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高中学习方法>高三学习方法>高三语文>

高三语文小说阅读专题复习资料(3)

文娟分享

  第三课时 小说题目与主题

  教学目标:

  1、掌握小说主题题目的基本方法

  2、掌握小说主题鉴赏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

  1、掌握小说题目鉴赏的基本方法

  2、掌握小说主题鉴赏的基本方法

  教学过程:

  一、小说题目的命题形式

  1、XX标题有什么含义。

  2、XX作为小说的标题,意蕴丰富。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3、这篇小说的题目改成“XX”好不好,请谈谈你的观点和具体理由。

  4、小说题为“XX”,但写别的文字多,结合全文探究作者安排的理由。

  5、这篇小说以“XX”为题,有主题思想、人物塑造、情节结构、题材选择等多方面的考虑。请选择一个方面,结合全文,陈述你的观点并作分析。

  典型例题:《侯银匠》小说题为“侯银匠”,但写侯菊的文字多,结合全文探究作者安排的理由。

  答案示例:

  ①小说的主旨是表现侯银匠,侯家父女相依为命,侯菊继承了父亲的精细、勤劳等品质,写侯菊就是表现侯银匠。

  ②小说的主旨是表现侯银匠,女儿出嫁是他生活中的大事,更多描写此时此刻的情景,重点突出,可以避免平铺直叙。

  ③小说的主旨是表现侯银匠,作者截取侯菊出嫁前后的片段,正面描写侯菊,间接烘托出侯银匠的人生况味。

  ④小说的主旨是表现侯银匠,作者实写侯菊,暗写侯银匠,以有形写无形,更有情趣。

  ⑤小说的主旨是表现侯银匠,更多描写女儿出嫁前后的情景,在人物关系中深刻表现中国传统的人情美、人性美,意味深长。

  二、小说题目的答题模式

  小说标题的一般作用由标题类型而定,概括起来主要有如下作用:

  ①交代主要的人物形象,如《我的叔叔于勒》。

  ②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如《故乡》《边城》等。

  ③概括小说主要事件,如《范进中举》、《林黛玉进贾府》、《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等。

  ④设悬念,引起阅读的兴趣。如海明威的《丧钟为谁而鸣》。

  ⑤贯穿全文起线索作用,如《项链》、《药》等。(指向情节结构)

  ⑥具有象征意义,揭示小说主题,画龙点睛,如《洗澡》、《子夜》、《红与黑》等。(指向主题)

  ⑦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突出,如《变色龙》(指向人物形象)

  三、小说主题鉴赏方法

  鉴赏方法:

  鉴赏的小说主题,方法有四:

  (一)根据小说的情节和人物形象分析主题。

  (二)联系小说描写的典型环境分析主题。

  (三)结合作者的生平、创作动机和写作的时代背景分析主题,即知人论世。

  (四)据作者对人物描写的语言的感情色彩分析主题。

  把握主题时,不从作品的客观实际出发,不能避免认识上的偏见和情感、情绪上的偏激,没有认真阅读原文,拿自己已知的道理去硬套,评价作品缺乏针对性,这是学生做这类题最大的误区。

  四、小说主题的常见命题方式:

  ①怎样理解小说标题的深刻含义?

  ②从某某故事中你认识到了一个什么样的社会现实。

  ③有人说这篇小说反映了这样一个主题,又有人说这篇小说反映了那样一个主题,你认为是什么主题,请结合小说的内容具体分析。

  五、解题思路:

  ①从小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入手概括小说的主题。

  ②联系小说的时代背景及典型的环境描写,认识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上所打上的时代烙印,把握住人物形象所折射出的时代特征,从而把握小说的主题。

  ③从揭示主题的句子来把握作品的主题。

  ④从小说的精巧构思中把握作品的主题。

  ⑤基本格式:小说通过……(情节),塑造了……形象(人物形象),表达了、揭示了……

  典型事例:

  题目:这篇小小说意蕴丰富,你认为它表达了怎样的主题?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迎宾竹》)

  答案示例:

  (1)从情节安排来看,小说的前半篇虽然主要写郑副市长和“红尘宾馆”的马经理的思想较量,但重点是后面妻子淑芬怎么做丈夫的思想工作。而小说的结尾——郑副市长婉拒马经理,后在家里发现书画获奖证书,更体现了淑芬思想工作的成效与贤惠聪颖。

  (2)从人物形象、人物之间的关系来看,小说塑造了郑副市长、妻子淑芬等人物形象,而对郑副市长清正廉明、知错能改形象的塑造是为了从侧面烘托其妻子洁身自好,勇于监督。

  (3)结合以上两点,我们不难确定妻子淑芬就是本文的“主题性人物”,是故事的主角,她的际遇遭逢、命运归宿常常联系着社会生活的某种本质,显示着作品的主题价值。这样我们就能找到小说主题:主要通过妻子淑芬的敢于批评、善意欺骗郑副市长,塑造了一个洁身自好、勇于监督的贤内助形象,揭示了一个成功者(成功的领导)离不开贤内助(或亲属)的支持和帮助的主题。

  六、小结:

  概括主题的基本术语

  1、歌颂、赞扬、张扬什么。

  2、讽刺、批判、揭露、谴责什么。

  3、揭示什么人生道理。

  4、对什么现象的反思。

  5、表达/表现了什么情感

  七、课后习题:
看过"高三语文小说阅读专题复习资料 "的还看了:

1.高三语文文言文阅读复习资料

2.高三语文冲刺复习资料

3.2016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1389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