了,又何需一个外在之物?如同孙悟空不会把一个能把自己送上天际的东西当宝物,因为他一个筋斗云就抵达了。如果穿上千里靴逃走时还是被光脚的魔鬼一再追上,那只能说明这是一个失效的宝物,实际功用远非传说中那么神乎奇神。如果这是一个失效的宝物,那魔鬼根本不会珍藏,更别提跋山涉水地去追讨。那么为什么,我们已经穿上千里靴,却如此轻易地一再地被魔鬼紧跟呢?
我后来才领悟,童话中难以自圆其说的地方,恰恰埋藏更深的隐喻。在漫长的灵魂自我建设中,当我一次次试图摆脱内心的种种邪念,朝着更美好和澄明的方向行进……每每过程却如此困难,结果却如此失败,我仿佛能感到魔鬼的体重和窃笑。猜对了,穿着千里靴跑得再快、跑到天涯也没用,因为我们身上一直背负着魔鬼,他一伸手,就轻易拍上我们的肩。
(取材于周晓枫的同名散文)
14.文中加点的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揠苗助长 B.急工近利 C.致理名言 D.神乎奇神
15.下列对作品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由于童年时乖顺自闭,因此得不到父母的爱,作者十分迷恋童话中的宝物。
B.因为恐惧成长过程中的创痛和失败,作者希望可以借助千里靴来逃避长大。
C.与快相比,慢更优雅,能使平凡场景凸现诗意,能让人更好地欣赏沿途风景。
D文中引用了大量的童话故事,充满生动的童趣,同时增添了厚重的文化底蕴。
16.文中说“千里靴是没有耐心的产物”,请结合上下文简要分析这句话的含义。(5分)
17.作者认为“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是典型的偷懒技巧,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请简要说明理由。(6分)
18.本文写了作者对“千里靴”的认识和态度的几次转变。请分别概括。(6分)
五、本大题共2小题,共60分。
19.微写作(10分)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超过150字。
①药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实现了中国科学史的突破。请给屠呦呦写一段贺词,表达你对她的祝贺和敬意。要求感情真挚,语言得体。
②在高中三年的语文学习中,你最喜欢的课文是哪一篇?请用一句话介绍课文内容,并简述理由。
③请以“月下沉思”为题,写一段抒情文字或一首小诗。
20.作文(50分)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不少于700字。
①请以“像 一样活着”为题作文。
要求:文体不限。将题目补充完整,并抄写在答题卡上。
②请以“我记得那 的瞬间”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并抄写在答题卡上。
看过“八中高三语文上学期月考试卷”的人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