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高中学习方法>高三学习方法>高三语文>

高考熟语题分析及拿分6个公式

惠敏分享

  导读:教书育人楷模,更好地指导自己的学习,让自己不断成长。让我们一起到学习啦一起学习吧!下面学习啦网的小编给你们带来了高三语文学习方法文章《高考熟语题分析及拿分6个公式》供考生们参考。

  语文拿高分必备的六个公式

  数学、物理有公式众所周知,公式简直就是解题最关键的Key,可是,如果我告诉你,语文也有公式,你会信吗?

  问1: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散文),埋下伏笔(记叙类文章),设置悬念(小说,但上海不会考),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散文);深化主题(记叙类文章文章);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类文章文、小说)

  问2:修辞手法的作用

  从两个方面回答:一是它本身的作用,二是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问3:句子含义的解答

  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问4: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

  动词:不行

  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形容词:不行

  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

  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问5: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

  不能。

  因为:

  (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

  (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问6:段意的概括归纳

  1、记叙类文章: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说明类文章: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

  3、议论类文章: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观点怎样。

  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

  高考语文:熟语题难点例析

  高考熟语(包括成语、俗语)题涉及识记、理解和运用三个层次。由于高考基本考查常见的熟语,考生经过专项训练,常规设误类型大多能够辨析,基本能够应对。但是,考生解答需要深入细致辨析的题目还是有相当大的难度。下面从六个方面剖析熟语题的难点。

  1.程度失当

  在这种设误类型中,熟语的意思与句意关联密切,但是程度过重或过轻,从而与句子不匹配。

  例1 写文章首先要言之有物,否则,无论文字如何优美,也只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不能打动读者。

  无论文字如何优美,暂且肯定文字优美,可以用金玉其外形容,但是文章不是言之有物,有可能是言之无物,那么只能说是内容空洞,读之乏味,还没有到败絮其中的地步。

  例2 在野外发现化石固然重要,而要把它完美无缺地取出并加以研究,就显得更为重要了。

  完美无缺表示完备美好,没有缺点。此句没有强调化石的美,只强调化石的完整。因此,完美无缺不合语境,应改为完好无损。这个句子的迷惑点在于完美无缺与完好无损都有完整的意思。

  2.适用对象的灵活运用

  许多成语的适用对象具有特定指向性,比如豆蔻年华专指十三四岁的女孩,风姿绰约专指女子,方寸之地指心,超出特定指向范围就有可能犯张冠李戴的错误。

  例3 近两年,我国发明专利申请和授权的数量快速增长,专利申请质量蒸蒸日上,这表明我国专利申请结构进一步优化,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

  蒸蒸日上比喻事业天天向上发展,不能形容专利申请质量一天比一天好。

  但是,在不少情况下,有些成语适用对象的特定指向性可以根据语境灵活处理,不能死抠词典解释。

  例4 他性格内向,不善于与陌生人打交道,刚见到她的时候,脸都涨红了,期期艾艾了好一会儿,也不知在说些什么。

  期期艾艾用在此句中是正确的。这个句子没有说明他是口吃者,有的考生根据字典形容口吃的释义,断定使用期期艾艾是错误的。但是,根据他内向的性格特征,他见到异性时完全有可能紧张,出现暂时性口吃的现象。

  3.近形词语,字面相似,意义相异

  有些成语在字面上很大的相似之处,但是意义大相径庭,具有很强的欺骗性。考生稍不留神,就会犯望文生义的错误。

  例5 科技发展带来的便利是不容分说的,千里之外的问候,只要一个短信瞬间就能完成。

  此处不容分说应改为不容置辩。两个成语字面相近,意思相差万里。不容分说指不容许辩解;不容置辩指不容许有什么怀疑,是真实可信的。句子强调的是科技带来的便利是真实可信的,因而不容分说是误用。

  例6 相比于持续火爆的住宅市场,多年来,写字楼市场一直处于不瘟不火的状态,与同地段的住宅楼相比,写字楼的销量要小得多。

  此处不瘟不火应改为不温不火。两个成语读音相同,瘟温字形相近,但是意义差别极大。不瘟不火指表演既不沉闷也不过火;不温不火指不冷淡也不火爆,形容平淡适中。句子讲述房产销售的情况,应为不温不火。

  4.近义熟语,释义相似,用法各异

  部分熟语在词典中的解释相似,甚至一模一样,单看词典释义,几乎无法区分。这给考生造成很大的困惑。

  例7 他的讲演深入浅出、居高临下地阐述了青年的前途与国家现代化事业之间的关系,反响十分热烈。

  例8 我读过弗莱的著作,很喜欢他那高屋建瓴的气势和包罗万象的体系,更欣赏他努力摆脱主观印象式品评的文学批评方法。

  例7的居高临下应改为高屋建瓴。例8高屋建瓴使用正确。辨析高屋建瓴与居高临下的困难之处在于,高屋建瓴的释义就是形容居高临下的形势。两者的区别是:高屋建瓴可以表示思想上站得高。居高临下的意思是处在高处,俯视下面;形容处于有利的位置或傲视他人,强调自然地势或地位。所以,例7的居高临下是误用。

  5.自我与他人失当

  有些成语只能用在自己身上,用在他人身上就表示批评;有些成语只能用在他人上,用在自己身上就是误用。其中,比较突出的是谦敬词的使用,常见的如不耻下问附庸风雅抛砖引玉姑妄言之等成语。这些成语考查的频率相对较高,考生能够分辨。有些成语考生虽能正确造句运用,但由于理解不深,辨别起来不容易。

  例9 这次来美国参加国际会议,要积极参加活动,既能向各国的同行学习,又能走马观花地感受美国的生活。

  走马观花比喻粗略地观察事物。到美国参加会议期间了解美国的生活,确实只能粗略地了解。但是,这句话是某人的发言,是对开会者的要求,使用走马观花就不恰当了。走马观花可以谦称自己,也可以批评别人,却不能对他人提要求。

  例10 看完电影《虎口脱险》后,大家给小王对号入座,说他就像影片中的那个有才能的音乐指挥,常常因粗心做出一些有惊无险的事。

  对号入座在此很有迷惑性,许多考生看了词典的解释还不能理解成语误用的原因。对号入座比喻把有关的人或事物跟自己对比联系起来,也比喻把某人所做的事跟规章制度相比,联系起来。句子表达的意思是大家将小王与电影中的人物对比联系起来。然而,对号入座在使用第一个释义的时候,只能自己把有关的人或事物跟自己对比联系起来,不能由别人对比联系,因而使用错误。

  6.第六版《现代汉语词典》的变化

  商务印书馆的《现代汉语词典》是高考的标准词典。无论字音、字形,还是词语的释义,高考都以此词典为标准。2012年出版的第六版《现代汉语词典》与前几版相比,变化很大。许多原来特别强调的误读、误写、误用,到了第六版,被认可了。比如文身一词,原来只有一种写法,现在也认同了流行的纹身。词语释义上也是如此。这对考生的知识结构是一个挑战,考生需要经常查阅来校正积累的知识。

  例11 求学期间,他春风得意,事事顺心。没料到踏入社会后,几桩生意下来,就被骗得血本无归,于是他总是感叹遇人不淑,命途多舛。

  《现代汉语词典》在第六版之前没有单独的遇人不淑词条,一般成语词典解释为指女子嫁了一个品质不好的丈夫。因此,以前认为此例的遇人不淑使用错误。第六版《现代汉语词典》新增了遇人不淑词条,并且扩大其含义:也泛指所结交的人不好。所以现在看来,此处使用遇人不淑正确。

    4506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