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知识点
植物体细胞杂交使远缘杂交不亲和的植物有可能实现遗传物质重组,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中生物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生物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基础知识点
1、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就是将不同种的植物体细胞原生质体在一定条件下融合成杂种细胞,并把杂种细胞培育成完整植物体的技术。
2、过程:
(1)诱导融合的方法:物理法包括离心、振动、电刺激等。化学法一般是用聚乙二醇(PEG)作为诱导剂。
(2)细胞融合完成的标志是新的细胞壁的生成。
(3)植物体细胞杂交的终点是培育成杂种植株,而不是形成杂种细胞就结束。
(4)杂种植株的特征:具备两种植物的遗传特征,原因是杂种植株中含有两种植物的遗传物质。
3、意义:克服了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高中生物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重要进展
1960年,Kocking用酶法制备高等植物原生质体首次获得成功;
1970年,Power首次用硝酸钠进行为诱导剂进行了较大规模的原生质体诱导融合;
1971年,Takebe首次从离体烟草原生质体培养中获得再生完整植株;
1972年,Carlson首次获得粉蓝烟草和郎氏烟草的细胞杂种,这也是第一个植物细胞杂种;
1974年,Kao将聚乙二醇诱导融合法应用于植物细胞融合并建立了相应的融合技术;
1978年,Melchers获得了第一个属间细胞杂种(番茄+马铃薯);
1981年,Zimmerman发明了电融合仪,并首次提出了电融合概念;
1987年,Schweiger建立了单对原生质体电融合技术程序。
高中生物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
1.PEG诱导融合法
PEG诱导融合的特点:其优点是融合成本低,勿需特殊设备;融合子产生的异核率较
高;融合过程不受物种限制。其缺点是融合过程繁琐,PEG可能对细胞有毒害。
PEG的作用机理: Kao等认为,由于PEG分子具有轻微的负极性,故可以与具有正极性基团的水、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等形成H键,从而在在原生质体之间形成分子桥,其华中农业大学创建国家精品课程——细胞工程学 文本教案(第七章) 主讲教师:柳俊博士、教授结果是使原生质体发生粘连进而促使原生质体的融合;另外,PEG能增加类脂膜的流动性,也使原生质体的核、细胞器发生融合成为可能。
融合技术要点:
融合液:CaCl2·2H2O 8~10mmol
KH2PO4 0.7mmol
甘露醇或山梨醇 0.5~1.0mol
pH 5.6
诱导液:融合液+PEG 20~45%
稀释液:A液(g/100ml)pH6.0 B液(g/100ml)pH10.5
葡萄糖 7.21 甘氨酸 0.375
CaCl2·2H2O 0.79 NaOH 0.169
DMSO 10ml
2.电融合法
与PEG融合比较起来,电融合有三大优点:一是不存在对细胞的毒害问题;二是融合效率高;三是融合技术操作简便。
电融合仪的结构特点:一是交变电场部分;一是高频直流电击部分。
电融合的基本过程:
细胞膜的接触:当原生质体置于电导率很低的溶液中时,电场通电后,电流即通过原生质体而不是通过溶液,其结果是原生质体在电场作用下极化而产生偶极子,从而使原生质体紧密接触排列成串。
看了<高中生物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知识点>的人还看了: