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高中学习方法>高三学习方法>高三物理>

高中物理实验复习资料汇总(2)

凤婷分享

  四、 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

  1.实验目的:用单摆测定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2.实验原理:g=

  3.实验器材:长约1m的细线、小铁球、铁架台、米尺、游标卡尺、秒表。

  4.易错点:

  a.小球摆动时,最大偏角应小于50。到10度。

  b.小球应在竖直面内振动。

  c.计算单摆振动次数时,应从摆球通过平衡位置时开始计时。

  d.摆长应为悬点到球心的距离。即:L=摆线长+摆球的半径。

  五、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直径

  1:实验原理:油酸滴在水面上,可认为在水面上形成了单分子油膜,,如把分子认为是球状,,测出其厚度即为直径。

  2:实验器材:盛水方盘、注射器(或胶头滴管)、试剂瓶、坐标纸、玻璃、痱子粉(或石膏粉)、酒精油酸溶液、量筒

  3:步骤:盘中倒水侍其静,胶头滴管吸液油,逐滴滴入量筒中,一滴体积应记清,痱粉均撒水面上,靠近水面一滴成,油膜面积稳定后,方盘上放玻璃稳,描出轮廓印(坐标)纸上,再把格数来数清,多于半格算一格,少于半格舍去无,数出方格求面积,体积应从浓度求。

  4. 注意事项:(1)实验前应注意方盘是否干净,否则油膜难以形成。(2)方盘中的水应保持平衡,痱子粉应均匀浮在水面上(3)向水面滴酒精溶液时应靠近水 面,不能离水面太高,否则油膜难以形成。(4)向水面只能滴一滴油酸溶液(5)计算分子直径时,注意滴加的不是纯油酸,而是酒精油酸溶液,应用一滴溶液的 体积乘以溶液的体积百分比浓度

  六、测定金属的电阻率

  1.电路连接方式是安培表外接法,而不是内接法。

  2.测L时应测接入电路的电阻丝的有效长度。

  3.闭合开关前,应把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置于正确位置。

  4.多次测量U、I,先计算R,再求R平均值。

  5.电流不宜过大,否则电阻率要变化,安培表一般选0­—0.6安挡。

  七、 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

  1.实验电路图:安培表和滑动变阻器串联后与伏特表并联。

  2.测量误差:e、r测量值均小于真实值。

  3.安培表一般选0-0.6A档,伏特表一般选0-3伏档。

  4.电流不能过大,一般小于0.5A。

  误差:电动势的测量值e测和内电阻的测量值r测均小于真实值

  八、电表改装(测内阻)

  实验注意:

  (1)半偏法测电流表内阻时,应满足电位器阻值远远大于待测表内阻(倍左右)的条件。

  (2)选用电动势高的电源有助于减少误差

  (3)半偏法测得的内阻值偏小(读数时干路电流大于满度电流,通过电阻箱的电流大于半偏电流,由分流规律可得)

  (4)改装后电表的偏转仍与总电流或总电压成正比,刻度或读数可由此来定且刻度线应均匀。

  (5)校准电路一般采用分压器接法

  (6)绝对误差与相对(百分)误差相比,后者更能反应实验精确程度。

  高中物理研究性实验复习资料

  一、研究匀变速运动

  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

  1.构造:见教材。

  2.操作要点:接50HZ,4---6伏的交流电

  正确标取记:在纸带中间部分选5个点

  3.重点:纸带的分析

  a.判断物体运动情况:

  在误差范围内:如果S1=S2=S3=……,则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

  如果DS1=DS2=DS3=…….=常数, 则物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

  b.测定加速度:

  公式法: 先求DS,再由DS= aT2求加速度。

  图象法:作v—t图,求a=直线的斜率

  c.测定即时速度: V1=(S1+S2)/2T V2=(S2+S3)/2T

  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1.原理::DS=aT2

  2.实验条件:

  a.合力恒定,细线与木板是平行的。

  b.接50HZ,4—6伏交流电。

  3.实验器材:电磁打点计时器、纸带、复写纸片、低压交流电源、小车、细绳、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板、刻度尺、钩码、导线、两根导线。

  4.主要测量:

  选择纸带,标出记数点,测出每个时间间隔内的位移S1、S2、S3 。。。。图中O是任一点。

  5. 数据处理:

  根据测出的用逐差法处理数据求出加速度:

  S4—S1=3a1T2 , S5—S2=3a2T2 , S6—S3=3a3T2,a=(a1+a2+a3)/3=(S4+S5+S6— S1—S2—S3)/9T2

  测匀变速运动的即时速度:(同上)

  二、研究平抛运动

  1.实验原理:

  用一定的方法描出平抛小球在空中的轨迹曲线,再根据轨迹上某些点的位置坐标,由h=求出t,再由x=v0t求v0,并求v0的平均值。

  2.实验器材:

  木板,白纸,图钉,未端水平的斜槽,小球,刻度尺,附有小孔的卡片,重锤线。

  3.实验条件:

  a. 固定白纸的木板要竖直。

  b. 斜槽未端的切线水平,在白纸上准确记下槽口位置。

  c.小球每次从槽上同一位置由静止滑下。

  (3)研究弹力与形变关系

  1. 方法归纳:(1)用悬挂砝码的方法给弹簧施加压力(2)用列表法来记录和分析数据(如何设计实验记录表格)(3)用图象法来分析实验数据关系步骤:1:以 力为纵坐标、弹簧伸长为横坐标建立坐标系2:根据所测数据在坐标纸上描点3:按照图中各点的分布和走向,尝试作出一条平滑的曲线(包括直线)4:以弹簧的 伸重工业自变量,写出曲线所代表的函数,首先尝试一次函数,如不行则考虑二次函数,如看似象反比例函数,则变相关的量为倒数再研究一下是否为正比关系(图 象是否可变为直线)----化曲为直的方法等。5:解释函数表达式中常数的意义。

  2. 注意事项:所加砝码不要过多(大)以免弹簧超出其弹性限度。
看了“高中物理实验复习资料汇总”的人还看了:

1.高考物理常见模型(2)

2.高二物理电学实验复习资料

3.2017高中物理总复习要点整理

4.高中物理实验知识点总结

5.高三物理电路实验专题复习资料

6.高考物理实验读数知识点梳理

7.高考物理必考实验

8.高中趣味物理实验

2739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